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69
1
作者 李春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6,共8页
大量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性别隔离现象,那么中国社会的职业性别隔离现象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分析了改革开放后4个年度的人口调查数据,结果发现,我国的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在逐渐下降,女性在不断向白领职业领域扩张... 大量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性别隔离现象,那么中国社会的职业性别隔离现象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分析了改革开放后4个年度的人口调查数据,结果发现,我国的职业性别隔离水平在逐渐下降,女性在不断向白领职业领域扩张,而蓝领和半蓝领职业的性别隔离状况却在继续维持,但性别隔离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性别隔离 女性职业变化趋势
下载PDF
论中国科学界的性别分化与性别隔离 被引量:21
2
作者 林聚任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7-103,共7页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的参与。但科研职业生涯方面的性别差异仍然存在 ,这与传统的劳动性别分工及性别隔离这些制度性结构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将侧重于分析影响男女科学家职业生涯分化的结构性障碍 ,说明...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的参与。但科研职业生涯方面的性别差异仍然存在 ,这与传统的劳动性别分工及性别隔离这些制度性结构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将侧重于分析影响男女科学家职业生涯分化的结构性障碍 ,说明其生涯道路差异的表现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界 性别分化 性别隔离 职业生涯 中国
下载PDF
隔离抑或融合:民俗体育参与的性别变化研究——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与打扁担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林隐 杨海晨 韦金亮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36,共8页
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对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与打扁担参与中的性别变化问题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发现,这两项传统上具有性别隔离特征的活动在当下出现了性别融合现象,这既表现为女性参与传统上为男性所专属的会鼓,也表现为少数男性参与为女性... 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对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与打扁担参与中的性别变化问题进行田野考察。研究发现,这两项传统上具有性别隔离特征的活动在当下出现了性别融合现象,这既表现为女性参与传统上为男性所专属的会鼓,也表现为少数男性参与为女性所专属的打扁担。但是,融合主要体现在两项活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旅游文艺表演的公共场域,在活动原本存在的民间仪式与健身娱乐等私域,隔离仍然存在。研究认为,不同场域中性别融合与隔离并存的原因在于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变迁中出现了"前台"与"后台"之隔,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需求,也因此塑造不同的性别参与特征。以此为基础,比较相关研究,提炼出能更合理理解当下民俗体育参与性别变化的理论解释,并思考这一解释可能具有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鼓 打扁担 性别隔离 性别融合 场域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俊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6-60,共5页
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生物本质主义的解释,它主要以两性的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为认识基础来阐释学科专业中的性别差异;二是女性主义的解释,它认为,学科的性别隔离是社会意识形态、权力系统和利益... 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生物本质主义的解释,它主要以两性的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为认识基础来阐释学科专业中的性别差异;二是女性主义的解释,它认为,学科的性别隔离是社会意识形态、权力系统和利益基础在学科领域的表现,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女性主义的阐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科 性别隔离 生物本质主义 女性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在业人口职业、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成因 被引量:17
5
作者 谭琳 卜文波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1995年第1期24-28,共5页
中国在业人口职业、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成因谭琳,卜文波在我国迅速变化的改革形势下,妇女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中的扮演什么角色?应该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妇女参加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数是否在增长。由于在传统的经济角色中,妇女... 中国在业人口职业、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成因谭琳,卜文波在我国迅速变化的改革形势下,妇女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中的扮演什么角色?应该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妇女参加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数是否在增长。由于在传统的经济角色中,妇女所做的许多劳动都是无报酬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隔离 在业人口 职业隔离 性比例 女性 文化程度 性别差异 平均受教育年限 国家机关 职业性别隔离
下载PDF
职业性别隔离与高校教师收入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0
6
作者 沈红 熊俊峰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3,共9页
对我国学术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与高校教师收入性别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工科和理科的程度最高,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程度最轻;高、低职称两端的... 对我国学术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与高校教师收入性别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工科和理科的程度最高,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程度最轻;高、低职称两端的职称性别隔离状况最重,男、女性教师分别聚集于高、低职称段。研究还发现,职称性别隔离状况比学科性别隔离严重,是造成高校教师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隔离 学术职业 高校教师 收入差异
原文传递
广东省就业空间的性别化及权力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林耿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7-442,共16页
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市辖区(县、市)为基本地理单元,对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133个样本进行性别与就业空间的实证研究。通过分别对男性和女性6类就业区的比较分析发现,①广东省不同性别的就业整体同构与一定程度的性别隔离... 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市辖区(县、市)为基本地理单元,对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133个样本进行性别与就业空间的实证研究。通过分别对男性和女性6类就业区的比较分析发现,①广东省不同性别的就业整体同构与一定程度的性别隔离并存。整体同构来自互补性的就业角色,两性关系是平等的;性别隔离来自于隔离性的就业角色,两性之间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权力关系。女性就业在与男性总体平等的同时,也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②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制造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不同性别的就业空间形成了中心—边缘结构。高度集聚的就业活动分布在环珠江口的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区,与珠三角以外的其他就业区在空间上形成了核心—边缘结构。③不同性别的就业空间具有权力特征,具有生产性。中心—边缘结构构建了一种以广州和深圳为极点的就业空间秩序,这种结构制约着区域就业空间新秩序的出现,也体现为区域就业秩序下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生成。④在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除粤东部分传统地区之外,广东不同性别的就业差异并未构成整体的就业空间性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空间 性别隔离 权力 广东省
下载PDF
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陆根书 彭正霞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79,共8页
根据教育部直属某"985工程"高校2009年2074名专任教师的统计数据,分析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隔离现象,结果发现:在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程度的性别隔离,随着教师职称水平的提高,女性教师所占的比例明显趋于下降;... 根据教育部直属某"985工程"高校2009年2074名专任教师的统计数据,分析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隔离现象,结果发现:在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程度的性别隔离,随着教师职称水平的提高,女性教师所占的比例明显趋于下降;但不同学科、不同学院之间,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隔离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从职称层次看,在正高级职称层次,男女教师之间的性别隔离现象更为明显。为此,应采取促进大学教师职业性别均等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职业发展 性别隔离
原文传递
平等与隔离:关于女性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甘开鹏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2,共4页
虽然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参与率在逐年地增加,但是男女两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分布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与不平等。笔者从教育层次和专业领域两个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高等教育性别隔离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女性 高等教育 教育层次 专业领域 性别隔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中性别隔离现象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普通高校1991年至2008年毕业生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俞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28,共3页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隔离现象长期存在,通过对湖南省1991年至2008年170万份毕业生资料进行统计,从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层次、学习形式和专业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性别隔离现象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并对隔离现象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隔离现象长期存在,通过对湖南省1991年至2008年170万份毕业生资料进行统计,从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层次、学习形式和专业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性别隔离现象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并对隔离现象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探讨了深层次的原因,最后从文化、经济和法律角度提出了消除性别隔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性别隔离 实证分析
下载PDF
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晓亚 《医学教育探索》 2007年第4期291-292,共2页
学术职业是一项追求知识、探究真理的专业性职业,其应该是一种性别中立的价值取向,而事实确非如此。本文从性别职业隔离和角色冲突两个社会学纬度对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进行分析,透视了学术职业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学术职业 性别隔离 角色冲突
下载PDF
学术共同体的性别隔离——对一所研究型大学女教师叙说的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俊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31,共6页
本文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个案,通过对女教师的深度访谈以及她们叙说的分析发现:在学术共同体中,女教师普遍呈现出"边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在"科学公正"的主流话语中寻求到"合法性"依据... 本文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个案,通过对女教师的深度访谈以及她们叙说的分析发现:在学术共同体中,女教师普遍呈现出"边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在"科学公正"的主流话语中寻求到"合法性"依据,但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透视这一现象,却能发现学术共同体表面上平等、中立、客观与公正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性别化的逻辑以及制度与结构上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共同体 性别隔离 叙说分析 女教师职业发展
原文传递
国际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玉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1-46,共6页
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的研究融和了社会性别视角和社会隔离理论,把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置于社会性别中的权力机制中加以审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分析国际社会高校教师中存在的性别隔离现象,发现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教育层级、管理... 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的研究融和了社会性别视角和社会隔离理论,把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置于社会性别中的权力机制中加以审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分析国际社会高校教师中存在的性别隔离现象,发现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教育层级、管理科层和学科三个方面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女教师常常游离在男权中心的高等教育体制边缘。国外采取的对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制定学术界的"平权法案",健全缓解女教师角色冲突的支持体系和建立高校女教师的学术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发展 性别隔离
下载PDF
基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消费空间性别关系建构——以西安“世纪金花”购物中心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璐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6-794,共9页
近年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转向身体、身份认同和象征空间等微观地理,消费空间的性别研究成为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借助对典型消费空间的实证调查,考察空间性别化特征以及性别因素决定下的空间之权力隐喻关系,总结了... 近年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转向身体、身份认同和象征空间等微观地理,消费空间的性别研究成为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女性主义视角,借助对典型消费空间的实证调查,考察空间性别化特征以及性别因素决定下的空间之权力隐喻关系,总结了人—地互动模式中的性别建构特征。研究发现,消费空间为女性提供了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见证了女性空间权的觉醒与实践,但女性仍受男性规训与控制;现代女性在消费空间中的行为延续了传统的角色定位,公共空间参与度并未显著改变她们的性别角色和在家务上的性别化分工;消费空间再现和建构的性别关系、性别地位是一种典型的隐形歧视,女性处于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因此,空间和性别不可分割且互为构成,两性在消费空间中的表现实质上是性别权力关系的投射,折射出这一地理空间中两性的宰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地理学 消费空间 购物中心 性别隔离 性别差异 性别凝视
下载PDF
中国女性领导干部的晋升障碍与发展路径——基于对地厅级以上女性领导干部晋升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0-228,共9页
女性职业晋升的障碍存在着“玻璃天花板”与“迷宫”的争论,而现实中的“迷宫”由哪些障碍构成其实与一国国情有关。中国的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1/3,但是随着行政级别的提高,女干部的比例却不断降低。这一层层障碍导致女干部的纵向分布呈... 女性职业晋升的障碍存在着“玻璃天花板”与“迷宫”的争论,而现实中的“迷宫”由哪些障碍构成其实与一国国情有关。中国的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1/3,但是随着行政级别的提高,女干部的比例却不断降低。这一层层障碍导致女干部的纵向分布呈陡峭的“金字塔”形状。那些到达公共管理高层的女干部究竟克服了哪些困难?从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制度因素三个角度入手,通过对230名地厅级以上女干部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1)中国的女性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须穿越层层“迷宫”;(2)中国式的“迷宫”具有不同特点,职业晋升的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障碍;(3)在行政级别较低时需要防止“粘地板”效应,在行政级别较高时需要躲过行政部门性别隔离的“玻璃墙”,在到达行政级别的高层时需要避免配额政策的执行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官僚制 干部制度 性别隔离 社会性别主流化 公共政策
下载PDF
非全日制工作与妇女就业 被引量:5
16
作者 费涓洪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4期68-72,共5页
20世纪50年代后,非全日制工作开始在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它正从对于全日制工作的一种补充逐渐转变为重要的工作模式之一。当前,非全日制工作已经成为西方妇女就业的重要就业形式和已婚妇女的主要就业形式。非全日制工... 20世纪50年代后,非全日制工作开始在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它正从对于全日制工作的一种补充逐渐转变为重要的工作模式之一。当前,非全日制工作已经成为西方妇女就业的重要就业形式和已婚妇女的主要就业形式。非全日制工作不仅以妇女为主,而且集中于女性的工作领域,它成为了西方劳动市场上的一个被隔离的不同部分。非全日制工作被认为有利于已婚妇女走上劳动市场和妇女有报酬的工作与家庭责任结合起来,但同时又增加了劳动市场上的性别隔离和性别不平等,妨碍了妇女就业地位的提高,并促进了妇女的异质性和两极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日制工作 妇女就业 性别隔离 就业率 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珺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20,共4页
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生物本质主义的解释;另外一种是女性主义的解释。其中女性主义的阐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科 性别隔离 生物本质主义 女性主义
下载PDF
我国公共部门的职业性别隔离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5,共8页
职业性别隔离是劳动力市场男女平等的主要指标之一。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职业性别隔离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实证研究探析公共部门职业性别隔离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公共部门的性别水平隔离在过去几十年间得到持续改进,但是内部存在结构化差... 职业性别隔离是劳动力市场男女平等的主要指标之一。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职业性别隔离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实证研究探析公共部门职业性别隔离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公共部门的性别水平隔离在过去几十年间得到持续改进,但是内部存在结构化差异,并且区域上存在差序化格局;垂直隔离表现为“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而且后者更为显著;水平隔离和垂直隔离两者相互影响,形成“劣势积累”效应。缺席的家庭友好政策、性别政策的执行偏差以及处于松动过程中的公共父权制等因素,影响着公共部门性别平等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部门 性别隔离 水平隔离 垂直隔离 地板效应
下载PDF
社会工作场域中的性别隔离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文卿 《社会工作》 2016年第3期104-110,127-128,共7页
社会工作场域中存在明显的性别隔离,主要体现在职业和岗位两个层次上。照顾服务的女性化和社会工作作为照顾服务提供者的形象是导致职业性别隔离的重要原因,而男性权力在社会工作场域中的再生产则是导致岗位性别隔离的重要原因。社会工... 社会工作场域中存在明显的性别隔离,主要体现在职业和岗位两个层次上。照顾服务的女性化和社会工作作为照顾服务提供者的形象是导致职业性别隔离的重要原因,而男性权力在社会工作场域中的再生产则是导致岗位性别隔离的重要原因。社会工作场域中的性别隔离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因为它是一种隐蔽的性别不平等,而且因为这种不平等会妨碍社会工作推动性别平等的使命。为了消除性别隔离,笔者建议提升社会工作场域的性别意识;推动职业期望的去性别化,促进每个从业者的自我实现;重塑社会工作形象,吸引更多男性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场域 性别隔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性别隔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冰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早期的性别隔离研究始于对劳动力市场的关注,20世纪西方学者指出,这些性别隔离现象的影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参与到相关探讨中。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性别隔离可以分为横向隔离与纵向隔离,这两种又同时存在于教师... 早期的性别隔离研究始于对劳动力市场的关注,20世纪西方学者指出,这些性别隔离现象的影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参与到相关探讨中。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性别隔离可以分为横向隔离与纵向隔离,这两种又同时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中;研究者们揭示了其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及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意识形态;并探讨如何突破此种隔离,以改变女性传统弱势地位,实现教育性别平等。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一些不足可以从研究范式、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三方面入手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性别隔离 社会性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