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 被引量:511
1
作者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23,共8页
传统译论注重标准的厘定和对标准的遵守。因此,传统翻译研究的重点多放在原著与译作之间的文本对比之上,所遵循的翻译最高准则是“忠”。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佛经的翻译和严复的翻译行为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揭示了在这个最高准则之上还有... 传统译论注重标准的厘定和对标准的遵守。因此,传统翻译研究的重点多放在原著与译作之间的文本对比之上,所遵循的翻译最高准则是“忠”。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佛经的翻译和严复的翻译行为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揭示了在这个最高准则之上还有一只在无形之中操纵翻译行为的手,那就是“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意识形态 操纵
原文传递
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 被引量:316
2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共5页
塑造知识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这一信条的人性设定是把知识、求知看作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它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科学的范式是知识人所设定的知识界限,不在这一界限之中的经验和意识都被排斥在知识范围之外,由此,知识人的知... 塑造知识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这一信条的人性设定是把知识、求知看作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它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科学的范式是知识人所设定的知识界限,不在这一界限之中的经验和意识都被排斥在知识范围之外,由此,知识人的知识也就脱离了人的生活世界。在这样的知识观的主宰下,知识人的世界是一个意义缺失的世界。塑造知识人的教育信条应当在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中逐渐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条 知识人 科学范式 教育理念 教育目标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 被引量:244
3
作者 蒋骁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9,共6页
本文从“为政治服务”、“影响取材”等七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诸多影响。但同时认为,Levefere、Bassnett等将这种影响“绝对化”的观点是一种新的教条,且与他们欲藉此提高翻译和翻译文学地位的理论企图是相矛盾的。文章认... 本文从“为政治服务”、“影响取材”等七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诸多影响。但同时认为,Levefere、Bassnett等将这种影响“绝对化”的观点是一种新的教条,且与他们欲藉此提高翻译和翻译文学地位的理论企图是相矛盾的。文章认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巨大影响,但通过论述明确指出,从理论上说,这种影响是相对的、在一定程度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影响 相对性
原文传递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 被引量:289
4
作者 衣俊卿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24,共12页
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焦点性问题之一。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 ,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现代性包含着相... 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焦点性问题之一。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 ,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现代性包含着相互关联的多重维度 ,在最广义的尺度上可划分为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 ,具体表现为 :个体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和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历史叙事的现代性 ,以及表现为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 ,等等。现代性不可避免地包含内在的冲突和风险性后果 ,但是 ,人类历史迄今为止的演进状况和发展趋势尚未展示出现代性完全终结的迹象 ,现代性依旧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主要支撑力和前行的动力。从中国语境反思现代性批判理论 ,必须摆脱对现代性进行“取”与“舍”的表面化价值判断的误区 ,正视全球化的“现代性”本质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当代 精神性维度 制度性维度 理性化 意识形态 历史叙事 公共文化精神
原文传递
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 被引量:232
5
作者 辛斌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6,72,共7页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也叫批评性语言研究或批评性语篇分析,是1979年由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语篇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也叫批评性语言研究或批评性语篇分析,是1979年由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语篇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语言学 权力与意识 意识形态 语篇分析 论坛报 犹太移民 语言形式 发话人 直接引语 巴勒斯坦人
下载PDF
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 被引量:266
6
作者 孙立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3-96,共14页
“市场转型理论”有四个特点 :第一 ,所关心的主要是正式组织和制度等结构性特征。第二 ,对于结构性特征的关注 ,主要是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第三 ,基本的理论视角是自上而下的。第四 ,布达佩斯学派所研究的市场转型国家 ,... “市场转型理论”有四个特点 :第一 ,所关心的主要是正式组织和制度等结构性特征。第二 ,对于结构性特征的关注 ,主要是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第三 ,基本的理论视角是自上而下的。第四 ,布达佩斯学派所研究的市场转型国家 ,主要是东欧 ,特别是中欧的匈牙利。在这些社会中 ,市场转型伴随着政体的断裂。本文以对中国市场转型的经验性研究为基础 ,提出一种“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的研究路径。这种研究路径强调面对市场转型的具体实践过程 ,通过对市场转型中的过程、机制、技术和逻辑的关注 ,来实现对市场转型的新的理解。这种路径在方法上更加重视深度的个案研究 ,并通过将“日常生活”看作是“上”“下”两种力量互动的舞台 ,来综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社会学 市场转型过程 实践逻辑 过程-事件分析 政治体制 权力 中国 意识形态 布达佩斯学派
原文传递
批评语言学述评 被引量:193
7
作者 陈中竺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7,80,共8页
批评语言学属Halliday所倡导的工具语言学。它是用语言学理论,主要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工具,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力关系。本文详细介绍了批评语言学的哲学、语言学基础,它对语言、语篇、语境及... 批评语言学属Halliday所倡导的工具语言学。它是用语言学理论,主要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工具,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力关系。本文详细介绍了批评语言学的哲学、语言学基础,它对语言、语篇、语境及意识形态所持的观点以及常用的分析工具,并对批评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作了系统回顾。在文章最后,作者介绍了目前语言学界对批评语言学理论及其地位所持的看法,并对此予以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 意识形态 语篇分析
原文传递
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 被引量:184
8
作者 戴炜华 高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48,共7页
本文旨在讨论批评语篇分析的概念、原则和理论框架,着重论述语篇、权势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了一篇新闻报导。
关键词 批评语篇分析 权势 意识形态 系统功能语法 理论评述 实例分析 新闻报导 批评语言学 英语
原文传递
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 被引量:164
9
作者 F.迈克尔.康内利 D.琼.柯兰迪宁 +1 位作者 何敏芳 王建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16,共12页
提醒一下读者,不管怎样,教育研究的目的总是旨在改进学生的学习,关于这一点,我们的观点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呢?在那些对改进学习感兴趣的人们看来,课程总容易被考虑到。各地的教育改革,北美和中国都一样,都倾向于倡导政策的革新和教学... 提醒一下读者,不管怎样,教育研究的目的总是旨在改进学生的学习,关于这一点,我们的观点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呢?在那些对改进学习感兴趣的人们看来,课程总容易被考虑到。各地的教育改革,北美和中国都一样,都倾向于倡导政策的革新和教学大纲的革新,并强使它们付诸实践。这样做时,他们假定包含于那些政策和大纲中的理论、哲学和意识形态会自动地转化成课堂教学实践并从而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我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要把关于教和学的理论与教和学的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有必要关注教师所知的是什么以及他们工作的知识背景。简单明了,我们清楚地看到筱的个人实践知识以及她所工作的知识环境 如何允许她——她认为——戏剧性地修正了给定的教学大纲。显然,课程以及对它们的学习并不一定是政策制定者在编制大纲时想得的。我们从我们在加拿大的研究中发现,这个简单的故事也是个共性的故事。教师本身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确实知道他们的情境,他们并不是仅仅把别人的意愿和意识形态转化为实践的屏幕。教师的知识是改进教学实践的根本因素。那些关注于改善教育的人有必要不但关心他们希望在学习中发生的事情,而且要关心教师的知识以及教师工作于其中的专业知识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知识 教育研究 个人实践 教师参与 教师个人 意识形态 教师知识 专业知识 教学大纲 TEACHERS
下载PDF
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 被引量:130
10
作者 王友贵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5,共5页
本文从勒弗菲尔、赫曼斯、本雅明的理论假说出发,尝试梳理中国近150年的意识形态,考察意识形态对20世纪、尤其是对其前半期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影响和操控。本文在对若干重要译家个案翻译研究基础上,提出几个翻译模式,尝试从宏观角度检视... 本文从勒弗菲尔、赫曼斯、本雅明的理论假说出发,尝试梳理中国近150年的意识形态,考察意识形态对20世纪、尤其是对其前半期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影响和操控。本文在对若干重要译家个案翻译研究基础上,提出几个翻译模式,尝试从宏观角度检视意识形态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对翻译所产生的影响,分析并解释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翻译模式,以及中国因了翻译事实而形成与世界各国的翻译关系。本文认为这个翻译关系可以折射国与国之间在政治、文化、文学、话语权方面的现实关系和历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翻译文学史 翻译模式 翻译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 被引量:153
11
作者 顾培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6,共14页
中国司法改革的主导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 ,提高司法机构“公共产品”的出产能力和效益 ,更有效、更充分、更完善地保护社会主体的正当权利 ,创造、完善并维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法律秩序。与此相适应 ,中... 中国司法改革的主导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 ,提高司法机构“公共产品”的出产能力和效益 ,更有效、更充分、更完善地保护社会主体的正当权利 ,创造、完善并维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法律秩序。与此相适应 ,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内容在于重新配置并合理界定各种权力关系。由于中国司法改革受诸种条件约束 ,因而改革具有复杂性 ,必须进行整体设计、“由上而下”全面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司法改革 社会治理 司法体制 权力配置 执政党 立法机构 政府 约束条件 意识形态 法律规制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196
12
作者 汪晖 《天涯》 1997年第5期133-150,共18页
历史已经终结? 二十世纪最后十余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有人说,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告一段落,两个世界变成了一个世界: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国没有如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瓦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中国社会在经... 历史已经终结? 二十世纪最后十余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有人说,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告一段落,两个世界变成了一个世界: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国没有如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瓦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迅速地进入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国政府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并未妨碍下述结论:中国社会的各种行为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行为甚至政府行为都深刻地受制于资本和市场的活动。如果我们试图理解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的中国思想和文化状况,就必须理解上述变迁及其伴随的社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乡镇企业 现代性问题 意识形态 当代中国 知识分子 新启蒙主义 思想状况 现代化理论
原文传递
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163
13
作者 方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4-66,共13页
本文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道德进步必然获得新的历史形式,即从修养论道德向制度伦理转变。制度伦理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其根本标准和方向是促进人本身的不断发展。文章提出了制度伦理的二重性质和三维层次结构;将制度... 本文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道德进步必然获得新的历史形式,即从修养论道德向制度伦理转变。制度伦理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其根本标准和方向是促进人本身的不断发展。文章提出了制度伦理的二重性质和三维层次结构;将制度伦理视为制度创新的内生变量,它可以降低制度创新的社会成本;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变革与发展探讨了制度伦理建设的难点、对策及其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 制度创新 制度伦理建设 乡镇企业 社会发展 道德建设 制度安排 意识形态 发展趋势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论抽象社会 被引量:174
14
作者 李猛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0,共23页
“抽象社会”是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但传统上占主流地位的“工具理性扩张”理论并没有充分理解现代抽象社会的复杂性。借助观念史分析与社会史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抽象社会中的各种程序技术和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 “抽象社会”是现代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但传统上占主流地位的“工具理性扩张”理论并没有充分理解现代抽象社会的复杂性。借助观念史分析与社会史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抽象社会中的各种程序技术和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它们之间相互制衡和相互促进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为理性化提供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动力机制,而这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表面上的“理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技术 现代社会 抽象社会 工具理性 意识形态 价值理性 理性化 社会整合 伦理实践 涂尔干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 被引量:200
15
作者 侯惠勤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2,157,共8页
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今天是一个新挑战。话语权是意识形态思想领导权的实现方式,包括提问权、论断权、解释权和批判权等。争夺话语权,既要关注主题、分析框架、论证方式、叙事方式等根本性话语,也要关注一些细小但关键的语言使用,比... 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今天是一个新挑战。话语权是意识形态思想领导权的实现方式,包括提问权、论断权、解释权和批判权等。争夺话语权,既要关注主题、分析框架、论证方式、叙事方式等根本性话语,也要关注一些细小但关键的语言使用,比如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究竟是"不完全清醒"还是"完全不清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导向应该是"大公无私"还是"大公有私"等。对此如果没有明确的辨析,那么这些已被篡改的语言就可能成为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千里大堤崩溃的"蚁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话语权 意识形态领导权
原文传递
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 被引量:133
16
作者 辛斌 《外国语文》 1997年第4期43-49,共7页
批评语言学认为,任何语言运用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是任意的,形式本身往往具有社会意义。这是因为,语篇中出现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过程是说话者从整个语言体系中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一般会受到社会语境、说... 批评语言学认为,任何语言运用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是任意的,形式本身往往具有社会意义。这是因为,语篇中出现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过程是说话者从整个语言体系中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一般会受到社会语境、说话者的立场、观点和交际意图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从分类、及物性、情态和转换四个方面讨论了英语中的某些形式和结构在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批评语言学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翻译研究与意识形态: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 被引量:114
17
作者 孙艺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0,共7页
本文拟提出跨文化意识形态的概念,旨在集中讨论在跨文化语境下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各种影响,同时厘定和梳理有关意识形态与文化对话的关系,论述作为跨文化思维与实践的翻译活动与意识形态的错综复杂及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期说明通过翻译的跨... 本文拟提出跨文化意识形态的概念,旨在集中讨论在跨文化语境下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各种影响,同时厘定和梳理有关意识形态与文化对话的关系,论述作为跨文化思维与实践的翻译活动与意识形态的错综复杂及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期说明通过翻译的跨文化实践如何强化或消解意识形态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意识形态 文化身份 后殖民心态
原文传递
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58
18
作者 李汉林 渠敬东 +1 位作者 夏传玲 陈华珊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108,共15页
有关中国组织和制度创新与变迁之社会过程的研究,应以社会变迁,而非制度类型学作为基本范式。制度创新与变迁首先是保护带的调整,以保证制度内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制度在渐进状态下逐步实现变迁的社会过程;嵌入性作为组织和制度... 有关中国组织和制度创新与变迁之社会过程的研究,应以社会变迁,而非制度类型学作为基本范式。制度创新与变迁首先是保护带的调整,以保证制度内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制度在渐进状态下逐步实现变迁的社会过程;嵌入性作为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结构性环境,直接决定组织制度变迁的方式、方向和效果;路径依赖是组织和制度变迁中一种不可避免的行为惯性;意识形态及其连带的价值体系在制度变迁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变迁为统摄的中国组织和制度创新与变迁之社会过程,必须在制度与其文化、组织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多重关系内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中国 制度创新 行为惯性 路径依赖 组织制度 制度类型 保证制度 首先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122
19
作者 查明建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2期86-102,共17页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系统是译入语文化对文学翻译操纵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制约和影响力度更为显著。本文以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文学为中心,从文学经典的角度,考察当意识形态处于文化多元系统主导地位的情...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系统是译入语文化对文学翻译操纵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制约和影响力度更为显著。本文以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文学为中心,从文学经典的角度,考察当意识形态处于文化多元系统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选择和翻译文学经典构成的操纵。通过分析翻译文学经典形成的文化意图,揭示五六十年代中国对文学翻译的操纵及政治利用的文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翻译文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 诗学 经典文学
原文传递
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 被引量:116
20
作者 陈健民 丘海雄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6-76,共11页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的概念分析社团的作用,指出社团的发展有助于建立人际间的互信和互惠交换(reciprocity)的规范,从而减少在公众事务和市场上的“搭便车”或利益互损行为。西方的研究...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的概念分析社团的作用,指出社团的发展有助于建立人际间的互信和互惠交换(reciprocity)的规范,从而减少在公众事务和市场上的“搭便车”或利益互损行为。西方的研究发现,一个充满互信、互惠和民众积极参与公益事务的“市民社区”(civiccommunity)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绩效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社团正逐步发展,这些社团能否发挥同样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公共物品 集体行动 社区 中国社团 选择性 重复博奕 意识形态 平等交换 市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