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族作为历史性的表述单位 被引量:55
1
作者 彭兆荣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民族学、人类学经常将民族作为表述单位来使用。然而 ,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却发现它充满矛盾和悖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民族拥有多种语义和多条表述单位的边界。其边界主要有三 :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政治性表述 ;地缘性文化... 民族学、人类学经常将民族作为表述单位来使用。然而 ,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却发现它充满矛盾和悖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民族拥有多种语义和多条表述单位的边界。其边界主要有三 :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政治性表述 ;地缘性文化发生形貌和地方人群的历史性表述 ;某一个具体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策略性表述。三者的边界相互交错但不重叠 ,有时甚至发生冲突。在三者的互动过程中 ,“主控叙事”的权力化总是处于主导地位 ,致使民族的历史性表述产生明显的“制造”性质。历史叙事与历史本身存在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 表述单位 民族 想象共同体 族群认同 历史记忆 国家政治 地方性人群共同体
原文传递
“可见的”共同体:报纸与民族国家的另一种叙述 被引量:34
2
作者 卞冬磊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52,共19页
作为报纸和民族国家叙述中最显著的概念,"想象的共同体"已成该议题的研究范式。但"想象"一词,语义模糊,其特定所指——与不能谋面的同胞的联结,常遭误解;同时,"想象的共同体"还遮蔽了另一个重要的提问,... 作为报纸和民族国家叙述中最显著的概念,"想象的共同体"已成该议题的研究范式。但"想象"一词,语义模糊,其特定所指——与不能谋面的同胞的联结,常遭误解;同时,"想象的共同体"还遮蔽了另一个重要的提问,即国家如何显现于日常生活?借助人文地理学"地方可见性"概念,本文尝试推进报纸与民族国家的理论叙述。文章认为,报纸和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步调一致。作为历史进程中的新媒介,报纸发明了"新闻",使国家从一个抽象空间,变成由现实事件构成、持续运动、拥有生命力的具体地方,从而在读者的日常生活中显现为"可见的共同体"。作为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的可见性是实现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性 报纸 民族国家 想象共同体
原文传递
足球运动对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玉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9,共7页
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共同体"为阐释基础,提出民族国家的铸造不仅需要发达的工业、出版传播行业和统一的市场,同时也需要战争作为具身性的催化剂。而在和平年代,失去了战争这个残酷的外部力量,足球作为战争的最佳隐... 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共同体"为阐释基础,提出民族国家的铸造不仅需要发达的工业、出版传播行业和统一的市场,同时也需要战争作为具身性的催化剂。而在和平年代,失去了战争这个残酷的外部力量,足球作为战争的最佳隐喻,成为继续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体。足球以其第一运动的传播力、召唤力和切身性特征,提供战争一样的带入情境,激发参与者的激情,把大众的共同体意识凝聚起来,而这种想象共识的达成,则成为了铸牢"个体身份-集体身份-国家身份"三位一体身份的内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运动 民族共同体意识 身份认同 想象共同体 具身
下载PDF
“元宇宙”出圈,电影如何接入“想象共同体”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超 《中国电影市场》 2021年第12期14-17,共4页
一、元宇宙是什么?所谓的元宇宙是一个虚拟时空间的集合,它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互联网(Internet)所组成。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源于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小说描述了一... 一、元宇宙是什么?所谓的元宇宙是一个虚拟时空间的集合,它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互联网(Internet)所组成。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源于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小说描述了一个人们以虚拟形象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进行交互的世界。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设想则可以追溯到丹尼尔·弗朗西斯·伽洛耶在1964年出版的小说《三重模拟》。随着科技的迭代发展,人们想象虚拟世界可以覆盖人类感官,让人完全沉浸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世界 虚拟形象 虚拟时空 斯蒂芬森 想象共同体
原文传递
网络消费社会中的共同体想象与重构——以“羊毛党”网络民族志考察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瑞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2,共9页
随着网络消费社会崛起,追逐商品性价比优惠的“薅羊毛”个体通过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组合,形成数量众多的“羊毛党”群体。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参与观察、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考察“羊毛党”个体和群体双重面相的生成演进过程... 随着网络消费社会崛起,追逐商品性价比优惠的“薅羊毛”个体通过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组合,形成数量众多的“羊毛党”群体。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参与观察、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考察“羊毛党”个体和群体双重面相的生成演进过程,说明在现代网络消费社会中重拾个体自我认同、重构想象共同体不仅可能而且可行:一方面,个体在“薅羊毛”网络消费行为中不断交往融合,增强情感能量关注、满足多样性层次需求、获得自我认同;另一方面,群体基于“薅羊毛”趣缘和利益追逐的共同行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信息生产和传播,在仪式互动中形成“想象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消费社会 羊毛党 想象共同体 自我认同 仪式互动
下载PDF
新媒体与共同体重构:范式、方法与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莉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47,共4页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共同体的消解使人们失去了确定性和安全感,陷入隔离与焦虑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新媒体成为共同体重构的途径。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中共同体重构的范式、方法和意义发现,共同体的核心意义...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共同体的消解使人们失去了确定性和安全感,陷入隔离与焦虑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新媒体成为共同体重构的途径。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中共同体重构的范式、方法和意义发现,共同体的核心意义在于认同,存在于网络空间的基于精神交往的命运共同体是共同体发展与研究的更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想象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精神交往
下载PDF
“中国的一日”有奖征文与“想象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量:7
7
作者 门红丽 《励耘学刊》 2015年第2期119-133,共15页
1936年5月18日,申报刊登了“中国的一日”征文活动,后结集出版为《中国的一日》,这一现象被文学史家称为报告文学的一次大繁荣。不过,仅仅是文章数量上的前所未有,参与人数的空前绝后并不能有效解读这一特殊的征文。其实,征文巧... 1936年5月18日,申报刊登了“中国的一日”征文活动,后结集出版为《中国的一日》,这一现象被文学史家称为报告文学的一次大繁荣。不过,仅仅是文章数量上的前所未有,参与人数的空前绝后并不能有效解读这一特殊的征文。其实,征文巧妙地制造了一种“文学创作的幻觉”,即人人都可以写作,每个人都可以被记录在历史,这样的制造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文学价值,征文发起者采用这种方式,在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通过他者对照与时空定格完成了大众对于国家民族的想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一日 想象共同体 时空定格 他者
下载PDF
想象共同体的构建与社会整合——来自浙江义乌的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鲍洪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1-46,55,共7页
本文探讨义乌市构建新社会共同体的实践与社会整合的关系。笔者认为,义乌市政府通过重新构建适应于移民社会的想象的共同体,增强了各类市民对义乌社会的认同和对"陌生他人"的信任。义乌想象共同体的构建不仅仅表现在言说和宣... 本文探讨义乌市构建新社会共同体的实践与社会整合的关系。笔者认为,义乌市政府通过重新构建适应于移民社会的想象的共同体,增强了各类市民对义乌社会的认同和对"陌生他人"的信任。义乌想象共同体的构建不仅仅表现在言说和宣传上,而且还体现在政治参与上,从而使得新的想象共同体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信任 想象共同体 社会整合
下载PDF
想象共同体与二语学习研究综述
9
作者 李孟丽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0期260-262,共3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想象共同体”的起源、发展和相关概念,分析其在关联度较高的二语学习研究文献中的一些实证性研究与应用。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于二语学习的启发,全面把握学生的二语学习行为,从想象共同体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的二语学习... 本文简要概述了“想象共同体”的起源、发展和相关概念,分析其在关联度较高的二语学习研究文献中的一些实证性研究与应用。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于二语学习的启发,全面把握学生的二语学习行为,从想象共同体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的二语学习,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二语需求,运用到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二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共同体 二语学习 二语投资 想象身份认同
下载PDF
体育在线教学“低参与率”的积极意涵与应对
10
作者 刘燕中 刘芳 位小龙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长期以来,体育在线教学受到“低参与率”的困扰而备受学界质疑。究其因是教学设计囿于传统思维、教学交互困于浅层对话、教学评价限于形式单一等消极思维所致。以学习者投资理论为新的视角,探讨体育在线教学“低参与率”的积极意涵,认... 长期以来,体育在线教学受到“低参与率”的困扰而备受学界质疑。究其因是教学设计囿于传统思维、教学交互困于浅层对话、教学评价限于形式单一等消极思维所致。以学习者投资理论为新的视角,探讨体育在线教学“低参与率”的积极意涵,认为体育在线教学“低参与率”是学习者为了实现想象认同、达成象征资本、成为想象共同体的个体主动投资行为。在此基础上,希冀以自组织的教学设计机制、对话性的教学交互机制与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体育在线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在线教学 低参与率 学习者投资理论 想象共同体
下载PDF
影视湘西:想象共同体及其与湘西旅游的共生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毛攀云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67,143,共4页
在分析媒介构建湘西形象及其所形成的"想象共同体"基础上,应用共生理论,研究指出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影视湘西生成了旅游资源与成就了湘西旅游品牌;湘西旅游产业链的培育与完善为影视湘西注入活力,不断推出新的影视佳作,推进影... 在分析媒介构建湘西形象及其所形成的"想象共同体"基础上,应用共生理论,研究指出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影视湘西生成了旅游资源与成就了湘西旅游品牌;湘西旅游产业链的培育与完善为影视湘西注入活力,不断推出新的影视佳作,推进影视湘西重构。研究表明,影视湘西与湘西旅游共生体系的科学构建与长远发展,需要良好的区域顶层设计,要规避影视+旅游产业的雷同,突出湘西人文与自然风光特色,让湘西有关的影视资源落地生根,形成影视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推动湘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影视湘西 想象共同体 共生
原文传递
华兹华斯的《丁登寺》与“想象的共同体”的书写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增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39,共26页
多年来学界对《丁登寺》的"社会-历史"研究范式未能跳出"法国革命"与"国内现实"的窠臼。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民族主义理论被引入浪漫主义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开始从这一视角审视华兹华斯的诗歌,... 多年来学界对《丁登寺》的"社会-历史"研究范式未能跳出"法国革命"与"国内现实"的窠臼。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民族主义理论被引入浪漫主义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开始从这一视角审视华兹华斯的诗歌,其中一些著述也谈及《丁登寺》的民族主题。本文认为《丁登寺》是一首委婉表现民族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丁登寺"和"瓦伊河"这两个极具英国特征意象的再现与描写,从时间上追溯英国历史,在空间上展现英国景观,诠释了他对正在形成的不列颠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表达了成为一个民族诗人的自我意识和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书写"不列颠性"、建构民族身份、实现民族认同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共同体 《丁登寺》 不列颠性 民族身份
原文传递
“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妇女媒介形象研究——新妇女的想象共同体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敏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1-67,共7页
新中国初期的各项政策与法律的实施改变了中国妇女的生活空间,这群从家庭空间走向社会空间的妇女普遍面临社会化的问题,以《人民日报》为核心的群众传播体系所建构的妇女媒介形象是她们进入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群体。以新闻框架为基本分... 新中国初期的各项政策与法律的实施改变了中国妇女的生活空间,这群从家庭空间走向社会空间的妇女普遍面临社会化的问题,以《人民日报》为核心的群众传播体系所建构的妇女媒介形象是她们进入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群体。以新闻框架为基本分析理论,梳理"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所建构的妇女媒介形象,可以探寻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政治文化是如何生产新中国新的历史主体——新中国妇女的,同时也可以厘清主流政治文化关于女性媒介形象建构中突出与遮蔽的生产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媒介形象 想象共同体 “生活政治”
下载PDF
构建“反景观化”的“想象共同体”——关于东北的非虚构写作
14
作者 于文秀 徐宏任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0,共9页
在东北全面振兴和“东北文艺复兴”的时代文化语境下,众多优秀的作家倾注了自我情感集中书写东北。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铁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东北文艺复兴”的进程。值得重视的是,还有一批作者以自己... 在东北全面振兴和“东北文艺复兴”的时代文化语境下,众多优秀的作家倾注了自我情感集中书写东北。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铁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东北文艺复兴”的进程。值得重视的是,还有一批作者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生活观察为对象,以非虚构的姿态创作出一批有别于上述内容的有关东北的作品,如贾行家的《尘土》、孙且的《有一个地方叫“偏脸子”》、张瑞的《圣地工人村》、小杜的《人间漂流》、梅英东①的《东北游记》、伊险峰和杨樱的《张医生与王医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自我情感 文艺复兴 想象共同体 三剑客 景观化 文化语境 游记
下载PDF
“新东北”书写的另一副面孔——论老藤《北爱》《草木志》中的人、事、物
15
作者 杨辉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5,共8页
王德威在《文学东北与中国现代性——“东北学”研究刍议》中有如下设问:在曾作为“共和国的长子”的“东北”盛况不再,亟须“振兴”的现实语境下,“如何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振兴’东北?”可能的方法之一,是“重新讲述东北故事”。然... 王德威在《文学东北与中国现代性——“东北学”研究刍议》中有如下设问:在曾作为“共和国的长子”的“东北”盛况不再,亟须“振兴”的现实语境下,“如何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振兴’东北?”可能的方法之一,是“重新讲述东北故事”。然而所谓“东北故事”,并非仅为“虚构的起承转合”,而是更“关乎一个社会如何经由各种对话、传播形式,凝聚想象共同体”,亦即“给出一个新的说法,重启大叙事”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承转合 王德威 中国现代性 现实语境 想象共同体 老藤 大叙事 传播形式
下载PDF
想象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 乡村治理的权力结构与内卷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娜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7-9,共3页
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内卷化的风险与挑战,以权力结构的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可以发现乡村治理正在经历着从想象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的演变。通过对我国乡村治理研究与实践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着三种权... 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内卷化的风险与挑战,以权力结构的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可以发现乡村治理正在经历着从想象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的演变。通过对我国乡村治理研究与实践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着三种权力模式:宗族式治理模式、公司型治理模式以及灰色化治理模式。这三种治理结构中暗含着"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的"合谋"与"博弈",包含着精英结盟与精英俘获的权力格局与权力运作模式。伴随着传统乡村熟人社会行为逻辑的消解,乡村治理的支配规则正在由传统礼俗与规范向经济理性转变,而乡村治理中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也正在由想象共同体转变为利益共同体,最终导致乡村治理的内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 乡村治理 权力结构 内卷化
下载PDF
“地方性”的构造与共同体想象——以厚圃长篇小说《拖神》为中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金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199,共7页
21世纪文学对地域、群体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不同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以阶级、政治为核心依据的共同体,也不同于80年代建基于传统/现代、文明/野蛮、先进/落后架构之上的“现代化”想象共同体。它是90年代“新时期共识”之后,超越“个... 21世纪文学对地域、群体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不同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以阶级、政治为核心依据的共同体,也不同于80年代建基于传统/现代、文明/野蛮、先进/落后架构之上的“现代化”想象共同体。它是90年代“新时期共识”之后,超越“个人”主体弥散状态、重建社群的努力,也是全球化时代国族共同体面临冲击却又重建自身合法性的实践。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这一共同体建构提供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叙事资源和有力的话语支持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同体 叙事资源 想象共同体 共同体想象 新时期共识 地方性 历史背景
下载PDF
宗教的网络传播与信徒的群体认同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2-36,共5页
基于互联网技术形成的"虚拟教会"使宗教传播超越了种族、土地、权力等因素,为教义的传布、宗教仪式的举行以及教徒的精神交流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建构了信徒群体认同的新路径。与此同时,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又成为多种宗教相... 基于互联网技术形成的"虚拟教会"使宗教传播超越了种族、土地、权力等因素,为教义的传布、宗教仪式的举行以及教徒的精神交流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建构了信徒群体认同的新路径。与此同时,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又成为多种宗教相互对话的场域,以及再现不同教义的布告牌,信徒由此拥有更多解读和选择信仰的自由。"虚拟教会"既把个人与群体连结成一体,又使信徒的群体认同呈现出异于传统宗教的特征,信徒之间的社会网络更加复杂,并处于不断的分化、聚合过程中。在此语境中,宗教边界淡化,宗教本身及信徒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认同 虚拟教会 想象共同体
下载PDF
足球世预赛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春阳 王庆军 俞鹏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1,共6页
运用仪式传播理论,以从现场到媒介为总体研究思路,对足球世预赛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进行剖析后,认为:足球世预赛仪式传播包含两种仪式和两个传播场域,其对国家认同的建构功能体现在:现场仪式的组织安排彰显国家意识、象征性符号的所... 运用仪式传播理论,以从现场到媒介为总体研究思路,对足球世预赛仪式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进行剖析后,认为:足球世预赛仪式传播包含两种仪式和两个传播场域,其对国家认同的建构功能体现在:现场仪式的组织安排彰显国家意识、象征性符号的所指承载国家意义、媒介话语的叙事策略激发国家想象。研究提出:在足球世预赛仪式传播建构国家认同时,形成了“现场-媒介-拟态-意义-受众”等几个相关联环节组成的文化机制结构系统。具体来讲,足球世预赛仪式现场建构了国家认同的神话符号系统,在“套层观证”效应下进入到仪式化传播场域,并经由媒介组织采用拟态环境、编码等策略对其加工后,把具有国家认同的象征符号传达给卷入媒介仪式的受众,而人们通过对集体记忆的调取,最终实现对“想象的共同体”的精神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世预赛 仪式传播 国家认同 想象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好声音》:全球模式节目重构中的国家想象和本土现代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戴颖洁 章宏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1-88,153,共8页
文章以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为主,深度访谈为辅,发现《中国好声音》依赖灵活、多样的叙事手法和置入策略对引进节目模式进行改编,在传播流行文化的同时,契合政党意识形态,建构国家共同体的想象,发展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本土现代性,实现了... 文章以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为主,深度访谈为辅,发现《中国好声音》依赖灵活、多样的叙事手法和置入策略对引进节目模式进行改编,在传播流行文化的同时,契合政党意识形态,建构国家共同体的想象,发展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本土现代性,实现了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好声音 模式节目重构 想象共同体 本土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