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言”的解构与中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瑾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69,共2页
中医理论难以用逻辑语言进行现代化表述被归因于其以"象"表"意"的理论体系。从中医认知、思维和传承体系"意-象-言"的角度出发,力求厘清三者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现代化语言表述困难的真正原因... 中医理论难以用逻辑语言进行现代化表述被归因于其以"象"表"意"的理论体系。从中医认知、思维和传承体系"意-象-言"的角度出发,力求厘清三者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现代化语言表述困难的真正原因,提出对"象"和"意"进行分类鉴别,提取出其背后蕴含的基础理论,运用新的语言对中医理论重新表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中医理论
下载PDF
“意—象—言”——对建筑实践中品牌特征表达路径的解读
2
作者 高昊 赵岩 刘长安 《建筑创作》 2020年第4期244-251,共8页
在"体验经济"的指引之下,明星建筑师联手品牌业主打造出"品牌建筑"这一现象级的全新商业建筑模式。通过回溯并借鉴中国传统解释学中"意—象—言"的层递性语义结构,构建起在品牌特征建筑化表达中由"... 在"体验经济"的指引之下,明星建筑师联手品牌业主打造出"品牌建筑"这一现象级的全新商业建筑模式。通过回溯并借鉴中国传统解释学中"意—象—言"的层递性语义结构,构建起在品牌特征建筑化表达中由"提炼"到"转化"再到"生成"的思维逻辑框架,为解读此类建筑实践的表意方式与思辨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经济 品牌特征 商业建筑模式 解释学
下载PDF
学生古诗学习的思维范式重塑
3
作者 丁晶晶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第12期17-19,共3页
“意-象-言”最早源于中国哲学,古诗作为历代文人智慧、文化、思维的结晶,也存在“意-象-言”的结构关系。“意-象-言”体现了古诗内在的结构和逻辑,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古诗的学习应该遵循“具象”“会意”“化言”这一基本的思... “意-象-言”最早源于中国哲学,古诗作为历代文人智慧、文化、思维的结晶,也存在“意-象-言”的结构关系。“意-象-言”体现了古诗内在的结构和逻辑,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古诗的学习应该遵循“具象”“会意”“化言”这一基本的思维范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古诗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和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通过基于文体学情的深度解读、基于言语实践的深度建构和基于品质提升的深度思维走向“意”“象”“言”三者的圆融共生,提升学生对古诗的审美鉴赏、文化理解和言语品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古诗学习 思维范式 圆融共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