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延宕”到“即刻反馈”:剧集悬念叙事的创作新变及美学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明浩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8,共7页
近年来,国产剧集在处理悬念时表现出从“延宕”到“即刻反馈”的叙事新变。叙事上的“即刻反馈”主要体现在“误会式悬念”的即刻解决与主人公的即刻行动,“谜题悬念”“因果悬念”的即刻揭晓与主人公的即刻解说,以及反套路的矛盾处理... 近年来,国产剧集在处理悬念时表现出从“延宕”到“即刻反馈”的叙事新变。叙事上的“即刻反馈”主要体现在“误会式悬念”的即刻解决与主人公的即刻行动,“谜题悬念”“因果悬念”的即刻揭晓与主人公的即刻解说,以及反套路的矛盾处理、悬念揭示等方面。悬念叙事中的“即刻反馈”与媒介融合语境下观众审美诉求和反馈心理机制的变化有关,但也可能会带来作品韵味消解、文本再解读空间瓦解、艺术性解构、故事俗套化等美学层面的问题,需要创作者在情节节奏、情感铺垫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念叙事 即刻反馈 国产剧集 美学反思
原文传递
藏地影像祛魅的心灵之旅:评《阿拉姜色》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淼 李柯颖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3,共6页
松太加导演新片《阿拉姜色》,聚焦一个藏族重组家庭的朝圣之旅。影片一改以往奇观化藏地魅影和猎奇藏文化符号的藏族题材电影模式,转而以细腻真诚的语调,回归普通藏人的真实生活情境与情感,超越特定地域的固化叙事模式,巧用悬念叙事与... 松太加导演新片《阿拉姜色》,聚焦一个藏族重组家庭的朝圣之旅。影片一改以往奇观化藏地魅影和猎奇藏文化符号的藏族题材电影模式,转而以细腻真诚的语调,回归普通藏人的真实生活情境与情感,超越特定地域的固化叙事模式,巧用悬念叙事与细节描摹再现心理空间,通过质朴的镜头语言、宗教仪式日常化的影像表达,呈现平常而不平凡的生活之美。藏族创作团队以自我审视的态度将民族智慧灌注到故事当中,深度挖掘了现代家庭关系以及人类普世情感的深层意义,为我国民族电影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姜色》 藏地影像 祛魅 悬念叙事 普世情感
原文传递
《你好,李焕英》叙事特征探析
3
作者 肖蕾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6期236-238,共3页
《你好,李焕英》于2021年2月12日在中国上映后,截至4月10日该片上映第57天,累计票房突破54亿,成为2021年春节档电影的一匹黑马,也为国产电影史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结合影视理论,对《你好,李焕英》进行分析,探索... 《你好,李焕英》于2021年2月12日在中国上映后,截至4月10日该片上映第57天,累计票房突破54亿,成为2021年春节档电影的一匹黑马,也为国产电影史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结合影视理论,对《你好,李焕英》进行分析,探索该片在叙事策略上的成功之处,归纳其叙事特征,以期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你好,李焕英》能取得如此之高的票房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叙事上有所创新:叙事主题还原“母爱”和“亲情”原型,叙事素材取于生活,高于生活;以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因果逻辑的倒置来体现悬念叙事;通过慢镜头的情感表达、非语言符号的情感延伸和语言上的感情因素释放,呈现情感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李焕英》 叙事特征 叙事主题 悬念叙事 情感叙事
下载PDF
谈《寻找小糖人》中的悬念叙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诺思 《艺术教育》 2017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悬念叙事是指不将一件十分吸引人的事情预叙出来,使影片处于一种悬而未决的叙事状态,悬念的设置与破解是悬念叙事主要应用的技巧。区别于传统纪录片平铺直叙、"传情写意"的叙述模式,纪录片《寻找小糖人》通过因果倒序的方式... 悬念叙事是指不将一件十分吸引人的事情预叙出来,使影片处于一种悬而未决的叙事状态,悬念的设置与破解是悬念叙事主要应用的技巧。区别于传统纪录片平铺直叙、"传情写意"的叙述模式,纪录片《寻找小糖人》通过因果倒序的方式设置了主人公的生死悬念,又利用主人公的生活情境埋下伏笔,设置了主人公的命运悬念。导演在破解悬念的过程中利用多个限制性视角逐渐解开悬念,使影片叙事的过程充满戏剧化,成功地讲述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念 悬念叙事 因果倒序 伏笔 《寻找小糖人》
原文传递
论《疯狂的杀戮》之反讽式悬念叙事特色 被引量:1
5
作者 庞好农 《英语研究》 2022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疯狂的杀戮》在悬念的建构和反讽的寓意设置方面独具特色,标志着海姆斯小说叙事艺术走向进入成熟。顶针反讽式悬念、命运反讽式悬念和戏剧反讽式悬念建构起海姆斯的反讽式悬念体系,展示了海姆斯警探小说艺术的独特魅力。海姆斯把命运... 《疯狂的杀戮》在悬念的建构和反讽的寓意设置方面独具特色,标志着海姆斯小说叙事艺术走向进入成熟。顶针反讽式悬念、命运反讽式悬念和戏剧反讽式悬念建构起海姆斯的反讽式悬念体系,展示了海姆斯警探小说艺术的独特魅力。海姆斯把命运反讽和戏剧反讽的叙事策略与悬念设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把反讽式悬念运用于小说情节的演绎中。悬念与反讽的结合体现了海姆斯小说叙事策略的独到之处,不仅在美学层面上拓展了反讽式悬念的运用范围,而且把这种叙事策略提升到了人性认知的哲学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斯特·海姆斯 《疯狂的杀戮》 悬念叙事 反讽
下载PDF
《催眠大师》的悬念叙事
6
作者 贾宏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95-97,共3页
中国悬疑推理电影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年来这种趋势有所转变,《风声》《烈日灼心》《心迷宫》等影片的上映,使观众看到了中国悬疑推理电影的进步。由陈正道执导的《催眠大师》,可以说是近年来国产悬疑类影片中的佳作。影片以催眠为内核,... 中国悬疑推理电影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年来这种趋势有所转变,《风声》《烈日灼心》《心迷宫》等影片的上映,使观众看到了中国悬疑推理电影的进步。由陈正道执导的《催眠大师》,可以说是近年来国产悬疑类影片中的佳作。影片以催眠为内核,在剧情上环环相扣,叙事上紧凑而又条理清晰。尤其是在悬念的营造上,影片可谓独具匠心。文章从催眠题材、惊悚悬疑氛围、悬念营造三方面入手,分析《催眠大师》的悬念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大师》 陈正道 悬疑类型 悬念叙事
下载PDF
纪实类节目悬念叙事创作特点及表现方式
7
作者 章奕 《中国报业》 2017年第17期84-85,共2页
电视纪实类节目兴起的"悬念之风",在舆论宣传上产生了较好的收视效果。悬念叙事可增强受众的观赏兴趣,获得最佳的信息传播效果。本文结合央视台部分节目,探讨电视纪实类节目悬念叙事的创作特点与表现方式。
关键词 电视纪实 悬念叙事 心理因素
原文传递
从《军迷行天下》看中国军事节目传播新策略
8
作者 蔡璐微 《科技传播》 2021年第24期80-82,共3页
军事户外探秘节目《军迷行天下》于2019年8月开播,每期节目由一名军事爱好者,带领观众探寻军事历史留下的痕迹和当下军事前沿热点,从平民化视野出发,同观众一道探索未知的过去,解开一个个军事谜题,将鲜为人知而备具魅力的军事记忆一一... 军事户外探秘节目《军迷行天下》于2019年8月开播,每期节目由一名军事爱好者,带领观众探寻军事历史留下的痕迹和当下军事前沿热点,从平民化视野出发,同观众一道探索未知的过去,解开一个个军事谜题,将鲜为人知而备具魅力的军事记忆一一勾勒。节目从悬念叙事、年轻视角的延伸等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定位,大胆颠覆传统主持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了一档充满个性魅力的节目,探析出中国军事节目传播路径新策略,为军事文化传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节目 传播策略 悬念叙事
下载PDF
实施悬念叙事 提升电视纪录片传播效果
9
作者 李兆祥 《西部广播电视》 2014年第2期66-66,68,共2页
巧妙实施悬念叙事,可以提高电视纪录片传播的效果。悬念叙事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使受众对于纪录片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使电视纪录片达到叙事和传播效果。同时悬念叙事也进一步拓展了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路,在电视纪录片领域有着更加广阔的... 巧妙实施悬念叙事,可以提高电视纪录片传播的效果。悬念叙事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使受众对于纪录片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使电视纪录片达到叙事和传播效果。同时悬念叙事也进一步拓展了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路,在电视纪录片领域有着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 悬念叙事 提高 电视纪录片 传播效果
下载PDF
电视纪录片中悬念叙事的应用
10
作者 谢芳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19期92-92,96,共2页
悬念是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形式,无论是在文学小说作品故事中,还是在电视影视作品中,对于悬念叙事艺术风格的嵌入追求的是一种精准、合理,要能够符合整个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要求。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电视纪录影片中关于悬念叙事风格的应用... 悬念是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形式,无论是在文学小说作品故事中,还是在电视影视作品中,对于悬念叙事艺术风格的嵌入追求的是一种精准、合理,要能够符合整个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要求。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电视纪录影片中关于悬念叙事风格的应用及其效果为探讨分析对象,重点阐述电视纪录片运用悬念叙事的必要性,并针对其中所蕴含的叙事风格提出相应的建构悬念的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悬念叙事 应用
下载PDF
奥利奥尔·保罗的悬念叙事研究
11
作者 刘炎 《传媒论坛》 2019年第21期173-173,共1页
西班牙导演奥利奥尔·保罗从长篇处女作《女尸谜案》到近两年的《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凭借缜密的叙事、高度集中的悬念,被称为现代悬疑电影大师。限定时空、接连密集的反转、多重视点、注重细节铺设等,成为保罗独具标签特... 西班牙导演奥利奥尔·保罗从长篇处女作《女尸谜案》到近两年的《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凭借缜密的叙事、高度集中的悬念,被称为现代悬疑电影大师。限定时空、接连密集的反转、多重视点、注重细节铺设等,成为保罗独具标签特色的个人化风格。本文主要以《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这两部口碑爆棚的电影作为切入点,对保罗的悬念叙事展开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奥尔·保罗 西班牙 悬念叙事
下载PDF
浅析中国电视法制节目悬念式叙事策略
12
作者 董琦 《消费电子》 2013年第18期184-184,共1页
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法律、法规的认知与宣传。电视法制节目惯用悬念式的叙事方式由来已久,但是传统的叙事方式已经让各种法制节目用到了“烂”。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的优劣,悬... 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法律、法规的认知与宣传。电视法制节目惯用悬念式的叙事方式由来已久,但是传统的叙事方式已经让各种法制节目用到了“烂”。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的优劣,悬念式的叙事亟待创新与发展,本文就悬念式叙事策略展开讨论,探求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全新的悬念式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法制节目 悬念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