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进化视阈的词义创新探究
1
作者 杨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8-86,共9页
哲学-逻辑学走向的词汇语义研究洞见了词汇意义的诸多规律。然而,这一研究范式持客观主义意义观,忽略人和语境因素,词义创新研究未受到应有重视。修辞学-民俗学走向的意义研究持经验现实主义意义观,认为意义发生发展于人与人、人与环境... 哲学-逻辑学走向的词汇语义研究洞见了词汇意义的诸多规律。然而,这一研究范式持客观主义意义观,忽略人和语境因素,词义创新研究未受到应有重视。修辞学-民俗学走向的意义研究持经验现实主义意义观,认为意义发生发展于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意义进化视阈的词义创新探究发现:词义创新是“划分”与“整合”结合的认知深化过程;文化差异导致自然语言之间的范畴精密度、模糊性、典型性不对应。语篇发生视角的词义语境化创新运用分析结果表明,词义创新发生于语篇创造过程,源于作者的创新思维,在语篇意义构建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进化 词义 创新
下载PDF
论韩礼德的语言进化观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海明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5,共7页
语言进化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对其给予高度关注。在扼要述评西方语言进化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释韩礼德的语言进化观:1)就视角而言,韩礼德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意义系统,其语言进化观的本质... 语言进化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对其给予高度关注。在扼要述评西方语言进化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释韩礼德的语言进化观:1)就视角而言,韩礼德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意义系统,其语言进化观的本质是意义进化观,他创造性地从种系、个体、语篇三个维度研究语言在功能语义范畴上的进化方式;2)就核心而言,种系发生、个体发生、语篇发生的循环互动是意义进化的机制,而物质经验、意识经验、词汇语法的进化则是意义进化的动因;3)就成果而言,对科学语类、儿童语言、具体语篇的进化范式的建构不仅是韩礼德意义进化观的理论成果,而且是其进一步理论化的思想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礼德 语言进化 意义进化 意义能力
原文传递
韩礼德语篇功能思想的国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海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61-66,共6页
语篇功能是系统功能学派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独特的语言建构观。从理论引介、理论发展、理论应用三个维度追踪可见,国内学者近三十年来对韩礼德语篇功能思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反思研究的局限性,语篇功能思想的未来研... 语篇功能是系统功能学派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独特的语言建构观。从理论引介、理论发展、理论应用三个维度追踪可见,国内学者近三十年来对韩礼德语篇功能思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反思研究的局限性,语篇功能思想的未来研究应该采取多元化视角、关注其多重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加大理论修缮和本土化研究、倡导语篇研究的意义进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 意义进化 语篇进化
下载PDF
隐喻视域下词汇意义进化研究——以bridge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卫霞 《英语教师》 2022年第5期187-191,共5页
以bridge在英语课程中的意义进化为例,探究指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词汇教学策略。认为词汇的意义进化需要依赖隐喻,隐喻带来词汇的语义变化,用隐喻思维解释词汇也就变成了一种必然;词汇意义进化的结果产生了一词多义,在英语课程中辨别... 以bridge在英语课程中的意义进化为例,探究指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词汇教学策略。认为词汇的意义进化需要依赖隐喻,隐喻带来词汇的语义变化,用隐喻思维解释词汇也就变成了一种必然;词汇意义进化的结果产生了一词多义,在英语课程中辨别一词多义,并在教学中用隐喻解释一词多义的意义进化,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顺应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进化 隐喻 一词多义 英语词汇 思维品质
下载PDF
论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海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2,共6页
非本源性是语篇元功能的重要属性。然而,自上个世纪70年代Halliday首次提出以来,该属性似乎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世纪之交,在阐述意义进化论时,Halliday和Matthiessen重申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性并强调其元理论价值。本文围绕非本源... 非本源性是语篇元功能的重要属性。然而,自上个世纪70年代Halliday首次提出以来,该属性似乎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世纪之交,在阐述意义进化论时,Halliday和Matthiessen重申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性并强调其元理论价值。本文围绕非本源性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重要体现以及哲学意义展开讨论,有如下启示:(1)非本源性旨在从元理论层面强调语篇元功能是语言符号所建构的意义现实的固有属性;(2)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性根植于Halliday的语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式变量;(3)非本源性思想体现于Halliday的语言发育、主位推进、语法隐喻等理论;(4)非本源性思想彰显了语篇元功能所蕴含的社会建构主义哲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元功能 非本源性 社会建构主义 意义进化
下载PDF
意义进化视阈下的语法隐喻研究
6
作者 谭万俊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11期97-102,共6页
功能语言进化观认为语言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态社会系统或过程,人类语言的进化过程就是意义进化的过程。语言结构复杂性的出现是顺应人类语言功能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需求;词汇语法作为语言进化的产物,增强了语言结构的复杂性,使语言具有层... 功能语言进化观认为语言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态社会系统或过程,人类语言的进化过程就是意义进化的过程。语言结构复杂性的出现是顺应人类语言功能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需求;词汇语法作为语言进化的产物,增强了语言结构的复杂性,使语言具有层级性,为语法隐喻的出现提供了内在理据。语法隐喻作为人类识解经验的隐喻模式,是对人类经验的隐喻性重构,是语言为顺应人类重新识解经验的需求而进化出的创造意义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进化 词汇语法 语法隐喻 创造意义
下载PDF
韩礼德语篇元功能思想的渊源与流变
7
作者 周海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7-114,共8页
语篇元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韩礼德关于语篇建构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其独到之处在于从元理论层面揭示了语篇的现实建构功能。自创立以来,韩礼德语篇元功能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文章首先追溯其学理渊源,然后从历时的... 语篇元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韩礼德关于语篇建构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其独到之处在于从元理论层面揭示了语篇的现实建构功能。自创立以来,韩礼德语篇元功能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文章首先追溯其学理渊源,然后从历时的视角勾画其半个世纪以来的流变历程,最后探讨分析"悉尼学派"其他主要代表人物对这一思想的发展与贡献。研究认为,深入领会韩礼德语篇元功能思想的来龙去脉及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国际系统功能学界的前沿动向,积极倡导语篇研究的意义进化路径,语篇元功能作为一个经典课题一定会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篇元功能 意义进化 韩礼德
下载PDF
教育学概念的理解
8
作者 苏敏 魏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6-51,共6页
当下对教育学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宽泛和混用的现象。首先从现有关于教育学概念界定的相关文献入手呈现这一问题,并试图从教育学概念历史演变进程来剖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现实中存在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分别对教育学概... 当下对教育学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宽泛和混用的现象。首先从现有关于教育学概念界定的相关文献入手呈现这一问题,并试图从教育学概念历史演变进程来剖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现实中存在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分别对教育学概念进行澄清以消除其在理解上的模糊认识与混用乱象,从而使人们在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上取得较为一致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概念 意义进化 乱象澄清
下载PDF
论韩礼德的语言哲学思想 被引量:46
9
作者 严世清 《外语研究》 2002年第2期7-10,19,共5页
本文讨论了韩礼德的语言观、语义观和隐喻观。在韩礼德看来 ,语言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 ,所以他提倡从社会学立场出发探讨语言在构建和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在语义问题方面 ,韩礼德将语言界定为一种社会意义学系... 本文讨论了韩礼德的语言观、语义观和隐喻观。在韩礼德看来 ,语言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 ,所以他提倡从社会学立场出发探讨语言在构建和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在语义问题方面 ,韩礼德将语言界定为一种社会意义学系统 ,并提出了意义进化论思想。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意义进化 语法隐喻
下载PDF
意义进化论理论溯源 被引量:22
10
作者 严世清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53,158,共9页
本文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论与生命科学、Vygotsky心理学以及中国的阴阳学说间的理论渊源。研究表明,意义进化论中的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等术语最终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但系统功能语言学更多是直接借鉴了Vygotsky的... 本文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论与生命科学、Vygotsky心理学以及中国的阴阳学说间的理论渊源。研究表明,意义进化论中的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等术语最终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但系统功能语言学更多是直接借鉴了Vygotsky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的相应观点,此外还吸收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用以说明语言系统层面的进化机制。因此,意义进化论不仅借鉴了西方的文化传统,而且吸收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它的提出标志着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语言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进化 个体发生 种系发生 转化 转导 阴阳学说
原文传递
基于意义进化理论的语法隐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霞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5-100,共6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意义是人类上层意识的主要方式。语法隐喻体现了意义进化论的思想,是语言重塑人类经验的一种重要途径。意义进化理论为语法隐喻的发展提供了理据,体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哲学思想。
关键词 意义进化理论 语法隐喻 理据
下载PDF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科技术语技术性与人文性的意义进化论解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严世清 《当代外语研究》 2020年第4期55-65,126,共12页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理论分析了科学家和新闻媒体指称某新型未知病毒所使用的多种术语,如SARS、TARS、PARS、CARS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宣布的"COVID-19"。文章指出,这些术语的产生和进化过程既表明了人类认识未...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理论分析了科学家和新闻媒体指称某新型未知病毒所使用的多种术语,如SARS、TARS、PARS、CARS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官方宣布的"COVID-19"。文章指出,这些术语的产生和进化过程既表明了人类认识未知事物所经历的艰辛,又表明了语言对于人类认识的影响。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强调的语言的非本源属性、语法隐喻理论以及语篇建构的对话性充分阐释了意识形态是如何渗透到科技术语之中的,因此科技术语并非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技术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术语 意义进化 语法隐喻 语篇的非本源属性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社会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海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20年第4期34-38,共5页
语言社会化是一个有关语言能力发展的跨学科课题,系统功能学派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核心理念、研究方法与理论贡献三个方面,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社会化研究,有如下认识:1)语言社会化的本质是意义表达能力的发展过程,... 语言社会化是一个有关语言能力发展的跨学科课题,系统功能学派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核心理念、研究方法与理论贡献三个方面,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社会化研究,有如下认识:1)语言社会化的本质是意义表达能力的发展过程,语篇建构与语言社会化的并协互动促成了个体的现实建构能力的进化;2)自然观察法注重意义的自然发生过程,有助于揭示个体语言社会化的路径及特征;3)从语言外部审视语言及其与文化、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为揭示语言本质、诠释意义属性、建构学习理论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社会化 意义进化 系统功能语言学
原文传递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论及其生物进化基础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海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4,共6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论为意义研究提供了一种历时性的范式,它再现了语言系统和话语形式的演变,尤其是语言通过创造意义而实现社会功能持续进化的历程。"意义进化论"这一汉语译法较贴切传达了原文术语的内涵,凸显了"...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论为意义研究提供了一种历时性的范式,它再现了语言系统和话语形式的演变,尤其是语言通过创造意义而实现社会功能持续进化的历程。"意义进化论"这一汉语译法较贴切传达了原文术语的内涵,凸显了"意义"和"进化"两大核心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理论地位。意义进化论明显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影响,因此功能进化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精髓之一。从理论核心、译名考察、学理渊源三个视角深入理解意义进化论的内涵,有助于推动意义研究的深化发展,揭示语言建构现实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进化 系统功能语言学 韩礼德 达尔文
下载PDF
从汉语新词看意义的演变进化及其动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环 王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4期34-39,共6页
本研究基于汉语新词,以Halliday的意义进化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提出了"意义基因"的概念,指在意义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复制,大量创造新词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研究表明,汉语意义的演变与进化主要体现在意义基因突变和意义基因变异... 本研究基于汉语新词,以Halliday的意义进化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提出了"意义基因"的概念,指在意义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复制,大量创造新词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研究表明,汉语意义的演变与进化主要体现在意义基因突变和意义基因变异两个方面,并受到语言自身的微观生态环境和语言生存的宏观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新词 意义进化 意义基因突变 意义基因变异 动因
下载PDF
意义进化理论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16
作者 魏卫霞 张玉凤 《英语教师》 2023年第20期136-139,共4页
阐述意义进化理论的内涵,分析词汇意义进化与词汇教学的关系。在意义进化理论视角下,探讨指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词汇教学策略,即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词义,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借助隐喻理解抽象的词义,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阐述意义进化理论的内涵,分析词汇意义进化与词汇教学的关系。在意义进化理论视角下,探讨指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词汇教学策略,即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词义,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借助隐喻理解抽象的词义,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考虑特定的语境或社会文化因素,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综合多种教学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进化理论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词汇教学
下载PDF
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的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帅梅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75-78,共4页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雷科夫认知隐喻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作较全面的介绍与比较。在分别讨论这两种隐喻理论各自的哲学基础和语义观后,作者进一步探寻了两个理论的近期发展。旨在通过该比较性的研究,揭...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雷科夫认知隐喻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作较全面的介绍与比较。在分别讨论这两种隐喻理论各自的哲学基础和语义观后,作者进一步探寻了两个理论的近期发展。旨在通过该比较性的研究,揭示两种理论模式有着多方面的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认知隐喻 哲学基础 意义进化理论 百科知识语义观
下载PDF
语法隐喻的元语篇功能与意义进化论
18
作者 俞婕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1-63,共3页
语法隐喻不仅是构建连贯语篇的重要衔接手段,更是人类语言从原始语言进化到现代语言的主要机制,并在推动人类认知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语言符号学的层面上研究语法隐喻,更需上升到语言哲学层面认识... 语法隐喻不仅是构建连贯语篇的重要衔接手段,更是人类语言从原始语言进化到现代语言的主要机制,并在推动人类认知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语言符号学的层面上研究语法隐喻,更需上升到语言哲学层面认识语法隐喻的元语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元语篇功能 意义进化
下载PDF
基于功能语言学系统进化观的生态语言学维度探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苗兴伟 雷蕾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生态语言学考察语言对生物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其研究主题丰富,视角多样。为梳理学科发展脉络,拓展研究视野,本文基于Halliday(1996,2005)对意义系统的进化过程及其分类的理论阐述,提出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四个维度,分别是物理系统、生... 生态语言学考察语言对生物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其研究主题丰富,视角多样。为梳理学科发展脉络,拓展研究视野,本文基于Halliday(1996,2005)对意义系统的进化过程及其分类的理论阐述,提出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四个维度,分别是物理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和意义系统视域下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系统阐述各研究维度的侧重点及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当前的生态语言学研究不仅关注语言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还关注语言对社会环境及认知环境的影响。各研究维度之间形成了互补、互鉴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意义系统进化 系统进化类型 研究维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