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画:作为一种视觉包围的层次与感性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向云驹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79-83,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觉研究对人类作为一种审美物种在认识年画的视觉意义、视觉形式、视觉发展、视觉养成、视觉特征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启示。中国民间年画本质上是一种视觉表达,它的居家性使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视觉包围,这种视觉包围在居...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觉研究对人类作为一种审美物种在认识年画的视觉意义、视觉形式、视觉发展、视觉养成、视觉特征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启示。中国民间年画本质上是一种视觉表达,它的居家性使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视觉包围,这种视觉包围在居家空间逐渐展开,构成一个有不同的文化空间、生活环境、形象图式、俗信范围的精神家园,人们的家居生活在这一视觉包围中获得多向度的满足、多样性的安宁、多元化的自洽。年画的"儿童化"揭示出民间艺术的稚拙性与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原始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反映出视觉包围其实是一种文化意义的包围。这种意义包围具有价值观念、历史传统、伦理秩序、生活知识、审美趣味等多重层次,使我们对年画获得一种全新的审美人类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画 视觉包围 感性意义
下载PDF
制度创业中的社会认同及其情感机制:H镇产业集群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尤树洋 贾良定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7,共15页
制度创业是制度理论前沿议题并具有高度切题性。现有文献过于强调宏观现象描述而缺乏探究制度创业发起的微观过程,导致片面突出行为者的利益及反思而忽略了非理性要素的作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制度研究的情感视角,本文对中国经济转型... 制度创业是制度理论前沿议题并具有高度切题性。现有文献过于强调宏观现象描述而缺乏探究制度创业发起的微观过程,导致片面突出行为者的利益及反思而忽略了非理性要素的作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制度研究的情感视角,本文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H镇产业集群内的地方制度开展质性研究,揭示了制度创业中行为者产生能动性的微观过程。研究发现:(1)基于理性反思的效率计算仍然是发起制度创业的基本动机,本文为此提供微观证据;(2)除此之外,行为者还通过社会比较、威胁主导社会认同、归属主导社会认同来寻求并维持制度中的社会身份,这是产生能动性的关键前置环节和全新路径;(3)这条路径背后,行为者通过情感胜任表现(体验和表现社会身份中的情感)和情感性意义建构(带着社会身份中的情感赋予新制度意义)两个情感机制发起制度创业,这是连接社会认同和变革能动性的深层原因。本文不仅回应了制度理论的微观基础和情感要素研究号召,也从微观视角为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变革实践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业 社会认同 情感胜任表现 感性意义建构 嵌入能动者
原文传递
感性形象与超感性意义的直接合一
3
作者 赵宗泽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42-43,共2页
随着心理学发展的逐渐成熟,对直觉的认识也日益趋向一致。这显然为艺术直觉的研究提供了稳固的理论基础。而审美直觉的发生看似一闪而过,实则其内部有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审美直觉 感性形象 感性意义 审美形象
下载PDF
消费社会中的情感短信——浅析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
4
作者 杨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短信传情所营造的私人空间是一种虚假的私人化空间,其所标榜的差异实质为抹平的差异。短信所宣传的情感交流的即时性其实是非即时的。短信传情会加剧人们在日常情感交流中游戏心态的形成,使得日常感性丧失其与生命体验的根本联系。
关键词 情感短信 感性意义的生产与消费 断裂 延滞 游戏心态
下载PDF
从现象学角度看审美对象的构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永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4,共8页
本文运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对审美对象的构成要素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文章认为 ,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由感性与意义、审美知觉、情感先验三大要素构成。此种理论阐释不同于传统美学理论对审美对象单从主体或客体来探究审美对象构成的固... 本文运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对审美对象的构成要素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文章认为 ,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由感性与意义、审美知觉、情感先验三大要素构成。此种理论阐释不同于传统美学理论对审美对象单从主体或客体来探究审美对象构成的固有模式 ,它在主客互动的关系中 ,在存在论和价值论层面中来把握审美对象的构成要素。文章最后认为 ,现象学为新世纪中国美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与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意向性 审美对象 感性意义 审美知觉 情感先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