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英国体和意大利体的十四行诗比较
- 1
-
-
作者
岳福新
-
出处
《语言教育》
1992年第7期2-3,共2页
-
文摘
十四行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小诗,文艺复兴初期流行于意大利民间。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h,1304—1374)采用这一形式歌颂青年时代倾心的少女劳拉。他的十四行诗流行很广,对欧州大陆产生影响。16世纪中叶这种以歌咏爱情为主要内容的诗体由华埃特(Thomas Wyatt)介绍到英国,不久即风行英国诗坛,这种独特的诗歌要求颇为复杂的韵律,意大利语很容易做到,而英国人就感到为难了。
-
关键词
意大利体
意大利语
欧州
彼特拉克
弥尔顿
抑扬格
劳拉
音步
诗味
朗费罗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拉丁字母的字体
- 2
-
-
作者
Vere Foster
林柷敔
-
出处
《语文建设》
1958年第7期27-31,共5页
-
文摘
有人以为拉丁字母是简单的,没有书法之美,更谈不上什么体势,这是不公正的说法。现在译了这篇小文章,附上必要的例子,来说明拉丁字母的字体也是丰富多采的。这里所举的字体是较常见的。
-
关键词
体势
哥特体
意大利体
古体
日尔曼
艺术创造
武卿
五卫
凯尔特
可卿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字母a/a、g/g的通信
- 3
-
-
作者
厉兵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6,共2页
-
文摘
关于字母a/a、g/g的通信厉兵香港朗文亚洲出版有限公司的两位编辑致函国家语委,就汉语拼音字母问题提出咨询。来信说:我们在编辑有关汉语拼音的书籍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二十六个拉丁字母中有几个字母有不同的字款,例如a和a,g和g,t和t等。这在英文中是...
-
关键词
国家语委
出版有限公司
罗马体
一个问题
元音字母
汉语普通话
现代汉语词典
等线体
意大利体
众说纷坛
-
分类号
H125.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英国十四行诗用韵续探
- 4
-
-
作者
万兆凤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2-84,共3页
-
文摘
笔者曾在《江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上发表过《英国十四行诗用韵的探讨》一文,主要的目的想澄清社会上一些人对英国十四行诗混乱的概念和错误的说法。这一篇想对英国十四行诗早期的形成与发展,作进一步的探索,以冀正本清源,从而更明了它以后的演变。十四行诗先流行于意大利,意大利大诗人Francesco Petrarch把它定型,全诗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八行,韵脚为abba,abba;后部分为六行,韵脚多为cde,cde,或cdc,dcd,或在排列上作适当的变动。内容都是爱情。英国的Thomas Wyatt(1503—1542)最早接受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传统,学习Petrarch,用这种诗体写爱情诗。
-
关键词
用韵
意大利体
爱情诗
WORDSWORTH
江西师大
十九世纪
前部分
双行诗
BROWNING
英诗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庞德与他的《少女琴》
- 5
-
-
作者
陈炜
-
出处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2-84,共3页
-
文摘
庞德一生中出过多部诗集。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长篇巨制《诗章》,其创作过程竟长达50年之久,共一百余篇,以世界文化为主题,内容阔大庞杂,其中也包括孔子哲学,诗中不乏精彩的篇章。笔者在此仅讨论诗人在主张意象主义之前发表的一首十四行诗《少女琴》,旨在窥探诗人作诗的才华。
-
关键词
长篇巨制
意象主义
孔子哲学
意大利体
创作过程
抑扬格
六行诗
抒情主人公
诗歌创作
九行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意大利体和英国体十四行诗对比研究之我见
- 6
-
-
作者
杨秀红
-
机构
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33-134,共2页
-
文摘
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由于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和英国诗人莎士比亚使这种诗体的创作臻于完美,从而使意大利体十四行诗和英国体十四行诗成为欧洲诗坛的重要诗体。本文以同为英国文学巨匠的莎士比亚和弥尔顿所著的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十四行诗为切入点,从诗歌的格式和押韵的方法并结合诗歌内容和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思维习惯等方面,展开对意大利体和英国体十四行诗的对比研究,借此深化对这两种诗歌的理解和鉴赏。
-
关键词
意大利体十四行诗
英国体十四行诗
诗歌格式
韵律
思维习惯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美国调香师对若干食用香料的评价(158)
- 7
-
-
-
出处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
文摘
(1574)圆叶当归根提取物 Lovage Root Extract 来源——Chart,FEMA #2650,CAS#8016-31-7,天然;天然来源——圆叶当归根;香气特征——@100%,槭树样香气,甜香,带有壤香香韵的药草芹菜样香气;尝味特征——@1000PPM,槭树样香味,药草香味以及轻微的涩味,焦香,带有一种茶和坚果香韵的芹菜样香味;建议应用——槭树、焦糖、坚果类香韵,芹菜滋补饮料底韵,苹果酒以及红糖香韵。
-
关键词
美国调香师
食用香料
评价
圆叶当归根提取物
麦芽提取物
麦芽糖
薄荷净油
乙酸橙花酯
意大利4倍体桔油
固态甘草提取物
-
分类号
TS264.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