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礼教”及其“情理儒学”哲学基础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玉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新礼教”是当代儒家哲学前沿的一个理论建构,旨在回应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儒家“礼教”的简单化否定,建设一种现代性的儒家伦理政治的教化理论体系。新礼教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缘情制礼,以礼为教。其所谓“礼”,指社会规范(及其制度);... “新礼教”是当代儒家哲学前沿的一个理论建构,旨在回应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儒家“礼教”的简单化否定,建设一种现代性的儒家伦理政治的教化理论体系。新礼教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缘情制礼,以礼为教。其所谓“礼”,指社会规范(及其制度);其所谓“情”,则不仅指“情感”,而且指“事情”,即普遍的情感与它所适应的特定时代生活方式的实情。新礼教的这种理论建构,有其深层的哲学基础,尽管这种基础目前尚未在学理上充分展开。这个基础就是“情理哲学”或“情理儒学”。它呈现为一种多层级的奠基关系,即:情感存在论→情理本体论→情义伦理学→新礼教。新礼教最具独创性的思想之一,是礼教的历史形态与社会主体的历史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揭明现代性的新礼教的时代特征乃是公民的“自我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礼教 哲学基础 情理儒学 情理哲学
下载PDF
论惠栋易学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朝晖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72,共8页
惠栋通过易学建立的朴学范型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他将传统的经学考据发展成自觉的证明学说,完成了朴学的知识性转向;他将汉易的象数之学综合成更加完整的象化模型,优化了建立在行为理性之上的传统易学范本;他还提出兼两说与既济说,发挥... 惠栋通过易学建立的朴学范型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他将传统的经学考据发展成自觉的证明学说,完成了朴学的知识性转向;他将汉易的象数之学综合成更加完整的象化模型,优化了建立在行为理性之上的传统易学范本;他还提出兼两说与既济说,发挥出一套理情成善的礼治理论,将宋儒的天理重新解释成具体的个体性的分理,奠定了清代哲学走向个体化与制度化的思想方向的基础。因此,从近代哲学的演化趋势来看,可以将惠栋的朴学范型看成是心性哲学与理性哲学融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栋 易学 知识性 象化模型 情理哲学 有限理性
下载PDF
当代中国哲学情理学派的新开展--“情理哲学运动”述评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小星 《当代儒学》 2021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现当代新儒家“情理”(情感--理性)进路的开创与形成,为进一步探计儒家哲学的相关论题提供了新的思想视域与方法论指导,从而在当下中国哲学界引起一场颇具规模的“情理哲学”运动。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儒家情感哲学的新探索。在... 现当代新儒家“情理”(情感--理性)进路的开创与形成,为进一步探计儒家哲学的相关论题提供了新的思想视域与方法论指导,从而在当下中国哲学界引起一场颇具规模的“情理哲学”运动。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儒家情感哲学的新探索。在分析并批判先秦儒学、宋明儒学“情感”观念的基础上,提出建构新型儒家情感哲学;二、儒家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新推进。基于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仁→义→礼”结构,来阐发一套以仁爱情感为本源、以个体观念为核心的现代价值观念体系,进而建构一套适应于当下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三、儒家功夫论与境界论的新概括。“情理学派”前三代学人所建构的“情理境界观”不仅呈现了儒家境界观、功夫论的现代转型历程,同时也表明这种转型在实质上乃是一种“情感论转向”;四、关于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现代转型的新建构。在考察中国经典诠释观念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诠释学理论,推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乃至“中国诠释学”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学派 生活儒学 情理哲学运动 情感论转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