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操演”理论下的后现代西方男装女性化审美现象
1
作者 杨思思 梁燕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文章为探讨与总结20世纪后现代西方男装多元化审美现象成因,借助朱迪斯·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以20世纪西方反正统文化运动为背景,从“性别操演”的三个维度出发,阐释西方后现代男性在反主流文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借助服装进行操演... 文章为探讨与总结20世纪后现代西方男装多元化审美现象成因,借助朱迪斯·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以20世纪西方反正统文化运动为背景,从“性别操演”的三个维度出发,阐释西方后现代男性在反主流文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借助服装进行操演实践,以及对男性着女性服装的多元化审美现象解读。20世纪后现代西方年轻人在国家强权政治与“技术治理社会”的冷漠文化景观下,通过一系列反叛旧道德的行为表达新的愿景与诉求,在服装上打破“灰色法兰绒”套装对男性传统身份的性别建构,借助服装媒介进行反对西方传统文化秩序的操演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装女性化 性别操演理论 后现代服装 西方男装 多元化审美
下载PDF
阿莉·史密斯《当女孩遇上男孩》中的性别解码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晖 李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09-314,共6页
依据德里达性别解构理论和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从性别气质的"变异"归宿、性别取向的"灰色地带"和性别无界与真爱跨界三方面分析阿莉·史密斯小说《当女孩遇上男孩》中的性别模糊化和性别消解现象... 依据德里达性别解构理论和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从性别气质的"变异"归宿、性别取向的"灰色地带"和性别无界与真爱跨界三方面分析阿莉·史密斯小说《当女孩遇上男孩》中的性别模糊化和性别消解现象,指出史密斯的性别理念解构了刻板性别气质和性别二元建构,传达了性别气质多元化和性别多样性的信息,揭示出作者质疑异性恋霸权和颠覆性别二元建构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操演理论 性别气质变异 性别取向 性别模糊 性别二分法 性别消解
下载PDF
性别操演理论的经验解释与女性主义方法论反思 以高层两性人才访谈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高笑楠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140,共20页
本文运用对高层两性人才的访谈资料,尝试将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做经验研究和现实解释,观察两性在性别操演时展现的灵动性和真诚性,并将该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作对比,反思后者潜在的"受害人假定"和"对性别的过度归因&qu... 本文运用对高层两性人才的访谈资料,尝试将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做经验研究和现实解释,观察两性在性别操演时展现的灵动性和真诚性,并将该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作对比,反思后者潜在的"受害人假定"和"对性别的过度归因"等问题,进而讨论女性主义方法论对研究对象的遴选标准、对研究内容的界定标准和建立于性别差异基础上的研究预设等所遭遇的合法性危机。最后,本文尝试将性别操演理论与女性主义方法论对接,以探讨性别操演理论对性别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操演理论 巴特勒 女性主义方法论
下载PDF
抖音短视频中性别反串表演策略分析
4
作者 张春红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5期152-154,214,共4页
反串表演是以性别扮演为基础的一种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在我国的传统戏剧中,一直都有男性饰演女性角色的惯例,称为反串.一般来说,反串的角色为青衣、花旦和老生,反串的男性需要揣摩各个角色的神态、动作,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女性.新媒体环境... 反串表演是以性别扮演为基础的一种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在我国的传统戏剧中,一直都有男性饰演女性角色的惯例,称为反串.一般来说,反串的角色为青衣、花旦和老生,反串的男性需要揣摩各个角色的神态、动作,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女性.新媒体环境下,反串表演在短视频平台中愈演愈烈.随着短视频浪潮的兴起,反串角色有了新的走红路径,反串的舞台已经不再局限于戏曲舞台和大屏幕中,而是走向了移动小屏.一系列创作者依靠反串完成了走红,如抖音博主"多余和毛毛姐"凭借对女性角色的洞察,通过演绎精准击中了广大网友的痛点,这些角色在视觉上带来的反差,拥有极强的冲击性,增强了短视频的可看性."多余和毛毛姐"的性别反串短视频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往往具有理想化、生活化以及男性化的特质.基于此,文章基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从身体、话语、场景策略三个方面对"多余和毛毛姐"性别反串短视频中的性别形象塑造机制进行分析."多余和毛毛姐"这一类性别符号的盛行,反映了当下社会传统性别观念的变化.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为性别解放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目标,挑战传统性别框架在社交媒体的日益发展下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串表演 性别操演理论 形象塑造 "多余和毛毛姐"
下载PDF
论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梅芬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2期13-14,32,共3页
自朱迪斯·巴特勒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性别操演理论"以来,其观点影响了女性主义转型和性别批评。性别操演理论不仅是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还是朱迪斯·巴特勒其他理论观点的基础。学术界对其的... 自朱迪斯·巴特勒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性别操演理论"以来,其观点影响了女性主义转型和性别批评。性别操演理论不仅是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还是朱迪斯·巴特勒其他理论观点的基础。学术界对其的讨论从未间断过,而朱迪斯·巴特勒本人也对各种学术批评进行了回应,并在其学术实践中对性别操演理论进行了阐发、辩护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迪斯·巴特勒 性别操演理论 理论贡献 局限性
下载PDF
身份的获得 自我的丧失——《卖花女》中伊莉莎的女性主体构建危机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曰文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8-53,共6页
继莎士比亚之后的英国戏剧届翘楚、极富盛名的剧作家萧伯纳凭借其创作的大量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剧"而广受社会大众好评。其代表作《卖花女》更是深刻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自我的压迫和禁锢等问题。通过朱迪... 继莎士比亚之后的英国戏剧届翘楚、极富盛名的剧作家萧伯纳凭借其创作的大量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剧"而广受社会大众好评。其代表作《卖花女》更是深刻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自我的压迫和禁锢等问题。通过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及米歇尔·福柯的规训理论对《卖花女》中伊莉莎的社会身份转变——从言行粗鄙的"野孩子"到众人眼中端庄优雅的"淑女"和伊莉莎自以为的"独立女性"及由此产生的自我丧失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和批判父权社会通过对女性从身体到精神的压迫和驯化,使女性的主体无法得到构建,真正自我也永远消匿在父权社会的规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花女》 朱迪斯·巴特勒 性别操演理论 米歇尔·福柯 规训理论
下载PDF
性别操演理论视阈下的女性身份建构与解构——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书写为例
7
作者 王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50-52,96,共4页
性别操演理论对改变人们关于性别本质的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的意义深远,其根本目的在于解构性别的本体概念,同时将性别建构为流动性的和过程性的身份。本文将根据夏洛蒂·勃朗特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以性别操演理论为切入点... 性别操演理论对改变人们关于性别本质的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的意义深远,其根本目的在于解构性别的本体概念,同时将性别建构为流动性的和过程性的身份。本文将根据夏洛蒂·勃朗特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以性别操演理论为切入点深入解析夏洛蒂·勃朗特书写身份和社会性别身份认同过程,以及该过程在其作品中的投射,由此来揭示隐匿在19世纪父权制的社会规范背后女性社会性别身份的建构与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操演理论 社会性别身份建构 女性书写身份 夏洛蒂·勃朗特
下载PDF
戏仿政治——试论《九重天》中的扮装表演及其颠覆性
8
作者 柏云彩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90,共9页
本文运用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围绕社会性别、性别规范、性别认同、性别操演、性别戏仿与贱斥者等概念,阐释了卡里尔·邱吉尔在《九重天》中所运用的扮装表演及其颠覆性。该剧中的男扮女装质疑了父权制预设的性别二元... 本文运用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围绕社会性别、性别规范、性别认同、性别操演、性别戏仿与贱斥者等概念,阐释了卡里尔·邱吉尔在《九重天》中所运用的扮装表演及其颠覆性。该剧中的男扮女装质疑了父权制预设的性别二元对立等级制;女扮男装颠覆了虚构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二元对立;白扮黑装解构了种族二元论殖民话语霸权。邱吉尔在该剧中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相观照。她的戏仿政治能够产生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促使"他者"主体意识觉醒,并消解西方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论等级制的"真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尔·邱吉尔 《九重天》 扮装表演 性别操演理论 戏仿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