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世的沉沦与飞升——评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勇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136,共4页
《带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是贾平凹最近出版发表的一部长篇新作,讲的是一个叫带灯的乡村漂亮女干部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情节组织和人物形塑而论,无甚独特和突出之处;其在叙述语调及语言风格上也看似琐碎而笨拙;但若放... 《带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是贾平凹最近出版发表的一部长篇新作,讲的是一个叫带灯的乡村漂亮女干部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情节组织和人物形塑而论,无甚独特和突出之处;其在叙述语调及语言风格上也看似琐碎而笨拙;但若放在贾平凹小说创作的脉络上来看,却是一个新变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长篇 人民文学出版社 沉沦 小说创作 情节组织 语言风格 叙述语调
原文传递
成熟的天真——《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邵滢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4-66,共3页
《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是理解萧红这部颇多争议的诗化小说的关键。儿童视角有意识而又合理地遮蔽了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突显了人物灵魂的麻木;小说利用儿童视角,巧妙地实现了对成人世界荒谬性的拷问;最后儿童视角帮助作者完成了... 《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是理解萧红这部颇多争议的诗化小说的关键。儿童视角有意识而又合理地遮蔽了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突显了人物灵魂的麻木;小说利用儿童视角,巧妙地实现了对成人世界荒谬性的拷问;最后儿童视角帮助作者完成了一个寂寞的边缘审视者的批判使命。天真的儿童在作品中成为一个成熟的观看者和思考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萧红 小说 儿童视角 文学批评 语言表达 情节组织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的叠合:对《九三年》的主题再探讨
3
作者 张玉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4-68,共5页
评论界尤其是国内,对《九三年》的评论意见大多集中于两个方面:一、它取材于法国大革命并再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场景;二、雨果在这部小说中宣扬了超阶级的“人道主义”观。此外,也有人论述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及情节组织,但最后的归结点... 评论界尤其是国内,对《九三年》的评论意见大多集中于两个方面:一、它取材于法国大革命并再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场景;二、雨果在这部小说中宣扬了超阶级的“人道主义”观。此外,也有人论述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及情节组织,但最后的归结点无外乎以上两个方面。《九三年》尽管有很多浪漫主义特征,仍被大多数读者和批评家当作一部“历史小说”。然而小说的“历史叙事”却不断地被“心理叙事”修改和置换,本文将讨论这两种叙事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现实矛盾如何通过叙事得到想象性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九三年》 主题 小说 人物塑造 情节组织 文学评论 法国
下载PDF
现世的沉沦与飞升——评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
4
作者 徐勇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8期68-71,共4页
《带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是贾平凹最近出版发表的一部长篇新作,讲的是一个叫带灯的乡村漂亮女干部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情节组织和人物形塑而论,无甚独特和突出之处;其在叙述语调及语言风格上也看似琐碎而笨拙;但若放在贾... 《带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是贾平凹最近出版发表的一部长篇新作,讲的是一个叫带灯的乡村漂亮女干部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情节组织和人物形塑而论,无甚独特和突出之处;其在叙述语调及语言风格上也看似琐碎而笨拙;但若放在贾平凹小说创作的脉络上来看,却是一个新变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长篇 人民文学出版社 沉沦 小说创作 情节组织 语言风格 叙述语调
下载PDF
论方成培《雷峰塔》的戏剧结构——兼谈我国古代戏曲的情节组织
5
作者 李淑华 贾兵 《新世纪剧坛》 2017年第6期26-32,共7页
我国古代戏曲在结构上和西方的话剧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以《雷峰塔》为代表的创作于世代故事累积基础上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话剧以"幕"为标志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等结构段落划分方式在应用到我国古代戏曲作... 我国古代戏曲在结构上和西方的话剧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以《雷峰塔》为代表的创作于世代故事累积基础上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话剧以"幕"为标志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等结构段落划分方式在应用到我国古代戏曲作品上时,必须要先剔除作品中大量的插科打诨的场面和与主线故事的情节发展缺乏因果联系的事件。我国古代戏曲作品的结构在情节组织原则上遵循时间联系、人物、相关性和变化原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线性呈现事件,事件问并不都具有因果关系,在明暗场的选择上也不以戏剧性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峰塔》 古代戏曲 戏剧结构 情节组织 方成培 戏曲作品 划分方式 因果联系
原文传递
戏曲结构略谈
6
作者 张莉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9期4-5,19,共3页
结构是戏曲创作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戏曲结构的概念即情节的组织与安排。戏曲结构的最小单位是戏剧场面,戏剧场面的转换形成历时性的情节线索,情节线索一般围绕结构中心经历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四个阶段。情节的组织与安排有一定的规... 结构是戏曲创作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戏曲结构的概念即情节的组织与安排。戏曲结构的最小单位是戏剧场面,戏剧场面的转换形成历时性的情节线索,情节线索一般围绕结构中心经历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四个阶段。情节的组织与安排有一定的规律,主要包括整体的有机统一与情节转换的自然过渡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场面 情节组织 有机统一 自然过渡
下载PDF
浅谈细节描写
7
作者 李瑞丹 《学语文》 2013年第6期70-70,共1页
陈果安在他主编的《新编写作学教程》一书中,将“细节描写”定义为“着意于事物细微末节的描写。是写作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对于主旨表达、性格刻画、情节组织、结构安排、环境交代,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一界定,对细节描写内涵... 陈果安在他主编的《新编写作学教程》一书中,将“细节描写”定义为“着意于事物细微末节的描写。是写作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对于主旨表达、性格刻画、情节组织、结构安排、环境交代,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一界定,对细节描写内涵的表述并不明确。何为“细微末节”?这是值得考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描写 性格刻画 情节组织 写作学
下载PDF
从曹禺剧作《雷雨》舞台提示中看其舞美的特征
8
作者 何新刚 《戏剧丛刊》 2007年第6期78-78,共1页
曹禺先生的作品《雷雨》作为近当代著名的话剧代表,因为其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以及表现这种悲剧命运的巧合性、偶然性,曾一度在话剧史上被颂扬模仿,也有评论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然而在本文作者看来,曹禺先生把复杂的... 曹禺先生的作品《雷雨》作为近当代著名的话剧代表,因为其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以及表现这种悲剧命运的巧合性、偶然性,曾一度在话剧史上被颂扬模仿,也有评论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然而在本文作者看来,曹禺先生把复杂的故事情节组织在一个统一的戏剧结构之中时,不仅显示着作家巨大的组织才能.而且显示了作家谙熟中国传统的戏曲结构形式。那么这样的只有传统审美意义的结构形式在剧作中是如何把事件集中地表现为一定的情感力量?在这里,剧作中舞台提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般的讲.剧作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对剧作尤其是对剧中人物的情感内容情感性质的深入理解,是我们所要“表现”的内容.它同时也是舞台演出之所以有可能进入“表现”的依据。其中,剧本中的舞台提示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雷雨》中,曹禺先生尤为重视舞台提示的对于人物情感表达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曹禺先生的《雷雨》剧本中的舞台提示超越了普通的功能性,具有了情节倾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剧作 舞台演出 《雷雨》 美的特征 人物关系 情节组织 中国传统 情感力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