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当提倡大面积脑梗死后恶性脑水肿的预防理念及其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思缈 袁若圳 刘鸣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4-249,共6页
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致死致残的主要类型,恶性脑水肿是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治疗效果极差。当前研究和临床指南多关注恶性脑水肿发生后监护室管理及手术治疗等下游处理措施,针对恶性脑水肿防治的适宜措施相... 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致死致残的主要类型,恶性脑水肿是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治疗效果极差。当前研究和临床指南多关注恶性脑水肿发生后监护室管理及手术治疗等下游处理措施,针对恶性脑水肿防治的适宜措施相关研究明显滞后。我们认为如果能将防治关口前移,在恶性脑水肿发生前进行早期预测并及时干预,将比发生后的治疗更合理且可行。在研究方面应探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特别是恶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自然史规律,探索早期预防干预的时间窗;研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因素,从而筛选适宜患者进行精准干预防止或减轻恶性脑水肿发生。临床医生应重视大面积脑梗死早期临床表现,动态观察记录病情变化,及时予以综合性个体化管理,通过预防恶性脑水肿发生达到降低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脑水肿 预防 预测 大面积梗死 恶性脑水肿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后恶性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丽萍 王瀚 +2 位作者 高宗恩 刘迎春 成爱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1-745,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后恶性脑水肿可导致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症状迅速恶化及脑疝形成,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早期发现和治疗意义重大。本文现围绕缺血性脑卒中后恶性脑水肿的形成机制、预测因素和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恶性脑水肿 机制 预测 治疗
原文传递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成功再通后恶性脑水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章礼勇 袁良津 +2 位作者 施雪英 王雷 王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5-333,共9页
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血管成功再通后恶性脑水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国家脑卒中高级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经血管内治疗并实现早期血管内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 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LVO)血管成功再通后恶性脑水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国家脑卒中高级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经血管内治疗并实现早期血管内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AIS-LVO患者114例,依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恶性脑水肿,将所患者分为恶性脑水肿组(40例)和无恶性脑水肿组(7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卒中病史)、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NIHSS评分、桥接治疗、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成功再通时间、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闭塞血管、侧支循环、首过效应以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效果,通过随机森林图评估各影响因素对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重要性。结果与无恶性脑水肿组比较,恶性脑水肿组患者在心房颤动、入院NIHSS评分、术前NIHSS评分、外周血NLR、TOAST分型、闭塞血管、侧支循环不良、首过效应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术前高NIHSS评分(OR=1.124,95%CI:1.011~1.249,P=0.030)、高外周血NLR(OR=1.124,95%CI:1.031~1.225,P=0.008)、侧支循环不良(OR=4.408,95%CI:1.595~12.184,P=0.004)、非首过效应(OR=3.847,95%CI:1.444~10.251,P=0.007)是血管内治疗后恶性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770~0.921,P<0.01),敏感度82.5%,特异度79.7%,Hosmer-Lemeshow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恶性脑水肿 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急性脑梗死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刘志倩 王璐 魏全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05-710,共6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与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brain edema, MBE)发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与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brain edema, MBE)发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神经影像学数据。结果 共纳入患者798例。其中,MBE 93例(11.65%),非MBE 705例(88.35%)。MBE发生时间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发病后29(24,54)h。两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大面积大脑中动脉梗死、构音障碍、低热、意识状况、慢性心功能不全、TOAST分型、机械通气、胃管安置、入院第1天PCT、入院第3天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PCT、大面积大脑中动脉梗死均与MBE相关。结论 发病后24 h内PCT升高与急性脑梗死后MBE的发生相关。脑梗死后PCT升高的患者可能需要仔细的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恶性脑水肿 急性梗死
原文传递
血清CCL5、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关系
5
作者 王菲 张娟利 +1 位作者 苏航 赵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嘌呤能2X7受体(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并发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择AIS-LVO患者162例(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后72 h并发MBE 43例、未并发...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嘌呤能2X7受体(P2X7R)水平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并发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择AIS-LVO患者162例(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后72 h并发MBE 43例、未并发MBE 119例,同期另选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CL5、P2X7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LVO并发MB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L5、P2X7R水平对AIS-LVO并发MBE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CL5、P2X7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发现,AIS-LVO患者并发MBE者NIHSS评分、ASPECTS评分及血清CCL5、P2X7R水平均高于其未并发MBE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增加及血清CCL5、P2X7R水平升高为AIS-LVO并发MB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CCL5、P2X7R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IS-LVO并发MB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0.790、0.880,血清CCL5、P2X7R水平联合预测AIS-LVO并发MBE的AUC大于二者单独(P均<0.05)。结论血清CCL5、P2X7R水平升高是AIS-LVO并发MB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CL5、P2X7R水平对AIS-LVO并发MBE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 恶性脑水肿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 嘌呤能2X7受体
下载PDF
光谱CT在超急性期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发生的价值
6
作者 王英凯 侯红军 +2 位作者 崔林阳 于永泉 陈亚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光谱CT定量参数在超急性期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35例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接受光谱CT检查的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脑水肿恶性组和非恶性组。... 目的 探讨光谱CT定量参数在超急性期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35例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接受光谱CT检查的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脑水肿恶性组和非恶性组。计算两组患者脑缺血区净水摄取率(NWU)、碘浓度变化率(ΔIC)及有效原子序数变化率(ΔZ_(eff))。比较各定量参数组间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定量参数及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NWU、ΔIC及ΔZ_(eff)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IC是发生MCE的独立预测因素。由NWU、ΔIC及ΔZ_(eff)建立的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特异度为88.24%。结论 光谱CT定量参数ΔIC、ΔZ_(eff)与传统CT定量参数NWU建立的回归模型,对预测MCE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谱成像 恶性脑水肿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影像学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苏思宇 罗敏 +1 位作者 冯福婷 王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EVT)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MBE)的影像学预测因素。方法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EVT后的AIS患者51例,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统计分析患者的特定部位灌注参数、造影剂外渗情...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EVT)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MBE)的影像学预测因素。方法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EVT后的AIS患者51例,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统计分析患者的特定部位灌注参数、造影剂外渗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13例发生MBE。MBE组豆状核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更大、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更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HIHSS)评分更高(P<0.05)。结论较大的豆状核rMTT值、造影剂外渗对于AIS患者EVT后MBE发生的早期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水肿 血管内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 造影剂外渗
下载PDF
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相关预测因素及结局分析
8
作者 夏欢 李经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44-549,共6页
目的分析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MBE)的发生率、相关预测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因前循环ALVOS行血管内治疗(EVT)后成功再通的患者130例... 目的分析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MBE)的发生率、相关预测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因前循环ALVOS行血管内治疗(EVT)后成功再通的患者130例,收集患者详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OVS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结局。结果共纳入130例患者(男性62.3%),其中26例(20.0%)发生MBE,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1.180,95%CI 1.077~1.293,P<0.001)、取栓次数>3次(OR=3.759,95%CI 1.195~11.825,P=0.024)是前循环ALVOS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独立影响因素。发生MBE是90 d不良功能预后(OR=5.296,95%CI 1.855~15.122,P=0.002)和90 d死亡率(OR=34.850,95%CI 8.330~145.802,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IHSS评分预测ALVOS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 0.719~0.908,P<0.05),敏感度75.0%,特异度73.1%;取栓次数>3次的曲线下面积为0.721(95%CI 0.605~0.838,P<0.05),敏感度65.4%,特异度78.8%。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成功再通后发生MBE仍不少见,并与不良的临床结局相关,NIHSS评分和取栓次数>3次是预测MB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术 成功再通 恶性脑水肿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宏 刘俊 陶帮宝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指标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72h内患者是否发生恶性脑水肿将患者分为恶性脑水肿(MBE)组41... 目的 分析不同指标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72h内患者是否发生恶性脑水肿将患者分为恶性脑水肿(MBE)组41例和无MBE组83例,收集两组患者详细资料,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4(AQ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以上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后发生MBE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并计算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敏感度。结果 MBE组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平均值明显高于无MBE组(t=-3.660,P <0.01)。MBE组中血清MMP-9、AQP4、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MBE组(t=-5.329、-9.713、-12.675,P <0.05)。Logistic回归发现NIHSS评分、AQP4及VEGF均为MBE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1.182(1.021~1.415)、1.073(1.012~1.145)、1.122(1.013~1.231),P <0.05]。利用以上因素绘制预测MBE的列线图。ROC分析、拟合曲线发现此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NIHSS评分、AQP4、VEGF为脑梗死后MBE的危险因素,列线图可有效地预测MB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恶性脑水肿 LOGISTIC回归 列线图
下载PDF
血清HMGB1、Vaspin水平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丽君 陈浩 陈瑞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MCI)患者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13例AMCI患者,根据是否继发MBE...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MCI)患者恶性脑水肿(MBE)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13例AMCI患者,根据是否继发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1d、3d、7d时血清HMGB1、Vaspin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MCI患者发生MBE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HMGB1、Vaspin对MBE的预测价值。结果133例AMCI患者中37例出现MBE,发病率为27.82%。MBE组患者入院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MBE组(P<0.05),MBE组患者入院1d、3d、7d时血清HMGB1水平均高于非MBE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非MBE组(P<0.05);MBE组入院第3天血清HMGB1水平高于第1天、7天,而入院第3天时血清Vaspin水平低于第1天、7天(P<0.05);非MBE组各时间点血清HMGB1、Vasp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入院1天血清HMGB1、Vaspin水平与AMCI患者发生MBE存在相关性(P<0.05)。入院第1天时血清HMGB1联合Vaspin预测MBE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结论血清HMGB1、Vaspin水平与AMCI患者MBE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入院1d时血清HMGB1、Vaspin水平有助于早期预测MB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梗死 恶性脑水肿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早期影像学预测因素分析及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11
作者 夏欢 李经伦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4年第1期21-27,72,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cute large vascular occlusive stroke,ALVOS)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brain edema,MBE)的早期影像学预测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纳入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成功再通患者149例,术后即刻非... 目的分析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cute large vascular occlusive stroke,ALVOS)成功再通后发生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brain edema,MBE)的早期影像学预测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纳入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成功再通患者149例,术后即刻非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Non-contrast computed tomography,NCCT)评估介入后高密度影(Postinterventional cerebral hyperdensities,PCHDs),根据PCHDs的分布特点及范围提出一种征象即绸带征,定义为术后即刻NCCT上最大面积的高密度改变呈沿脑回的带状高密度影;根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恶性脑水肿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E的预测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检验绸带征的性能。结果共纳入149例患者(男性60.40%),其中27例(18.12%)发生MBE,108例(72.50%)发生PCHDs,50例(33.60%)发生绸带征;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1.228,95%CI=1.064~1.417,P=0.005)、绸带征(OR=19.007,95%CI=4.123~87.615,P<0.001)、术后白细胞数(OR=1.444,95%CI=1.06~1.966,P=0.020)是ALVOS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独立危险因素;绸带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15,95%CI=0.726~0.904,P<0.001)对ALVOS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预测价值高于术后NIHSS评分(AUC=0.812,95%CI=0.722~0.902,P<0.001)和术后白细胞数(AUC=0.719,95%CI=0.620~0.818,P<0.001)。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成功再通后仍有较高的MBE发生率,并与不良的功能预后相关,绸带征作为术后影像学的标志物是血管内治疗术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的诊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术 成功再通 介入后高密度 恶性脑水肿
原文传递
基于脑梗死和脑脊液的影像组学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分析
12
作者 徐敬敬 王志楠 +4 位作者 徐翔 马跃虎 彭明洋 陈国中 谢光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脑卒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心梗死区及脑脊液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MRI图像,基于软件自动分割...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脑卒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心梗死区及脑脊液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MRI图像,基于软件自动分割DWI高信号梗死区及脑脊液区,应用AK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特征选择方法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构建恶性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经筛选后具有10个特征的子集(包含7个DWI脑梗死特征和3个脑脊液特征)获得了最高的平均AUC值,并被指定为最终的特征子集纳入模型分析。ROC分析显示训练集患者预测恶性脑水肿的AUC为0.975,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3%、69.8%、93.5%;测试集患者预测恶性脑水肿的AUC为0.89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8%、90.3%、87.1%。结论基于DWI脑梗死和脑脊液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磁共振成像 脊液 恶性脑水肿 机器学习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大面积脑梗死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立强 孙勇 +4 位作者 王大维 赵新 刘冬梅 朱欣佚 谢建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8-991,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评估大面积脑梗死致恶性脑水肿(MBE)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入院12 h内行CT平扫和CTA检查。根据患者脑水肿程度不同,分成MBE组和非MBE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利用NIHSS、ASPECT、CS评分...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评估大面积脑梗死致恶性脑水肿(MBE)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入院12 h内行CT平扫和CTA检查。根据患者脑水肿程度不同,分成MBE组和非MBE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利用NIHSS、ASPECT、CS评分,以确定MBE的危险因素。结果有21例患者诊断为MBE,3 m时与非MBE组比较预后不良。两组NIHSS、ASPECT、CS评分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BE的危险因素表明,基于CTA图像测定的血管狭窄率≥70%、NIHSS评分>17和CS<2与MBE显著相关。结论 CT血管造影用于评估大面积脑梗死并发恶性脑水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大面积梗死 恶性脑水肿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
14
作者 张孝琴 骆志显 +3 位作者 郭文君 周晓军 夏能志 洪伟峰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并实现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4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MCE...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并实现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4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MCE组(n=89)和非MCE组(n=31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00例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中,男277例,女123例,年龄(68.09±12.17)岁。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组的舒张压高于非M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E组的ASPECT评分低于非MCE组,更可能位于前循环位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舒张压(OR=1.022,95%CI=1.005~1.039,P=0.010)、术前ASPECT评分(OR=0.742,95%CI=0.655~0.840,P<0.001)、NIHSS评分(OR=1.043,95%CI=1.004~1.083,P=0.031)以及前循环血栓(OR=8.942,95%CI=2.595~30.816,P=0.001)是术后M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低ASPECT评分、高NIHSS评分以及前循环血栓是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后舒张压升高会增加术后发生MCE风险。术后血压管理尤其是降低舒张压可能减少患者术后发生M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恶性脑水肿 血压 舒张压
下载PDF
幕上大面积脑梗死后恶性脑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15
作者 胡丽 刘庆益 +2 位作者 陈娜 刘庆芳 叶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63-0066,共4页
探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LHI)患者治疗后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并依据相关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4月-2022年4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85例LH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并发恶性脑水肿情况,... 探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LHI)患者治疗后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并依据相关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4月-2022年4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85例LHI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并发恶性脑水肿情况,同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并发恶性脑水肿患者纳入发生组,将其余未并发恶性脑水肿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未发生组临床资料,分析恶性脑水肿发生可能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常规治疗24h后,85例LHI患者并发恶性脑水肿31例,发生率为36.47%(31/8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HI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高、血管再通时间>3h、脑侧支循环不良均可能是患者常规治疗24h后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OR>1,P<0.05)。据此,构建相关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C-index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C-index=0.898),结果 显示,列线图的精确度、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理想曲线贴合良好。结论 LHI患者并发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可能为治疗前NIHSS评分高、血管再通时间>3h、脑侧支循环不良,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LHI患者恶性脑水肿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大面积梗死 恶性脑水肿 侧支循环 列线图
下载PDF
高压氧舱治疗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克 包志军 +1 位作者 张俊 梁彦彬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2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NBYY-BXDR-001型高压氧舱治疗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肌糖蛋白-C(TN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4例颅脑... 目的:研究NBYY-BXDR-001型高压氧舱治疗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肌糖蛋白-C(TN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4例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患者,根据术后高压氧治疗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术后1~3d内行高压氧介入治疗)和对照组(39例,术后4~10d行高压氧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MP-9、NGAL、TNC及TNF-α水平,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脑水肿持续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2周、3周及4周时GC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6,t=5.687,t=6.354,t=6.782;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3周及4周时血清MMP-9、NGAL、TNC及TNF-α水平均低于术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观察组)=125.127,F=98.224,F=137.791,F=105.226;F_(对照组)=113.370,F=73.363,F=115.520,F=84.069;P<0.05)。术后2周、3周及4周时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MMP-9、NGAL、TNC及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MMP-9)=5.689,t=6.879,t=8.253;t_(NGAL)=8.658,t=9.657,t=8.658;t_(TNC)=6.587,t=6.354,t=6.859;t_(TNF-α)=7.898,t=8.654,t=8.256;P<0.05)。观察组脑水肿高峰时间和脑水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4,t=-2.084;P<0.05)。结论:高压氧早期介入治疗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恶性脑水肿患者有助于减轻术后脑水肿,提高治疗效果,与其调整血清MMP-9、NGAL、TNC及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外伤术 恶性脑水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恶性脑水肿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童俊 彭明洋 +2 位作者 陈国中 马跃虎 姜海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基于多模态MRI影像组学及临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恶性水肿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收血管内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8例。将患者分为恶性脑水肿组和无恶... 目的 基于多模态MRI影像组学及临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恶性水肿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收血管内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8例。将患者分为恶性脑水肿组和无恶性脑水肿组。对患者多模态MRI图像病变区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及筛选,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水肿的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经筛选后与急性卒中恶性脑水肿高度相关的特征10个。ROC显示联合影像组学标签、年龄、入院NIHSS评分、DWI梗死体积、Tmax>6s体积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恶性脑水肿的AUC为0.959(敏感度和特异度:0.906、0.938),预测测试集恶性脑水肿AUC为0.889(敏感度和特异度:0.953、0.850)。该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13(95%CI:0.881~0.942,P<0.01)。结论 多模态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预测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恶性脑水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恶性脑水肿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艳平 李志超 赵彦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96-701,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致死率高。当急性大血管闭塞引起脑梗死时,血管内治疗可以快速地开通闭塞血管,实现缺血组织再灌注,以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患者预后。但有部分患者会在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恶性脑水肿,且死亡率高。为探讨急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致死率高。当急性大血管闭塞引起脑梗死时,血管内治疗可以快速地开通闭塞血管,实现缺血组织再灌注,以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患者预后。但有部分患者会在血管内治疗后发生恶性脑水肿,且死亡率高。为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恶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本文从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以及影像学标志物及时间窗、中性粒细胞计数、侧支循环、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B型利钠肽对脑水肿的影响方面进行综述,探索脑水肿的早期临床干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恶性脑水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诊脑血管内治疗术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覃城 覃彬 高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恶性脑水肿影响因素。方法对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的患者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分为恶性脑水肿及非恶性脑水肿组。结果急诊血管... 目的研究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恶性脑水肿影响因素。方法对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的患者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分为恶性脑水肿及非恶性脑水肿组。结果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恶性脑水肿组8例,非恶性脑水肿组27例,出血转化11例,恶性脑水肿组与非恶性脑水肿组在术前侧支循环及术后血流再灌注情况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急诊血管内治疗术后出血转化组发生恶性水肿风险大于无出血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的脑血流再灌注及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减少恶性脑水肿的发生风险,而脑血管内治疗术后出现出血转化则提示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机械取栓 恶性脑水肿 血流再灌注 侧支循环
下载PDF
脑梗死后恶性脑水肿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宇梅 刘猛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恶性脑水肿是指大面积脑梗死后发生严重占位效应的脑水肿,且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并可能因此进展为脑疝甚至死亡的恶性状态。恶性脑水肿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预测并及时干预恶性脑水肿临床意义重大。目前,寻... 恶性脑水肿是指大面积脑梗死后发生严重占位效应的脑水肿,且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并可能因此进展为脑疝甚至死亡的恶性状态。恶性脑水肿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预测并及时干预恶性脑水肿临床意义重大。目前,寻找能够预测恶性脑水肿发生指标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围绕近年来预测恶性脑水肿发生的研究进展,从临床评分、影像学指标和生化标志物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恶性脑水肿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水肿 大面积梗死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