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甫《悲陈陶》《悲青坂》历代注释中的若干问题——兼论两首诗歌与杜甫卷入房琯事件之间的关系 |
钟卓萤
|
《杜甫研究学刊》
|
2019 |
2
|
|
2
|
有关《哀江头》评价的两个问题 |
耿元瑞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65 |
1
|
|
3
|
论杜甫对屈原的继承 |
毛炳汉
|
《贵州文史丛刊》
|
1986 |
1
|
|
4
|
真知真赏的研杜境界——读傅庚生、傅光合著《杜甫论集》 |
冰至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5
|
也谈杜甫《春望》的主题——与傅庚生先生商榷 |
赵治中
|
《丽水学院学报》
|
1982 |
0 |
|
6
|
杜甫诗中战略思想拾零 |
韩之为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0 |
|
7
|
少陵自有连城璧——杜甫诗歌的特色 |
杨子才
|
《新闻爱好者》
|
1994 |
0 |
|
8
|
略论杜甫诗歌的“风俗画” |
韩烈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1992 |
0 |
|
9
|
漫谈杜诗的现实主义 |
朱安群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10
|
自由与爱——李杜诗的主旋律 |
张立伟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1
|
也谈郭沫若题杜甫草堂联——并以此请教张秀熟先生 |
叶博夫
|
《郭沫若学刊》
|
1993 |
0 |
|
12
|
中国古代诗歌的爱国传统 |
杨显川
|
《红河学院学报》
|
1991 |
0 |
|
13
|
试说杜甫之贬官华州 |
高建国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1987 |
0 |
|
14
|
杜甫的人格与风格 |
崔鹏
|
《内蒙古电大学刊》
|
1990 |
0 |
|
15
|
杜甫与严武 |
沈淦
|
《炎黄纵横》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