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悟式批评:传统品鉴方式在艺术“微传播”中的重构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宏鹏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39-47,共9页
各种互联网个人化信息应用技术使"微传播"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作为微传播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其形态在微传播中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对艺术的接受与批评也呈现出新的样貌。艺术在微传播中更加强调个人体验和... 各种互联网个人化信息应用技术使"微传播"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作为微传播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其形态在微传播中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对艺术的接受与批评也呈现出新的样貌。艺术在微传播中更加强调个人体验和个性化表达,"微传播"重在参与和分享观念、表达立场的特性本身隐含着批评的姿态和职能。艺术的"微传播"本身便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审美磁力场,去吁请、去召唤每一个接受者进行各种鉴赏、体验、评判。感悟式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一种典型的艺术品鉴方式,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审美心理积淀之背景。其意简意赅的外在操作形态和重视直觉体悟的内在精神特征都与艺术微传播中要求主体高度参与、当下觉解的特点有诸多契合之处,完全能够也应该将这种传统品鉴方式导入艺术微传播之中。传统感悟式批评要实现新媒介环境下的重构,应积极适应当代文化语境,坚守文化品位,克服微传播中的消极因素,发挥传统品鉴方式的"超链接"作用,引导受众进一步深度品鉴各种优秀的艺术作品,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艺术审美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艺术批评 微传播 感悟批评
下载PDF
李健吾感悟式批评的理论特质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8-121,共4页
李健吾的感悟式批评建基于赏析品评,融合了中国古典感悟式批评与法国印象主义批评,形成了个人特色鲜明的批评旨趣与审美追求。其理论特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倚重审美直觉和感悟,兼采并用系统分析与实证的科学思维,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学批... 李健吾的感悟式批评建基于赏析品评,融合了中国古典感悟式批评与法国印象主义批评,形成了个人特色鲜明的批评旨趣与审美追求。其理论特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倚重审美直觉和感悟,兼采并用系统分析与实证的科学思维,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化并与西方印象批评形成了对接;强调批评主体的深度介入和情感体验,既重视阅读作品的主观印象、情绪体验,又兼顾创作主体的心路历程;文本形态和话语呈现灵动自由,以饱蘸情感的诗性语言在对批评对象的意象化表达中凝定了曲致微妙的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悟批评 理论特质 审美直觉
下载PDF
古韵流芳:中国现代批评理论的本土化批评述略——以意境论批评、感悟式批评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红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20世纪以降,中国传统的本土化文学批评理论被流派纷呈的西方批评理论所遮蔽与压抑,因而舶自西方的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界占据主导之势。然而,边缘化的本土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并未彻底隐匿,其内在的血脉在现代仍在不断流通与递承。意境论批... 20世纪以降,中国传统的本土化文学批评理论被流派纷呈的西方批评理论所遮蔽与压抑,因而舶自西方的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界占据主导之势。然而,边缘化的本土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并未彻底隐匿,其内在的血脉在现代仍在不断流通与递承。意境论批评及感悟式批评即是这一承继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本土化批评理论 意境论批评 感悟批评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化批评的转折与尴尬——论李健吾印象主义批评
4
作者 欧婧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5期212-214,共3页
李健吾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印象主义批评家,他的感悟式批评不仅与他受法国印象主义批评有关,更与他所受中国传统诗化批评密不可分,重新理解李健吾以及理解人们对他批评的误解有助于了解中国现代诗化批评的窘境。
关键词 诗化批评 印象主义批评 感悟批评
原文传递
再论沈从文感悟式批评的特点及其当下启示
5
作者 蔡秋培 宋剑华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7年第4期246-256,共11页
沈从文以小说和散文著称,研究他的小说和散文的著述颇多。但是,细心的读者也发现,沈从文写了不少文学批评。这些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沫沫集》和《沫沫集续篇》里,其余的散见于他的杂感、散文、序跋集、术艺刍言当中。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沈从文以小说和散文著称,研究他的小说和散文的著述颇多。但是,细心的读者也发现,沈从文写了不少文学批评。这些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沫沫集》和《沫沫集续篇》里,其余的散见于他的杂感、散文、序跋集、术艺刍言当中。沈从文的文学批评系统性不强,长篇大论较少,多是有感而发的中短篇。前人对他的文学批评并非完全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郁达夫 感悟批评 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沫沫集 批评主体 周作人 文学博士
原文传递
感悟式批评对当代巴蜀文学批评的启示
6
作者 丁光英 吴晓川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1-95,120,共6页
感悟式批评强调灵感、想象、即兴、直觉,这与以自由、浪漫、超越、灵性的巴蜀文化传统在精神上不谋而合。新时期以来,出版业的振兴、文学创作高潮迭起,与之对应的是文学批评的热度持续,但此时的文学批评开始大规模引进建立在西方哲学、... 感悟式批评强调灵感、想象、即兴、直觉,这与以自由、浪漫、超越、灵性的巴蜀文化传统在精神上不谋而合。新时期以来,出版业的振兴、文学创作高潮迭起,与之对应的是文学批评的热度持续,但此时的文学批评开始大规模引进建立在西方哲学、社会思潮理论背景上的批评模式,而更具中国传统的感悟式批评却越来越受到文学批评界的忽视,巴蜀文学批评的发展显然也受此影响。那么在当代巴蜀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将感悟式批评融合在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中国古代文学的感悟式批评中获取灵感,阐释其对当代巴蜀文学批评创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悟批评 巴蜀文学批评 启示
下载PDF
唐代诗学中的“感悟式批评”
7
作者 吴时红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唐代诗学成就斐然。诗歌批评领域,传承并凸显了一种“感悟式批评”的品诗方法。梳理“感悟式批评”的表现,进而分析其利与弊,在中西诗学比较的视野下,以期实现其现代转型。
关键词 唐代诗学 感悟批评 利弊 现代转型
下载PDF
批评的自觉——论李健吾文学批评
8
作者 张超显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4-76,共3页
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批评史上比较独特的批评家。他的批评主要是沿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感悟"等方法,同时借鉴吸收现代西方文论中的印象主义批评,强调批评的独立性和文学性,注重深入文学作品的内部,而非远离文本,对当时主流... 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批评史上比较独特的批评家。他的批评主要是沿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感悟"等方法,同时借鉴吸收现代西方文论中的印象主义批评,强调批评的独立性和文学性,注重深入文学作品的内部,而非远离文本,对当时主流的社会学批评是一种大胆的挑战。他的文学批评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面貌,对多元审美的倡导起到积极的影响。他始终坚持审美批评的独立,不随波逐流,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学批评自觉的开始,对当下的文学批评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批评 直觉感悟批评 批评的独立
下载PDF
论沈从文直觉感悟式批评的当代效应
9
作者 廖薇薇 吴晓川 《昌吉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0-75,共6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直觉感悟式批评就已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作为“京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和极具个性的批评家——沈从文,他非常鲜明地吸收了中国传统直觉感悟式批评的精髓并有所发展。在他最早的一部...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直觉感悟式批评就已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作为“京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和极具个性的批评家——沈从文,他非常鲜明地吸收了中国传统直觉感悟式批评的精髓并有所发展。在他最早的一部具有“抽象”风格的批评散文集《烛虚》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他在文学创作和批评过程中对传统感悟式批评的继承和变革,进而衍生出对生命意义的“具象”与“抽象”的哲学思索及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感悟批评 沈从文 《烛虚》 哲学思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