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ERCP或PTCD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2例体会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洁 王翔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1164-1165,共2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行胆管支架置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MOJ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经ERCP途径放置胆管支架,不成功则应用PTCD放置胆管支架。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行胆管支架置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MOJ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经ERCP途径放置胆管支架,不成功则应用PTCD放置胆管支架。结果所有患者胆管支架均置入成功,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减低(P均<0.05);并发症:发生胆管炎3例、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全组无一例出现胆漏、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ERCP或PTCD放置胆道支架可有效治疗MOJ患者的胆管梗阻,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首选姑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黄疸 恶性梗阻性 胆管支架
原文传递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韩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10年对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引流术的护理情况。结果术后引流管堵塞重新置管2例,一般状态差,术前发热,术中出现寒...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10年对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管引流术的护理情况。结果术后引流管堵塞重新置管2例,一般状态差,术前发热,术中出现寒战、高热,被迫终止手术的1例,成功的27例。结论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是对失去外科治疗机会的患者行姑息性治疗或者为外科手术创造条件的最好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是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恶性梗阻性 介入治疗 胆管引流 并发症 护理 预防
原文传递
经皮肝穿胆汁内外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伟 孙立军 +4 位作者 贺洪德 李保华 王亚奎 李振武 钱澍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29期14-15,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皮肝穿胆汁内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肝穿胆汁内外引流术治疗,其中胆管癌12例,胰头癌8例,肝癌伴肝门淋巴结转移:6例,胆囊癌:4例。内外引流18例,外引流1例,失败1例... 目的评价经皮经皮肝穿胆汁内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肝穿胆汁内外引流术治疗,其中胆管癌12例,胰头癌8例,肝癌伴肝门淋巴结转移:6例,胆囊癌:4例。内外引流18例,外引流1例,失败1例。结果 PTCD成功率96.67%,血清总胆红素及转氨酶均明显下降,临床黄疸症状逐渐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恶性梗阻性 黄疸 胆道引流
下载PDF
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新 刘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802-1803,共2页
目的:对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8例,男性3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0±29)岁,所有患者均经CT及MRI检查,结合临床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全部行PTCD或胆道支架置入,28例患者术后给予TAC... 目的:对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8例,男性3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0±29)岁,所有患者均经CT及MRI检查,结合临床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全部行PTCD或胆道支架置入,28例患者术后给予TACE治疗,3例患者行PTGD治疗。结果:58例患者均胆道穿刺成功,置入引流管或放置胆道支架,各项胆红素(TBL,DBL,IBL)下降至正常者50例,无明显下降者5例,升高者3例,28例行TACE治疗,6例行PTGD治疗。结论:PTCD及胆道支架置入缓解梗阻性黄疸明显,先TACE治疗患者生存期超过未行TACE治疗患者,高位梗阻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恶性梗阻性 胆道支架 TACE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孜博 王宇宏 +2 位作者 孔哲 刘哲 王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1-120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3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16例,女101例;年龄为(62&... 目的探讨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3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16例,女101例;年龄为(62±10)岁。317例病人中,158例术前无胆道引流,115例术前胆道引流方式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44例术前胆道引流方式为经内镜逆行胆道引流(ERBD)。观察指标:(1)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胆汁细菌培养情况。(2)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病人临床病理特征。(3)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胆汁细菌耐药性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进行Bonferroni校正,多重比较中检验水准为0.0167。结果(1)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胆汁细菌培养情况:317例病人中,116例细菌培养阳性,包括43个菌种共168株菌株,其中术前无胆道引流36例(46株),行PTCD 39例(49株),行ERBD 41例(73株)。①317例病人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6.59%(116/317),术前无胆道引流、行PTCD、行ERBD病人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2.78%(36/158)、33.91%(39/115)、93.18%(41/44),3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66,P<0.05),其中术前行PTC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167),术前行ERB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和行PTCD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305,44.718,P<0.0167)。②多重细菌感染占比为36.21%(42/116),术前无胆道引流、行PTCD、行ERBD病人多重细菌感染占比分别为19.44%(7/36)、23.08%(9/39)、63.41%(26/41),3者多重细菌感染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1,P<0.05),其中术前行PTC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7,P>0.0167),术前行ERB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和行PTCD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恶性梗阻性 细菌 抗菌药物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内镜逆行胆道引流术
原文传递
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2
6
作者 钱晓军 翟仁友 +1 位作者 戴定可 于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和影响黄疸消退的因素。方法29例70岁以上患者,男19例,女10例,平均74.5岁。其中肝癌6例,胆管癌9例,胆囊癌3例,胰腺癌8例,转移癌3例。梗阻部位在胆总管13例,肝总...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和影响黄疸消退的因素。方法29例70岁以上患者,男19例,女10例,平均74.5岁。其中肝癌6例,胆管癌9例,胆囊癌3例,胰腺癌8例,转移癌3例。梗阻部位在胆总管13例,肝总管肝门区以上16例。10例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19例放置了胆道支架,所用支架6种20枚,术后1周造影或摄片复查。术前、术后查血生化全项,分析影响黄疸消退的因素。结果复查时引流通畅,支架扩张良好。黄疸消退19例明显,2例比较明显,8例不明显。留置支架者胆红素由(347.13±136.29)μmol/L降至(222.30±116.45)~(117.82±87.72)μmol/L;单纯外引流者由(448.02±96.79)μmol/L降至(292.41±135.26)~(119.36±162.11)μmol/L,单纯引流与留置支架效果无明显区别。引流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13例,死亡7例。发现黄疸消退与肿瘤类别、术前尿素氮、术后白蛋白、α-羟丁氨酸脱氢酶及尿素氮相关;与梗阻部位、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介入治疗恶性黄疸方法简单、疗效确实。但对高龄患者治疗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介入疗法 介入放射学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3
7
作者 钱晓军 戴定可 翟仁友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52-75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法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治疗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无法手术切除恶性梗阻性黄疸住院病人233例。常规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后,放置外引流管或内外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留置,用以解除胆管梗阻。临床观...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法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治疗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无法手术切除恶性梗阻性黄疸住院病人233例。常规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后,放置外引流管或内外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留置,用以解除胆管梗阻。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BUN等生化指标改变,并观察生存时间、引流有效时间。结果全部病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手术成功。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492±1556mmol/L降至1789±1412mmol/L(t=1790,P=0000)。术前合并感染62例,术后控制23例,术后新发胆道感染27例,胸部感染2例,术后存在感染68例。30d内死亡30例,死亡组与非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胆红素差异显著,年龄差异显著,并与蛋白相关,与术后ALT、Cr相关、与HBDH、BUN相关,术后51例出现再梗阻,7例引流管脱落。全组生存中位时间73个月,通畅中位时间140个月。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可有效缓解黄疸,改善由于梗阻性黄疸引起的各种症状。对于老年人或身体状况较差的病人应慎重,术后应及时控制感染,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放置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 胆道造影 金属内支架
原文传递
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37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7
8
作者 范恒伟 刘会春 +2 位作者 李宗狂 周磊 金浩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后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7例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或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下行PTCD,术后1周在DSA下经PTCD窦道置入胆道金属支架,经此...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后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7例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或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下行PTCD,术后1周在DSA下经PTCD窦道置入胆道金属支架,经此途径将体外引流转换为内引流。结果 137例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274.7±151.5)μmol/L,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150.1±100.6)μmol/L(P<0.01),肝功能明显改善(P<0.01),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29±0.77)个月。结论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可重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超声 PTCD 胆道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胆道支架与外科分流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5
9
作者 戴放 黄信华 +2 位作者 陈勇 李彦豪 周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梗阻 胆道支架术 分流术 姑息治疗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53
10
作者 阳秀春 秦月兰 +1 位作者 胡进晖 莫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患者入组,6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观察组60例除常规出院宣教外,责任护士对患者予...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患者入组,6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观察组60例除常规出院宣教外,责任护士对患者予延续性护理即出院后继续予以跟踪服务,指导其伤口的观察与换药、引流液的量色质观察、PTCD管护理知识和并发症的处理、饮食和休息等,并建立延续性护理档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PTCD带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PTCD管脱出、堵塞、管道相关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PTCD带管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胆道感染、PTCD管堵塞或脱出、伤口感染、管道相关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术 延续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比较 被引量:50
11
作者 张小坚 张联合 +1 位作者 张士良 李东燕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4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术式分为ERCP组与PTCD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黄疸缓解率、...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术式分为ERCP组与PTCD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黄疸缓解率、并发症、治疗成本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ERCP组与PTCD组低位梗阻及高位梗阻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4.74%vs.71.43%、84.21%vs.100.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CD组低位梗阻及高位梗阻黄疸缓解率分别为98.25%vs.78.57%、68.42%vs.92.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DBIL、TBIL术后2周与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CD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26%vs.17.1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CD组低位梗阻黄疸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vs.28.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与PTCD组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治疗费用分别为(13.54±2.54)d vs.(20.14±3.38)d、(2.62±0.15)万元vs.(2.15±0.41)万元、(4.82±0.69)万元vs.(5.04±0.71)万元,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与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低位梗阻首选ERCP治疗,高位梗阻首选PTC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原文传递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36
12
作者 牛洪涛 翟仁友 +3 位作者 王剑锋 黄强 于平 戴定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4-968,共5页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后与胆道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因恶性梗阻性黄疸第1次行PTBD引流术,术前白细胞计数不高、无发热、不存在术前胆道感染的连续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30d内胆道感染...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后与胆道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因恶性梗阻性黄疸第1次行PTBD引流术,术前白细胞计数不高、无发热、不存在术前胆道感染的连续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30d内胆道感染发生的情况将患者分为胆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术前20个潜在的与PTBD术后胆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糖尿病、肝功能分级、引流方式、是否存在未引流胆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胆肠吻合手术史等进行分析。20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连续变量的比较应用Studentt检验,分类变量应用X。检验;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可能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54例患者中55例发生术后胆道感染(35.7%),即胆道感染组;99例术后未发生胆道感染,即非胆道感染组。胆道感染相关的病死率为2.6%(4/154)。154例患者中131例行术中胆汁细菌培养,胆道感染组45例,26例为阳性;非感染组86例,17例为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57,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20个潜在危险因素中,糖尿病(X^2=10.470,P〈0.01)、肝功能分级(X^2=36.324,P〈0.01)、存在未能引流胆管(X^2=9.540,P〈0.01)、内外引流(X^2=9.856,P〈0.01)、ERCP或胆肠吻合史(X^2=14.196,P〈0.01)、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t=-3.288,P〈0.01)、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t=-2.099,P〈0.05)、丙氨酸转氨酶(t=-2.112,P〈0.05)、凝血时间(t=-3.648,P〈0.01)、血白蛋白含量(t=-2.071,P〈0.05)、白细胞计数(t=2.022,P〈0.05)、高位胆道梗阻(X^2=6.190,P〈0.05)、肝硬化病史(X。=5.439,P〈0.05)13个因素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对这13个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胆道感染 介入放射学
原文传递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利弊及合理选择 被引量:33
13
作者 全志伟 王健东 +15 位作者 王忠裕 何振平 姜洪池 秦鸣放 田雨霖 谭毓铨 王贵民 田伏洲 吴志勇 余云 杨福全 梁力建 苗毅 戴存才 郭峰 王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6-783,共8页
梗阻性黄疸病因主要有炎症、结石及肿瘤等,可引起肝、肾、胃肠道以及凝血系统功能严重损害。然而关于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减黄问题,由于其有利有弊,多年以来一直存有争论。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了国内部分知名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梗阻性黄疸病因主要有炎症、结石及肿瘤等,可引起肝、肾、胃肠道以及凝血系统功能严重损害。然而关于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减黄问题,由于其有利有弊,多年以来一直存有争论。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了国内部分知名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各抒己见,虽尚不能定论,但旨在为临床外科医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术前减黄 临床外科医师 凝血系统 胃肠道 编辑部
原文传递
一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 被引量:36
14
作者 何国林 徐小平 +4 位作者 周陈杰 程远 潘明新 高毅 蒋泽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经临床筛选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例,胰头癌1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肿瘤射频消融,然后置入相匹配的金属内支架...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经临床筛选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例,胰头癌1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肿瘤射频消融,然后置入相匹配的金属内支架。结果 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其中一例CA-199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率先在国内开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新的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介入治疗方式,射频消融能减少操作时肿瘤的出血,进一步阻止肿瘤的局部增长,从而延长内支架的通畅期和患者的存活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内 射频消融术 支架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0
15
作者 戴定可 翟仁友 于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材料与方法  1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胆管引流 ,男 83例 ,女 47例。年龄 31~ 86岁 ,平均 6 3 .5岁。其中胆管癌 5 7例 ,转移癌 2 3例 ,肝癌... 目的 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材料与方法  13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胆管引流 ,男 83例 ,女 47例。年龄 31~ 86岁 ,平均 6 3 .5岁。其中胆管癌 5 7例 ,转移癌 2 3例 ,肝癌 2 0例 ,胰腺癌 2 2例 ,胆囊癌 8例。结果  97例放置了胆管支架 ,其中 2 8例因多支胆管梗阻除放置支架外还放置了引流管 ,33例单纯放置了内、外引流管。血胆红素 1周内由 2 3 .4± 16 .2mg/dl降为 15 .7± 8.8mg/dl ,肝内多发胆管梗阻胆红素下降不明显。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为感染 15例 ,3例出现败血症 ,肝功能损害 11例 ,胆管出血 2例。术后 30天内患者死亡率为 9.2 % (12 /130 )。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内支架置入 胆管引流
下载PDF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介入治疗近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处理 被引量:29
16
作者 夏永辉 徐克 +1 位作者 苏洪英 冯博 《当代医学》 2009年第5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及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的近期(2周之内)并发症,探讨和总结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收集我院介入病房收治的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104例,60例接... 目的观察和分析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及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的近期(2周之内)并发症,探讨和总结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收集我院介入病房收治的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104例,60例接受PTCD,43例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15例先行PTCD后择期再行内支架置入术,1例未能完成手术。观察和分析2周内并发症情况,总结相关处理措施和经验。结果2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严重并发症5例,死亡4例。除死亡病例外,所有患者经积极围手术期相关处理,病情转为平稳,介入治疗后黄疸明显减轻,2周左右胆红素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经皮介入治疗方法包括PTCD及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减黄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极为重要,绝大多数病人可转危为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并发症 经皮介入治疗
下载PDF
^(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韩成龙 马亦龙 +2 位作者 欧盛秋 赵昌 蒙志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8例,为对照组;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患者22例,为观察组。两组均... 目的研究和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8例,为对照组;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患者22例,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并胆道支架植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胆道开通时间分别为(8.7±0.7)和(6.2±0.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4±0.8)和(8.7±0.5)个月,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两组之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生存时间及胆道开通时间明显延长,对于125I粒子条联合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 胆道支架植入术 I125放射粒子
下载PDF
ERCP和PTCD途径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陈保银 庞林元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967-971,共5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36例,其中经ERCP途径53例(ERCP...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36例,其中经ERCP途径53例(ERCP组)中低位梗阻44例、高位梗阻9例,经PTCD途径83例(PTCD组)中低位梗阻24例、高位梗阻59例。比较2组的手术成功率、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结果①2组手术成功率:ERCP组和PTCD组手术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位梗阻者在ERCP组和PTCD组间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位梗阻者在ERCP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PTCD组(P<0.05)。②2组临床疗效: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位梗阻者在ERCP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PTCD组(P<0.05),而高位梗阻者在ERCP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PTCD组(P<0.05)。③2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ERCP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TCD组(P<0.05),2组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ERCP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P<0.05),其中低位梗阻者在ERCP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P<0.05),而高位梗阻者在ERCP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TCD组(P<0.05)。结论经ERCP和经PTCD途径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低位梗阻患者而言经ERCP更有优势,对于高位梗阻患者而言经PTCD途径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金属支架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单侧入路行双侧胆管内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9
作者 徐克 刘瑞宝 +4 位作者 赵仲春 张曦彤 冯博 周玉斌 富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 评价经单侧入路左、右肝胆管内支架和 /或内涵管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肿瘤所致左、右肝胆管同时受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MOJ)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12例左、右肝内胆管同时受累的MOJ病人 ,经皮经左肝或右肝单侧入路 ,通过在左 右... 目的 评价经单侧入路左、右肝胆管内支架和 /或内涵管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肿瘤所致左、右肝胆管同时受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MOJ)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12例左、右肝内胆管同时受累的MOJ病人 ,经皮经左肝或右肝单侧入路 ,通过在左 右肝管间和肝管 胆总管间置入金属内支架或内涵管行胆管内引流。结果  12例MOJ病人左 右肝管间、肝管 胆总管间共置入内支架 16枚 ,内涵管 8个。 2周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治疗前 ( 3 75± 5 2 .98) μmol/L下降到 ( 117.0 8± 3 9.0 9) μmol/L。 3~ 6个月复查内引流均通畅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单侧入路双侧肝管内引流术是治疗左 右肝管同时受累型MOJ的一项创伤小、费用低 ,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实用的介入治疗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内引流术 介入治疗 放射学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与术前减黄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继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98-502,共5页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手术前 减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