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5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48
1
作者 樊落 席淑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7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判断系数0.85,熟悉程度0.93;一、二级指标的协... 目的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7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判断系数0.85,熟悉程度0.93;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7、0.61,卡方检验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好。结论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急诊专科护士的任用、培训、考核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专业能力 雇员能力评定
原文传递
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体验 被引量:100
2
作者 王培席 陈传波 +3 位作者 白琴 贾彩凤 张运生 周新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了解和理解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心理体验,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某市3家市级医院25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 目的了解和理解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心理体验,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某市3家市级医院25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可引起受暴者委屈、愤怒和恐惧等一般不良心理体验;同时,也会产生地位低微感、工作厌倦、工作满意度下降和离职想法。结论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对急诊科护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应给予受暴者人文关怀,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0
3
作者 顾淑芳 于艳艳 张丽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方法,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天的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的变化,两组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访谈患者的看法,进行全面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1周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时,试验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对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在提高舒适度方面给予了肯定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结论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诊室 医院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康复护理 早期干预(教育)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2
4
作者 张晓曼 王志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工作环境的现状,并分析工作环境对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工作环境量表,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9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处于中上等...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工作环境的现状,并分析工作环境对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工作环境量表,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9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处于中上等水平;护理工作环境中的高质量护理服务对职业价值观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43,P<0.01)。结论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价值观有显著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在结合本专科工作特点,进行科学的资源配备与管理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引导、促进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职业价值观 工作环境
原文传递
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64
5
作者 刘淑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名急诊科护士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在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基础上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入组时及辅导3...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名急诊科护士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在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基础上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入组时及辅导3个月后,两组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辅导3个月后,试验组护士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试验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可改变其不合理的信念,强化新的、合理的信念,有益于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心理疗法 分组 适应 心理学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衔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6
作者 顾淑芳 孙娜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4-476,共3页
急救医疗服务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2部分。院前与院内的无缝隙衔接不仅为患者抢救时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全保障与应急救援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院前急救... 急救医疗服务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2部分。院前与院内的无缝隙衔接不仅为患者抢救时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全保障与应急救援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院前急救的次数逐年上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院前急救总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完善院前急救管理,改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体系.保障急救通道的顺畅与高效,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急诊室 医院 综述
原文传递
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 被引量:59
7
作者 王飒 陈水红 金静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1-814,共4页
目的分析创伤团队模式下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时效指标变化。方法选取9项护理操作,将其操作时间作为指标,追踪记录2015年1—5月于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就诊的82例Ⅰ级多发伤的患者数据,回顾性查阅2014年同时期85例患者的数据作... 目的分析创伤团队模式下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时效指标变化。方法选取9项护理操作,将其操作时间作为指标,追踪记录2015年1—5月于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就诊的82例Ⅰ级多发伤的患者数据,回顾性查阅2014年同时期85例患者的数据作为对照组,进行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修正创伤评分、受伤时间和受伤机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团队到达时间、颈托及脊柱板的使用时间、血常规和血型送检时间、第一次CT检查时间、止血药使用及复温时间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创伤团队模式能明显缩短护理救治时间,保障了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护理 急诊室 医院
原文传递
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专职护士岗位设置效果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陈文红 赵树娟 孙晔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设置患者院内转运专职护士岗位的效果。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设置院内转运专职护士岗位,回顾性分析由转运专职护士转运的1190例危重患者情况,分析转运效果。结果平均转运时间为(23.5±11.2)min,1190例危重患者... 目的探讨急诊科设置患者院内转运专职护士岗位的效果。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设置院内转运专职护士岗位,回顾性分析由转运专职护士转运的1190例危重患者情况,分析转运效果。结果平均转运时间为(23.5±11.2)min,1190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死亡、心搏呼吸骤停、意外脱管、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0。结论院内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环节,采用规范转运流程、专职医护人员护送、充分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以及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和正确的交接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安全管理 院内转运
原文传递
MEWS结合VAS评分提高急性疼痛留观病人危重症早期识别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8
9
作者 郑艳 付沫 +4 位作者 李玉萧 黄俊 傅保国 陈青梅 陈亚玲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7年第7期2597-260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提高急性疼痛留观病人危重症早期识别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急诊室留观的急性疼痛病人2 82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急诊室留观...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提高急性疼痛留观病人危重症早期识别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急诊室留观的急性疼痛病人2 82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急诊室留观的急性疼痛病人2 73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运用MEWS结合VAS评分进行病情评估,对照组病人单独使用MEWS评分,比较两组急性疼痛病人留观时间、去向、危重症病人早期识别率,调查医生、护士对使用MEWS结合VAS评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应用MEWS+VAS评分后急性疼痛留观病人留观时间由实施前的463.751 min±101.330 min缩短至实施后的155.652min±67.830 min,入重症监护室的比例由13.05%下降至7.69%,入抢救室的比例由9.78%下降至5.38%,早期识别率由59.35%上升至79.75%。实施前后急诊护士病情观察和风险识别能力医护评价表的评判便利性、实践操作性、医护协作性、评判准确性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结合VAS评分可以提高急性疼痛留观病人早期识别率,提升急诊护士病情观察和风险识别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 早期预警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 急诊室 危重症 病情观察 风险 满意度
下载PDF
2004年广东省10家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分析 被引量:54
10
作者 许燕君 马文军 +4 位作者 徐浩锋 聂少萍 李剑森 宋秀玲 李海康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急诊伤害的流行特征,探索哨点医院监测模式,为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个城市(深圳、珠海)、2个县(连平、新兴)。城市点选择两家三级医院、一家二级医院;或一家三级... 目的了解广东省急诊伤害的流行特征,探索哨点医院监测模式,为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个城市(深圳、珠海)、2个县(连平、新兴)。城市点选择两家三级医院、一家二级医院;或一家三级医院、两家二级医院;农村选择该县的一家县级医院、一家乡卫生院共10家医院作为哨点监测医院。2004年1月~12月在哨点医院首诊的患者为监测对象。结果共报告有效数据42567例,前5位发生原因依次为钝器伤(29.85%)、跌落(25.83%)、交通事故(16.76%)、刺伤(15.57%)及其他(6.73%);发生地点主要是工作场所(41.14%)及公路/街道(30.97%);发生时的活动工作占了50.83%;以非故意伤害(86.53%)及轻度伤害(79.96%)为主;伤害发生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0、9、15、18及21时。结论职业伤害、交通伤害是干预重点,加强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及培养良好的交通习惯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急诊室 监测 医院
下载PDF
电话追踪访视普外科病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3
11
作者 胡菊华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3期87-88,共2页
通过对1089例普外科出院病人实行电话访视,认为主要存在以下4个问题:(1)联系电话的缺陷;(2)回访内容缺乏专科性,重点不突出;(3)相关知识缺乏;(4)回访时间不恰当。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5点措施:(1)完善填写病人资料;(2)出院时建立病人档案... 通过对1089例普外科出院病人实行电话访视,认为主要存在以下4个问题:(1)联系电话的缺陷;(2)回访内容缺乏专科性,重点不突出;(3)相关知识缺乏;(4)回访时间不恰当。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5点措施:(1)完善填写病人资料;(2)出院时建立病人档案;(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4)选择恰当时机回访;(5)回访时注意几个问题。通过改正,回访率达93%,对树立医院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视 普外科病人 抢救 出院病人 急诊室 危急重症 出院时 问题与对策 档案 专科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生理评分系统及危险患者评分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卢生芳 郭玉刚 +4 位作者 李长风 张成人 韩芸 陈丽芳 艾自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生理评分系统(PSS)及危险患者评分(PARS)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的3 66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心率...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生理评分系统(PSS)及危险患者评分(PARS)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的3 664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心率、收缩压、呼吸、体温(腋下温度)、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4 h尿量和意识水平等,入院0 h(即刻)、2 h、4 h、24 h评价MEWS、PSS、PARS,以入院2周内生存或死亡为观察终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不同时间点MEWS、PSS、PARS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入院0、2、4、24 h MEW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21、0.939、0.938、0.833,入院24 h MEW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较入院2、4 h减小(Z=2.047,P=0.041;Z=2.020,P=0.043);入院0、2、4 h MEW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0、2、4、24 h PS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32、0.927、0.913、0.780,入院24 h PS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较入院0、2、4 h减小(Z=2.547,P=0.011;Z=2.449,P=0.014;Z=2.193,P=0.028);入院0、2、4 h PS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0、2、4、24 h PAR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33、0.947、0.936、0.813,入院24 h PAR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较入院0、2、4 h减小(Z=2.121,P=0.034;Z=2.369,P=0.018;Z=2.162,P=0.031);入院0、2、4 h PARS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0、2、4、24 h,3种评分间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PSS、PARS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预后评估有相同的应用价值,MEWS所需观察项目较少、简便、实用,本研究对急诊科抢救室患者推荐运用MEWS,入院即刻MEWS能评估患者预后,大于4.5分则预警有早期死亡的风险,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生理评分系统 危险患者评分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护理团队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中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51
13
作者 陈倩 柴宇霞 +3 位作者 胡琳琳 朱丽娟 裴理辉 吴小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34期4472-44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同治疗(MDT)模式护理团队在急性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创伤中心后救治的82例多发伤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成立创伤中...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同治疗(MDT)模式护理团队在急性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创伤中心后救治的82例多发伤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成立创伤中心前收治的55例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MDT模式进行抢救,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专科医生到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医生到诊时间为(16.80±3.57)min,急诊检查时间为(22.36±3.49)min,急诊停留时间为(38.19±8.1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3.27±5.76)、(45.69±7.75)、(55.49±13.67)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救治成功率为96.3%(79/82),高于对照组的87.3%(48/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3/82),低于对照组的12.7%(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DT模式护理的多发性创伤患者可有效缩短医生到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急诊室 医院 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
原文传递
心理学在急诊急救中的作用 被引量:48
14
作者 胡辉莹 郭凌燕 刘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98-899,共2页
关键词 急诊医疗 急救部 急诊室 急诊 急诊医学 病人 作用 专业 布局 社会
下载PDF
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9
15
作者 张华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8年6-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收的22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流程;将2018年10月一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22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8年6-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收的22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流程;将2018年10月一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22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患儿对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输液等候时间、接诊时间、穿刺时间、拔针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液等候时间、接诊时间、穿刺时间以及拔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改善患儿的就医体验,保证了患儿安全,并提高了家长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满意度评价,营造了积极良好的医院整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诊室 医院 护理流程 输液 意外
原文传递
福州地区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8
16
作者 梁添玉 陈涵 +1 位作者 黄艳 林晓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调查福州地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州地区19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51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 目的调查福州地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州地区19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51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为(8.96±2.66)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9.10±7.28)分;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应从护士自身、医院管理层、社会3方面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共享决策在急诊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4
17
作者 曹琴琴 张宗侠 +2 位作者 王西鸽 李慧敏 李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5-598,共4页
从共享决策模型、共享决策在急诊心血管护理中的实施条件、实施步骤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我国急诊心血管疾病护理共享决策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 共享决策 心血管疾病 急诊室 医院 综述
原文传递
急诊科护士工作心理控制源与疲劳、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40
18
作者 徐朝艳 郑志惠 +1 位作者 张振路 黄艺仪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心理控制源与疲劳、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采取措施缓解急诊护士的疲劳感,维持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用整群抽样抽取广东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77名急诊科护士,通过发放工作心理控制...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心理控制源与疲劳、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采取措施缓解急诊护士的疲劳感,维持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用整群抽样抽取广东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77名急诊科护士,通过发放工作心理控制源量表、疲劳量表及一般健康状况问卷(GHQ-12)收集资料。结果急诊科护士疲劳的发生率为92.1%,心理状况不佳检出率为40.1%,在精神紧张、抑郁和焦虑失眠方面异常率较高,分别为62.1%、50.3%和48.6%。工作心理控制源得分与躯体疲劳、脑力疲劳、疲劳总体水平及心理健康呈正相关;随着个体心理控制源得分的增加,其疲劳得分及心理健康的得分也增加。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不佳,是疲劳的高发群体。工作心理控制源对个体疲劳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起调节作用,个体越倾向于外控性,其疲劳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精神疲劳 适应 心理学
原文传递
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43
19
作者 潘红英 桂蒙 +2 位作者 孙蒋会 苏伟 叶志弘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5-447,共3页
采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2008版量表,明确医院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针对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经过改造环境、改进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医院辅助支持系统、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预... 采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2008版量表,明确医院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针对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经过改造环境、改进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医院辅助支持系统、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理人员 工作场所 暴力
原文传递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阮海林 杨春旭 +6 位作者 冯小梅 何嗣华 王承辉 陈文震 黄翔 吴华容 卢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去向及转归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l954例,男女比为1:1.23,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年龄组(占37.21%),此年龄组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63.41%、男36.59%),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占26.31%)。就诊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12月、1月、2月高发,占全年的39.92%。中毒患者的职业排在前4位的是个体开业、农民工、家务及待业人员、儿童和学生。50.9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就诊时间〉1h者占66.25%,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31.2%,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77.89%)。首位的中毒种类是其他化学品中毒(不包括药物和农药),占中毒总数的52.58%,居中毒类型第2位的为药物中毒,占14.28%。前6位的中毒病谱依次是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笨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鼠剂中毒。97.68%的患者治愈出院,1.02%死亡,结论苯研究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诊中毒特点的基本资料,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最新的科学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急性 流行病学 急诊室 医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