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奥古斯丁自由意志与恩典——恩典不否定自由 被引量:1
1
作者 冉林 《品位·经典》 2020年第7期45-49,共5页
奥古斯丁早期与晚期的自由意志理论存在明显差异。在早期的自由意志论中,为了反对摩尼教的恶是实体的理论,并且受到古希腊哲学理性的影响,奥古斯丁给予自由意志肯定性,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于作恶等都是意志的自由决断,并且认为没有... 奥古斯丁早期与晚期的自由意志理论存在明显差异。在早期的自由意志论中,为了反对摩尼教的恶是实体的理论,并且受到古希腊哲学理性的影响,奥古斯丁给予自由意志肯定性,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于作恶等都是意志的自由决断,并且认为没有意志参与的事情,即使是善的,也是不幸的。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从而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而在奥古斯丁晚年与佩拉纠主义的论战中,由于佩拉纠主义把自由意志绝对化、认为人的得救全凭意志自身做出的善行,进而否定了上帝的恩典,把人类得救必需的恩典置于从属地位,奥古斯丁修改了他的自由意志理论,不再给予自由意志积极的主体性地位,而是把自由意志置于原罪与恩典之下,使意志受到必然性的统治。虽然早期自由意志论与晚期自由意志论有着诸多差异,预定的恩典的提出更似对自由意志的否定,但是,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体系当中,原罪下的意志仍然是自由的,并且恩典论的提出没有完全取消意志的自由,而是对意志自由的成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丁 自由意志 恩典
下载PDF
詹森派与“中国礼仪之争”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佳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6年第1期201-216,388,共17页
'中国礼仪之争'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詹森派对耶稣会的攻击在中国礼仪之争的性质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走向。本文尝试从耶稣会和詹森派不同的恩典论出发探讨... '中国礼仪之争'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詹森派对耶稣会的攻击在中国礼仪之争的性质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走向。本文尝试从耶稣会和詹森派不同的恩典论出发探讨其对中国礼仪以及耶稣会传教策略的不同解读。一方面挖掘双方有关中国礼仪争论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将中国礼仪之争置于中世纪末期天主教改革的时代背景中,探讨17、18世纪欧洲的思想变迁对中国礼仪之争的影响,以便对明清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有更清晰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之争” 耶稣会 詹森派 恩典
原文传递
一篮子恩礼——韦斯利恩典论
3
作者 李景雄 《金陵神学志》 2016年第4期136-145,共10页
恩典是约翰·韦斯利的核心信仰,本文从称义、成圣、圣洁、完全、先备、光荣等方面阐述韦斯利的恩典论。
关键词 韦斯利 恩典
原文传递
詹森派与“中国礼仪之争”
4
作者 黄佳 《宗教与历史》 2018年第2期120-134,259,共16页
'中国礼仪之争'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詹森派对耶稣会的攻击在'中国礼仪之争'的性质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走向。本文尝试从耶稣会和詹森派不同的恩典... '中国礼仪之争'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詹森派对耶稣会的攻击在'中国礼仪之争'的性质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走向。本文尝试从耶稣会和詹森派不同的恩典论出发,探讨其对中国礼仪以及耶稣会传教策略的不同解读。一方面挖掘双方有关中国礼仪争论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将'中国礼仪之争'置于中世纪末期天主教改革的时代背景,探讨17~18世纪欧洲的思想变迁对'中国礼仪之争'的影响,对明清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有更清晰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典 “中国礼仪之争” 耶稣会 詹森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