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素养:教师情感劳动的基石 被引量:11
1
作者 程建坤 唐西胜 杜明峰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37,共6页
情感素养是影响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因素。情感素养是指教师通过选择和实施恰当的情感策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能力,包括情绪识别能力、情感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感染力四个要素。良好的情感素养助力教师把握情... 情感素养是影响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因素。情感素养是指教师通过选择和实施恰当的情感策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能力,包括情绪识别能力、情感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感染力四个要素。良好的情感素养助力教师把握情感劳动时机,平衡情感表达与体验的冲突,增强情感劳动扮演适切性和促进情感劳动文化渗透。实践中通过坚持内修与外塑并举,加强情感素养培训,以理智规训情感冲突,并在实践中运用情感调节策略锤炼情感素养,增强情感劳动胜任力,发挥情感劳动的教育蕴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素养 情感劳动 情感感染力 情感表演 情感劳动文化
原文传递
论舞蹈表演中的情感控制
2
作者 王洋 《艺术教育》 2024年第9期147-150,共4页
在舞蹈表演教学过程中,舞蹈的情感表达是培养学生塑造人物能力的关键,而情感控制是舞蹈表演教学的重点。在表演过程中,舞蹈以肢体为媒介,运用特殊的形体语汇以舞宣情,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文章从情感把握、文本解读... 在舞蹈表演教学过程中,舞蹈的情感表达是培养学生塑造人物能力的关键,而情感控制是舞蹈表演教学的重点。在表演过程中,舞蹈以肢体为媒介,运用特殊的形体语汇以舞宣情,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文章从情感把握、文本解读、情感控制三个方面展开对舞蹈表演的情感研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舞蹈情感控制如何在舞蹈作品中体现,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舞蹈情感表演的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人物形象 情感表演 情感控制 以情动人
原文传递
教师情感表演:内涵、特征及价值意蕴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吉康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年第2期63-68,共6页
在教育学视域下,教师情感表演是教师为达成教育目的,有意识地体验与表达情感以符合自身角色要求和教育规律的教育性行为。情感表演是教师的理性情感行为而不是情感的自然表现,具有情感体验性、互动生成性、情感规范性和实践目的性的特... 在教育学视域下,教师情感表演是教师为达成教育目的,有意识地体验与表达情感以符合自身角色要求和教育规律的教育性行为。情感表演是教师的理性情感行为而不是情感的自然表现,具有情感体验性、互动生成性、情感规范性和实践目的性的特征。教师情感表演对教学、教师以及学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维持动态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情感表演 情感规范 价值意蕴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中的“情绪设置”传播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可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网络流行语的表达方式在网民群体间有着约定俗成的意义,而青年作为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群体,在彼此间不仅达成了群体共识,还拥有情感上的共鸣,让网络流行语的表达变得更加隐喻。网络流行语的“情绪设置”效果研究通过分析情绪网络语言中的... 网络流行语的表达方式在网民群体间有着约定俗成的意义,而青年作为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群体,在彼此间不仅达成了群体共识,还拥有情感上的共鸣,让网络流行语的表达变得更加隐喻。网络流行语的“情绪设置”效果研究通过分析情绪网络语言中的交流性、文化性、社会制约性等因素,映射出网民群体的现实情绪状态,为探究舆情的发展指出方向。基于对情绪类流行语社会属性的了解,可以发现情绪是有规律可循的,公众特定情绪的唤起、感染与扩散,使得情绪的意见也展现出螺旋化的特征表现。文章通过在线观察和文本分析,整理和评估网络流行语中的情绪设置效果,了解群体情绪的设置方法和情绪共同体的生成机制,为舆论的引导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情绪设置 情感表演 情绪的社会规则 情感共同体
下载PDF
教师情感表演原则: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
5
作者 王吉康 刘佳 常建锁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在教育教学中,情感表演原则是指导教师有效进行情感表演的行为准则,有助于防止教师以“真情感”为名的任意操纵和虚假作秀,并能凸显教育的本源价值。通过以社会拟剧理论、情感心理学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以教师情感表演活动... 在教育教学中,情感表演原则是指导教师有效进行情感表演的行为准则,有助于防止教师以“真情感”为名的任意操纵和虚假作秀,并能凸显教育的本源价值。通过以社会拟剧理论、情感心理学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以教师情感表演活动的构成要素为逻辑线索,可以建构出教师情感表演的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方法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构成教师情感表演的原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情感表演 理论依据 原则体系
下载PDF
评电影《时时刻刻》主题的忠实性
6
作者 王香玲 雷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9-110,共2页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借助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将三位身处不同时空的女性联系起来,通过讲述她们一天内的故事,展现女性相通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分析电影《时时刻刻》的互文性处理...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借助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将三位身处不同时空的女性联系起来,通过讲述她们一天内的故事,展现女性相通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分析电影《时时刻刻》的互文性处理、平行蒙太奇、象征手法和情感表演艺术,得出结论,电影《时时刻刻》忠实传达了小说挖掘现代女性内心生活状态、叙述女性心灵深处的火焰的主题,达到了启发观众思考人生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 互文性 平行蒙太奇 象征手法 情感表演
下载PDF
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类型学考察——基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吉康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0,107,共8页
本研究从类型学视角,采用扎根理论从教育政策中归纳出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类型学体系。通过探索性分析得到如下形式理论:情感表演规则分为内隐性和外显性规则两大类;内隐性规则又分为情感修养规则、情感素质规则、情感认知规则、情感调... 本研究从类型学视角,采用扎根理论从教育政策中归纳出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类型学体系。通过探索性分析得到如下形式理论:情感表演规则分为内隐性和外显性规则两大类;内隐性规则又分为情感修养规则、情感素质规则、情感认知规则、情感调节规则、情感体验规则,外显性规则分为情感行为规则和情感形象规则;根据类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建构了"冰山模型"。对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类型的探究有助于为全面优化教师情感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情感表演规则 类型学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我国教育政策中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内容、演变与前瞻——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
8
作者 余凤燕 《教育导刊》 2024年第6期31-44,共14页
教师情感日渐受到国家和学界的重视,但是对教师情感具有指引和约束作用的情感表演规则研究却关注较少。以“政策工具”为研究视角,构建以工具类型为横向X维度、以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类型为纵向Y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 教师情感日渐受到国家和学界的重视,但是对教师情感具有指引和约束作用的情感表演规则研究却关注较少。以“政策工具”为研究视角,构建以工具类型为横向X维度、以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类型为纵向Y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涉及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105份政策文本进行收集、梳理和探索,分析我国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政策工具、政策内容和发展演变,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我国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政策工具使用趋于多元,但选择配置呈现失衡;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类型涵盖全面,但各类型比重不够合理;政策工具与不同类型教师情感表演规则匹配程度有待提升。基于此,建议合理配置政策工具,提高政策中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有效性;均衡考虑政策内容,促进政策中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合理性;适配教师情感表演规则的政策工具和类型,增加二者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 情感表演规则 政策工具 发展演变
下载PDF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党义歌 《戏剧之家》 2018年第4期57-57,共1页
情感对于民族声乐演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显著提高声乐表演的渲染力,引发听众心中的共鸣。因此对于民族声乐表演来说,"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最基本的要求。本文先阐述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主要含义,并从赋予... 情感对于民族声乐演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显著提高声乐表演的渲染力,引发听众心中的共鸣。因此对于民族声乐表演来说,"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最基本的要求。本文先阐述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主要含义,并从赋予声乐表演的生命和活力、情感是表演者演唱的必要条件、无声语言的情感补充三个方面,探讨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表演 无声语言 声情并茂 情感表演
下载PDF
浅谈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玥谊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2期125-125,共1页
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舞蹈是情感的"极致",而情感的"极致"需要舞蹈表演。舞蹈与舞蹈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重视舞蹈表演的培养,提高舞者的情感表演水平和艺术表演能力,注入最真挚感情,舞蹈艺术才是最... 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舞蹈是情感的"极致",而情感的"极致"需要舞蹈表演。舞蹈与舞蹈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重视舞蹈表演的培养,提高舞者的情感表演水平和艺术表演能力,注入最真挚感情,舞蹈艺术才是最具感染力的。情感是舞蹈生命的动力,舞蹈本身才有意义,其生命力才会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表演 情感表演 表演水平 表演能力
下载PDF
淮剧的情感表演艺术探析
11
作者 申勇 《戏剧之家》 2015年第8期27-27,共1页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淮剧起源于清代中叶的民间说唱形式,之后受到徽戏和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自身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等方面,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淮剧。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从之前的无伴奏高腔音乐逐渐转化为戏曲化、抒情化的音...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淮剧起源于清代中叶的民间说唱形式,之后受到徽戏和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自身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等方面,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淮剧。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从之前的无伴奏高腔音乐逐渐转化为戏曲化、抒情化的音乐体系,因此,淮剧表演中的情感表演艺术具有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剧 情感表演 艺术
下载PDF
社会冲突的情感利益演绎图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虎 金太军 陈晓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8,共5页
中国社会目前在市场转型下,威权体制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利益冲突和弥漫怨气难以通过制度化、理性化、常态化的方式来化解,情感利益成为诱发社会冲突的发生以及演进的关键因子。而社会冲突中情感利益的演绎图示呈现为负性情感隐忍下情感利... 中国社会目前在市场转型下,威权体制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利益冲突和弥漫怨气难以通过制度化、理性化、常态化的方式来化解,情感利益成为诱发社会冲突的发生以及演进的关键因子。而社会冲突中情感利益的演绎图示呈现为负性情感隐忍下情感利益的积聚,道德震撼下的情感利益的宣泄,负性情感调控下的情感利益的管理以及多方互动下的情感利益的剧场表演。而社会冲突本质上被视作民众对政府一种非常态化的弱势且被动利益诉求方式,不具备敏感性政治化属性以及转化为常态社会运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冲突 情感利益 情感利益宣泄 情感利益管理 情感利益剧场表演
下载PDF
如何学习和演唱外国艺术歌曲
13
作者 张岳 《北方音乐》 2011年第11期34-36,共3页
对艺术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是学习声乐道路上由为重要的起点,除了更好的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更重要的是对歌曲本身的内涵的完美诠释,在演唱的同时,能够把歌曲的情绪带给观众,就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歌曲认真剖析,更完美的展现艺术歌曲... 对艺术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是学习声乐道路上由为重要的起点,除了更好的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更重要的是对歌曲本身的内涵的完美诠释,在演唱的同时,能够把歌曲的情绪带给观众,就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歌曲认真剖析,更完美的展现艺术歌曲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内涵 艺术特点 时代背景 情感表演 演唱
下载PDF
论声乐作品《梅兰芳》的京剧元素与演唱技巧
14
作者 杨琪 《戏剧之家》 2022年第6期40-41,共2页
声乐作品《梅兰芳》是近现代创作歌曲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吴小平先生为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00周年所创作,作品将京剧艺术特点融入其中,运用西方音乐理论将京剧元素与民族声乐演唱方式结合,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形式。这种新的作品... 声乐作品《梅兰芳》是近现代创作歌曲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吴小平先生为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00周年所创作,作品将京剧艺术特点融入其中,运用西方音乐理论将京剧元素与民族声乐演唱方式结合,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形式。这种新的作品形式让听众更生动地认识到梅兰芳先生的伟大,也寄托了作者对梅兰芳先生的钦佩之意。《梅兰芳》演唱难度高,常常作为民族声乐比赛指定曲目,本文将分开乐段来分析作品不同的演唱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介绍 乐段分析 京剧演唱技巧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 情感表演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