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恻隐”与“同情”——儒学与情感现象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玉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40,共8页
儒学的“恻隐”不是舍勒的“同情”:恻隐并不基于认知或“再感知”;恻隐不是“再体验”,即不是“参与”到对象的体验中;恻隐也不是“价值盲”,而是价值的源泉。恻隐即爱或爱的原初显现,而非与爱对立的“低级”情绪。恻隐是一切形而上学... 儒学的“恻隐”不是舍勒的“同情”:恻隐并不基于认知或“再感知”;恻隐不是“再体验”,即不是“参与”到对象的体验中;恻隐也不是“价值盲”,而是价值的源泉。恻隐即爱或爱的原初显现,而非与爱对立的“低级”情绪。恻隐是一切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现象学 情感 恻隐 同情
原文传递
恻隐之“隐”考论 被引量:9
2
作者 黄玉顺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4-57,共4页
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是说的一种情感。恻隐之"隐"是一个假借字,本字是"(?)",其本义是伤痛的情感。孟子揭示了恻隐并非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复合的情感,即是这样一种情感转换过程:恐惧→伤痛→不忍。这... 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是说的一种情感。恻隐之"隐"是一个假借字,本字是"(?)",其本义是伤痛的情感。孟子揭示了恻隐并非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复合的情感,即是这样一种情感转换过程:恐惧→伤痛→不忍。这种情感乃是儒学的整个理论建构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恻隐 假借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中的共情观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玮 王振东 +2 位作者 蔡宝鸿 杨晓峰 申荷永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3-488,共6页
共情是个体设身处地地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心理现象,是道德与利他行为的动机源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蕴含着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生动实践意义的共情观。本文将共情的情绪与认知两种成分作为视角,对儒家经典文本中... 共情是个体设身处地地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心理现象,是道德与利他行为的动机源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蕴含着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生动实践意义的共情观。本文将共情的情绪与认知两种成分作为视角,对儒家经典文本中的共情观进行梳理、分析与比较,发现儒家文化中的"恻隐之心"、"一体之仁"、"忠恕之道"、"絜矩之道"等思想观点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物待人道德伦理观的同时,在社会交往、理解他人等方面与共情具有相同的心理机制以及心理学原理。基于此发现,未来在继续探究儒家核心观念"仁"等文本与共情的联系与区别的同时,还可以针对儒式文化中的共情观,进一步尝试实证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儒家 恻隐 忠恕 絜矩之道
下载PDF
《论语》中伤痛观念的哲学阐明
4
作者 曾海军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4期20-28,155,156,共11页
《论语》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表明,对于疾病的担忧在儒家文化中有着特殊性。一个人克服祸福的牵引与死亡的恐惧而保持内心的安宁,却不该对他人的生老病死保持淡然。从疾病之忧到亡故之痛,这种伤痛不容被克服,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意义... 《论语》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表明,对于疾病的担忧在儒家文化中有着特殊性。一个人克服祸福的牵引与死亡的恐惧而保持内心的安宁,却不该对他人的生老病死保持淡然。从疾病之忧到亡故之痛,这种伤痛不容被克服,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意义。恻隐之痛乃仁之为体最显豁的开端,乃至于径直地就是仁了。伤痛观念由此获得更为鲜明的哲学品格,其与仁的本体地位息息相关。既要肯定对他人生老病死怀抱的伤痛,同时也要着力加以节制,不能任由其陷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痛 恻隐 《论语》 儒家
下载PDF
中西和谐观的价值诉求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海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3,共6页
和谐的价值就是要使得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使得大千世界的不同事物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中实现动态的稳定。和谐的价值就是保持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和谐的价值也包含整体的价值诉求,如合力、整体的利益、凝聚力等等。和谐的价值追... 和谐的价值就是要使得世界更为丰富多彩,使得大千世界的不同事物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中实现动态的稳定。和谐的价值就是保持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和谐的价值也包含整体的价值诉求,如合力、整体的利益、凝聚力等等。和谐的价值追求内蕴着仁爱、自由和公正。要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实现和谐的价值。中西和谐观的差异如果从价值观的视角来把握,那么,西方价值观对和谐价值的肯定主要是从自然和谐的事实认定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所以,中西方文化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其和谐在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同,因而中西方和谐观所包含的价值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价值 和谐价值观 正义 自由 恻隐
下载PDF
进化论伦理学视野下的孟子人禽之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觅泉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动物界在亲属之间、非亲属之间乃至不同的物种之间都存在利他行为,进化论理论家通过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主义理论,从进化的角度对这些利他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利他行为相关的一些情感和认知能力并非人类特有。事亲从兄之孝悌,甚至恻隐... 动物界在亲属之间、非亲属之间乃至不同的物种之间都存在利他行为,进化论理论家通过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主义理论,从进化的角度对这些利他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利他行为相关的一些情感和认知能力并非人类特有。事亲从兄之孝悌,甚至恻隐羞恶等"四端"都不足以真正展现人禽之别。人"心"以"理义"为鹄的与准绳,能够出于道德义务去实践那些实质性的仁义,这才是真正"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禽之辨 仁义 孝悌 恻隐 进化
下载PDF
恻隐与亲亲——仁孝何以一本?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金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而孝则是“为仁之本”。但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却会发现“仁”与“孝”之间的张力:仁更具备普遍性内涵,孝则更强调血缘性。但如果从生生和万物一体的角度入手,重新审视仁孝关系,就会发现,仁孝之间并不截然分开,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而孝则是“为仁之本”。但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却会发现“仁”与“孝”之间的张力:仁更具备普遍性内涵,孝则更强调血缘性。但如果从生生和万物一体的角度入手,重新审视仁孝关系,就会发现,仁孝之间并不截然分开,仁孝不是二本,仁孝恰恰展现了人在万物一体中的真实存在。宋儒以生生和一体言仁,豁显了古典儒家言仁的存在论前提,恻隐是由于普遍连通带来的同体感,亲亲则是由生生的具体化所带来的直接连通感,如此,可以收亲亲于恻隐,同时在亲亲当中锻炼情感。在生生的万物一体结构中,仁孝是一本的,在儒家思想中具有一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恻隐 亲亲 生生 一体
下载PDF
“孺子将入于井”的伦理想象 被引量:2
8
作者 童建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8,共6页
"孺子将入于井"是充满了伦理想象的道德典故。围绕这则典故的现代诠释,可以揭示恻隐的情感本质、恻隐的意向所指、恻隐的道德价值以及恻隐的道德风险。"恻隐"是一种与良心有别的关于伤痛的情感体验,是对他人痛苦的... "孺子将入于井"是充满了伦理想象的道德典故。围绕这则典故的现代诠释,可以揭示恻隐的情感本质、恻隐的意向所指、恻隐的道德价值以及恻隐的道德风险。"恻隐"是一种与良心有别的关于伤痛的情感体验,是对他人痛苦的原始反应,不仅具有某种直接且未经思考的特色,而且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孟子将恻隐视做具有道德价值的自足性,但不具有成就道德事功的完备性。批判性能力和操纵性风险并存,是现代社会恻隐运作潜在的重大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孺子将入于井 恻隐 同情 怜悯
下载PDF
感通与同情——对恻隐本质的现象学再审视 被引量:2
9
作者 蔡祥元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70,共11页
舍勒通过同情与爱的区分表明,同情不具有价值构成功能,爱才是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恻隐之心在当代学界常常被视作与同情相近的概念,但是如果借助舍勒的这一区分重新审视孟子的文本,我们将会发现,恻隐的本质是爱而非同情。作为爱之端的恻... 舍勒通过同情与爱的区分表明,同情不具有价值构成功能,爱才是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恻隐之心在当代学界常常被视作与同情相近的概念,但是如果借助舍勒的这一区分重新审视孟子的文本,我们将会发现,恻隐的本质是爱而非同情。作为爱之端的恻隐在儒家传统中同样具有源发性和价值构成性,它的发生结构与存在方式可以被称为感通。不少学者都注意到孟子的恻隐不同于同情。黄玉顺用本源情感来刻画恻隐的本质,但他对舍勒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足以回应舍勒的问题,并且没有对情感的本源性内涵给出明见性的揭示。耿宁依托胡塞尔的现象学分析,提出一种相比经验主义的同情观更为原初的处境型同情。处境型同情可以构成德性的萌芽,基本契合恻隐现象的本质,但他未能进一步追问此种处境型同情如何可能。陈立胜认为,包括耿宁在内的当代西方各类同情观都不能涵盖恻隐之心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的诠释脉络。他借助朱子的阐发表明,恻隐之心相比其他三心具有奠基性地位,它背后关涉的是“万物一体”的宇宙论、存在论思想构架,在此基础上,他又借助海德格尔的“情调”来刻画恻隐所开显出来的这一生存论体验。感通视角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天人一贯之“情调”如何可能的进一步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 恻隐 感通
原文传递
韩愈“哀情”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秋琴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韩愈在教育实践中常常运用"以哀感人"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哀情"教育思想。"哀情"教育既是一种强调师生情感交流与共鸣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的教育策略,又是一种引导学生宣泄抑郁情感、培养... 韩愈在教育实践中常常运用"以哀感人"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哀情"教育思想。"哀情"教育既是一种强调师生情感交流与共鸣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的教育策略,又是一种引导学生宣泄抑郁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悲悯之心的情感教育。在中唐的社会背景下,韩愈运用"以哀感人"的情感教育方式来引导、培养弟子良好品性情操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这种教育理念以及围绕这种理论而展开的教育实践对当今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哀情”教育思想 恻隐 仁爱
下载PDF
从同情到行动——休谟同情观的动机困境与内外出路
11
作者 贾沛韬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5期18-32,共15页
休谟《人性论》强调“广泛的同情”并承认“有限的慷慨”,且在论及欲求与倾向这类内在动机力量时总是锚定对象事态而非主体行动,这导致仁爱等情感在形成动机并真正激励行动时的无效或无力。为了解决这一动机困境,值得同时关注可行的内... 休谟《人性论》强调“广泛的同情”并承认“有限的慷慨”,且在论及欲求与倾向这类内在动机力量时总是锚定对象事态而非主体行动,这导致仁爱等情感在形成动机并真正激励行动时的无效或无力。为了解决这一动机困境,值得同时关注可行的内外出路。内部出路可在休谟的情感论和道德学中识别出基于人性内在倾向和表现为自我认可的历时性同情的道德动机机制。外部方案的两种可取思路分别着眼于行动主体和行动结果:对行动主体的关注可在儒家扩充恻隐之心以成仁爱之人的路径中找到动机的稳定人性基础,从而确保对他人处境自然而然的休谟式共鸣同情,能够同时导向付诸行动的能力和意愿;对行动结果的关注则可在当代有效利他主义增进世间福祉的承诺与实践中发现直接对应于广泛同情的广泛善行,从而克服休谟式美德只因“行动和性格的倾向”即不计实效地受到嘉勉的旁观者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 动机 仁爱 恻隐 有效利他
下载PDF
“援手”为什么能够得到辩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全林强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在"孺子事例"中,外在主义在解释为什么"援手"对个体具有权威性时遭遇困境,无法为"援手"进行辩护。朱熹的伦理学提供了一种以外在主义为基础的调和性框架:第一,承认价值实在论;第二,"仁"是对价... 在"孺子事例"中,外在主义在解释为什么"援手"对个体具有权威性时遭遇困境,无法为"援手"进行辩护。朱熹的伦理学提供了一种以外在主义为基础的调和性框架:第一,承认价值实在论;第二,"仁"是对价值实在论的受动回应能力,在面临孺子入井时必然产生"恻隐","恻隐"是唯一的动机性及辩护性理由。这种主张拒绝了主体经验的关涉,对一个没有任何善、好、对或者恶、坏、错价值经验的主体而言,援手是必然的。如果主体依照的是由"入井"的价值事实所引起的"恻隐"而行动,则援手是获得辩护的;如果行为者所依照的是某种理想的价值信念或者利益的追求,则援手无法获得辩护。朱熹的框架既包含了外在主义对于规范性的权威的认同,又包含了内在主义关于行为解释的主体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孺子事例 援手 恻隐 外在主义
原文传递
一种人我合一的理想同感反应形态:比较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妍妍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4-132,共9页
同感自我中心主义的质疑对我们与他人感同身受这一同感特征的道德性提出了挑战。数值上的合一主张、性质上的人我合一主张以及概念上的人我合一主张看似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同感自我中心主义的质疑,但是这些回应都存在各自的问题。相比之... 同感自我中心主义的质疑对我们与他人感同身受这一同感特征的道德性提出了挑战。数值上的合一主张、性质上的人我合一主张以及概念上的人我合一主张看似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同感自我中心主义的质疑,但是这些回应都存在各自的问题。相比之下,从《孟子》和朱熹的"一体""恻隐""怵惕"思想中提炼出的人我合一形态则有助于我们回应同感自我中心主义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感自我中心主义 人我合一 一体 恻隐 怵惕
原文传递
柏拉图的“四德说”和孟子的“四德说”之比较
14
作者 覃筱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4-20,共7页
中华民族素被誉为“大仁大义”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稍后的孟子创立“性善论”,将“仁义礼智”四德并提,并作了集中的充分的阐述发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孟子的“四德说”,评论者多... 中华民族素被誉为“大仁大义”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稍后的孟子创立“性善论”,将“仁义礼智”四德并提,并作了集中的充分的阐述发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孟子的“四德说”,评论者多半简单冠以“地主阶级先验主义道德论”,作具体分析评论的并不多。伦理道德既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如果不只是拘囿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范围内,而把眼光放到世界范围,以别的民族伦理道德作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柏拉图 盂子 传统伦理道德 雅典 是非之心 大陆民族 恻隐 “礼” “义”
下载PDF
愤发抒情,悲歌长哭──浅谈屈原爱国主义情怀抒发
15
作者 余振东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19-21,共3页
屈原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然后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绝不是以个人宠辱为计的功利主义者。对丑恶势力的愤怒和对楚国人民的侧隐、悯怜,造就了屈原诗作与人品的“伟大”。
关键词 爱国主义者 社会世俗势力 幽怨 惋惜 谴责 愤慨 恻隐 悯怜
下载PDF
论恻隐之心的悲剧底蕴
16
作者 骆冬青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131,共7页
孟子提出的"恻隐之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观念,以深隐的"心痛"为底蕴,审察艰险危难的悲剧情境,重构"仁"的内核。孟子设置了虚拟的美学事件,以危机为契机,虚拟以"井"为中心的悲剧性情境,从而将&qu... 孟子提出的"恻隐之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观念,以深隐的"心痛"为底蕴,审察艰险危难的悲剧情境,重构"仁"的内核。孟子设置了虚拟的美学事件,以危机为契机,虚拟以"井"为中心的悲剧性情境,从而将"井""人""仁"三者联系起来,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置身虚拟情境之间的"孺子"和见到"将入于井"的那"人",作为孟子创造的"概念性人物",作为体悟激切深挚情感的人,则常反射出某种悖谬,在预见、先知和茫昧、限知之间,激化了悲剧情境。孟子的哲学叙事注重过程的精微阐发,"将""于"二字,勾勒了情节"不到顶点"的蕴涵和某种"视觉暂留",推重了"恻隐之心"的根本性。"恻隐"作为痛感的心灵化、内在化和核心化,虽然是"仁"的扩展,却赋予"仁"以更深邃、高远的内涵,令"疼""痛"成为先验情性,成为心灵的悲剧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事件 恻隐 先验情性
原文传递
孟子乐舞起源观新探
17
作者 向万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90-91,共2页
《孟子》一书,主要以讨论政治、伦理等为主要内容,对于文艺偶有涉及,也仅是只言片语。因此,要探讨孟子有关文艺的思想,就必须钩沉索微,去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孟子的乐舞起源观,很少有人谈及,极个别论者按触到这一点,可又统而言之,笼而言... 《孟子》一书,主要以讨论政治、伦理等为主要内容,对于文艺偶有涉及,也仅是只言片语。因此,要探讨孟子有关文艺的思想,就必须钩沉索微,去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孟子的乐舞起源观,很少有人谈及,极个别论者按触到这一点,可又统而言之,笼而言之,断言孟子的乐舞起源观是唯心主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文艺起源 道德观念 羞恶之心 恻隐 是非之心 抵充 《孟子》 社会关系 唯心主义
下载PDF
孟軻“性善说”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18
作者 冷冉 《教育科学》 1985年第1期62-64,共3页
性善性恶之争,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者来说,已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人性不是指人与动物的共性;相反,是指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那些特性。这些特性包括遗传的特质,也包括后天环境与教育的特质。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般动物在其个体的发育... 性善性恶之争,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者来说,已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人性不是指人与动物的共性;相反,是指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那些特性。这些特性包括遗传的特质,也包括后天环境与教育的特质。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般动物在其个体的发育成长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善说 孟子 教育史 人性 盂子 恻隐 性善性恶 孔子 “理” 论题
下载PDF
孟子的人生理论
19
作者 郑晓江 程林辉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59-63,共5页
孟子生活在天崩地坼、诸侯混战的战国时期,社会处于急剧动荡、变化之中,他虽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高远之志,但由于自己的“仁政”学说不合“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的“时务”,所以,在政治舞台上无所建树。... 孟子生活在天崩地坼、诸侯混战的战国时期,社会处于急剧动荡、变化之中,他虽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高远之志,但由于自己的“仁政”学说不合“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的“时务”,所以,在政治舞台上无所建树。孟子一生虽然在政治舞台上连连碰壁,但在人生理论舞台上却获得了成功,演出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话剧:他对人格理想的高扬;对个体人格价值独立性、主动性的推崇;独特的人生修养方法以及人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臻于本体境界的论述,使他在中国人生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家人生理论的又一座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生理论 人格理想 个体人格价值 人生修养 良知良能 养心 恻隐 意志 盂子
下载PDF
郑义的黄河恋:苦苦追寻失落的民族魂
20
作者 郑波光 《当代文坛》 1986年第5期54-57,共4页
理解作家是每个评论工作者应当信守的一条原则,是评论作家作品的基本前提。但是,理解作家却不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我认识郑义大约是在一九八二年,在山西作协、《山西文学》召开的讨论焦祖尧、成一的作品讨论会上。郑义的《枫》,早就... 理解作家是每个评论工作者应当信守的一条原则,是评论作家作品的基本前提。但是,理解作家却不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我认识郑义大约是在一九八二年,在山西作协、《山西文学》召开的讨论焦祖尧、成一的作品讨论会上。郑义的《枫》,早就听到传闻,后来也读了,这是反映文革那一大批“伤痕文学”中能给我留下深刻而独特印象的少数篇目之一。一见面,我发现他比我想象的年纪要大,一副深度近视镜,一双似乎永远是睁大着直瞪瞪看人的大眼睛,鼻翼很宽,鼻梁却不高,一张棱角分明的嘴,平时这张嘴似乎收得很紧,不苟言笑。有些谢顶,方脸,略胖,肩宽背厚,块头很大,走起路来旁若无人。我曾跟他打趣:“你活象一个资本家大亨!”几位山西作家竟也颇有点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作品 黄河 中华民族 老井 “寻根文学” “改革文学” 山西文学 “伤痕文学” 活象 恻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