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丹丹 化宏金 +7 位作者 李明娜 李可栋 马淑颖 贡其星 张智弘 范钦和 赵华 李海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UCOG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收集并观察6例UCOGCP临床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3例肿瘤组织Sanger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的突变状态,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UCOGC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收集并观察6例UCOGCP临床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3例肿瘤组织Sanger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的突变状态,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范围40至77岁(中位年龄58岁),3例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最大径2.0~5.8 cm,大体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占位,切面灰白质硬,部分病例可见囊性出血坏死区。镜下肿瘤特征性的由两种细胞成分组成,一种为体积较大、形态温和的破骨样巨细胞;另一种为单核异型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显著伴异染色质;核分裂象活跃,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组织间质出血常见。2例肿瘤合并普通型导管腺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破骨样多核巨细胞表达CD68、波形蛋白、白细胞共同抗原,Ki-67阳性指数低;单核异型细胞表达波形蛋白、p16、p53,Ki-67阳性指数高;4例单核异型细胞表达至少一项上皮标志物。3例病例行分子病理检测KRAS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显示有KRAS基因点突变。结论UCOGCP是一种罕见的胰腺未分化癌组织学亚型,组织形态学方面类似骨与软组织的恶性巨细胞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KRAS基因检测亦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临床病理学特征 未分化癌 病理学分析 骨样 胰腺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细胞共同抗原
原文传递
鼻腔及鼻窦肿瘤治疗中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2
作者 李树春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0年第2期13-14,共2页
近年来在鼻腔和鼻窦肿瘤的处理中有三项引人瞩目的进展,即CT扫描的应用、超高压放射源的应用和颅面联合进路切除术的应用。在上述技术的影响下,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点滴经验。临床资料自1981年1月至1988年10月,共收治鼻腔鼻窦... 近年来在鼻腔和鼻窦肿瘤的处理中有三项引人瞩目的进展,即CT扫描的应用、超高压放射源的应用和颅面联合进路切除术的应用。在上述技术的影响下,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点滴经验。临床资料自1981年1月至1988年10月,共收治鼻腔鼻窦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男33、女27,年龄13~72岁,平均46.8岁。临床诊断上颌窦肿瘤26例,鼻腔或鼻腔筛窦肿瘤34例。病理诊断鳞癌35例,未分化癌6例,肉瘤5例,腺样囊性癌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腺癌、骨巨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瘤、恶性淋巴瘤、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巨细胞瘤各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 颅面联合进路 恶性巨细胞 内翻性乳头状 血管外皮细胞 腺样囊性癌 巨细胞 恶性黑色素 上颌窦癌 筛窦肿
下载PDF
骨盆巨大恶性巨细胞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小军 董扬 +2 位作者 鲍琨 张春林 曾炳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64-65,共2页
骨巨细胞瘤(GC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肿瘤,起源于骨的非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成分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呈圆形的基底细胞。本病为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的肿瘤,病变具有局部侵袭、复发和转移倾向;好发于长骨骨端,依次为股骨远... 骨巨细胞瘤(GC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肿瘤,起源于骨的非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成分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呈圆形的基底细胞。本病为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的肿瘤,病变具有局部侵袭、复发和转移倾向;好发于长骨骨端,依次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胫骨远端.扁骨中好发部位依次为骶骨、椎体、骨盆等部位。骨巨细胞瘤发生于骨盆髋臼且体积巨大者,较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骨盆巨大恶性巨细胞瘤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骨盆 巨细胞 骨肿 结缔组织 基底细胞 破骨细胞 股骨远端
下载PDF
骨骼
4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关键词 骨肿 骨肉 巨细胞 纤维粘液 软骨 中华骨科杂志 恶性巨细胞 软骨肉 四肢骨 骨淋巴管
下载PDF
脊椎骨巨细胞瘤CT表现(附3例报告)
5
作者 周茂义 王滨 +2 位作者 魏道芹 李丽新 赵炳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5年第1期47-48,64,共3页
骨巨细胞瘤常发于长骨骨端,X线平片上表现较为特征,诊断不难。而发生于脊椎骨的巨细胞瘤则较为少见。关于脊椎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国内报道尚少。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骨巨细胞瘤3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巨细胞 CT表现 骨质破坏 恶性巨细胞 软组织肿块 脊椎骨 破坏区 CT扫描 X线平片 附属医院
下载PDF
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病例报告)
6
作者 郭香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S1期172-173,共2页
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病例报告)郭香莲(太原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或是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于鼻腔鼻窦... 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病例报告)郭香莲(太原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或是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于鼻腔鼻窦者尤为少见。自1965年以来我科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病例报告 医院耳鼻喉科 恶性巨细胞 恶性黄色肉芽肿 眼内容剜出术 纤维组织细胞 鼻塞症状 鼻息肉手术 眶底
下载PDF
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
7
作者 李登全 余乃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骨外恶性肿瘤,发现3例,均经病理证实。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作为本瘤组织学特征是破骨型多核巨细胞数量众多,且大多呈结节状排列。其组织象与骨巨细胞瘤极为相似,首先要注意二者间的鉴别... 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骨外恶性肿瘤,发现3例,均经病理证实。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作为本瘤组织学特征是破骨型多核巨细胞数量众多,且大多呈结节状排列。其组织象与骨巨细胞瘤极为相似,首先要注意二者间的鉴别。本瘤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往常施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复发率极高,本文对复发3例采用肿瘤广泛切除及带蒂肌皮瓣移植修复创口的联合手术均获治疗成功,随访2.5~6年未见复发。本术式治疗较为彻底并能一期重建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 恶性巨细胞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牙龈瘤的病理性属与分型
8
作者 张元坚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8期511-512,共2页
关键词 牙龈 细胞 血管 恶性巨细胞 息肉状 牙结石 毛细血管扩张 食物嵌塞 化脓性肉芽肿 肉芽组织
下载PDF
肝原发性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江小玲 贡仁武 +2 位作者 张敏 龚健 吕翔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肝原发性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及患者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另对石蜡切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结果镜下见瘤组织呈多结节状... 目的初步探讨肝原发性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及患者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另对石蜡切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结果镜下见瘤组织呈多结节状,结节由多核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单核瘤细胞和少量纤维母细胞所构成。免疫组化染色见瘤细胞vimentin和CD68(+)。结论本例肿瘤的瘤细胞虽然无明显的异型性,但患者于术后3个月死亡,说明仅凭形态学改变并不能可靠地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尽管肿瘤在形态学上并无明显的恶性指征,肿瘤也可为高度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恶性巨细胞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肺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附1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毅 王泰龄 +2 位作者 吴璥 周伟 夏文魁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08-109,129,共3页
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较少见,发生于肺内者国内尚未见报道。对于其组织学来源尚无定论。本文报告1例肺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其主要组成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及单核性瘤细胞,组织学上颇似骨巨细胞瘤。通过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确定其组织... 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较少见,发生于肺内者国内尚未见报道。对于其组织学来源尚无定论。本文报告1例肺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其主要组成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及单核性瘤细胞,组织学上颇似骨巨细胞瘤。通过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确定其组织来源为组织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恶性巨细胞
下载PDF
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侍孝红 钱雪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liver)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预后。方法对本院的1例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进行研究。结果肿块较大,大片出血、坏死...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liver)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及预后。方法对本院的1例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进行研究。结果肿块较大,大片出血、坏死,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较多。随访半年,患者死亡,诊断为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CD68几乎所有多核细胞均为阳性,部分单核细胞CD68染色阳性。结论原发性软组织巨细胞瘤是一类罕见肿瘤,好发于四肢及躯干表浅软组织,发生于肝更是罕见;好发年龄为成年人,男女性别差异不大。免疫组化染色CD68阳性。该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大多数经过是良性,但确有恶性患者。治疗以扩大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原发性恶性巨细胞 病理特点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耿艳华 王昌兴 +1 位作者 陈培辉 苏泳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观察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MFH)病理形态 ,进一步探讨其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并结合有关电镜文献资料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BMFH由骨原始间充质细... 目的 观察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BMFH)病理形态 ,进一步探讨其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应用并结合有关电镜文献资料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BMFH由骨原始间充质细胞发生并具有组织细胞、原纤维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免疫学表型及中间型细胞 (过渡细胞 )超微结构特点和多项分化潜能。结论 BMFH从形态学上须与骨纤维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及特殊类型骨肉瘤相鉴别 ,从组织学发生上彼此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临床病理分析 过渡细胞 细针穿刺 特殊类型 间充质细胞 恶性巨细胞 结论 参考 联系
下载PDF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隽 张惠箴 +3 位作者 蒋智铭 汤莉 刘亮 陈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腱鞘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MGCT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继发性MGCTS的石蜡切片分别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其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与6... 目的探讨恶性腱鞘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MGCT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继发性MGCTS的石蜡切片分别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其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与63例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diffuse-type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DGCTS)相比较,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GCTS好发于中老年人,较良性GCTS发病年龄略大,通常见于下肢负重大关节周围。多为局部多次复发病例,影像学呈明显恶性改变,关节旁软组织有巨大肿块影,骨组织有广泛浸润性破坏,MRI显示各序列均见低信号结节,提示含铁血黄素沉积。2例MGCTS均继发于DGCTS,镜下仍保留部分DGCTS细胞构成,炎症背景中有较多大滑膜样单核细胞增生并伴有异型性,细胞胞质丰富,嗜伊红色,核偏位,排列松散,免疫标记示Clusterin强阳性。肿瘤细胞广泛浸润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并见大片凝固性坏死,较多脉管内瘤栓。MGCTS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略高于DGCTS。结论 MGCTS大多继发于DGCTS或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真正的肿瘤细胞可能是恶变的大滑膜样单核细胞,此细胞Clusterin免疫组化标记阳性,有助于MGCTS的病理鉴别诊断。MRI显示各序列均见低信号结节,提示含铁血黄素沉积,是MGSTS影像学诊断的重要特征之一。MGCTS的诊断需综合评估诸多诊断依据,包括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以及肿瘤体积大、广泛浸润性生长、大片坏死、脉管内瘤栓等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腱鞘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恶性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顺 郭卫 +2 位作者 杨荣利 鲍冬梅 李大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研究恶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组织学特征,并评估在本中心治疗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方法]回顾在本院治疗的所有原发和继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病例,共44例,对随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恶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组织学特征,并评估在本中心治疗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方法]回顾在本院治疗的所有原发和继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病例,共44例,对随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共有26例PMGCT和18例SMGCT患者;其中8例SMGCT为放疗后肉瘤变患者。在PMGCT,患者年龄从1~66岁(平均40.6岁);在SMGCT,患者年龄从22~67岁(平均39.9岁)。从诊断骨巨细胞瘤到诊断SMGCT的平均时间间隔在放疗后SMGCT组为12.8年(4~22年),在手术后SMGCT组为9.8年(2~28年)。在PMGCT组中,组织分类为骨肉瘤的有1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9例,纤维肉瘤4例。在SMGCT组中组织学分类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3例,骨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29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6.9%。广泛切除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结论]恶性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预后很差的肉瘤。需要注意和良性骨巨细胞瘤相鉴别。广泛切除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辅助化疗及局部放疗在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仍没有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巨细胞 外科治疗 放疗后肉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恶性骨巨细胞瘤的诊治与随访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刚 蒋电明 +1 位作者 郝杰 郭书权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为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8.8岁,4例既往有良性骨巨细胞瘤史。3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肿瘤细胞灭活+植骨内固定术,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骨巨细胞瘤从最初发病到恶变的间隔时间为18~108个月,平均59.5个月。随访时间平均为24.8个月,3例无疾病复发征象,2例带瘤存活,1例死亡。结论骨巨细胞瘤患者在初诊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若手术困难,可考虑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治疗 诊断 随访
下载PDF
以骨肉瘤形态为主的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蒋婷 周隽 +4 位作者 陈春燕 庞艳蕊 沈岚 陈杰 刘志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以骨肉瘤形态为主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PMGCT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MGCTB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7例PMGCTB中,女性4例,男性3例,年龄9~66岁(平均39.5岁,中位年龄35... 目的探讨以骨肉瘤形态为主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PMGCT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MGCTB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7例PMGCTB中,女性4例,男性3例,年龄9~66岁(平均39.5岁,中位年龄35岁)。发生部位以股骨骨端最常见(3/6),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占位、溶骨和硬化混合性占位为主;多数骨皮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5/7)。组织学均以普通型骨肉瘤形态为主,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完全消失或少量存在。免疫表型:6例肿瘤细胞H3F3A G34W核阳性、1例H3F3A G34V核阳性,所有肿瘤均表达SATB2、p63,p53呈野生型,Ki67增殖指数10%~50%。所有病例均发现H3F3A基因改变,6例为H3F3A p.G34W突变,1例为H3F3A p.G34V突变。结论PMGCTB罕见,当缺乏经典骨巨细胞瘤组织学特征时诊断更具挑战性,需结合影像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并注意与骨肉瘤及其他高级别肉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骨肉 H3F3A
下载PDF
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美千 任俊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3-95,共3页
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的恶性肿瘤,是骨组织或其附属组织的新生物。骨肿瘤可分为原发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按骨肿瘤的恶性程度又分为良性、恶性以及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骨巨细胞瘤,按细胞来源可分为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多... 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的恶性肿瘤,是骨组织或其附属组织的新生物。骨肿瘤可分为原发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按骨肿瘤的恶性程度又分为良性、恶性以及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骨巨细胞瘤,按细胞来源可分为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骨巨细胞瘤、网状细胞肉瘤等。我科自2008年至2012年共收治骨肿瘤手术患者24例,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干预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患者 骨骼 原发性骨肿 恶性巨细胞 术前后 恶性 转移性骨肿
下载PDF
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秀淳 刘晓平 +1 位作者 周银 王永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5-28,共4页
复习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和山东医科大学附院20年间治疗的11例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男4例,女7例。年龄平均22.6岁。发生于股骨下端5例,胫骨上端6例。疼痛和肿胀为主要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平均随访6年1个月(2年~13年7个月... 复习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和山东医科大学附院20年间治疗的11例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男4例,女7例。年龄平均22.6岁。发生于股骨下端5例,胫骨上端6例。疼痛和肿胀为主要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平均随访6年1个月(2年~13年7个月)。无复发、转移和死亡。另对8例标本进行了流式细胞计分析。证明了原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作者认为瘤段切除术是一种可取的手术方法。化疗对提高保肢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原发 临床病理分析 治疗 胫骨上端 保肢手术 恶性程度 股骨下端 计分 济南军区
下载PDF
6例恶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分析并复习文献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刚 郭书权 +1 位作者 郝杰 蒋电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GCT)可能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MGCT患者6例,分析临床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6例均为继发MGCT,首次发病到恶... 目的:探讨恶性骨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GCT)可能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明确并成功随访的MGCT患者6例,分析临床资料并回顾文献。结果:6例均为继发MGCT,首次发病到恶变间隔平均52.7个月。恶变结果:纤维肉瘤3例,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3例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接受病灶边缘切除+辅助治疗,1例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例接受化疗和姑息治疗。随访平均22.8个月。2例无疾病征象,2例带瘤存活,2例死亡。结论:MGCT约占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总数的5%。放疗和反复不彻底的手术可能诱发GCT恶变。染色体失稳、异倍体出现和中心体畸变可能是恶变的重要因素。GCT患者在初次治疗后3年以上复发,需要怀疑恶变的可能。早期发现并行根治性手术,有望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发病机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腓骨上端骨巨细胞瘤1例
20
作者 王振海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03年第4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恶性巨细胞 腓骨头 X线平片 长骨骨巨细胞 X线表现 软组织 CT检查 皮质骨 原发性骨肿 溶骨性破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