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由来与“河野谈话”的得失 被引量:2
1
作者 【日】吉见义明 芦鹏(译)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5年第3期67-72,共6页
日军“慰安妇”最早出现在1932年的上海,为了维持侵略战争,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日本军方制订并实施了完整的“慰安妇”招募、运输、管理制度,逼迫数十万女性成为日军性奴隶。为此,日本政府在无可辩解的情况下发表了“河野谈话”,以... 日军“慰安妇”最早出现在1932年的上海,为了维持侵略战争,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日本军方制订并实施了完整的“慰安妇”招募、运输、管理制度,逼迫数十万女性成为日军性奴隶。为此,日本政府在无可辩解的情况下发表了“河野谈话”,以此承担了一部分战争犯罪的责任。但是,由于“河野谈话”本身存在着暧昧之处,且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否认“慰安妇”制度的罪责,导致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至今依旧没有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慰安妇”制度 暴行 “河野谈话”
下载PDF
日本关于处罚暴力行为等法律
2
作者 火花 《国外法学》 1983年第6期75-76,共2页
(集团性暴行、胁迫、毁弃)第一条显示团体或者以众多威力;显示团体或者伪装众多威力,并且显示凶器或者数人共同犯刑法第二○八条、第二二二条或第二六一条之罪者,处三年以下惩役或五百元以下罚金。(加重伤害)第一条之二 (1)使用枪炮或... (集团性暴行、胁迫、毁弃)第一条显示团体或者以众多威力;显示团体或者伪装众多威力,并且显示凶器或者数人共同犯刑法第二○八条、第二二二条或第二六一条之罪者,处三年以下惩役或五百元以下罚金。(加重伤害)第一条之二 (1)使用枪炮或刀剑类伤害他人身体者,处一年以上十年以下惩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 伤害他人 刑法 暴行 处罚 法律 暴力行为 罚金 第二 威力
原文传递
二战时期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慰安妇
3
作者 朱和双 李金莲 《学术论坛》 2003年第2期97-103,共7页
日军在二战时期侵占了东南亚地区并推行了慰安妇制度。被强征的各国慰安妇受尽了屈辱和劫难 ,大部分人没有生还 ,而幸存者对这段耻辱的往事保持了沉默 ,这使东南亚战场上的慰安妇真相在战后长期地被隐瞒起来。近年来 。
关键词 二战时期 东南亚战场 日本侵略军 慰安妇 暴行
下载PDF
魏特琳女士日记中的日军性暴行
4
作者 张连红 《百年潮》 CSSCI 2000年第11期30-36,共7页
魏特琳女士(Minnie Vautrin)是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美籍传教士之一,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反对战争与暴力,爱好和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担任金陵女子大学难民所的负责人,她利用中立国的身份,对南京妇孺难民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济... 魏特琳女士(Minnie Vautrin)是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美籍传教士之一,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反对战争与暴力,爱好和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担任金陵女子大学难民所的负责人,她利用中立国的身份,对南京妇孺难民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济和保护,在她奋力保护之下,成千上万名难民妇女的生命和贞操得以保存。同时,她以一个女性的眼光和从第三者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失去理性和人道的加害者日本军的丑恶行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 南京大屠杀 魏特琳日记 暴行
原文传递
迟到的记忆 永久的怀念——关于《魏特琳日记》、《魏特琳传》出版的前前后后
5
作者 张群 《华人时刊》 2000年第Z3期9-11,共3页
2000年10月、11月,《魏特琳日记》、《魏特琳传》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出版社在南京出版。这两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南京师范大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校领导以及上述两家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的诸多心血,表达了中国... 2000年10月、11月,《魏特琳日记》、《魏特琳传》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出版社在南京出版。这两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南京师范大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校领导以及上述两家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的诸多心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国友人魏特琳女士的深切怀念之情。人们在捧读之余,一定想知道这两本书以外的故事。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两本书有关的人和事,以飨关心此事的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特琳 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 南京师范大学 日记 研究中心 暴力 日本妇女 暴行 国际战犯法庭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性暴行虐待
6
作者 经盛鸿 秦军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2年第4期34-43,共10页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对中国妇女进行大规模的奸淫活动时,经常进行种种变态的和虐待狂的性暴行,不仅对中国妇女与中国民众造成肉体与精神上的严酷摧残,同时也更加暴露了日本军队的法西斯本质。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 变态的和虐待狂的暴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