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瑞武 何就明 姚伟俊 《西部医学》 2014年第6期762-764,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诊方式不同分为急诊入院的观察组与家属送入院的对照组,比较其急救反应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到达急诊...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诊方式不同分为急诊入院的观察组与家属送入院的对照组,比较其急救反应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间(17.49±6.21)min、急诊科初步处理时间(14.29±3.08)min、送至专科治疗时间(13.45±4.02)min、并发症发生率(6.17%)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有效率(97.5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院前急救 急诊时间 预后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梗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及急诊时间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舒慧敏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8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梗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及急诊时间分析。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急性心梗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予以优化急诊相关护理流程,分析两组效果、急诊时间...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梗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及急诊时间分析。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急性心梗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予以优化急诊相关护理流程,分析两组效果、急诊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SAS与SDS评分(40.30±2.19)分、(40.65±2.43)分,比对照组低(t=8.634、8.875,P<0.05);研究组建立静脉通道(3.79±1.32)min、急诊手术(38.78±7.40)min、抢救(47.98±7.13)min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t=8.810、9.690、21.557、27.000,P<0.05);研究组ST段回落、胸痛缓解及心肌酶谱回落比对照组高(χ^2=3.879、4.526、4.469,P<0.05)。结论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升其抢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护理 急性心梗 急诊时间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8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为(19.67±5.26)min,短于对照组的(37.32±9.74)min(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急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个性化护理 院前急诊 急诊时间 急救效果 生命安全
下载PDF
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急诊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爱娣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306-307,共2页
目的分析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急诊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 目的分析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急诊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急诊时间和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急诊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将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护理服务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的急诊时间,并且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增强治疗的有效率,尽快恢复患者的精神意识,从而恢复身体健康,更加值得被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优化护理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急诊时间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薛小芬 范翔 裴玲玲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预后情... 目的 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预后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问卷(SRQ)],统计2组急救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救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SRQ评分较对照组低,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提高急救效率、改善预后、减轻心理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获得家属的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 急诊时间 溶栓治疗时间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慧敏 方立挺 王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到急诊科就诊时间间隔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就诊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就诊时间≤6 h患者有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到急诊科就诊时间间隔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就诊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就诊时间≤6 h患者有26例(40.63%),就诊时间〉6 h患者有38例(59.37%).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示,就诊时间与院前转运方式(χ^2=6.650、5.081,均P〈0.05),及与患者文化程度、居住地点、MRS评分、是否知晓脑卒中有关(χ^2=4.561、6.557、8.788、4.146,均P〈0.05);意识障碍及首发症状≥3个症状与就诊时间有关(χ^2=5.133、5.926,均P〈0.05);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中显示,教育程度(OR=2.332,95%CI:1.402~3.904)、病情严重程度(OR=3.956,95%CI:1.934~7.446)、对脑卒中了解(OR=3.621,95%CI:1.563~8.125)、意识障碍(OR=4.336,95%CI:2.394~11.374)、院前转运方式(OR=5.658,95%CI:2.546~12.554)均为就诊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的延长和多种因素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今后不仅需完善院前急救系统,还应加强公众对疾病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诊时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7
作者 张锦敏 张水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方法 于我院实施急诊护理优化路径前后各随机抽取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38例,实施前行常规急诊护理)和观察组(38例,实施后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方法 于我院实施急诊护理优化路径前后各随机抽取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38例,实施前行常规急诊护理)和观察组(38例,实施后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1.40±0.28)min,完成心电图检查(6.80±1.59)min,急救时间(39.58±3.76)min,显著优于对照组[分诊时间(2.55±0.50)min,完成心电图检查(10.45±1.23)min,急救时间(52.35±2.29)min](P<0.05)。观察组SBP(129.36±8.65)mmHg,DBP(78.42±7.58)mmHg,HR(95.23±4.33)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SBP(148.25±9.12)mmHg,DBP(78.42±7.58)mmHg,HR(95.23±4.33)次/min](P<0.05)。治疗后观察组GCQ(69.24±5.33)分,PSQI(3.12±0.4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GCQ(56.30±4.29)分,PSQI(5.81±0.34)分](P<0.05)。观察组SAS(43.29±5.19)分,SDS(40.39±5.7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SAS(55.60±5.28)分,SDS(50.26±4.37)分](P<0.05)。观察组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更有利于稳定患者体征指标,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更有利于改善其满意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 优化路径 急诊时间 体征指标 满意度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急危重症小儿护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庄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7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危重症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急危重症小儿3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抽签数字表法分为PDCA组(188例)与常规组(188例)。常规组给予...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危重症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急危重症小儿3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抽签数字表法分为PDCA组(188例)与常规组(18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PDCA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护理,PDCA组与常规组护理观察时间为7d。比较PDCA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效果,观察PDCA组与常规组患儿的预后恢复情况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PDCA组的急诊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明显。PDCA组护理期间的疼痛、出血、感染、心包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1.17%(P<0.05),组间差异明显。PDCA组护理后的症状、外貌感受、治疗焦虑、认知心理、交流沟通等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PDCA循环法在急危重症小儿护理中的应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小儿的生存质量,同时还可缩短急诊时间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小儿急危重症 生存质量 住院时间 急诊时间
下载PDF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秀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对抢救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后,急诊收治的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结局,并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应用常规...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对抢救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后,急诊收治的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结局,并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期间收治的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后,急诊时间和急救总时间显著缩短,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院内复发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中,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能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内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时间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应用圆形分布法探讨中毒发生的时间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宇辉 胡传来 +2 位作者 阮亮 胡成文 孙立琴 《中国医院统计》 2006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中毒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为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救援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法对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1月7日至2003年1月3日期间中毒病例的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某医院急诊科3年间接诊的全部2775例中毒病... 目的探讨中毒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为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救援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法对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1月7日至2003年1月3日期间中毒病例的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某医院急诊科3年间接诊的全部2775例中毒病例就诊时间存在集中趋势,主要集中发生在每年的1月5日至1月13日及每天的21时40分至22时8分。各类中毒病例的发生均存在昼夜集中趋势;其中酒精中毒、煤气中毒及食物中毒的发生存在月份集中趋势,药物中毒发生无明显月份集中趋势。结论探讨突发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可以为配置急救资源和制定应急预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急诊时间 圆形分布法
下载PDF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对其急救时间、急诊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影响
11
作者 沈雅霏 殷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43-146,共4页
评估对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临床价值,观察病人抢救期间急诊时间、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录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措... 评估对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临床价值,观察病人抢救期间急诊时间、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录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措施分析,实验组开展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对急诊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指标、复发率等数据汇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数据、住院时长、急诊时长、急救时长、抢救成功率、院内复发率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提升急诊救治效率,缩短急救用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时间 急诊时间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瑞超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包括50例常规急救患者(对照组)与50例程序化急诊急救患者(观察组),回顾分析两组患... 目的探究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包括50例常规急救患者(对照组)与50例程序化急诊急救患者(观察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救治成功率、急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服务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流时间、会诊时间、急诊处理时间分别为(0.83±0.29)min、(2.93±0.43)min、(34.96±5.25)min,对照组患者分流时间、会诊时间、急诊处理时间分别为(1.51±0.35)min、(6.10±3.21)min、(43.855.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78、6.921、8.081,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观察组急救并发症发生率(6.00%)小于对照组(22.00%),而患者服务满意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21;χ^(2)=4.332,P=0.037)。结论对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程序化急诊急救,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抢救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诊救治 程序化急诊急救 急诊时间 服务效果
下载PDF
儿童医院14185例急诊患儿的回顾性调查分析
13
作者 彭小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4期86-8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医院急诊患儿的初始数据资料,了解急诊疾病谱和转归去向,以指导急诊救治。方法:对本院2017年度急诊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4185例急诊患儿中,男女比例1.26∶1,城乡分布1.35∶1,1岁以内33...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医院急诊患儿的初始数据资料,了解急诊疾病谱和转归去向,以指导急诊救治。方法:对本院2017年度急诊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4185例急诊患儿中,男女比例1.26∶1,城乡分布1.35∶1,1岁以内33.61%,2~3岁27.44%,大于3岁39.18%;1、3、11、12月份就诊患儿最多,12月份为最高峰,9月份相对最少。每月急诊量与每月门诊量呈正相关(r=0.8971),病种分布前3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47.91%)、胃肠道疾病(19.86%)、下呼吸道感染(15.78%)。8147例直接回家,1244例走绿色通道,2704例留院观察,2087例住院,3例死亡。结论:根据本院急诊患儿资料分析,患儿就诊量多,死亡率较低,需要预检分诊机制;须对低年龄组更加重视;急诊科是应对各种事件的重要部门,绿色通道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急诊 急诊时间 病例资料 回顾分析
下载PDF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张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129-130,共2页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诊治中融入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区段2018.01~2020.01,探究对象为此区段本科室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予冠脉介入治疗),统计70例,以护理差异性分组,可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诊治中融入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区段2018.01~2020.01,探究对象为此区段本科室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予冠脉介入治疗),统计70例,以护理差异性分组,可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行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行全程护理干预者纳入实验组,比对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住院及急诊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具显著缩短优势,P<0.05;实验组再发心梗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诊治中融入全程护理干预可获理想效果,除减少急诊及急救时间外,亦能降低心血管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及深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 全程护理干预 急诊时间 效果
下载PDF
急诊时间对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都基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时间对突发急诊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心功能指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V、LVESV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急诊时间对突发急诊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心功能指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V、LVESV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数改善程度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 h内给予早期急诊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时间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无缝对接与患者预后价值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叶 秦国良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年第10期548-550,共3页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救治注重最短时间内获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介入,目前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无缝对接认为是可以第一时间判断病情,同时缩短救治时间的...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救治注重最短时间内获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介入,目前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无缝对接认为是可以第一时间判断病情,同时缩短救治时间的重要措施,本项研究拟观察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无缝对接的救治对ACS的影响以及内在线性关系。方法选取2017-10至2018-10期间救治于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ACS且接受PCI的患者161名。根据其入院方式的不同,分为120转运组(n=44)和自行前往组(n=117)。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到急诊时间、门—球比例(D to B)、住院天数、住院费用、6个月内生存数。结果120转运可以减少患者发病到急诊时间,而且发病到急诊时间和6个月内生存数存在紧密的线性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39,P<0.05)。结论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无缝对接可以积极改善ACS患者的发病到急诊时间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院前急救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发病到急诊时间 6个月内生存数
下载PDF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小娇 陈欣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年第13期86-87,93,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将自2019年1-12月进行治疗的STEMI患者68例分成两组,分别予以对照组及干预组患者常规救治流程及标准化救治流程。结果两组对比,干预组分诊...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将自2019年1-12月进行治疗的STEMI患者68例分成两组,分别予以对照组及干预组患者常规救治流程及标准化救治流程。结果两组对比,干预组分诊时间等急诊时间窗均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干预组救治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干预组心肌再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急诊时间窗,提高急诊抢救效率及救治效果,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时间 救治效果
下载PDF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脑外伤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黄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38-141,共4页
脑外伤急诊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探究。方法 收录80例脑外伤患者,于2021.12——2022.12期间,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急诊护理方案,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 急救时间窗以观察组更短,生活能力以观察组更高,P<0.05。安全性观察组更高,... 脑外伤急诊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探究。方法 收录80例脑外伤患者,于2021.12——2022.12期间,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急诊护理方案,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 急救时间窗以观察组更短,生活能力以观察组更高,P<0.05。安全性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前组间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昏迷情况均无较大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参数均有显著改善,且均以观察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更低,肢体功能、昏迷评分更高,P<0.05。结论 脑外伤急诊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急诊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急诊时间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基于ISS评估急诊科多发创伤患者滞留时间与其转归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曼维 李岩 +2 位作者 鱼锋 李笠 赵斌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基于ISS评估急诊科多发创伤患者滞留时间的临床影响因素,并分析滞留时间与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1月经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244例,评估、记录患者ISS评分,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急诊滞留时间及此... 目的基于ISS评估急诊科多发创伤患者滞留时间的临床影响因素,并分析滞留时间与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1月经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244例,评估、记录患者ISS评分,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急诊滞留时间及此次就诊的转归。结果研究显示,涉及患者244例,男性191例、女性53例,急诊滞留时间(117.25±87.442)min,数据显示临床转归为死亡的人数46例。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ISS分值越高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相对越长,急诊滞留时间延长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多发性创伤ISS分值更高则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ISS评分 急诊滞留时间 病死率
原文传递
收住ICU多发伤患者急诊科滞留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4
20
作者 叶立刚 许永安 +1 位作者 何小军 张茂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8-802,共5页
目的 分析收住ICU多发伤患者急诊科滞留时间(emergency department length of stay,EDLOS)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收住急诊ICU的多发伤患者信息,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伤情特点(致伤... 目的 分析收住ICU多发伤患者急诊科滞留时间(emergency department length of stay,EDLOS)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收住急诊ICU的多发伤患者信息,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伤情特点(致伤原因、诊断、ISS、GCS、是否急诊手术和手术类型)、预后情况(住院病死情况、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根据EDLOS将患者分为滞留组(>6 h)和非滞留组(≤6 h),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和预后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法分析EDLOS与预后指标的关系,分析急诊手术和非急诊手术两个亚组中患者EDLOS与预后指标的关系. 结果 (1)纳入研究476例,年龄(47.5 ±16.0)岁,男性占73.5%,ISS中位数(四分位数)为29分(22~ 34分),EDLOS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0h(2.8~6.4 h),病死率为9.2%.(2)滞留组(135例)和非滞留组(341例)患者年龄、性别构成、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3.3%和7.6%,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提示急诊科滞留会明显增加住院病死率(OR=3.19,95%CI1.28 ~ 7.95,P<0.05),主要是增加非急诊手术患者的病死率(OR =4.01,95% CI 1.31 ~ 12.27,P<0.05),不影响急诊手术患者的病死率(OR=1.72,95%CI 0.79 ~3.43,P>0.05),不会增加患者ICU和总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结论 对于收住ICU的多发伤患者,EDLOS延长会增加住院病死率,且主要影响非急诊手术的患者,尽快将此类患者收住ICU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创伤 预后 急诊科滞留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