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若干消极影响 |
郝铁川
|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8
|
|
2
|
托马斯·品钦《性本恶》中的历史书写 |
闫学诗
曾艳兵
|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人性角度上的犯罪心理探究 |
余华
|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
2003 |
5
|
|
4
|
洛杉矶、黑色小说和60年代:论品钦《性本恶》中的城市空间和历史叙事 |
但汉松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5
|
霍桑三部作品中“恶”之主题探析 |
胡爱华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5
|
|
6
|
何种观念?怎样的制度?——不同人性观视域下的制度演进与建构 |
刘京希
Zhu Yuan
|
《孔学堂》
CSSCI
|
2022 |
3
|
|
7
|
《蝇王》中“性本恶”问题分析 |
王佳音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06 |
4
|
|
8
|
法治的人性基础探讨 |
陈实强
|
《法制与经济》
|
2012 |
2
|
|
9
|
城市空间认知图绘——托马斯·品钦的《性本恶》对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改写 |
李荣睿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论霍桑笔下的“自然人”形象 |
娄素琴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做品钦门下走狗——《性本恶》译后 |
但汉松
|
《书城》
|
2011 |
1
|
|
12
|
《性本恶》:光怪陆离的70年代 |
安东尼·雷恩
陈薇薇
|
《电影世界》
|
2015 |
1
|
|
13
|
《蝇王》的主题意义简析 |
鄢文娟
高建波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4
|
《性本恶》的人道主义精神解读 |
线宏力
韩晓秋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9 |
1
|
|
15
|
警督的偏见与邪恶——《性本恶》的悖论叙事 |
李秋宇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6
|
人之初,性本恶——试透过英语文化解读电影《冒牌天神》 |
张丽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7
|
品钦黑色小说 重现美国六十年代最后喧哗 |
但汉松
|
《全国新书目》
|
2012 |
1
|
|
18
|
擦出人性美的火花 把孩子的心灵照亮 |
陈小红
|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
2008 |
0 |
|
19
|
善与人性的颂歌——小小说《幸存者》赏读 |
魏永雅
|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
|
2007 |
0 |
|
20
|
由伊甸园到人间炼狱——《蝇王》主题解读 |
尹迪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