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尺蠖性信息素生物学综合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殷坤山 洪北边 +2 位作者 尚稚珍 么恩云 李正名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3年第4期332-338,共7页
为了搞清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首次对其腺体部位、释放规律、提取方法及合成样品的生物活性进行综合研究。茶尺蠖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部位经形态解剖、生物测定、触角电位(简称EAG)多种方法确定在腹部第8与... 为了搞清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首次对其腺体部位、释放规律、提取方法及合成样品的生物活性进行综合研究。茶尺蠖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部位经形态解剖、生物测定、触角电位(简称EAG)多种方法确定在腹部第8与第(9+10)节的节间膜处。15-20℃下,雌蛾在2日龄进入暗周期6-8h期间释放性信息素最强,此时切取腺体用二氯甲烷萃取、正已烷淋洗腺体及PORAPAK Q吸附气体二氯甲烷解吸三种方法,均可提取杂质较少、生物活性较高的粗提物。用GC/MC(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分析,经EAG追踪活性组分,仿生合成的5种性信息素中,(z,z)-3,9-6,7-环氧-18碳二烯具有30-47%的雄蛾求偶反应率;(z,z,z)-3,6,9-22碳三烯、(z,z,z)-3,6-9-24碳三烯、(z,z)-9,12-18碳二烯醛的等量混合物对雄蛾具有27%的引诱率,田间也诱到少量雄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信息素腺体 触角电位
下载PDF
二个不同发育阶段茶银尺蠖雌蛾性腺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文静 陈文龙 韦卫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86-1791,共6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 Herrich-Schaeffer雌蛾性信息素腺体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对探索信息素的合成途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位于第8、9/10腹节的节间膜上,由...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 Herrich-Schaeffer雌蛾性信息素腺体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对探索信息素的合成途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位于第8、9/10腹节的节间膜上,由其表皮下方的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并几乎覆盖整个节间膜形成一个近乎完整的环状。成熟雌蛾(3日龄)性腺的超微结构照片显示性腺细胞具有发达的微绒毛、质膜内褶、大量的脂滴、细胞间的运输孔道以及细胞桥粒等结构组织。而在未成熟雌蛾(羽化5h内)性腺细胞内,这些结构均明显缺失或发育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银尺蠖 信息素腺体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原文传递
蛾类昆虫雄性信息素及其功能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明伟 董双林 《华东昆虫学报》 2006年第3期179-186,共8页
昆虫性信息素是两性通讯系统的基础,其中雄性信息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蛾类昆虫雄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迄今已鉴定出40余种蛾类昆虫的雄性信息素,其行为学功能主要有对雌性的引诱和激欲、对同种雄性的抑制及种间隔离等。
关键词 蛾类昆虫 信息素 信息素腺体 化学结构 行为学功能
下载PDF
竹织叶野螟成虫求偶行为及其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超微结构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曼 杨茂发 +1 位作者 徐思远 姚松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9-888,共10页
【目的】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与求偶行为的发生是一致的,其合成和释放的器官是性信息素腺体。为深入了解竹织叶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生理,开展了竹织叶野螟求偶行为及其性信息素腺体超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在光周期14L∶10D、... 【目的】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与求偶行为的发生是一致的,其合成和释放的器官是性信息素腺体。为深入了解竹织叶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生理,开展了竹织叶野螟求偶行为及其性信息素腺体超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在光周期14L∶10D、温度26±2℃、相对湿度80%±10%的室内条件下,观察研究了竹织叶野螟的求偶行为;依据求偶规律研究结果,选取最活跃日龄雌蛾,在暗期求偶高峰时间段,充分挤压其腹部末端,然后于第8节处横向切下,将切下的腹末标本处理后,借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性信息素腺体的表面特征及超微结构。【结果】竹织叶野螟雌雄蛾求偶均具一定的程序性,且求偶行为只发生在暗期,暗期前5 h内雌蛾求偶率较低,6 h后求偶率明显升高,并在暗期7-8 h达到求偶高峰;求偶率与雌蛾日龄有密切关系,3日龄雌蛾求偶率最高,持续时间也最长。竹织叶野螟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第8-9节节间膜上,是一完整的环状结构,显微镜下观察其分泌腺为一乳白色囊状体,扫描电镜下其腹面囊状体迂回褶皱多,大体分为3个褶皱区,除第1褶皱区外,其余褶皱区表面密布乳突、凹陷沟和刺状物,且刺状物顶端有孔;背面囊状体皱褶少,其表面形态与第2和第3褶皱区相似。【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竹织叶野螟性信息素合成和释放的时辰节律,也为该虫性信息素的准确提取和鉴定、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织叶野螟 求偶行为 信息素腺体 形态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烟夜蛾性肽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荫荫 安世恒 +4 位作者 王琼 刘孝明 李为争 郭线茹 原国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81-1288,共8页
【目的】克隆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性肽受体基因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性肽与交配后反应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烟夜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得到性肽受体基因c DNA全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方... 【目的】克隆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性肽受体基因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性肽与交配后反应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烟夜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得到性肽受体基因c DNA全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烟夜蛾性肽受体基因c DNA全长2 048 bp,命名为Hass SPR(Gen Bank登录号:AFH53182.1)。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1 275 bp,编码424个氨基酸残基,序列中含有7个跨膜域结构,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48.6 k Da和9.25。序列比对分析表明,Hass SPR与近缘种棉铃虫H.armigera和其他蛾类性肽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达98.35%和超过84%,与已经报道的其他昆虫的性肽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也在64%以上。不同组织表达分析表明,Hass SPR在测定的1日龄雌蛾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以在脑中的表达量最高。时序表达分析表明,在羽化前1天至羽化后6日龄雌蛾的信息素腺体中均有表达,以3日龄表达量最高。雌蛾交配后,Hass SPR在性信息素腺体和脑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而在交配囊和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从烟夜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克隆得到性肽受体基因Hass SPR,其表达模式提示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雌蛾的生殖生理和生殖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夜蛾 肽受体 信息素腺体 基因表达模式 交配
下载PDF
枣尺蛾性信息素腺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淑辉 韩桂彪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0-111,共2页
时枣尺蛾性信息素腺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尺蛾性信息素腺体住于腹部第八、九腹节之间的节间膜上,是一个可外翻的上皮腺褶,呈背囊状;囊体表面布满圆丘状和刺状突起,凹凸不平,具有大量纵向的皱褶。
关键词 枣尺蛾 信息素腺体
下载PDF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植物挥发物和寄主性信息素腺体化合物的EAG反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颜增光 阎云花 +1 位作者 康乐 王琛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共9页
测试了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chlorideaeUchida对58种植物挥发物和5种寄主性信息素腺体化合物的EAG反应。在100μg的刺激剂量下,棉铃虫齿唇姬蜂对C5~C7脂肪醇的EAG反应最强,碳链延长或缩短都将导致反应的降低;对脂肪醛、酮、酸和酯... 测试了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chlorideaeUchida对58种植物挥发物和5种寄主性信息素腺体化合物的EAG反应。在100μg的刺激剂量下,棉铃虫齿唇姬蜂对C5~C7脂肪醇的EAG反应最强,碳链延长或缩短都将导致反应的降低;对脂肪醛、酮、酸和酯都有一定的反应。棉铃虫齿唇姬蜂对萜烯的EAG反应很低,对氧化萜的反应普遍升高。3种芳香化合物均可激起棉铃虫齿唇姬蜂较强的EAG反应。剂量反应曲线表明,具有EAG活性的化合物激起的反应强度与化合物的剂量呈正相关,而2种萜烯———α_蒎烯和反式石竹烯,在测定的剂量范围内EAG活性都很低。棉铃虫齿唇姬蜂对寄主性信息素腺体化合物也有EAG反应,用100μg和1000μg的寄主性信息素刺激,雄蜂的反应可比雌蜂的反应高出1倍。对植物挥发物在棉铃虫齿唇姬蜂寻找寄主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齿唇姬蜂 寄生蜂 植物挥发物 寄主信息素腺体化合物 EAG反应 寻找寄主
下载PDF
小地老虎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的EAG反应 被引量:7
8
作者 向玉勇 杨茂发 +3 位作者 崔巍 娄永根 唐毅 李子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5,共5页
利用触角电位记录(EAG)技术,测定了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雄蛾对性信息素标准化合物Z7-12:Ac(A)、Z9-14:Ac(B)、Z11-16:Ac(C)、Z5-10:Ac(D)和Z8-12:Ac(E)的EAG反应。结果表明:这些标准化合物均能引起EAG反应,其中组分A(Z7... 利用触角电位记录(EAG)技术,测定了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雄蛾对性信息素标准化合物Z7-12:Ac(A)、Z9-14:Ac(B)、Z11-16:Ac(C)、Z5-10:Ac(D)和Z8-12:Ac(E)的EAG反应。结果表明:这些标准化合物均能引起EAG反应,其中组分A(Z7-12:Ac)引起的反应最强,为5.65mV,组分B(Z9-14:Ac)和C(Z11-16:Ac)居中;组分D(Z5-10:Ac)的EAG反应值最小,为2.50mV。二元混合物、三元混合物、四元混合物和全组分的EAG反应较高,其EAG反应值均显著高于单组分的反应值。三元混合物ABC的反应值最高,与5头雌蛾腺体的正己烷浸提液的EAG值相当。在使用剂量为0.01ng^100μg反应内,小地老虎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各组分及其混合物的剂量反应曲线大致呈"S"形。从不同日龄雄蛾对标准化合物的反应中,发现在羽化后第3天达到最高值,之后则随日龄增加EAG反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地老虎 触角电位 信息素腺体浸提液 标准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