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建构和谐社会的难题 |
刘少杰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7
|
|
2
|
交往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对马克思交往概念的思考 |
王德峰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3
|
基于基因-环境机制的盐敏感性高血压新认识 |
牟建军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4
|
从感性本体论到感性生存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究竟在哪里? |
舒永生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5
|
我国商品进出口对汇率和国民收入的敏感性分析——基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实证检验 |
毕玉江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
2005 |
4
|
|
6
|
天欲与人理:近代人性论对传统人性论的批判与改造 |
张怀承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7
|
现象学运动中的交互主体性理论统观 |
王振林
|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8
|
缝合情感叙述的“感”与“知”——读谭光辉《情感的符号现象学》 |
刘丽
阿斯比恩·格伦斯塔德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重置感性的哲学坐标: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
张鑫琳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0
|
论个人的三重存在和实践本质 |
肖杰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2
|
|
11
|
法中寻美:刑法学研究的一种感性进路 |
韩瑞丽
|
《刑事法评论》
CSSCI
|
2008 |
3
|
|
12
|
论笛卡尔哲学中人的感性存在之悬置 |
刘兴章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论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继承与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哲学 |
何建津
|
《兰州学刊》
|
2005 |
2
|
|
14
|
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 |
陈炎
|
《华夏文化论坛》
|
2009 |
3
|
|
15
|
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初探 |
杨金洲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16
|
侠骨柔情——论新武侠小说的情感世界 |
张清芳
步蕾英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7
|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类哲学的当代续写 |
王伞伞
高斯扬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8
|
王夫之的伦理思想略说 |
杨国荣
|
《船山学刊》
|
2014 |
3
|
|
19
|
感性、理性与非理性 |
刘纲纪
|
《江汉论坛》
|
1987 |
1
|
|
20
|
婴宁:一个本真而自然的存在 |
冯文楼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
199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