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语义下的有机形态家具造型意象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志谦 薛璟 《湖南包装》 2021年第4期46-49,共4页
近年来,基于符号语义的家具造型意向构建研究成为家具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有机形态家具与人的认知意向的关联研究。通过对有机形态家具样本进行关键语义词获取、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探究何种语义词符合... 近年来,基于符号语义的家具造型意向构建研究成为家具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有机形态家具与人的认知意向的关联研究。通过对有机形态家具样本进行关键语义词获取、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探究何种语义词符合有机形家具的设计,便于为具有类似形态特征的家具产品生产及使用者的情感联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词汇聚类提取关于有机形态家具关键语义词共8组,并进行信度分析;对19组家具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Q型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9组家具样本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Q型聚类结果表明19组家具样本根据8组关键语义词可分为两大类、三大类或五大类,在等级结合线10处分为三大类。语义词动感、轻量感、流畅感是构成此19组有机形家具样本的主要语义意象分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形态 家具设计 语义特征 意象构建 符号学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篇关于意象建构的审美规范 被引量:3
2
作者 郑铁生 《嘉应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44-48,共5页
《隐秀》篇主旨是关于意象建构的审美规范。言外之意是“隐”,即“文外之重旨”,它分语言表层和深层两层意蕴。秀是“篇中之独拔者也”。两者是互相包容,相互统一的。
关键词 《文心雕龙·隐秀》 隐秀 意象构建 审美规范 意象 刘勰思 模糊性
下载PDF
唐诗中的外来商品及色彩转喻——以“瑟瑟”诗为中心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文凡 陈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唐代的"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用来进贡与贸易交流的一种珍稀商品。因其独特魅力,唐代诗人创作了五十三首"瑟瑟"诗,诗作中对"瑟瑟"既有传统释义的承续发展,又有首开先河的新兴释义。诗人将&qu... 唐代的"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用来进贡与贸易交流的一种珍稀商品。因其独特魅力,唐代诗人创作了五十三首"瑟瑟"诗,诗作中对"瑟瑟"既有传统释义的承续发展,又有首开先河的新兴释义。诗人将"瑟瑟"以物代色,借用其明艳亮丽的色彩转喻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极大地丰富了诗歌创作色彩层次,并提升了唐诗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瑟瑟” 本源释义 色彩转喻 意象构建
下载PDF
文化词语翻译的意象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文生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20,共5页
作为语言中的活跃因子,文化词语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是文化词语意象的底蕴。在跨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意象移植一向为译者所关注。文章拟从跨文化语义的角度就文化词语的意象进行概述,进而在不同文化关联性... 作为语言中的活跃因子,文化词语的特殊性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是文化词语意象的底蕴。在跨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意象移植一向为译者所关注。文章拟从跨文化语义的角度就文化词语的意象进行概述,进而在不同文化关联性制约下对文化词语翻译的意象构建进行探讨,以明确意象移植的"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词语 意象 文化关联性 意象构建 翻译
下载PDF
空间感知下的特色小镇意象构建研究——以杭州云栖小镇为例
5
作者 刘灵芝 毛静怡 徐艺绫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16-422,共7页
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城市化与生态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党中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正是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化环境问题的新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因此,特... 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城市化与生态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党中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正是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化环境问题的新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因此,特色小镇是否能高质量发展,将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本研究综合运用城市意象理论,以我国最早的特色小镇——杭州云栖小镇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开展意象空间心理感知实验,基于主观感知的特色小镇意象元素测试、空间环境满意度、文化融合度以及基于语义分析法的特色小镇意象空间感知评价,对其空间意象进行定量化,并进一步分析小镇的优势,提炼需改进提升的意象要素。只有挖掘小镇文化,营造小镇氛围,凸显小镇特色,关注公众认同,才能助力小镇高品质发展,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小镇意象 空间感知 意象构建
下载PDF
民族文化表象的发掘与民族性格的穿透——论当代苗族诗人何小竹诗作的意象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涂鸿 王进 《民族学刊》 2014年第3期67-72,128,共6页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多区域性文学创作的国家,这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又加速了中国整体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地域性、区域化多民族文学的发展,也就不容忽视,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少数民族诗人,何...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多区域性文学创作的国家,这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又加速了中国整体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地域性、区域化多民族文学的发展,也就不容忽视,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少数民族诗人,何小竹超越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诗歌的诗学规范,在诗中,他不遗余力地对单一情绪进行否定,实行崭新的复合情绪的现代溶铸,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民族精神的诗性组合里寻求诗歌意象的现代性表现;他努力拓展诗的空间,寻求着与束缚人和扭曲人的传统意识的剥离,在旧语体的否定与新语体的探索中赋予诗歌意象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他将注意力更集中在诗歌意象群落的抽象性与超越性上,并以对传统新诗的背逆,在实践上迈出了向新诗探索的坚实步履。在诗歌嬗变和剥离的过程中,何小竹站在民族文化的前沿,敏锐地将自己的艺术个性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他深刻地感悟着历史,将民族文化心理化、精神化、理想化,从而超越了时代和民族,来完成他诗歌意象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诗人 何小竹 意象构建
下载PDF
从唱和词观陈亮对辛弃疾词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许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陈亮为南宋稼轩派词人,其词深受辛弃疾影响,故研究辛词对陈词影响之文众矣,然研究陈亮对辛弃疾词作影响者却鲜见。文章试从二人唱和词着手,不仅阐明陈亮"以论为词"的词作方式对辛弃疾词作产生的影响,更为突出的是研究陈亮本... 陈亮为南宋稼轩派词人,其词深受辛弃疾影响,故研究辛词对陈词影响之文众矣,然研究陈亮对辛弃疾词作影响者却鲜见。文章试从二人唱和词着手,不仅阐明陈亮"以论为词"的词作方式对辛弃疾词作产生的影响,更为突出的是研究陈亮本人作为一个意象在辛词中的构建及其所散发出的恣肆意气对辛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构建 恣肆渐染 以论为词
下载PDF
趋同与抽离: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民间故事审美塑造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轶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9-54,共6页
一、趋同的底层逻辑——民间故事中文化原型的标准意象构建经典的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口耳相传至今,是因为它与大众能够长期维系一种文化适应关系,这种适应关系恰恰体现在民间故事积蓄的文化原型中。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 一、趋同的底层逻辑——民间故事中文化原型的标准意象构建经典的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口耳相传至今,是因为它与大众能够长期维系一种文化适应关系,这种适应关系恰恰体现在民间故事积蓄的文化原型中。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他认为原型是原始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情境和对象。它们是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1]而集体无意识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对各类“原型”进行的完整精神性遗传。这些来源于祖先的心理经验,伴随人类繁衍生息,潜藏在所有人的内心当中,不被个体意识觉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民间故事 口耳相传 文化原型 人类进化过程 个体意识 典型经验 意象构建
下载PDF
书法中的动静结合与意象构建研究
9
作者 王一飞 《天工》 2023年第35期60-62,共3页
首先概述了书法艺术,揭示了其历史和美学价值,随后深入分析了书法中动静哲学的内涵,详细探讨了动静在笔法、结构、意境和气韵中的表现,及其在传达情感、创造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方面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意象理论在书法中的应用,包括意... 首先概述了书法艺术,揭示了其历史和美学价值,随后深入分析了书法中动静哲学的内涵,详细探讨了动静在笔法、结构、意境和气韵中的表现,及其在传达情感、创造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方面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意象理论在书法中的应用,包括意象与象征的区别、构建方法,以及意象与书法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动静结合与意象构建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动态和静态元素如何共同影响意象的构建,以及意象如何在平衡动静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结合 意象构建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海岛民宿聚落地方意象系统建构研究——基于厦门鼓浪屿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晖莉 许海烽 +1 位作者 邓小荣 伍世代 《中国生态旅游》 2022年第5期889-901,共13页
民宿聚落地方意象反映了旅游者对民宿聚落地方性的总体认识。遵照消费者对地方性“期望-体验-感知-心象”意象系统的建构逻辑,本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研究案例地,从民宿消费网络评论、游记等文本中提取关于地方性的内容,结合深度访谈资料... 民宿聚落地方意象反映了旅游者对民宿聚落地方性的总体认识。遵照消费者对地方性“期望-体验-感知-心象”意象系统的建构逻辑,本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研究案例地,从民宿消费网络评论、游记等文本中提取关于地方性的内容,结合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海岛民宿聚落地方意象系统的建构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海岛民宿聚落地方意象系统的建构贯穿消费者进入民宿聚落消费前的地方期望、消费中的地方体验与消费后的行为意愿全过程,消费者情感因其消费阶段的不同,呈现积极情感、中性情感和消极情感的不同变化。消费者经历地方期望和地方体验之后形成对民宿聚落的综合性地方感知,再经主观逻辑演进为三大民宿聚落心象系统。本研究基于区域整体性和地方性视野,探讨民宿聚落消费的地方意义,对于海岛民宿聚落的高质量发展、消费者个性化体验增强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旅游 民宿聚落 地方性 意象构建 鼓浪屿
原文传递
写实与务虚——论析贾平凹小说创作虚实关系的处理
11
作者 王献福 《天中学刊》 2008年第4期88-90,共3页
贾平凹不是一个严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热衷于在小说中进行虚幻意象的建构,但他的小说又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表现出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贾平凹对现实的关注又是与虚幻意象的描绘结合在一起的。
关键词 神秘意象 现实主义 意象构建
下载PDF
身体在场·意象构建·内容展演:数字化时代打卡、拔草类内容的传播机制探究
12
作者 刘柏豪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大众媒体时代,“虚拟在场”盛行,身体旁落为客体,在传播过程呈现出“离场”的困境。数字化时代,传感器、大数据的运用,使身体的主体地位回归,身体与技术“互嵌”,两者共为主体,传播范式由“表征”转向“实践”。通过分析打卡、拔草类内... 大众媒体时代,“虚拟在场”盛行,身体旁落为客体,在传播过程呈现出“离场”的困境。数字化时代,传感器、大数据的运用,使身体的主体地位回归,身体与技术“互嵌”,两者共为主体,传播范式由“表征”转向“实践”。通过分析打卡、拔草类内容,发现传播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身体在场、意象构建、内容展演。而从三个方面切入,探析其内在的传播机制,可以发现整个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循环往复的闭环结构,各阶段的发展均将促进整个循环运转。个人在传播过程中被节点化,用户的“身体实践”呈现涟漪式的扩散效应,进而促进他人的打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实践 意象构建 内容展演 打卡内容
下载PDF
世俗与经典的意象审美平衡思考——解读吉姆坎贝尔《低像素》作品的意象
13
作者 徐敏 盛瑨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意像构建是一种审美活动,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意象构建更是一个核心范畴。在快餐时代,意象构建费时费力,以吉姆坎贝尔的《低像素》作品为例,解读意象构建的关键点。
关键词 意象构建 中国传统美学 快餐时代
下载PDF
环巢湖地区景观意象构建研究
14
作者 薛梅 陆祥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1-96,共6页
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古典景观设计讲究师法自然,立“象”求意、以“意”传情,充分利用山、水等自然元素实现人文思想传递,达到因地制宜、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意境。在阐述景观意象涵义、景观类型及特点基础上,文章对环巢湖地区的地形... 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古典景观设计讲究师法自然,立“象”求意、以“意”传情,充分利用山、水等自然元素实现人文思想传递,达到因地制宜、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意境。在阐述景观意象涵义、景观类型及特点基础上,文章对环巢湖地区的地形、水体、建筑、生物、民俗等景观意象要素进行了分析解构,从多维空间的景观意象体验、地域特色的景观意象运用等视角,提出了环巢湖地区景观意象设计应用的原则与方法,为环巢湖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环巢湖 意象构建
下载PDF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意象构建
15
作者 巩华锋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意象构建"与"意义建构"有相通之处,但各有侧重。意象本不属教学理论范畴,将其引入英语教学,意在形象说明学习中必须进行的知识整合及相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意象构建"与"意义建构"有相通之处,但各有侧重。意象本不属教学理论范畴,将其引入英语教学,意在形象说明学习中必须进行的知识整合及相关程序。帮助学生构建起所学知识的意象体系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构建 英语课堂 学习意愿
下载PDF
浅论“高岑”边塞诗的意象构建
16
作者 赵雅雯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1-85,共5页
高适和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们的诗作脍炙人口,意境宏大,但由于身份和个性的差异,两人在意象构建中体现出不同特色。高适边塞诗的意象质朴浑厚,源于其丰厚的思想,意象有政论性的特征,意象的分布为绵密排列的方式,意象活动方式为对... 高适和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们的诗作脍炙人口,意境宏大,但由于身份和个性的差异,两人在意象构建中体现出不同特色。高适边塞诗的意象质朴浑厚,源于其丰厚的思想,意象有政论性的特征,意象的分布为绵密排列的方式,意象活动方式为对比;而岑参的意象雄奇,源于其个性中的英雄气。岑诗意象为状结构的分布方式,意象的主要活动方式是跳跃。意象构建中的不同,使二人诗风呈现个性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 岑参 边塞诗 意象构建
下载PDF
试析概念整合对诗歌意象构建和传递的阐释
17
作者 韩春晖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8期47-48,共2页
针对传统的古典诗歌,一般采用修辞的赏析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认知学的快速发展,可以将更多的文学理论应用在中国诗歌的文体赏析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心理空间和概念性隐喻的萌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概念整合的理论体系,并广泛应... 针对传统的古典诗歌,一般采用修辞的赏析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认知学的快速发展,可以将更多的文学理论应用在中国诗歌的文体赏析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心理空间和概念性隐喻的萌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概念整合的理论体系,并广泛应用于现代化语言现象的意象构建过程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概念整合对诗歌意象的构建和传递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对其概念整合的模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国古典诗歌的阐述力以及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古典诗歌 意象构建
下载PDF
《风赋》《雪赋》意象构建方式之比较
18
作者 黄正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20-23,共4页
《风赋》《雪赋》分别构建了“风”和“雪”两个意象。本文试图在尊重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特点基础上,借鉴现代西方意象的理论来分析比较这两个意象构建方式上的异同,以深入把握此二赋所表达的两个意象的特点。本文认为,《风赋》中意象的... 《风赋》《雪赋》分别构建了“风”和“雪”两个意象。本文试图在尊重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特点基础上,借鉴现代西方意象的理论来分析比较这两个意象构建方式上的异同,以深入把握此二赋所表达的两个意象的特点。本文认为,《风赋》中意象的构建方式有两个特征,即铺陈和主观选择;《雪赋》中意象的构建方式在此基础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体现在:一是物象取象范围的扩大;二是在成熟的意境中来深化意象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赋》 《雪赋》 意象 意境 意象构建方式 异同
下载PDF
补白升华文本细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淑华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20年第2期90-90,共1页
我国传统文学讲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即在语言表达中留有余地,利用隐晦、委婉的方式展现出更加丰富而有层次的情感内涵,因此,在阅读中进行适当的"补白"是把握文本信息,体悟思想内涵,实现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随... 我国传统文学讲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即在语言表达中留有余地,利用隐晦、委婉的方式展现出更加丰富而有层次的情感内涵,因此,在阅读中进行适当的"补白"是把握文本信息,体悟思想内涵,实现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随着文本细读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从文本缝隙中探求作者的表达细节,在文本补白中实现阅读过程的升华,也成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文本细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补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细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意象构建
下载PDF
三角函数概念意象的构建
20
作者 陈永康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8期44-44,共1页
三角函数概念意象的构建,利用三角函数与力的正交分解的联系,用向量改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向量的坐标相结合从而构建三角函数的意象。同时把向量的基本定理,解析几何中的几何量转化成坐标系,从而使学生体会构建数学核心概念... 三角函数概念意象的构建,利用三角函数与力的正交分解的联系,用向量改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向量的坐标相结合从而构建三角函数的意象。同时把向量的基本定理,解析几何中的几何量转化成坐标系,从而使学生体会构建数学核心概念的意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函数 向量 意象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