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性·忏悔——评日本新华侨女作家陈永和《一九七九年纪事》 被引量:6
1
作者 林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日本新华侨女作家陈永和以"女扮男装"的"我"叙述历史,通过"身体"书写特殊时期底层人物的命运,审视身体与身份、权力、性的重重纠葛,特别是揭示了从性虐到享虐的女性悲剧。不同于往常灵魂深处闹革命的《... 日本新华侨女作家陈永和以"女扮男装"的"我"叙述历史,通过"身体"书写特殊时期底层人物的命运,审视身体与身份、权力、性的重重纠葛,特别是揭示了从性虐到享虐的女性悲剧。不同于往常灵魂深处闹革命的《一九七九年纪事》,以身体性忏悔的冷静,对当今社会具有现代性意义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说这是日本华文文学对中国文学所奉献的一点"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份 权力 性虐 享虐 忏悔
下载PDF
239名高中男生儿童期性虐待调查 被引量:66
2
作者 陈晶琦 王兴文 Michael P. Dunne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 :了解高中男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 ,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 ,对某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的 2 39名高中男生就有关儿童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 2 39名... 目的 :了解高中男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 ,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 ,对某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的 2 39名高中男生就有关儿童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 2 39名男生中 ,有 5 5人 ( 2 3 0 % )报告 16岁前曾经历过非情愿的或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 ;其中 3人 ( 1 3% )经历过被试图性交 ,2人 ( 0 8% )经历过被强行性交。49 1%的儿童期性虐待首次发生年龄在 11岁及以下。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男生比较 ,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男生抑郁情绪量表得分高 ;自尊量表得分和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评价得分低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重视男童中儿童性虐待问题的研究 ;儿童期性虐待经历是影响受害者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性虐 心理健康 高中男生 抑郁情绪量表 自尊量表
下载PDF
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 被引量:46
3
作者 阎燕燕 孟宪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索童年期创伤和虐待经历与成年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童年虐待和创伤量表(CAT)和EPQ问卷,随机选择34位心理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为样本组和37位正常人为对照组施测,其中37人在两周后进行CAT重测。结果:EPQ的P维度与CAT总分... 目的:探索童年期创伤和虐待经历与成年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童年虐待和创伤量表(CAT)和EPQ问卷,随机选择34位心理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为样本组和37位正常人为对照组施测,其中37人在两周后进行CAT重测。结果:EPQ的P维度与CAT总分及各分量表均显著相关(P<0.01),N维度与除性虐待外的其它分量表显著相关(P<0.05),E维度与CAT总分及负面环境、情感虐待呈显著负相关(P<0.05)。病人组在CAT总分和负面环境分上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童年期虐待和创伤经历与成年期罹患精神疾病密切相关,与成年后的人格发展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创伤 EPQ问卷 CAT 童年虐待 住院病人 人格发展 精神疾病 童年期 分量表 对照组 正常人 心理科 维度 性虐 负相关 正常组 成年期 环境
下载PDF
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对女生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45
4
作者 陈晶琦 Michael P.Dunne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42-1143,共2页
关键词 儿童期 性虐 女生 心理 性行为
下载PDF
中国6省市2508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晶琦 韩萍 +1 位作者 连光利 Michael P. Dunne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6-869,共4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对北京、河北、山西、江苏、陕西、安徽6省市6所普通高校中2508名大学生(女生1360人,男生1148人)童年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对北京、河北、山西、江苏、陕西、安徽6省市6所普通高校中2508名大学生(女生1360人,男生1148人)童年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2508名大学生中,有24.8%的女生和17.6%的男生报告16岁前曾经历过1项或1项以上的性虐待,其中包括非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女生20.0%,男生14.6%)和包括触摸在内的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女生14.1%,男生7.8%).儿童期性虐待经历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是农村还是非农村、父母亲文化程度等没有明显的关联.与没有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比较,有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均分偏高.结论 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性虐 大学生 回顾性调查
原文传递
892名卫校女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陈晶琦 韩萍 Michael P.Dunne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了解卫校女生儿童时期性虐待发生情况 ,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卫生、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儿童性虐待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 ,对一所卫校 892名女生就有关儿童时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 目的 了解卫校女生儿童时期性虐待发生情况 ,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卫生、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儿童性虐待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 ,对一所卫校 892名女生就有关儿童时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 892名女生中 ,有 2 5 6 % (2 2 8/ 892 )报告 16岁以前经历过或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 (身体接触的性虐待中包括被试图性交和被强行性交 )。其中 12 9人经历过身体接触的性虐待 ,占 14 5 %。 5 2 6 %的儿童首次性虐待经历发生在 12岁及以下。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女生比较 ,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女生抑郁情绪量表得分高 ;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评价得分低 ;有性交行为比例高 ;在调查的近 12个月里有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参与或卷入斗殴、以及在调查近 30天里曾吸烟饮酒的发生率均明显偏高。结论 儿童性虐待问题在我国并非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校女生 儿童期 性虐待经历 心理健康 儿童行为 精神卫生
原文传递
论家庭暴力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亚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发展中国家 家庭成员 人身自由 社会问题 发达国家 国际社会 性虐 全球性 联合国
下载PDF
565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晶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73-877,共5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9月对一所普通高校565名大学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565名大学生中,有20.0%(32/...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9月对一所普通高校565名大学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565名大学生中,有20.0%(32/160)的女生和14.3%(58/405)的男生报告16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18名(11.3%)女生和31名(7.7%)男生经历过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儿童期性虐待经历首次发生年龄59.4%的女生、51.7%的男生发生在11岁及以下。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比较,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抑郁情绪量表得分高;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评价得分低;症状自评简表中的躯体症状、敌意、强迫症状和焦虑得分高;有过性交行为及在调查的近一年里考虑过自杀、饮酒醉过的比例高。结论 儿童性虐待问题在中国并非少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相关。亟待开展儿童期性虐待的预防工作及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 儿童性虐 回顾性调查 性交 酒醉 大学生 女生
原文传递
小学生家长对儿童性虐待的认识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晶琦 韩萍 +1 位作者 陈海华 李秀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了解小学生家长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的知识、态度和与子女交流的情况。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 ,对某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 1-5年级 5个班的 2 71名小学生家长就其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认识及与孩子交流的情况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 ... 目的 :了解小学生家长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的知识、态度和与子女交流的情况。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 ,对某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 1-5年级 5个班的 2 71名小学生家长就其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认识及与孩子交流的情况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家长中 ,93 6%的家长赞成学校进行预防儿童性虐待的教育 ,但同时有 41 5 %的家长担心这种教育可能会导致儿童对“性”知道得太多。有半数左右的家长在儿童性虐待问题认识上尚存在明显差距 ,与孩子交流不够 ,只有 1 8%的家长给孩子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虐待内容的书刊或音像制品。未成年时父母与其谈论过如何预防性虐待话题的家长其知识、态度及与自己子女交流的得分均明显好于父母没有与其谈论过如何预防性虐待话题的家长的得分。结论 :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的研究 ,尽快出版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 ,提高家长对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家长 儿童性虐 知识 态度 子女交流 心理卫生
下载PDF
大中专学生童年期性虐待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晶琦 马玉霞 +2 位作者 程亚杰 陈铂 梁艺怀 《中国性科学》 2006年第8期3-7,共5页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4年12月对河北省1所大学和1所中专的528名学生就儿童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18.9%的学生报告16岁前有过下列1项或...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4年12月对河北省1所大学和1所中专的528名学生就儿童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18.9%的学生报告16岁前有过下列1项或以上非情愿的性经历:言语性骚扰(9.1%)、侵犯者故意在其面前暴露性器官(5.3%)、被他人触摸身体隐私部位(10.0%)、被试图性交(2.8%)和被迫性交(2.1%)。多态Logistic回归分析,被调查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与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16岁前居住地(农村与非农村)及父母亲文化程度等无明显关联。性侵犯者主要是熟悉的未成年人。结论:我国儿童期性虐待问题常见。应重视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预防性虐待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性虐 学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5例受性虐待儿童感染性病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德如 周玲 +3 位作者 蒲萍 左开伦 张可义 李小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性病 性虐 儿童 病例分析
下载PDF
701名女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23
12
作者 孙言平 段亚平 +3 位作者 孙殿凤 衣明纪 高风格 王玖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目的 探讨成年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危险因素及施虐者特征。方法 用自编性虐待问题及家庭环境问卷,对某学院701名成年女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家庭情况及施虐者特征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701名女生中有155人(22.11%)回答1... 目的 探讨成年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危险因素及施虐者特征。方法 用自编性虐待问题及家庭环境问卷,对某学院701名成年女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家庭情况及施虐者特征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701名女生中有155人(22.11%)回答18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和/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26人(3.71%)经历被试图性交或肛交,8人(1.14%)经历被强行性交或肛交。有117人(16.69%)16岁以前曾经历过性虐待。施虐者大多数为男性(99.4%);只有少数(3.2%)的施虐者采用了暴力手段;非身体接触性虐待主要由陌生人所为(78.7%),而71.3%的身体接触性虐待是由熟人所为,其中老师占12.5%,邻居占17.5%,亲戚占21.3%。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及生活在重组家庭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父亲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期性虐待问题在被调查的女生中并非少见,且家庭环境在儿童性虐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性虐 施虐者 调查
原文传递
儿童期受虐待及其后果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思特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对儿童期遭受虐待的流行学描述及遭受虐待后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儿童 躯体虐待 性虐 流行病学 病理心理学
下载PDF
中国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彭淋 张思恒 +4 位作者 杨剑 李洋 叶云凤 董晓梅 王声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近10年来中国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系统检索PubMed、SpringerLink、Elsevier—SDO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Ⅺ)、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近10年来中国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系统检索PubMed、SpringerLink、Elsevier—SDO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Ⅺ)、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2000--2013年发表有关中国儿童性虐待发生率的研究文献,利用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质量准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软件估计儿童性虐待的Meta合并发生率,并对性别执行亚组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研究对象类型和研究质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15篇,总样本量为16682人,儿童期性虐待人数发生率为18.20%(95%CI:13.74%~22.66%)。亚组分析显示,女生身体接触性虐待发生率(11.22%)高于男生(8.25%),不同性别问非身体接触性虐待和总性虐待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敏感性分析,删除文献质量评价得分最低和研究对象为非学生群体的文献后,Meta分析的结果稍有变化。结论中国儿童期性虐待已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应得到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性虐 发生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1099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牛红峰 楼超华 +2 位作者 高尔生 左霞云 冯永亮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状况,为保障儿童免受性虐待制定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电子问卷在上海市4所大学对1099名大学生开展儿童期性虐待经历情况的匿名调查。结果:15.1%(男生10.2%、女生18.2%)的大学生在14岁前... 目的:探讨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状况,为保障儿童免受性虐待制定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电子问卷在上海市4所大学对1099名大学生开展儿童期性虐待经历情况的匿名调查。结果:15.1%(男生10.2%、女生18.2%)的大学生在14岁前至少经历过1种或几种不同形式的身体接触或非身体接触的性虐待,1.2%的人曾被试图性交或肛交,0.8%的人曾被强行性交或肛交。施虐者主要是陌生人(40.3%)和同学/朋友(23.9%),还有11.3%为家庭成员或亲戚。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比来自城镇和农村者遭受儿童期性虐待的比例更高。未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儿童期性虐待的发生有关联。经历过儿童期性虐待的对象以后发生性行为和强迫性行为的危险更高。结论:在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问题较常见,且与以后的高危性行为相关,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性虐 施虐者 性行为 强迫性行为
原文传递
儿童性虐待认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丽 谢光荣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3,共6页
儿童性虐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对儿童性虐待的流行学调查显示一致的高流行率及某些共同的特点,儿童性虐待由于具有特殊的创伤特征以及虐待形式的多样化而存在认定困难。建立专业的儿童性虐待评估机构是减少受虐儿童... 儿童性虐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对儿童性虐待的流行学调查显示一致的高流行率及某些共同的特点,儿童性虐待由于具有特殊的创伤特征以及虐待形式的多样化而存在认定困难。建立专业的儿童性虐待评估机构是减少受虐儿童反复受到伤害,降低其创伤后障碍风险的有效途径。性科学教育及普法教育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意识的关键,学校是性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需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责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性虐 认定 性教育 专业评估体系
原文传递
儿童期性虐待对受害者心理的远期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徐汉明 刘安求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2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儿童性虐待的概念。
关键词 儿童性虐 远期影响 受害者 临床症状 创伤动力模式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者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对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心理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于增照 张北川 +3 位作者 李秀芳 汪宁 史同新 储全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儿童期性虐待(CSA)经历对其成年后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心理影响状况。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9城市2147例MSM的有效匿名问卷进行分析,比较CSA经历者与无此经历者艾滋病高危行... 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儿童期性虐待(CSA)经历对其成年后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心理影响状况。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9城市2147例MSM的有效匿名问卷进行分析,比较CSA经历者与无此经历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心理影响差异。结果CSA经历者累计同性性伴数(中位数20.0个)、累计同性肛交性伴数(中位数10.0个)、累计女性性伴数(中位数3.0个)、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伴数(中位数3.0个)均高于无此经历者;近1年曾参加群交百分率(30.8%)、向同性“买”性百分率(19.2%)、性交出血百分率(36.7%)、去外地并与陌生男性性交百分率(37.3%)均高于无此经历者;近一次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67.3%)低于无此经历者;认为暴露性取向会明显受到歧视和严重伤害百分率(75.6%)、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百分率(34.7%)、曾有过自杀行为百分率(24.3%)均高于无此经历者。结论CSA经历增加了MSM受害者成年后艾滋病高危行为,亦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亟需加强对有CSA经历的MSM心理健康干预,特别是艾滋病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 儿童期性虐 高危性行为
原文传递
1386名大学生童年期性虐待与不良心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苏普玉 陶芳标 +3 位作者 曹秀菁 郝加虎 张存红 陈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前我国对儿童性虐待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青少年或成年人童年期性虐待的发生类型上,对其不良心理行为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对某高校1386名大学生童年期性虐待与其不良心理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为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危险行为 童年期性虐 不良心理行为 相关性 儿童性虐
原文传递
儿童性虐待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晓勉 刘黎明 王懿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2年第1期48-48,F003,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性虐 流行病学 心理 家庭背景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