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继红 《甘肃科技》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人口结构是人口素质的社会性反映,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造了人口-经济模型,从模型中可直观地看出表现人口构成的三个主要指标性别比,农业人口比和总抚养比,均与能标明经济发展状况的人均... 人口结构是人口素质的社会性反映,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造了人口-经济模型,从模型中可直观地看出表现人口构成的三个主要指标性别比,农业人口比和总抚养比,均与能标明经济发展状况的人均生产总值成显著相关。然而,目前我国的这三个指标值均偏高,正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人口结构的优化已是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性别 抚养 农村人口
下载PDF
人口红利问题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车士义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2期11-14,共4页
人口红利问题是经济学和人口学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但是对于人口红利的具体定义仍然存在分歧。文章重新界定了人口红利的概念以及衡量标准,并以此标准探讨了中国人口红利的特征和影响经济增长的条件和传导机制。
关键词 人口红利 抚养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我国寿险需求主要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春玲 王丛芳 《河北金融》 2008年第3期65-66,共2页
本文对我国寿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保费收入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国民生产总值与通货膨胀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验证了相关的经济理论,但是总抚养比的影响却与经济理论不符。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国民生产 通货膨胀率 抚养
下载PDF
城镇化增长率对我国城镇人口抚养比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茶香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4-27,37,共5页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和载体,本文从定量方面核算了城镇化增长率的高低快慢对我国未来城镇人口的抚养比和养老保险基金积累额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少年抚养 老年抚养 抚养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湖南省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建明 胡晓莉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以湖南省居民储蓄为样本,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湖南省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从而给出稳定居民储蓄的合理建议。通过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抚养比与居民储蓄成负相关,通货膨胀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 以湖南省居民储蓄为样本,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湖南省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从而给出稳定居民储蓄的合理建议。通过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抚养比与居民储蓄成负相关,通货膨胀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储蓄成正相关,而利率与居民储蓄无显著相关性。这说明降低利率并不是控制居民储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和规范金融证券市场才能有效地稳定居民储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居民收入 通货膨胀率 抚养 利率 实证分析
下载PDF
河南省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奇成 张亚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38-44,共7页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推导,建立人均收入、人均物质资本和总抚养比三者的计量模型,利用1987—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理论对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河南省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推导,建立人均收入、人均物质资本和总抚养比三者的计量模型,利用1987—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理论对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河南省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在长期,总抚养比对人均收入具有负向影响,人均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总抚养比变化对人均收入的影响比物质资本投入大;在短期,抚养比变化并未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物质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抚养 协整理论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模型视角下人力资本、人口红利研究
7
作者 曾文帝 《时代金融》 2022年第12期12-17,21,共7页
明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解释人口发展的内部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提供了参考,提出适应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如人口自然增长率、... 明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解释人口发展的内部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提供了参考,提出适应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如人口自然增长率、总抚养比、失业率等进行分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包含的函数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得出,失业率和总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明显负相关,而高技术劳动人员比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经济发展的前期呈现正相关,后期开始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人口自然增长率 失业率 人力资本 数理分析 人口红利 函数模型 抚养
下载PDF
我国货物贸易收支趋势分析——基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
8
作者 董贞良 安佰万 +1 位作者 王兴起 谢宗晓 《生产力研究》 2020年第7期95-97,138,共4页
在影响货物贸易收支趋势的因素中,除了人口年龄结构,还有国内的港口建设、交通运输、通信、外贸政策等,但是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调整等方式改变,各国可因此增加对价值链转移的吸引力。而拥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是... 在影响货物贸易收支趋势的因素中,除了人口年龄结构,还有国内的港口建设、交通运输、通信、外贸政策等,但是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调整等方式改变,各国可因此增加对价值链转移的吸引力。而拥有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是短时间内不能实现的,这是低端制造业价值链在国际间转移的根本决定力量,故将人口年龄结构作为货物贸易收支的根本影响因素,而放弃其它短期因素。文章通过分析总抚养比的变化对货物贸易顺差/GDP的影响,以评估人口年龄结构对货物贸易收支趋势的长期影响,估算货物贸易收支顺差转逆差的时间拐点在2033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人口年龄结构 抚养 货物贸易收支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研究延迟退休政策的必要性
9
作者 陈歆宇 王垚 +1 位作者 王安迪 王天园 《应用数学进展》 2022年第3期1345-1354,共10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是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年~201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GM (1, 1)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2029年各个年龄段的人口进行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是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年~201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GM (1, 1)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2029年各个年龄段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20年~2029年6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数的增幅大于另两个年龄段的常住人口数增幅之和,且总抚养比持续上升,单位劳动年龄人口需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适龄劳动人数占总常住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人口中适龄劳动资源匮乏,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即将消失。同时,养老金赤字日益加剧,为缓解这些问题,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迫在眉睫。除此之外,本文建立差分方程模型,求解出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后我国保险公司每月投资收益率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延迟退休 灰色预测模型 年龄结构 抚养 适龄劳动资源 人口红利 养老金赤字 差分方程模型 投资收益率下限
下载PDF
“人才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10
作者 宋奇成 张亚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本文基于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推导,建立包含人均GDP、人均物质资本、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劳动参与率、总抚养比的计量模型,并利用2001-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分析,人均... 本文基于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推导,建立包含人均GDP、人均物质资本、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劳动参与率、总抚养比的计量模型,并利用2001-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分析,人均物质资本、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为正,总抚养比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为负,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在模型中加入从业人员变量后,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对人均GDP的正向作用加大;从区域性角度分析,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对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增长均显著为正且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次之,最后是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人员 受教育程度 抚养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我国人口流动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相对力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仲常 董东冬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80,共10页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实现地区财政均等化方面其效果如何,文章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流动,特别是年轻劳...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实现地区财政均等化方面其效果如何,文章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流动,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动,改变了各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总扶养比,进而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西部地区总扶养比高于东部地区,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反而低于东部地区。文章最后提出将地区人口负担差异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分析体系,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和提高地区财政帮扶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相对力度(CRT) 抚养(GDR) 地区差异化
原文传递
人口结构对中日美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武力超 林俊民 +1 位作者 韩华桂 陈玉春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20,共15页
以老龄化问题为特点的人口结构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宏观因素,也引来各学科学者的关注。房产市场同样是另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是什么因素造成房产市场在不同国家表现迥异?人口结构的不同是否造就房地产市场相悖的长期走势?基于美国1... 以老龄化问题为特点的人口结构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宏观因素,也引来各学科学者的关注。房产市场同样是另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是什么因素造成房产市场在不同国家表现迥异?人口结构的不同是否造就房地产市场相悖的长期走势?基于美国1975—2010年州级样本、日本1980—2010年郡县级样本和我国2002—2013年省级样本数据,综合运用线性和面板数据方法,从人口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和城市化等多维度考察人口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变化对日本、美国和中国房价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城市化阶段不同是人口结构对中、日、美影响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区分具体影响时,少年抚养比与房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则出现了分化,美国老年抚养比与房价呈正相关关系,日本和中国方面则是负相关关系。最后,就稳定我国房地产价格走向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城市化 房地产价格 老年抚养 人口抚养 少年抚养 房地产市场
下载PDF
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5,80,共8页
本文基于联合国人口司关于中国2015年分性别1岁年龄组人口数据,在一定的生育水平、死亡水平、迁移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参数假定下,利用队列分要素法预测2016-2100年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调整下... 本文基于联合国人口司关于中国2015年分性别1岁年龄组人口数据,在一定的生育水平、死亡水平、迁移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参数假定下,利用队列分要素法预测2016-2100年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调整下总和生育率的反弹增加了预测期内劳动年龄人口数,缓解了其下降的趋势;从总抚养比波动趋势可以得出,生育政策调整的初期是增加了社会的抚养负担,2057年后才能有效缓解社会的抚养负担,但并不能逆转其上升的趋势;以50%的人口抚养比为测算标准,生育政策调整将使人口窗口期提前4年左右结束;生育政策调整使得2100年总抚养比降低25.65%,将导致经济增长加快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红利 人口抚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改进GM(1,1)模型在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天魁 王波 顾基发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4,共10页
由于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波动性较大,如果采用普通灰色预测模型无法更加准确地进行预测,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M(1,1)模型.通过将改进模型与普通模型进行对比得出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改进模型预测精度较... 由于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波动性较大,如果采用普通灰色预测模型无法更加准确地进行预测,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M(1,1)模型.通过将改进模型与普通模型进行对比得出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改进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因此文章采用二次多项式模拟的改进模型进行预测.将该改进模型应用于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预测中,并结合2007-2011年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数据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并用2012年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合格,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几年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便于该市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为其他相关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抚养 上海 预测 最小二乘法 GM(1 1)模型.
原文传递
北京市出生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2000-2017年的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瑶 孟浩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第5期264-265,共2页
选取广受关注的人口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社会保障指标、人口指标、受教育指标以及医疗指标等多方面探讨了影响北京市人口出生率的因素,从而可以更好的解决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调以及人口流动等问题。
关键词 人口出生率 人口抚养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下载PDF
基于二次项拟合GM(1,1)的社会总抚养比预测模型
16
作者 姚星桃 文传军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4期6-8,12,共4页
对社会总抚养比预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二次拟合GM(1,1)的社会总抚养比预测模型。对原始数据做一次累加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做二次项拟合,基于江苏省2010—2015年抚养比数据,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从模型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16—202... 对社会总抚养比预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二次拟合GM(1,1)的社会总抚养比预测模型。对原始数据做一次累加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做二次项拟合,基于江苏省2010—2015年抚养比数据,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从模型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16—2025年,江苏省社会总抚养比和社会负担是逐年增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抚养 GM(1 1)模型 二次项拟合 预测精度等级
下载PDF
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的预测分析——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改进GM(1,1)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天魁 王波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CSCD 2014年第4期374-379,共6页
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波动性较大,单纯地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无法更加准确地进行预测,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改进GM(1,1)模型.首先文章介绍了普通GM(1,1)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步骤;接着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 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波动性较大,单纯地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无法更加准确地进行预测,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改进GM(1,1)模型.首先文章介绍了普通GM(1,1)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步骤;接着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弱化波动较大的数据,加强其规律性从而建立新的GM(1,1)模型;最后结合2007-2011年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数据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并用2012年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合格,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几年上海市社会总抚养比,便于该市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为其他相关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抚养 上海 预测 最小二乘法 GM(1 1)模型
下载PDF
人口红利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18
作者 胡建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3期81-82,96,共3页
从社会总抚养比、劳动者受教育状况和人口流动趋向方面,分析了贵州省的人口红利状况。2003-2008年贵州的总抚养比超过了50%,而且存在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认为贵州近期的人口负担在一段时间后将会表现为较高的人口红利,并就贵州如... 从社会总抚养比、劳动者受教育状况和人口流动趋向方面,分析了贵州省的人口红利状况。2003-2008年贵州的总抚养比超过了50%,而且存在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认为贵州近期的人口负担在一段时间后将会表现为较高的人口红利,并就贵州如何发挥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人口红利 社会抚养 人口流动 劳动力素质
下载PDF
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19
作者 郭晓芳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3-76,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了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效应,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1年的人口经济数据,对我国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应挖掘潜在的人口因素机遇,保持我国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了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效应,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1年的人口经济数据,对我国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应挖掘潜在的人口因素机遇,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储蓄率 社会抚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