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与经济增长: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爱民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118,共8页
本文研究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发展的轨迹和存在的局限性。作者发现,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和指导政策实践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总供给模型局限于解释短期经济波动,不能解释现实经济中由于总供给条件改善(或者恶化)而...
本文研究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发展的轨迹和存在的局限性。作者发现,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和指导政策实践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总供给模型局限于解释短期经济波动,不能解释现实经济中由于总供给条件改善(或者恶化)而导致的经济增长(或者衰退),从而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2)总供给(AS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被界定为外生冲击性质的,忽略了要素管理、市场成长和市场环境改善以及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作用;(3)总需求-总供给理论体系中没有与总需求管理相对应的总供给管理,供给经济学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作者从总供给理论的发展轨迹和理论赖以成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假设、方法论、以及意识形态立场等方面探讨这些偏颇的原因,并从理论逻辑和政策实践的角度提出改进的思路。作者希望本研究能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经济增长
总供给
理论
总供给
管理
原文传递
真实经济循环模型——西方总供给理论之四
2
作者
朱运法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8-42,共5页
总供给理论研究的问题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由不同数量的投入品如工厂、设备、原材料及劳动力等等所决定,经济中的各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实际总产量或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社会就业量是多少;就是说,总供给理论研究总产出与总就业量是如何...
总供给理论研究的问题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由不同数量的投入品如工厂、设备、原材料及劳动力等等所决定,经济中的各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实际总产量或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社会就业量是多少;就是说,总供给理论研究总产出与总就业量是如何决定的。西方经济学的总供给理论随着时间的变迁经历了不断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循环模型
总供给
理论
经济循环
理论
原文传递
名义工资合同模型——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介绍之三
3
作者
庄建华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49-52,共4页
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面临的"停滞膨胀"问题日益严重,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对物价水平与失业率相互关系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总供给函数"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自然失业率"理论、&q...
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面临的"停滞膨胀"问题日益严重,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对物价水平与失业率相互关系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总供给函数"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自然失业率"理论、"长期工资合同"模型和卢卡斯的"货币幻觉"模型等。本文着重论述名义工资合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义工资合同模型
总供给
理论
经济
理论
原文传递
厂商调价成本与粘性价格——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之二
4
作者
朱运法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3-56,共4页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理论,一般都假定价格是完全有弹性的,总供给波动的原因,要么到诸如"石油危机"或技术进步之类的"真实因素"中去寻找,要么到诸如"货币幻觉"一类的主观因素中去寻找。而凯恩...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理论,一般都假定价格是完全有弹性的,总供给波动的原因,要么到诸如"石油危机"或技术进步之类的"真实因素"中去寻找,要么到诸如"货币幻觉"一类的主观因素中去寻找。而凯恩斯主义理论,则假定价格(包括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的,这时,总供给的波动,便取决于总需求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家
总供给
理论
价格
原文传递
西方总供给理论概览
5
作者
樊纲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4-46,共3页
70年代以来,随着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的日趋严重和迟迟得不到治愈,西方经济学界对总供给理论的研究日益发展,迄今已构成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80年代写成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和理论专著中,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
70年代以来,随着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的日趋严重和迟迟得不到治愈,西方经济学界对总供给理论的研究日益发展,迄今已构成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80年代写成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和理论专著中,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那种“总需求决定论”的分析方法和只有总需求分析、没有(或只占很小篇幅)总供给理论的“不对称”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所谓总供给理论,直接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供给
理论
西方经济学界
西方宏观经济学
概览
需求决定论
凯恩斯主义
70年代
通货膨胀
原文传递
卢卡斯的“货币幻觉”模型——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介绍之一
6
作者
庄建华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6-50,共5页
80年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形成。这种理论以“理性预期”等概念为基础,用新古典主义的方法,着重对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卢卡斯(R.E.Jr Lucas)的“货币幻觉总供给模型”,便...
80年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形成。这种理论以“理性预期”等概念为基础,用新古典主义的方法,着重对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卢卡斯(R.E.Jr Lucas)的“货币幻觉总供给模型”,便是这派经济学家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
货币幻觉
供给
模型
卢卡斯
总供给
理论
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
经济学发展
原文传递
题名
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与经济增长: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爱民
机构
四川大学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118,共8页
文摘
本文研究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发展的轨迹和存在的局限性。作者发现,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和指导政策实践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总供给模型局限于解释短期经济波动,不能解释现实经济中由于总供给条件改善(或者恶化)而导致的经济增长(或者衰退),从而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2)总供给(AS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被界定为外生冲击性质的,忽略了要素管理、市场成长和市场环境改善以及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作用;(3)总需求-总供给理论体系中没有与总需求管理相对应的总供给管理,供给经济学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作者从总供给理论的发展轨迹和理论赖以成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假设、方法论、以及意识形态立场等方面探讨这些偏颇的原因,并从理论逻辑和政策实践的角度提出改进的思路。作者希望本研究能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经济增长
总供给
理论
总供给
管理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真实经济循环模型——西方总供给理论之四
2
作者
朱运法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8-42,共5页
文摘
总供给理论研究的问题是: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由不同数量的投入品如工厂、设备、原材料及劳动力等等所决定,经济中的各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实际总产量或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社会就业量是多少;就是说,总供给理论研究总产出与总就业量是如何决定的。西方经济学的总供给理论随着时间的变迁经历了不断的变化。
关键词
经济循环模型
总供给
理论
经济循环
理论
分类号
F014.3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名义工资合同模型——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介绍之三
3
作者
庄建华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49-52,共4页
文摘
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经济面临的"停滞膨胀"问题日益严重,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对物价水平与失业率相互关系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总供给函数"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自然失业率"理论、"长期工资合同"模型和卢卡斯的"货币幻觉"模型等。本文着重论述名义工资合同模型。
关键词
名义工资合同模型
总供给
理论
经济
理论
分类号
F24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厂商调价成本与粘性价格——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之二
4
作者
朱运法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3-56,共4页
文摘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理论,一般都假定价格是完全有弹性的,总供给波动的原因,要么到诸如"石油危机"或技术进步之类的"真实因素"中去寻找,要么到诸如"货币幻觉"一类的主观因素中去寻找。而凯恩斯主义理论,则假定价格(包括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的,这时,总供给的波动,便取决于总需求的变化。
关键词
西方国家
总供给
理论
价格
分类号
F091.34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方总供给理论概览
5
作者
樊纲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4-46,共3页
文摘
70年代以来,随着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的日趋严重和迟迟得不到治愈,西方经济学界对总供给理论的研究日益发展,迄今已构成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80年代写成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和理论专著中,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那种“总需求决定论”的分析方法和只有总需求分析、没有(或只占很小篇幅)总供给理论的“不对称”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所谓总供给理论,直接地说,
关键词
总供给
理论
西方经济学界
西方宏观经济学
概览
需求决定论
凯恩斯主义
70年代
通货膨胀
分类号
F24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卢卡斯的“货币幻觉”模型——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介绍之一
6
作者
庄建华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6-50,共5页
文摘
80年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形成。这种理论以“理性预期”等概念为基础,用新古典主义的方法,着重对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卢卡斯(R.E.Jr Lucas)的“货币幻觉总供给模型”,便是这派经济学家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关键词
当代西方
货币幻觉
供给
模型
卢卡斯
总供给
理论
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
经济学发展
分类号
F823.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与经济增长:观察与思考
陈爱民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2
真实经济循环模型——西方总供给理论之四
朱运法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原文传递
3
名义工资合同模型——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介绍之三
庄建华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原文传递
4
厂商调价成本与粘性价格——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之二
朱运法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原文传递
5
西方总供给理论概览
樊纲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原文传递
6
卢卡斯的“货币幻觉”模型——当代西方总供给理论介绍之一
庄建华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