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0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35
1
作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6-816,共11页
感染性心内膜(infective endocantitis,IE)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受损的心瓣膜内膜上可形成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瓣膜内皮损伤处聚集的血小板形成赘生物;菌血症时血液中的细菌黏附于赘生物并在其中繁殖;病原菌与瓣膜基质分子... 感染性心内膜(infective endocantitis,IE)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受损的心瓣膜内膜上可形成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瓣膜内皮损伤处聚集的血小板形成赘生物;菌血症时血液中的细菌黏附于赘生物并在其中繁殖;病原菌与瓣膜基质分子蛋白及血小板相互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小板形成 预防 成人 专家 治疗 诊断 心瓣膜
原文传递
临床微生物学血培养操作规范 被引量:125
2
作者 徐英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根据卫生部指示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了《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编写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是该规范的一部分。该规范在撰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指导原则 ,在查阅文献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 根据卫生部指示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了《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编写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是该规范的一部分。该规范在撰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指导原则 ,在查阅文献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完成了编写任务。其间曾举行多次审稿会 ,对讨论稿进行了充分地研讨和修改。为了使检验界临床微生物学同行尽快参照执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 ,本刊将陆续刊登该规范 1~ 10专题 ,每期 1个专题 ,以飨读者。希望广大检验医学人员在学习、执行该规范的同时提出意见 ,以便再版时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学 血培养 操作规范 感染性心内膜炎
原文传递
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熊长明 程显声 杨方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 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30.2%)有所下降,而先天...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 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30.2%)有所下降,而先天性心脏病比例(34.9%)相对升高,无基础心脏病比例(16.7%)比以往报道明显增加。发热(占87.9%)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临床表现及首发症状,其次是贫血(61.9%)及脏器栓塞(21.9%)。血培养阳性率为57.7%,其中主要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32.4%)和表皮葡萄球菌(15.5%)。134例(62.3%)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17例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有8例死亡,占47.1%。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0.6%,死亡原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 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和致病菌发生较明显变化,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死亡率高,应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病因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170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英 张晓娟 +1 位作者 佃少娜 谢迦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抗菌药物治疗情况,为临床合理诊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我院170例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将调查项目分别填入设计的调查表中,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基础病因方面,非风湿性... 目的: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抗菌药物治疗情况,为临床合理诊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我院170例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将调查项目分别填入设计的调查表中,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基础病因方面,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比例最高(85例,占51.8%),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49例,占29.8%),再次是风湿性瓣膜心脏病(30例,占18.3%);患者临床表现方面,发热最常见(65例,占38.2%),其次为贫血和肝脾肿大;血培养阳性率40.7%,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链球菌(21例,占56.8%),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占27.0%);170例患者平均抗感染治疗时间为25 d,86%的患者抗感染疗程达到4周以上。治疗效果好转的有147例(占86.5%),死亡的3例(占1.8%),77%的患者抗感染治疗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前3位常见的基础病因为非风湿性瓣膜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瓣膜心脏病;临床表现方面,发热最常见,但其发生率已明显降低;最常见的致病菌仍为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特点 致病菌
下载PDF
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健瑜 杨超 +2 位作者 梁茜 岑锦明 刘大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45-2047,共3页
目的分析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治方法及疗效,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分析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治方法及疗效,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基础疾病、血培养病原学种类、药敏试验结果、超声心动图改变及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临床特征仍为发热与心脏听诊有杂音;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酿脓链球菌19株占38.78%,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占36.73%;心脏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74例,占93.67%,高于血培养阳性率;右心感染13例,占17.58%;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好转及康复的55例占69.62%,需手术的18例占22.78%。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心脏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较高的检出率,右心感染比例有所上升,多学科合作能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特点 病原学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8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部位与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崔敏 张真路 +1 位作者 王纯 刘建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7-428,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链球菌 葡萄球菌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特点分析(附119例报告) 被引量:30
7
作者 周千星 吴正贤 +3 位作者 黄芬 王华兵 何涛 曾和松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等因素,提高IE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9例IE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特征、致病微生物、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比例最高(48...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基础病因、致病微生物、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等因素,提高IE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9例IE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特征、致病微生物、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比例最高(48例,40.3%),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6例,30.3%),无基础心脏病变有所增加(22例,18.5%)。②发热仍是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06例,89.1%)和首发症状(95例,79.8%),28例(23.5%)患者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③98例患者做血培养,阳性率为63.1%(62例),其中链球菌27例(43.5%),葡萄球菌26例(41.9%)。④28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赘生物的患者中11例(39.3%),手术发现赘生物,术后行病理检查均符合IE的病理诊断标准。结论基础病因中无基础心脏病变比例明显增加;葡萄球菌感染呈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培养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文传递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变迁 被引量:28
8
作者 何东权 张尔永 +4 位作者 肖锡俊 董力 杨建 安琪 石应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647-649,共3页
目的揭示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期提高IE的防治水平。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1996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治疗的IE病例,按改良的Duke标准纳入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资料分为1996年7月至2001年6月和2001年7月至2006年6... 目的揭示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期提高IE的防治水平。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1996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治疗的IE病例,按改良的Duke标准纳入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资料分为1996年7月至2001年6月和2001年7月至2006年6月2组,比较IE的流行病学变迁。结果IE的发病年龄显著增大(P<0.01);60岁以上患者增加(P<0.05),30岁以下患者减少(P<0.05)。风湿性心瓣膜病基础上发生IE的构成比明显减少(P<0.05),瓣膜退行性病变基础上发生IE的构成比显著增加(P<0.05)。IE致病菌中,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变化;真菌比例显著增加(P<0.05)。结论IE的流行病学已发生明显变化,平均发病年龄显著增大。IE的基础心脏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相对增加,且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成为IE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疾病。IE的致病菌中,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变化,草绿色链球菌仍是IE最常见的致病菌,真菌已有显著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黄德仪 林蔡弟 +6 位作者 蒯魏 卢芬 李晓明 廖火生 魏文婷 喻志宏 胡湘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为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科(广东省人民医院二区)2015年1月—2018年12月473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对象,对其血培养结果进行病原菌分布和耐药...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为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科(广东省人民医院二区)2015年1月—2018年12月473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对象,对其血培养结果进行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47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阳性97例,阳性率20.8%。共分离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2株占90.20%,革兰阴性菌4株占3.92%,真菌6株占5.88%。链球菌属对青霉素、头孢曲松敏感率分别81.43%、87.30%,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79.37%,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对氯霉素耐药率低。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苯唑西林耐药率50%,克林霉素、红霉素次之,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均<10.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株占6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4株占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均为16.67%,对喹诺酮类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均未见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真菌均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结合药敏分析结果,在经验性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时,选用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存在较大风险,尤其对于急性重症感染合并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万古霉素是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血培养 耐药
下载PDF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尔永 石应康 +3 位作者 程述森 田子朴 黄旭中 袁宏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2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20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三尖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结果手术死亡率13.6%,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 目的总结2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20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三尖瓣病灶清除及瓣膜成形术1例。结果手术死亡率13.6%,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例(4.5%)。随访15例,随访率68.2%,随访时间2~89个月,平均35.6个月;发生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例(6.6%),再次手术出院后半月猝死,死因不明。其余14例情况良好。结论PIE致瓣膜损害时应积极手术治疗。只要手术方法正确,抗菌素应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瓣膜损害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赘生物及其他常见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伟春 王浩 +7 位作者 赵星 高一鸣 张家芬 霍顺伟 涂大楼 郑平 王吴刚 韩宁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赘生物及其他常见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详细特征及其不足之处。方法选取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且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并将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与手术... 目的总结和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赘生物及其他常见并发症的超声心动图详细特征及其不足之处。方法选取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且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并将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符合入选条件的11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病理发现赘生物或菌落者78例,慢性瓣膜炎71例,黏液样变性13例。本组病例中,超声检查出赘生物大小2~26mm,1至多个,活动度主要为好,以强或中强回声,首先以左心房面受累;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检出率为83.8%;并且经胸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随着赘生物增大和数量逐渐增加。超声对于赘生物形态描述主要为团块状、不均质样回声,而手术中常描述为菜花状、结节状。超声对损伤瓣膜的检出率达89.1%,对单纯主动脉瓣损伤的检出率最高;对于其他并发症的检出率如人工瓣瓣周漏、瓣膜脱垂、脓肿、假性动脉瘤、瓣叶穿孔分别为100%、95.0%、66.7%、66.7%及33.3%,虽然超声对瓣叶穿孔检出率最低,但其特异度高达99.1%,而敏感度仅为22.2%。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对大部分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赘生物大小、数量及附着位置、损伤瓣叶及其常见并发症进行准确判断,但对瓣叶穿孔判断能力有待提高,对赘生物形态的描述有待与手术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吴梓芳 鲍翠玉 +2 位作者 高萍萍 胡梅 骆晓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872-3874,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80例患者...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80例患者血清内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采用药敏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3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5株占75.54%,革兰阴性菌34株占24.46%;酿脓链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61.00%,对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0.91%,对左氧氟沙星和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均<23.00%,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80.00%,对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及头孢哌酮的耐药率较高,均>90.00%,对呋喃妥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及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血清病原菌分布较广,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血培养 耐药
原文传递
80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基础病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程军 胡欢 +4 位作者 张海华 高国峰 王浩 王飞燕 周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主要基础病因及病原菌分布的特点。方法: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802例IE患者的基础病因和致病病原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IE患者的平均年龄、血培养和赘生物培...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主要基础病因及病原菌分布的特点。方法: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802例IE患者的基础病因和致病病原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IE患者的平均年龄、血培养和赘生物培养的阳性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近8年IE患者平均年龄由2011年的40.3岁增至2018年的46.8岁,总平均年龄为42.8岁,男女患者比为3.18:1。其中,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基础上发生的IE共410例(51.12%);在先天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的IE共208例(25.9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基础上发生的IE共101例(12.59%);在心脏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术后发生的IE共70例(8.73%)。802例IE患者共送检了535例血培养,阳性156例(29.16%);共送检576份瓣膜赘生物培养,102例(17.71%)培养阳性。156例IE患者血培养的主要分离菌为链球菌,共98例(62.82%);其次为葡萄球菌38例(24.36%)和肠球菌10例(6.41%)。IE患者瓣膜赘生物培养的主要分离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有34例(33.33%)和33例(32.35%)。血培养中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1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近8年IE患者的平均年龄增高。IE的基础心脏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相对增加,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已成为IE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疾病。其主要病原菌仍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流行病学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1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何胜平 陈雅华 +2 位作者 张振 王振康 王武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近10年收治的11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致病菌及治疗、预后等临床特点,总结IE的变化。方法对近10年本院收治的112例IE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平均年龄46±... 目的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近10年收治的11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致病菌及治疗、预后等临床特点,总结IE的变化。方法对近10年本院收治的112例IE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平均年龄46±17.1岁,其中70例(62.5%)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按发病高低依次为风湿性心脏病32例(28.6%),先天性心血管畸形22例(19.6%),老年性瓣膜退行性变16例(14.3%)。临床表现包括发热(93.8%)、贫血(77.7%)、充血性心衰(33.0%)、栓塞现象(32.1%)等。超声心动图提示瓣膜或心内膜赘生物105例(93.8%)。血培养阳性者61例(58.1%),按检出率高低依次为链球菌(23例)、葡萄球菌(22例)等。91例经治疗后痊愈或好转出院,10例放弃治疗出院,1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充血性心衰(8例)、肺栓塞(2例)及脑出血(1例)。结论 IE的流行病学、易感因素、致病菌等发生了变化,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仍较高,需临床医生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培养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急危重症患者ECMO支持下院内转运的护理 被引量:24
15
作者 农玉荷 李壮江 +5 位作者 秦科 侯善升 班绍龙 周洁惠 孙煦勇 陈宝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8期36-37,共2页
报告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在ECMO支持下进行院内转运的护理体会,其要点包括转运前积极充分准备、转运途中合理分工实施监护及高效的基础生命支持和转运后交接。
关键词 体外膜肺 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危重症 院内转运
下载PDF
2009欧洲感染性心内膜炎防治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24
16
作者 郑宏健 卢新政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512-515,共4页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防治指南 解读 欧洲 临床微生物学 2009年 肿瘤化疗 诊治指南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Duke) 被引量:21
17
作者 钱杰 高润霖 +1 位作者 熊长明 宋来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特征 诊断 中国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星 陈康寅 +1 位作者 贾忠伟 浦奎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6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IE)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均予吸氧、纠正心功能等常规基础治疗,给予并发症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替唑钠抗菌治疗,观...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IE)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均予吸氧、纠正心功能等常规基础治疗,给予并发症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替唑钠抗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7.50%,观察组显效率50.00%高于对照组33.33%(均P<0.05)。治疗后,两组CPR、IL-6、ESR水平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前CPR、IL-6、ESR水平均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CPR、IL-6、ES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1例出现轻度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观察组1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血清炎症因子和ES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黄连解毒汤 五味消毒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4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马序竹 李湘燕 郑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0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5年144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结果全组...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0年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5年144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结果全组患者以男性为主(2.3∶1),平均年龄46.6岁。最为常见的合并心脏疾病为先天性心脏病(22.9%),其次为退行性心瓣膜病(18.8%);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比例仅为10.4%。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91.7%),其次为心脏杂音(90.3%)和贫血(76.4%)。最常见受累的心脏瓣膜为二尖瓣(40.3%)及主动脉瓣(39.6%)。右心瓣膜受累的IE患者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87例血培养阳性的IE患者中,草绿色链球菌占55.2%,为最常见的致病菌。分离出的链球菌属细菌对青霉素G的敏感率为94.1%;葡萄球菌属细菌占24.1%,其中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细菌比例38.1%。结论 IE患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退行性心瓣膜病的比例已经超过风湿性心脏病。草绿色链球菌仍是我国IE患者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先天心脏病 退行心脏瓣膜病 草绿色链球菌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波 阎德民 +2 位作者 肖德锦 谷天祥 李庆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7月我科收治的180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2例,女58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7.4岁。心脏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52例(室间隔缺损2...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7月我科收治的180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2例,女58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7.4岁。心脏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52例(室间隔缺损25例、法洛四联症12例、动脉导管未闭9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40例、二尖瓣脱垂12例。17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同期行心瓣膜置换术84例,矫正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畸形106例。结果围术期死亡1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败血症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脑栓塞1例,其他原因1例。术后发生瓣周漏1例,未再次行手术治疗。随访150例(83.33%),随访时间5~124个月,随访期间148例患者复查彩色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残余漏和心瓣膜功能障碍。随访期间有3例IE复发,其中二尖瓣置换术后、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各1例,均经内科治疗治愈。140例(93.33%)患者的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对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患者应想到IE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 抗生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