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除虫菊酯和迷迭香对大鼠大脑突触体ATP酶的活性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子超 梁醒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9-402,共4页
除虫菊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农业和家庭昆虫防治,主要通过作用于膜结合蛋白而对动物起神经毒性。迷迭香因其抗氧化功能而被应用于很多商业化的除虫菊酯产品中。本实验以大鼠大脑突触体ATP酶为研究对象,对除虫菊酯和迷迭香的药理学... 除虫菊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农业和家庭昆虫防治,主要通过作用于膜结合蛋白而对动物起神经毒性。迷迭香因其抗氧化功能而被应用于很多商业化的除虫菊酯产品中。本实验以大鼠大脑突触体ATP酶为研究对象,对除虫菊酯和迷迭香的药理学进行了研究.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突触体,通过检测无机磷的量来测定总ATP酶和Mg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除虫菊酯在浓度为10μmol/L时总ATP酶和Mg2+-ATP酶分别降低到对照的80.3%和46.9%.迷迭香在浓度为0.3~30μmol/L时几乎不影响ATP酶活性,当浓度上升到3000μmol/L时,总ATP酶活性降低到66.8%,而Mg2+-ATP酶活性降低到54.5%.10μmol/L除虫菊酯和30μmol/L迷迭香混合物引起总ATP酶和Mg2+-ATP酶分别降低到72.9%和33.4%.结论:1)除虫菊酯能抑制大鼠大脑ATP酶活性;2)迷迭香只在高浓度下才对ATP酶有抑制作用;3)迷迭香能增强除虫菊酯对ATP酶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酯 迷迭香 atp酶 Mg2+-atp酶 大鼠大脑突触体
下载PDF
Mn^(2+)和Mn^(3+)对大鼠肝细胞膜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沛力 王晖 +4 位作者 张淑华 褚金花 张曼 肖阳 李国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0-482,共3页
关键词 大鼠 atp酶 膜流动性
下载PDF
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慈安 武峰 +3 位作者 毛竹君 魏振 李勇进 魏品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7期3240-3244,共5页
目的:观察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姜半夏乙醇提取物(终浓度为1mg/ml,0.5mg/ml,0.25mg/ml,0.125mg/ml)处理SGC7901细胞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 目的:观察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姜半夏乙醇提取物(终浓度为1mg/ml,0.5mg/ml,0.25mg/ml,0.125mg/ml)处理SGC7901细胞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描绘生长曲线,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药物干预后细胞ATP酶活力;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对SGC7901细胞诱导凋亡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在姜半夏乙醇提取物诱导细胞后细胞发生了边缘毛刺、体积缩小等形态学变化,同时可见细胞折光度和贴壁能力下降;Annexin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显示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总ATP酶活力在药物干预72小时后出现明显下降;并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细胞形态异常改变以及ATP酶活力抑制作用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姜半夏乙醇提取物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抑制细胞ATP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半夏乙醇提取物 胃癌 增殖 凋亡 atp酶
原文传递
间甲酚对瓯江彩鲤早期发育总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俊华 梁琍 +1 位作者 姚俊杰 冯亚楠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5,共4页
在水温(20±2)℃条件下,设置7 mg/L、13 mg/L、19 mg/L的间甲酚(m-cresol)浓度梯度,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早期发育过程中总ATP酶活性变化及间甲酚对总ATP酶影响。结果表明,瓯江彩鲤总ATP酶活性在成熟卵和受精... 在水温(20±2)℃条件下,设置7 mg/L、13 mg/L、19 mg/L的间甲酚(m-cresol)浓度梯度,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早期发育过程中总ATP酶活性变化及间甲酚对总ATP酶影响。结果表明,瓯江彩鲤总ATP酶活性在成熟卵和受精卵中无显著差异(P>0.05);各浓度组总ATP酶活性表现为良好的剂量-效应和发育时期-效应关系;总体上看,瓯江彩鲤早期发育从原肠胚期开始,总ATP酶活性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酚 瓯江彩鲤 早期发育 atp酶
下载PDF
生长阶段及温度对微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征征 黄旭雄 +1 位作者 严佳琦 朱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大溪地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daxid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实验对象,探讨批次培养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温度处理的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结果表明:三种...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大溪地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daxid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为实验对象,探讨批次培养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温度处理的藻细胞总ATP酶活性。结果表明:三种微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总ATP酶活性均有显著变化。同一种微藻生长繁殖越快的阶段,其相对生长常数K和藻细胞总ATP酶活性也越大。不同生长阶段亚心形扁藻、大溪地球等鞭金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的相对生长常数K与其细胞总ATP酶活力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0.79、0.82。亚心形扁藻在25~27℃之间细胞总ATP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在30℃以上细胞总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大溪地球等鞭金藻在25~30℃,细胞总ATP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温度高于30℃细胞总ATP酶活性则急剧下降。小新月菱形藻在经20℃以上温度处理后,细胞总ATP酶活性总体上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本研究表明藻细胞的总ATP酶活性与微藻细胞生长活力密切相关,并可应用于微藻适宜培养温度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心形扁藻 大溪地球等鞭金藻 小新月菱形藻 生长活力 相对生长常数 atp酶活性
下载PDF
黄芪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结构及线粒体T-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顺花 王淑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结构及线粒体T-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黄芪延缓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分青年对照组(A)、老龄空白对照组(B)、黄芪低剂量组(C)、黄芪中剂量组(D)、黄芪高剂量...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结构及线粒体T-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黄芪延缓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分青年对照组(A)、老龄空白对照组(B)、黄芪低剂量组(C)、黄芪中剂量组(D)、黄芪高剂量组(E)和维生素EC组(F),采用电镜观察小鼠皮肤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皮肤组织中线粒体总ATP酶活性。结果: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细胞氧化损伤,线粒体肿胀,出现空泡化。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较,老龄空白对照组(P<0.01)、黄芪低剂量组(P<0.01)、黄芪中剂量组(P<0.01)、黄芪高剂量组(P<0.01)、维生素EC组(P<0.01)线粒体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黄芪低剂量组(P<0.01)、黄芪中剂量组(P<0.01)、黄芪高剂量组(P<0.01)、维生素EC组(P<0.01)均可提高皮肤组织中线粒体ATP酶活性。结论:自然衰老小鼠的皮肤组织中有明显的氧化损伤,胶原蛋白减少,线粒体ATP酶活性明显降低。黄芪对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发挥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皮肤中线粒体ATP酶活性,提高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自由基 线粒体atp酶 线粒体DNA片段缺失 自然衰老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