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晚明艺术的情感本性观念与形式意味 被引量:3
1
作者 吴衍发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6-80,共5页
基于一般艺术学的理论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考察晚明绘画、戏曲、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园林等门类艺术的本性观念和感性形态,揭示其共通的情感本性和形式意味。晚明各门类艺术都把情作为艺术的本质,把情提升到本体论高度,赋予其新的时... 基于一般艺术学的理论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考察晚明绘画、戏曲、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园林等门类艺术的本性观念和感性形态,揭示其共通的情感本性和形式意味。晚明各门类艺术都把情作为艺术的本质,把情提升到本体论高度,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性,致使晚明艺术主体的情感意味更加浓厚,艺术形式的审美意味愈益强化,从而拓展和丰富了中国艺术的情感本体论研究,真正建立起中国艺术的情感本性观念,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情感本性 形式意味 感性形态 艺术观念
下载PDF
商代甲骨文字形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志荣 《东方丛刊》 2003年第1期15-24,共10页
关键词 商代 甲骨文 字形 审美特征 感性形态 象形字 主体意识 人文精神 创造精神
原文传递
历史学接受问题刍议
3
作者 陈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5-100,共6页
历史学认知过程显示:“有用”(本体性内容)与“有趣”(感性形态)始终影响着人们对于该学科的接受程度。因此,历史学家或史学工作者有必要正视接受者的存在,以便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把握好历史学作品。
关键词 历史学 接受 接受者 本体性 感性形态 史学理论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时空观及其结构创造
4
作者 黄念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1期133-134,共2页
时空结构是艺术存在和被感知的最基本的形态。艺术作为对现实世界的感性形态的反映,首先体现为对现实时空关系的反映、改造、变形或抽象,并由此形成绘画的造型空间、戏剧的表演时空、小说的叙述时空等。艺术时空是对现实时空的重新结构。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 现实时空 时空观 时空结构 造型空间 感性形态
原文传递
试论教育过程中的自由
5
作者 唐炳华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6年第01A期9-13,共5页
自由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具体到教育领域中亦如此。对教育过程中的自由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认识:自由的历史推演;自由的制约因素;自由存在的基本特征——二律背反;自由的几种感性形态;对自由的几种语境... 自由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具体到教育领域中亦如此。对教育过程中的自由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认识:自由的历史推演;自由的制约因素;自由存在的基本特征——二律背反;自由的几种感性形态;对自由的几种语境把握,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制约因素 二律背反 感性形态:语境
下载PDF
在文化觉醒中走向繁荣的中国舞蹈
6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第6期43-43,共1页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动作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动作语言就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语言。舞蹈提供的时、空、力的感性形态,不仅仅要给人以视觉美感的体验,也不仅仅只停留在视觉美感下所暗示、所象征、所蕴含的意义层面,而是...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动作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一种生命表现形式,动作语言就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语言。舞蹈提供的时、空、力的感性形态,不仅仅要给人以视觉美感的体验,也不仅仅只停留在视觉美感下所暗示、所象征、所蕴含的意义层面,而是借助时空力的感性形态彰显生命本身,演绎生命的生意、生机、生气、生趣,演绎生命的所在、自在、今在、此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觉醒 动作语言 视觉美感 意义层面 表现形式 舞蹈 感性形态 生命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感性意识形态传播和社会认同建构 被引量:32
7
作者 宋辰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合法性认同的力量下降,社会认同的评价性要求更为强烈。在网络社会,社会认同建构的自主性开始凸现,抗争性认同和规划性认同抬头,并且已经对传统的合法性认同构成挑战。网络时代的社会认同的建构是一个组织诸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合法性认同的力量下降,社会认同的评价性要求更为强烈。在网络社会,社会认同建构的自主性开始凸现,抗争性认同和规划性认同抬头,并且已经对传统的合法性认同构成挑战。网络时代的社会认同的建构是一个组织诸意义和价值的过程,而意识形态往往在个体的意义和价值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网络时代开始了意识形态由理论形式向感性形式的转向。因此,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自主性建构是以感性意识形态为内核的,而扎根于人的内心的感性意识形态赋予了网络认同不可小觑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体现在蕴藏于基层社会的巨大现实权力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感性意识形态 网络社会
下载PDF
移动网络空间中感性意识形态兴起的价值省思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联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起的感性图像式立体化虚实交流场域,加速了感性意识形态的兴起。在移动网络空间中,感性图像表达互动、意识形态结构改变、个性化的独特表达、体验文化的流行成为感性意识形态兴起的价值条件。常见的感性意识形态价... 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起的感性图像式立体化虚实交流场域,加速了感性意识形态的兴起。在移动网络空间中,感性图像表达互动、意识形态结构改变、个性化的独特表达、体验文化的流行成为感性意识形态兴起的价值条件。常见的感性意识形态价值表现为网络仪式、游戏视频、故事段子、表情符号等,不同的场景生态、视觉技术进步、集体表象导向、个体权力的发挥都会发生价值作用。感性意识形态的兴起既为价值传播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价值分裂的风险,如果注重从图像叙事传播、社群思维导向、意识形态对话、理想愿景塑造等进行价值导引,将有助于形成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 感性意识形态 价值共识
原文传递
网络空间中的感性意识形态:基本特征与传播机理 被引量:19
9
作者 任春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3,共6页
网络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个体认知方式与情感沟通方式。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自媒体和数字虚拟技术建构起的感性交流场域和视听消费盛宴愈发占据民众的休闲时间与业余生活,感性意识形态在民众思想塑造和认... 网络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个体认知方式与情感沟通方式。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自媒体和数字虚拟技术建构起的感性交流场域和视听消费盛宴愈发占据民众的休闲时间与业余生活,感性意识形态在民众思想塑造和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愈发彰显。对网络空间中感性意识形态基本特征与传播机理的研究,是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与科学治理的逻辑前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基于此,在简要探讨感性意识形态内涵及其网络呈现方式的基础上,对网络空间中感性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传播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思想内容的具象化、价值理念的隐蔽化和创造主体的大众化是网络空间中感性意识形态具有的基本特征,裂变性的内容传输、生活化的价值传导、趣群性的信息互动和体验性的情感询唤是网络空间中感性意识形态的特有传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感性意识形态 传播机理 情感认同
下载PDF
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少杰 王克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66,共6页
网络交流中也存在复杂的意识形态现象,但主要不是在报刊书籍中表现出来的作为思想体系的理论意识形态,而是在赞扬与嘲讽、调侃与抨击、传闻与段子中表达出来的属于知觉和表象层面的感性意识形态。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稳定... 网络交流中也存在复杂的意识形态现象,但主要不是在报刊书籍中表现出来的作为思想体系的理论意识形态,而是在赞扬与嘲讽、调侃与抨击、传闻与段子中表达出来的属于知觉和表象层面的感性意识形态。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持续地规定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并不再被质疑的作用。在网络交流极为活跃的新形势下,清楚明确地认识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对于了解广大社会成员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引导网络交流健康发展,并有效地开展理论意识形态与感性意识形态之间的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流 感性意识形态 理论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自媒体”时代青年感性意识形态传播的自我呈现与价值认同 被引量:9
11
作者 强成文 宋敏娟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85-90,128,共7页
移动技术、手机媒体、互联网络的深度融合,使得自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秩序中,带来了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实现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走向网络化、感性化和生活化。文章认为,高校辅导员主持的微信公众号传播... 移动技术、手机媒体、互联网络的深度融合,使得自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秩序中,带来了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实现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走向网络化、感性化和生活化。文章认为,高校辅导员主持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呈现出自成一体的宣传风格,并进一步从网络主体视角分析了不同传播风格背后的特征,即“仪式性知识生产”、“生活化的价值传播”和“趣群化的媒体融合”。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的“感性意识形态”传播呈现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有利于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的认同;“话语模式的主体回归”、“价值表达的日常风格”和“解读文本的情境转换”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下青年在新环境下的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感性意识形态 自我呈现 价值认同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庞达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45-50,共6页
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研究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但对于感性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等涉及其理论建构基础的关键问题目前尚没有研究成果能予以系统解答。基于此,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 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研究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但对于感性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等涉及其理论建构基础的关键问题目前尚没有研究成果能予以系统解答。基于此,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和论述,尝试对感性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做出初步概括,并提出马克思主义感性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逻辑性、社会性、客观性、生动性五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感性意识形态 内涵 特征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性化的现实路径探究——基于感性意识形态的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诗琪 王永益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感性意识形态是以具象化、真实化和感性化形式存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采取感性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理性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理论抽象性灌输居多导致感性的实践逻辑不... 感性意识形态是以具象化、真实化和感性化形式存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采取感性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理性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理论抽象性灌输居多导致感性的实践逻辑不足、内容脱离日常实际造成学生感性需求被遮蔽、载体多样化的感性形式运用不足等“意识形态悬浮”。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改善需要感性意识形态的关照:让身边的榜样进行言传身教;让现实的资源激发真情实感;让教育的“机器”丰富载体样态;让庄严的仪式构建生活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意识形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榜样 现实 仪式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青年学生感性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引导机制建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建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新媒体中存在的感性意识形态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当下,新媒体中感性意识形态的认同情境已经发生明显变迁,更加凸显识读的个体性、对接的会意性和转换的裂变性。高校应加强对新媒体语境下感性意识形态的认同引导,强化青年学... 新媒体中存在的感性意识形态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当下,新媒体中感性意识形态的认同情境已经发生明显变迁,更加凸显识读的个体性、对接的会意性和转换的裂变性。高校应加强对新媒体语境下感性意识形态的认同引导,强化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情感取向和利益取向的认同逻辑耦合,建构感性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内容共通、话语共振和意义共鸣机制,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感性意识形态 社会认同 引导机制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的感性转向——评刘少杰教授新著《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国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6-230,312,共5页
与国内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以理论化本质论述意识形态的观点相反,刘少杰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一书,通过将意识形态的实质内涵理解为一组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论证了意识形态的感性形式。强调感性意识形态有着重... 与国内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以理论化本质论述意识形态的观点相反,刘少杰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一书,通过将意识形态的实质内涵理解为一组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论证了意识形态的感性形式。强调感性意识形态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既有助于分析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的具体面向,又为探讨转型时期维护执政党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和推进中国意识形态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体现了20世纪以来的西方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感性转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感性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转型 意识形态现代化
下载PDF
论抗战期间中国与苏联文化传播互动的特点及战略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育仁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0-76,135,共8页
抗战期间,中国在对苏文化传播互动的样式与手段方面更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主要集中表现在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等情感性舆论形态方面,因此更能体现出国际传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从而使参与新闻与文化信息互动的中苏彼此之间产生战略性... 抗战期间,中国在对苏文化传播互动的样式与手段方面更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主要集中表现在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等情感性舆论形态方面,因此更能体现出国际传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从而使参与新闻与文化信息互动的中苏彼此之间产生战略性传播与接受的效果。在中苏文化交流战略的互动中,相互间的国家利益成为价值选择和进一步沟通的主要依据,而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被双方有意识地淡化,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频繁而又大规模的交往活动中,却极有力地助推了中国民众,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苏联观"的逐步形成,同时也助推了苏联民众和知识分子"中国观"的逐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文化 战略交流互动 感性舆论形态 传播与接受效果
下载PDF
国内学界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研究综述
17
作者 李晓阳 张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5期164-171,共8页
"意识形态"概念自产生以来,便有着不同的确指和意蕴。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将意识形态视为物质实践基础上的整个思想上层建筑,其中既包括概念化、体系化的理论形态,也包括表象化、象征化的感性形态。新时代,感性... "意识形态"概念自产生以来,便有着不同的确指和意蕴。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将意识形态视为物质实践基础上的整个思想上层建筑,其中既包括概念化、体系化的理论形态,也包括表象化、象征化的感性形态。新时代,感性意识形态得以广泛生成和迅速传播,给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建构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从而逐步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门研究话题。梳理国内学者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主要理论观点,有助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同时对推进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传播也颇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感性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传播方式 规范管理机制
下载PDF
国外学者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研究评析
18
作者 李晓阳 《理论界》 2019年第4期16-21,共6页
意识形态并非一个单纯抽象的哲学范畴,它具有生动多样的展开内容和表现形式。国外学者在跟进考察资本主义发展变化进程中,对感性意识形态的内涵与表征等问题,展开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和批判,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国外学者关于... 意识形态并非一个单纯抽象的哲学范畴,它具有生动多样的展开内容和表现形式。国外学者在跟进考察资本主义发展变化进程中,对感性意识形态的内涵与表征等问题,展开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和批判,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国外学者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路,剖析其理论的合理与偏颇之处,有助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同时对推进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感性传播也颇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学者 意识形态 感性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代:社会效应中的危机治理管窥
19
作者 贾彦峰 贾雨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3-28,共6页
置身于后疫情时代,NCP事件诱致的"蝴蝶效应""鲶鱼效应"等一连串社会效应,因其具有共鸣性、轰动性、连锁性等特点而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事物的优点和不足透过它都会更加清晰地呈现于世。其中正向效应凸显了党的领导核... 置身于后疫情时代,NCP事件诱致的"蝴蝶效应""鲶鱼效应"等一连串社会效应,因其具有共鸣性、轰动性、连锁性等特点而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事物的优点和不足透过它都会更加清晰地呈现于世。其中正向效应凸显了党的领导核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独特的文化韧性等危机治理优势,而负向效应则制造了极大的思想混乱、意识恐慌甚至舆情危机。常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社会效应既是"感性意识形态"的鲜活教育现场,又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危机治理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效应 新冠病毒 危机治理 感性意识形态 后疫情时代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文化中感性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引导
20
作者 凡欣 代玉启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123,共5页
新时代青年文化为感性意识形态的兴起既积累了技术和情感因素,也带来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改变。青年文化中的感性意识形态生成于日常生活领域,传播于移动互联网空间,发展于趣缘群体之间。青年文化中感性意识形态的存在影响着青年价... 新时代青年文化为感性意识形态的兴起既积累了技术和情感因素,也带来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性改变。青年文化中的感性意识形态生成于日常生活领域,传播于移动互联网空间,发展于趣缘群体之间。青年文化中感性意识形态的存在影响着青年价值观塑造,将主流文化与青年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图像化叙事建构主流文化内容,将社群思维运用到青年文化传播之中,引领青年文化中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与感性意识形态同频共振,有效形成价值共识,是新时代青年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命题与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文化 感性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