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62
1
作者 黄坚钦 章滨森 +1 位作者 陆建伟 付敢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山核桃嫁接经过了愈伤组织形成、对接、维管束桥的形成及维管分化等过程。休眠的形成层薄 ,只有 3层左右细胞。嫁接后 9d ,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形成层 ,再在皮层和韧皮部处发生 ;1 4d后 ,愈伤组织对接 ,呈点状分布 ,隔离层也逐渐消失 ;接... 山核桃嫁接经过了愈伤组织形成、对接、维管束桥的形成及维管分化等过程。休眠的形成层薄 ,只有 3层左右细胞。嫁接后 9d ,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形成层 ,再在皮层和韧皮部处发生 ;1 4d后 ,愈伤组织对接 ,呈点状分布 ,隔离层也逐渐消失 ;接后 2 4d ,维管束桥形成 ,并进一步分裂分化产生输导组织 ,实现嫁接体的完全愈合。山核桃形成层薄 ,嫁接时很难与砧木准确对接 ,这是山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化香为砧木嫁接山核桃则存在不亲合现象。图 1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嫁接 愈伤组织 营养繁殖 解剖结构 愈合过程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陈绍宗 曹大勇 +1 位作者 李金清 汤苏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assistedclosure,VAC)对启动创面愈合过程和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猪急性皮肤缺损创面和人慢性创面原癌基因c myc、c jun和Bcl2表达变化,计算阳性表达细胞数和标记指数,观察创面愈...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assistedclosure,VAC)对启动创面愈合过程和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猪急性皮肤缺损创面和人慢性创面原癌基因c myc、c jun和Bcl2表达变化,计算阳性表达细胞数和标记指数,观察创面愈合过程。结果①VAC治疗组猪急性皮肤缺损创面清洁无明显渗出,第6天即有较多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25d完全愈合。对照组创面有较多渗出和血痂,第6天出现少量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30d愈合。伤后即刻c myc、c jun和Bcl2表达量少,主要位于基底细胞的胞浆或胞核,伤后及VAC治疗后表达迅速显著增加,但表达至峰值后迅速下降。在伤后或VAC治疗后的12d内实验组表达始终高于对照组。②人慢性创面VAC治疗后分泌物明显减少,较快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c jun主要表达在表皮基底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的胞浆,VAC治疗后阳性细胞数和标记指数显著减少。c myc和Bcl2主要表达在基底细胞的胞浆,VAC治疗后表达量显著增多,标记指数显著增大。结论VAC能快速启动猪急性皮肤创面和人慢性创面的愈合过程,减少修复细胞凋亡,使创面愈合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愈合过程 原癌基因表达 原癌基因C-MYC Bcl-2 c-jun 免疫组化法检测 真皮成纤维细胞 慢性创面 肉芽组织 基底细胞 细胞凋亡 皮肤缺损 VAC 治疗后 表达变化 标记指数 阳性表达 炎性细胞 皮肤创面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葡萄嫁接愈合过程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淑英 石雪晖 谷继成 《葡萄栽培与酿酒》 1998年第4期12-14,共3页
葡萄整个嫁接愈合过程经历四个阶段,共需40天。在嫁接第5天,切削面出现隔离层,第10天,愈伤组织从形成层、皮层、韧皮部、木质部、髓部产生,随后砧穗间愈伤组织相互接触、抱合、分化,在大约40天,新的输导组织形成并连通,... 葡萄整个嫁接愈合过程经历四个阶段,共需40天。在嫁接第5天,切削面出现隔离层,第10天,愈伤组织从形成层、皮层、韧皮部、木质部、髓部产生,随后砧穗间愈伤组织相互接触、抱合、分化,在大约40天,新的输导组织形成并连通,整个愈合过程基本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嫁接 愈合过程
下载PDF
不同苗龄接穗的西瓜嫁接体愈合过程中的3种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红梅 黄丹枫 +1 位作者 丁明 薛万新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用贴接法嫁接西瓜品种早佳(8424)和砧木葫芦品种将军的结果表明:接穗苗龄越大,嫁接成活率越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嫁接初期较高,以后变化平稳;大苗龄接穗嫁接体的PPO活性较高。嫁接初期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 用贴接法嫁接西瓜品种早佳(8424)和砧木葫芦品种将军的结果表明:接穗苗龄越大,嫁接成活率越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嫁接初期较高,以后变化平稳;大苗龄接穗嫁接体的PPO活性较高。嫁接初期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以后呈下降趋势,木质素合成和维管组织分化阶段再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体 活性变化 愈合过程 接穗 苗龄 过氧化物酶(POD) 苯丙氨酸解氨酶 嫁接成活率 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 木质素合成 西瓜品种 分化阶段 维管组织 葫芦 砧木
下载PDF
植物嫁接体接口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苗丽 李衍素 +2 位作者 范兴强 贺超兴 于贤昌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8,共12页
嫁接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嫁接体接口的愈合速率,接口愈合涉及创伤反应、生理生化过程、细胞和组织分化、砧木和接穗间信号交流和维管束重连过程。明确愈合过程的机制,不仅对维管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而且对嫁接苗生产具有... 嫁接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嫁接体接口的愈合速率,接口愈合涉及创伤反应、生理生化过程、细胞和组织分化、砧木和接穗间信号交流和维管束重连过程。明确愈合过程的机制,不仅对维管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而且对嫁接苗生产具有一定技术指导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嫁接体接口的解剖结构、愈合过程、影响嫁接体接口愈合的因素,着重讨论了接口愈合的生理生化特征及相关的分子机制,并展望了将来嫁接接口愈合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 愈合过程 愈合机制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艳西 蔡林 +2 位作者 郑勇 赵泉 吴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40-42,共3页
创面修复是医学中古老的问题之一。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改变了创面的被动愈合过程,促进伤口愈合。该技术自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首创以来[1],在临床医学各个学科得到了广... 创面修复是医学中古老的问题之一。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改变了创面的被动愈合过程,促进伤口愈合。该技术自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首创以来[1],在临床医学各个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促进创面愈合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将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机制 负压封闭引流 封闭负压引流 促进伤口愈合 促进创面愈合 临床医学 创面修复 愈合过程
下载PDF
慢性创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旭盛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6期-3-1,共5页
一、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寿命的不断延长,各种“富贵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各种血管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快速升高,由此而产生的带有慢性创面的患者越来越多[1]. 组织损伤后的正常反应是恢复组织解剖与功能完整性的一个及时... 一、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寿命的不断延长,各种“富贵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各种血管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快速升高,由此而产生的带有慢性创面的患者越来越多[1]. 组织损伤后的正常反应是恢复组织解剖与功能完整性的一个及时有序的连续过程.临床上根据愈合时间把创面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在慢性创面中,这种有序过程受到干扰,愈合过程延长,最终导致解剖和功能上的缺陷;一般认为6~8周未愈的创面可称作慢性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创口 愈合过程 生长因子 纤维细胞 创面愈合 糖尿病创面
原文传递
血糖及皮肤组织糖含量对大鼠浅二度烫伤创面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陆树良 乔亮 +3 位作者 谢挺 杨奕敏 金曙雯 青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1899-1902,共4页
目的研究血糖及皮肤组织糖含量对浅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6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以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并造成10%体表总面积(TBSA)的浅二度烫伤模型,分别测定伤前、伤后第1天、3天、5天、7天、10天和14天的血糖... 目的研究血糖及皮肤组织糖含量对浅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6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以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并造成10%体表总面积(TBSA)的浅二度烫伤模型,分别测定伤前、伤后第1天、3天、5天、7天、10天和14天的血糖、皮肤或创面组织糖含量;大体和组织学动态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伤前和伤后3d、7d和14d检测表皮细胞增殖周期。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27.28mmol/L±0.80mmol/Lvs4.65mmol/L±0.14mmol/L,P<0.01);皮肤组织创面中局部的糖含量与血糖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r=0.881,P<0.05),糖尿病组大鼠浅二度烫伤创面局部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烫伤组(14.2mmol/L±3.0mmol/gvs4.5mmol/L±0.5mmol/g,P<0.01)。糖尿病烫伤创面愈合明显延迟,新生上皮明显减少,表皮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百分比增殖较正常大鼠显著减少。结论糖尿病大鼠局部创面组织糖含量增加与血糖变化密切相关,而创面局部糖含量的增加与创面愈合延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糖环境可抑制浅二度烫伤创面表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创面愈合 糖含量 实验研究 mol/L 清洁级SD大鼠 糖尿病大鼠 细胞增殖周期 皮肤组织创面 创面愈合延迟 表皮细胞增殖 创面组织 血糖变化 STZ诱导 型糖尿病 烫伤模型 愈合过程 动态观察 血糖浓度 正常大鼠 高糖环境
原文传递
梨不同嫁接组合嫁接愈合过程中生理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华丽 宋健坤 +1 位作者 李鼎立 王然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29,共5页
以亲和性不同的2种嫁接组合‘鸭梨/豆梨’、‘OHF51/豆梨’为试材,研究了嫁接口部位在嫁接愈合过程中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木质素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期... 以亲和性不同的2种嫁接组合‘鸭梨/豆梨’、‘OHF51/豆梨’为试材,研究了嫁接口部位在嫁接愈合过程中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木质素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期探究梨嫁接亲和的机理。结果表明:2个嫁接组合的PPO、PAL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嫁接亲和性较好的‘鸭梨/豆梨’组合的PPO和PAL活性最高峰值均高于亲和性较差的‘OHF51/豆梨’组合;2个组合的多酚含量相近,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愈合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鸭梨/豆梨’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愈合过程前期高于‘OHF51/豆梨’组合,但后期下降较快;2个组合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嫁接愈合后期基本恢复到初始水平;‘鸭梨/豆梨’组合木质素含量在嫁接愈合初期是逐渐升高的,后期下降后上升。而‘OHF51/豆梨’嫁接组合在嫁接前期木质素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后期木质素含量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亲和性 愈合过程 生理动态变化
下载PDF
颌面部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相关生长因子变化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从纪 李慧增 +3 位作者 周树夏 杨军 孙远 史文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伤口液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创伤愈合中血管再生过程的刺激作用。 方法 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目的 探讨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伤口液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创伤愈合中血管再生过程的刺激作用。 方法 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以KTY- 04 型雷管为爆炸源,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聚乙烯醇(PVA)海绵收集伤口液,双抗体夹心酶(ELISA) 法检测VEGF和bFGF含量。 结果 VEGF含量在伤后第1 周内稳步上升,伤后1~2 d 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5),3 d 达(2.9±2.7) μgL,差异非常显著( P<0.01) ,7 d 达峰值。bFGF含量伤后6 h 即达峰值[(565±436) ngL],之后迅速下降,于伤后3~5 d 基本恢复正常血清水平,伤后7 d 略有上升。 结论 VEGF和bFGF参与颌面部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再生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协同作用,bFGF刺激启动血管再生,并诱导VEGF的合成,VEGF则调节和维持血管的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 爆炸伤 愈合过程 VEGE BFGF
原文传递
果酸联合铒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唐志铭 荆梦晴 +3 位作者 李永聪 翟晓翔 李敬果 单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9期555-557,共3页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
关键词 凹陷性瘢痕 铒激光 面部痤疮 毛囊皮脂腺 痤疮丙酸杆菌 激素诱导 愈合过程 皮肤科医生 免疫反应 色素沉着
下载PDF
显微外科在骨移植方面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振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3,共3页
骨移植的历史已逾百年。早在1878年Macewen即有1例异体植骨获得成功的报道。此后,骨移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但传统移植骨因不带血供,其愈合需要漫长的替代过程,疗效多不尽人意。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 骨移植的历史已逾百年。早在1878年Macewen即有1例异体植骨获得成功的报道。此后,骨移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但传统移植骨因不带血供,其愈合需要漫长的替代过程,疗效多不尽人意。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骨移植也得到了新的发展。1973年,McCullough首先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应用吻合肋间后血管的肋骨移植修复狗的下颌骨缺损。1975年,Tayolr用吻合腓血管的自体对侧腓骨移植治疗外伤性胫骨大段缺损取得成功。此标志着骨移植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使移植骨的愈合过程转化为类似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尤其是使传统植骨难以修复的长管骨大段缺损得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后,显微外科在自体骨移植方面(简称显微骨移植)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它成为骨科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在这一领域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f临床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仅就国内显微骨移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下颌骨缺损 愈合过程 异体植骨 移植修复 移植治疗 不带血供
原文传递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过程中TGFβ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卫红 杨志祥 +5 位作者 谷庆阳 王德文 高亚兵 杨文峰 孙向黎 王兆海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 愈合过程 TGFΒ 受体 分子机理
原文传递
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新生的机制和过程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晓光 方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7-480,共4页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又高度协调的过程,包括炎性反应、组织细胞增殖和组织重建3个互相重叠但又具有不同特点的阶段。血管新生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创面愈合的结局和疾病的转归。创面血管新生是指皮肤组织损伤后,在...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又高度协调的过程,包括炎性反应、组织细胞增殖和组织重建3个互相重叠但又具有不同特点的阶段。血管新生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创面愈合的结局和疾病的转归。创面血管新生是指皮肤组织损伤后,在各种因素刺激下(如出血、缺血缺氧和炎性反应等),在原有微血管床基础上血管再生的过程,它为创伤部位提供氧、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对创面愈合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仅就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新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血管新生 愈合过程 组织细胞增殖 皮肤组织损伤 生物活性物质 炎性反应 组织重建
原文传递
慢性创面的病理生理以及治疗 被引量:13
15
作者 石冰 谭家祺 陈绍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创面 病理生理 愈合时间 组织损伤 组织解剖 愈合过程 有序过程 形成机制 生理条件 连续过程 患者年龄 功能 完整性 治疗 缺陷 模糊 面部 临床 干扰 病因
下载PDF
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冯光 曹卫红 柴家科 《感染.炎症.修复》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生长因子 创伤修复 愈合过程 组织修复 分子创伤学 分子生物学 受损组织 胶原基质
下载PDF
自体牙移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宏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0期15-17,共3页
自体牙移植的基本定义是“将牙齿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包括将埋伏、阻生或萌出牙齿转移到手术制备的牙槽窝内”。此外,将倾斜的牙齿通过手术竖直,或将断面位于龈缘下方的牙根通过手术推出以及将牙齿拔出体外完成根管... 自体牙移植的基本定义是“将牙齿从一个位置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位置,包括将埋伏、阻生或萌出牙齿转移到手术制备的牙槽窝内”。此外,将倾斜的牙齿通过手术竖直,或将断面位于龈缘下方的牙根通过手术推出以及将牙齿拔出体外完成根管倒充填后再植回牙槽窝(意图再植),这三者的愈合过程也与自体牙移植类似,因此自体牙移植可以分为三类:(1)传统移植;(2)牙槽内移植;(3)意图再植。本文重点介绍传统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移植 临床应用 牙齿拔出 牙槽窝 愈合过程 手术 再植 充填后
原文传递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卞徽宁 陈华德 +4 位作者 郑少逸 赖文 高辉 熊兵 刘族安 《感染.炎症.修复》 2006年第4期206-209,257,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的愈合机制以及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兔24只,建立兔耳创面愈合模型96个,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观察平均愈合时间、瘢痕...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的愈合机制以及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兔24只,建立兔耳创面愈合模型96个,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观察平均愈合时间、瘢痕体积、组织学变化及超微结构。结果:①bFGF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8.4±1.6)d、(21.3±1.4)d,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bFGF组瘢痕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光镜观察,bFGF组在愈合期炎症反应、血管形成及成纤维细胞增殖更明显。在愈合后的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对照组炎症反应时间较长,胶原纤维较粗大,排列紊乱。④电镜下可见治疗组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持续时间较短。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紧密接触,调整愈合全过程。后期表皮与真皮间有部分基底膜重建;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合成持续时间较长,未见有基底膜的重建。结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外源性bFGF通过对细胞的调控有效地发挥促愈合作用;同时,通过部分重建基底膜结构,改善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病理变化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ound healing 对照组 瘢痕 基底膜 愈合时间 愈合过程 炎症反应 胶原纤维 持续时间 重建 治疗组 纤维细胞增殖 磷酸盐缓冲液 显著性差异 统计学意义
下载PDF
Tang法肌腱缝合技术修复指屈肌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潘张军 许云飞 潘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1,共2页
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功能恢复主要在于改进修复方法来提高修复强度,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肌腱粘连。研究表明牵张刺激有利于肌腱愈合过程中功能蛋白的产生,肌腱具有内源性愈合能力。
关键词 指屈肌腱 修复强度 Tang法 临床应用 缝合技术 早期功能锻炼 愈合过程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砧木和接穗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愈合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袁婷婷 钟秋平 +5 位作者 丁少净 曹林青 晏巢 袁雅琪 黄拯 张训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6-1085,1126,共11页
研究砧木、接穗与嫁接愈合、嫁接苗成活及苗木生长的关系,为提高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嫁接育苗提供技术指导。以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4^#、18^#、23^#、40^#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砧木设为根段砧木、胚芽段砧木,... 研究砧木、接穗与嫁接愈合、嫁接苗成活及苗木生长的关系,为提高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嫁接育苗提供技术指导。以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4^#、18^#、23^#、40^#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砧木设为根段砧木、胚芽段砧木,接穗设为芽1接穗、芽2接穗、芽3接穗、芽4接穗,就不同砧木和接穗组合对嫁接愈合过程及愈合过程中嫁接苗的各项生理及形态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不同砧木和接穗可改变嫁接苗的愈合速率,但均不改变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在其愈合过程中,胚芽段砧木的愈合速度较根段砧木快,且胚芽段砧木嫁接成活率、嫁接苗后期长势均高于根段砧木;芽2接穗的嫁接苗愈合更快、且嫁接苗成活率及后期长势均为最高,其次是芽1接穗、芽3接穗、芽4接穗。综合各项指标来看,砧木和穗条会影响嫁接苗愈合进程以及愈合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胚芽段砧木优于根段砧木,接穗最优的是芽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接穗 油茶 芽苗砧嫁接 愈合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