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传报告文学的发展及其文体品格 被引量:6
1
作者 章罗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史传报告文学继1990年代向纵深发展,出现其创作高峰后,新世纪以来又有更新、更大的发展,表现出更加繁荣昌盛、迅猛发达之势。其表现,一是长篇作品(包括长篇系列)更多、篇幅更长、分量更重;二是不仅对原有题材有补充和深化,而且还发掘了... 史传报告文学继1990年代向纵深发展,出现其创作高峰后,新世纪以来又有更新、更大的发展,表现出更加繁荣昌盛、迅猛发达之势。其表现,一是长篇作品(包括长篇系列)更多、篇幅更长、分量更重;二是不仅对原有题材有补充和深化,而且还发掘了更多新题材领域;三是更多作家转入或侧重于"史传"创作且取得显著成就;四是主体态度更客观、冷静,形式方法更多元、多样。它除具有报告文学的"新五性"等一般特性外,还具有现实观照、文化批判与悲壮沉郁、史诗风范等独特品质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报告文学 现实观照 文化批判 悲壮沉郁 史诗风范
原文传递
一首悲壮沉郁的英雄挽歌——看电视剧《最后的骑兵》
2
作者 李兴叶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12,共2页
《最后的骑兵》是一部十分独特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它不渲染战火中的胜利,也不以描绘军民鱼水情为指归,更不时髦地抒写军队现代化的篇章,而是记录了一个越来越萎缩的兵种的死亡,吟唱了一位生不逢时的英雄的悲歌。对于骑兵这个古老的... 《最后的骑兵》是一部十分独特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它不渲染战火中的胜利,也不以描绘军民鱼水情为指归,更不时髦地抒写军队现代化的篇章,而是记录了一个越来越萎缩的兵种的死亡,吟唱了一位生不逢时的英雄的悲歌。对于骑兵这个古老的兵种,对于那位具有象征意义的英雄常问天,它奏响了一首悲壮沉郁的英雄挽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最后的骑兵》 军事题材 英雄挽歌 悲壮沉郁 人物塑造
原文传递
稼轩词本质特征新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木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6-210,共5页
从词本体角度审视,稼轩体的本质特征既非豪放,又非婉约,也非婉约加豪放,而是悲壮沉郁;豪放之“豪”是对苏辛一派的贬抑。委婉、沉郁比之高调、豪迈,更为接近词本体的本质。酿豪放为悲壮、抗高调而沉郁,他者化为自我、昔我对比今我,凝抽... 从词本体角度审视,稼轩体的本质特征既非豪放,又非婉约,也非婉约加豪放,而是悲壮沉郁;豪放之“豪”是对苏辛一派的贬抑。委婉、沉郁比之高调、豪迈,更为接近词本体的本质。酿豪放为悲壮、抗高调而沉郁,他者化为自我、昔我对比今我,凝抽象为具体、化议论为意象,以典故凝铸意象、托他人表达自我,平和中的激烈、日常中的沉郁以及以散文铸词等,构成辛词悲壮沉郁特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非豪放 非婉约加豪放 词本体 悲壮沉郁
下载PDF
青玉案•元夕
4
《工会信息》 2021年第4期43-43,共1页
作品简析: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们所熟知的稼轩词大多是悲壮沉郁的,但其实稼轩词的艺术风格十分多变,刚柔并济、亦庄亦谐,可能能更好地体现他的个性风格,《青玉案•元夕》正体现了辛弃疾婉转柔情... 作品简析: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们所熟知的稼轩词大多是悲壮沉郁的,但其实稼轩词的艺术风格十分多变,刚柔并济、亦庄亦谐,可能能更好地体现他的个性风格,《青玉案•元夕》正体现了辛弃疾婉转柔情、秾纤婉丽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玉案 稼轩词 元夕 辛弃疾 亦庄亦谐 悲壮沉郁 个性风格 山东济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