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甫《悲陈陶》《悲青坂》历代注释中的若干问题——兼论两首诗歌与杜甫卷入房琯事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卓萤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2期36-42,共7页
历代关于《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歌创作背景的注释中,所引史料内容存在历史顺序相反、将陈陶战的相关历史事实错引至《悲青坂》的注释中以及直接引用存在问题的注释等问题,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此外,两首在时间和内容上具有较强关... 历代关于《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歌创作背景的注释中,所引史料内容存在历史顺序相反、将陈陶战的相关历史事实错引至《悲青坂》的注释中以及直接引用存在问题的注释等问题,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此外,两首在时间和内容上具有较强关联、构成上一致且相互呼应的诗歌不以组诗,而是以独立作品的方式呈现,是杜甫当时思想感情互相对立、矛盾的体现。关于两首诗歌与杜甫卷入房琯事件之间的关系,古今学者的意见有较大分歧。杜甫在任左拾遗之前一直远离政治中心,对权力中心的争斗、内情所知不多,加上房琯后来被贬并非由于陈陶、青坂战败,由此可见《悲陈陶》《悲青坂》两首诗歌与杜甫被卷入房琯问题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坂 杜甫 房琯
下载PDF
有关《哀江头》评价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元瑞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5年第Z1期41-47,共7页
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一作"一箭")正堕双飞翼。... 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一作"一箭")正堕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一作"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一作"忘")城北(一作"南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江头 爱国思想 忠君思想 杜甫 安史之乱 唐代历史事件 青坂
下载PDF
论杜甫对屈原的继承 被引量:1
3
作者 毛炳汉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4期144-151,共8页
水与汩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徐介《过杜工部坟》这首诗出自宋代注杜名家王得臣的《麈史》,它以明确而又形象的语言表明了杜甫与屈原的渊源继承关系。屈原自沉... 水与汩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徐介《过杜工部坟》这首诗出自宋代注杜名家王得臣的《麈史》,它以明确而又形象的语言表明了杜甫与屈原的渊源继承关系。屈原自沉于湖南的汩罗江,杜甫也病卒于隔汩水仅十里之远的平江(详见拙论《杜甫卒地在平江》,载一九八三年第二期《湖南师院学报》),这可能是一种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屈原学 杜工部 王得臣 民生疾苦 怀王 《杜诗详注》 湘夫人 芦关
下载PDF
真知真赏的研杜境界——读傅庚生、傅光合著《杜甫论集》
4
作者 冰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杜甫,作为中国诗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家之一,历来为文学史研究者们所高度重视,研杜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但这里却显然有着高下、深浅之分的。记得以前初读傅庚生先生的《文学赏鉴论丛》时,对书中的这样几句话印象颇深:我们千载诵习老杜的诗篇... 杜甫,作为中国诗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家之一,历来为文学史研究者们所高度重视,研杜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但这里却显然有着高下、深浅之分的。记得以前初读傅庚生先生的《文学赏鉴论丛》时,对书中的这样几句话印象颇深:我们千载诵习老杜的诗篇,必须识曲听真.(《十载长安,千秋伟绩》)尚友古人,对杜诗达到真知真赏的境界,并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探杜诗之琛宝,旷百世而知音》)傅先生是当代研杜名家,故能有此深知甘苦之体会。然而,古今研杜者中,能达到“识曲听真”、“真知真赏”的极致境界者却并不多见。无疑,傅先生是身体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论集 傅庚生 中国诗史 老杜 李杜 文学史研究 青坂 杜诗析疑 李白诗歌
下载PDF
也谈杜甫《春望》的主题——与傅庚生先生商榷
5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15-19,共5页
杜甫的《春望》一诗出现不很久,就蜚声诗坛,誉满天下。千百年来,它脍炙人口,众口皆碑。对于《春望》的诗句的内容,历代的文人有许多精辟独到的阐述,而少有理解上的歧义;尽管历代的学者对《春望》的推崇程度不一,但对它的主题,看法倒是... 杜甫的《春望》一诗出现不很久,就蜚声诗坛,誉满天下。千百年来,它脍炙人口,众口皆碑。对于《春望》的诗句的内容,历代的文人有许多精辟独到的阐述,而少有理解上的歧义;尽管历代的学者对《春望》的推崇程度不一,但对它的主题,看法倒是比较一致,都认为是杜甫爱国忧民、恨别思家之作。前段时间,读了社诗专家傅庚生先生于去年出版的《杜诗析疑》一书,我得益非浅,的确释去不少多年一直存在的疑窦;但对其《春望》一诗主题的论述,却不敢赞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望 傅庚生 杜诗析疑 我自己 誉满天下 感时 古代诗歌 青坂 生民涂炭
下载PDF
杜甫诗中战略思想拾零
6
作者 韩之为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48-51,63,共5页
杜甫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留下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描述时代的艰难,国家的危机,人民颠沛流离的生活的诗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构成了其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中若干诗作,探求杜甫诗中闪现的... 杜甫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留下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描述时代的艰难,国家的危机,人民颠沛流离的生活的诗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构成了其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中若干诗作,探求杜甫诗中闪现的战略思想。杜甫既不是政治家,又不是军事家,而是一位诗人,作为诗人,杜甫是否具有战略思想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分析几首杜甫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现实主义诗人 战略思想 现实主义创作 塞芦子 史思明 桃林塞 边兵
下载PDF
少陵自有连城璧——杜甫诗歌的特色
7
作者 杨子才 《新闻爱好者》 1994年第11期46-47,共2页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壁,争奈微之识(石武)(石夫).(Wǔfǔ音武夫)元好问这首七绝,是为所谓“李(白)杜(甫)优劣论”而发的.中唐诗人元稹(字微之)在为杜甫作墓志铭时,说了这么一段话:“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杜甫字...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壁,争奈微之识(石武)(石夫).(Wǔfǔ音武夫)元好问这首七绝,是为所谓“李(白)杜(甫)优劣论”而发的.中唐诗人元稹(字微之)在为杜甫作墓志铭时,说了这么一段话:“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杜甫字子美,又自称少陵野老)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诗歌,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去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这番话褒杜贬李,说在铺陈终始,排比声韵等方面,李白还未及杜甫的藩篱(门户).更不要说升堂入室了.元好问没有直接讲李社孰优孰劣(在其他诗作中他曾十分赞赏李白),但他不同意元稹的理论,认为铺比铺张等等,固然是作诗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但仅仅以此为藩篱,那就未免太狭窄了,它只是作诗的区区小事.杜甫自有他价值连城的瑰宝,只可惜元稹只认(石武)(石夫)(一种似玉而非玉的美石),并不真正认识堪称连城之壁的美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中唐诗人 乐府诗 李杜 风调 老杜 诗歌思想 古代诗歌 无家别
下载PDF
略论杜甫诗歌的“风俗画”
8
作者 韩烈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60-66,共7页
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进行探索,以期在新的层面上揭示和把握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本质。文章从杜甫诗歌的民俗文化构成原因、原始崇拜、创作题材及其艺术表现,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其中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杜甫诗歌 诗歌创作 创作题材 万丈潭 原始崇拜 乾元二年 羌村三首 兵车行 贻阮隐居
下载PDF
漫谈杜诗的现实主义
9
作者 朱安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22-37,共16页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一点大概没有什么争论了。能冠上这个称号的诗人,中国只有一个,世界文学史上似乎也可说是仅见。杜甫现实主义有些什么特点?究竟伟大在哪里呢?
关键词 杜甫诗 世界文学史 政治主题 彭衙行 哀江头 诸将五首 又呈吴郎 哀王孙 下层人民
下载PDF
自由与爱——李杜诗的主旋律
10
作者 张立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65-71,21,共8页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之所以万丈长,关键是李杜提出了根本性的人生问题,李诗的主旋律是自由,杜是爱。 一、逍遥游 李白的逍遥游,当然来源于庄子。如李白的一些求仙学道的诗,“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古风》),“身骑飞龙耳生...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之所以万丈长,关键是李杜提出了根本性的人生问题,李诗的主旋律是自由,杜是爱。 一、逍遥游 李白的逍遥游,当然来源于庄子。如李白的一些求仙学道的诗,“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古风》),“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元丹丘歌》),充满着对摆脱束缚的逍遥游的憧憬,而落脚点仍在“心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杜 元丹丘歌 人生问题 李诗 游心 人生短暂 仙学 兵车行 无家别
下载PDF
也谈郭沫若题杜甫草堂联——并以此请教张秀熟先生
11
作者 叶博夫 《郭沫若学刊》 1993年第3期72-73,共2页
《龙门阵》一九八二年第二辑“对联丛话”栏发表了张秀熟先生的《漫谈对联——莫将联语等闲看》一文,文中谈到了郭沫若题杜甫草堂对联的问题。张先生说:“郭沫若同志于广元皇泽寺、江油李白纪念馆题联,俱用四言体,亦均工整。独于草堂一... 《龙门阵》一九八二年第二辑“对联丛话”栏发表了张秀熟先生的《漫谈对联——莫将联语等闲看》一文,文中谈到了郭沫若题杜甫草堂对联的问题。张先生说:“郭沫若同志于广元皇泽寺、江油李白纪念馆题联,俱用四言体,亦均工整。独于草堂一联,上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不免信手杂凑。有如下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只能是诗中资料,于圣哲何涉。我们重视对联,不仅为了赏心乐意,更应于兴、观、群、怨,能有所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草堂 四言体 何涉 张秀熟 杜甫诗歌 联语 民间疾苦 诗人杜甫 杜工部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歌的爱国传统
12
作者 杨显川 《红河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通过历史上的几位爱国诗人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古代诗歌爱国传统的继承关系和爱国的历史范畴。并阐述儒家仁厚思想,陶冶了诗人人格与诗格融合的高尚情操所产生的宏伟诗篇。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诗人创作 诗格 历史范畴 山水田园 白浪如山 近体 忠君爱国 醉中作
下载PDF
试说杜甫之贬官华州
13
作者 高建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41-44,40,共5页
华夏是诗歌的国度,唐诗是繁星丽天的黄金时代,而李白与杜甫则是这浩翰星空中最明亮的双子星座;可杜甫若无华州之贬,恐怕只有太白金星在独放异彩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贬官华州,至乾元二年(759)立秋后弃官旅居秦州,历时一年... 华夏是诗歌的国度,唐诗是繁星丽天的黄金时代,而李白与杜甫则是这浩翰星空中最明亮的双子星座;可杜甫若无华州之贬,恐怕只有太白金星在独放异彩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贬官华州,至乾元二年(759)立秋后弃官旅居秦州,历时一年多。此期间,他于乾元元年底曾回洛阳、偃师省亲,“初春归陆浑庄,二月至洛阳,不久回华州。”实际在华州任上的时间是一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元元年 乾元二年 太白金星 贺兰进明 李辅国 独放异彩 贾至 三别 严武
下载PDF
杜甫的人格与风格
14
作者 崔鹏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0年第2期30-34,共5页
早在杜甫逝世不久的中唐时代,人们对诗人就作出了崇高的评价。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元稹在其《墓志铭》里说:“余读诗至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又说他的诗“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但是至当代却有人... 早在杜甫逝世不久的中唐时代,人们对诗人就作出了崇高的评价。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元稹在其《墓志铭》里说:“余读诗至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又说他的诗“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但是至当代却有人横加贬损。持“左”的观点者,说他是地主阶级的诗人;持右的观点者,又叫嚣:“中国的文学只有打倒屈原、杜甫才有出路”。既然褒贬轩轾,我们就有必要较全面地剖析杜甫,认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人格与风格,驳斥诬蔑诗人的种种谰言,肯定诗人在我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杜 沉郁顿挫 拗体 无家别 杜审言 浦起龙 哀江头 屈宋 孟子反
下载PDF
杜甫与严武
15
作者 沈淦 《炎黄纵横》 2020年第9期44-45,共2页
杜甫、严武、房琯(音guǎn)三人是好朋友。房琯一度官居宰相。"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率唐军反击叛军,陈陶泽(今陕西咸阳市东)一战,惨败而归,四万唐军几乎覆没。杜甫的七律《悲陈陶》与五律《对雪》,记载了这场悲壮战斗。当时房... 杜甫、严武、房琯(音guǎn)三人是好朋友。房琯一度官居宰相。"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率唐军反击叛军,陈陶泽(今陕西咸阳市东)一战,惨败而归,四万唐军几乎覆没。杜甫的七律《悲陈陶》与五律《对雪》,记载了这场悲壮战斗。当时房琯罢相,官居右拾遗的杜甫却上疏替他辩护,说房琯"罪细,不宜免大臣"。唐肃宗李亨大怒,准备严惩杜甫。幸亏有人劝阻说:"杜甫如若因言获罪,只怕要断绝了言路。"肃宗这才不予追究。可是,杜甫在向皇帝"谢罪"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武 不予追究 房琯 唐军 罢相 右拾遗 安史之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