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动脉瘤破裂的急诊手术处理 被引量:32
1
作者 蔡学见 陈铮立 +6 位作者 钱晓凌 王玉海 胡开树 房文峰 时忠华 刘斌 董吉荣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 探索破裂脑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 对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2 1例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Hunt Hess分级 ,分别属Ⅰ级者 3例 ,Ⅱ级者 6例 ,Ⅲ级者 7例 ,Ⅳ级者 4例 ,Ⅴ级者 1例。采取简化诊断、... 目的 探索破裂脑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 对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2 1例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Hunt Hess分级 ,分别属Ⅰ级者 3例 ,Ⅱ级者 6例 ,Ⅲ级者 7例 ,Ⅳ级者 4例 ,Ⅴ级者 1例。采取简化诊断、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显微手术、使用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和正确处理合并颅内血肿等方法。结果 随访 2月~ 2年 ,良好者 16例 ,中度残废3例 ,植物生存 1例 ,自动出院 1例。结论 对Ⅰ~Ⅳ级的破裂动脉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 急诊外科手术 螺旋CT
原文传递
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苏肇伉 祝忠群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8期2-4,共3页
关键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急诊外科手术 危重状态 外科技术 复杂先心病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体外循环技术 治疗策略 危重先心病
下载PDF
达比加群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艳敏 +1 位作者 黄德嘉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已获批用于心房颤动脑卒中和静脉血栓防治,相较于维生素K拮抗剂,疗效相当或更优,安全性更优,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更低。然而,应用NOACs仍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因此,NOACs特异性逆转...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已获批用于心房颤动脑卒中和静脉血栓防治,相较于维生素K拮抗剂,疗效相当或更优,安全性更优,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更低。然而,应用NOACs仍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因此,NOACs特异性逆转剂对于抗凝患者紧急情况下处理至关重要。依达赛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片段,是达比加群的特异性逆转剂,可强效、快速、持续地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活性。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并应用于临床。同时,众多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已将依达赛珠单抗纳入接受达比加群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路径。依达赛珠单抗可应用于以下特定情况:①急诊外科手术/紧急操作;②危及生命或无法控制的出血。依达赛珠单抗推荐的使用剂量为5 g(2.5 g/次×2次),可通过2次连续静脉输注(每次输注时间为5~10 min,2次间隔不超过15 min);或采用1次5 g静脉快速注射给药,以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效应。本共识旨在指导依达赛珠单抗在临床的合理使用,以期为接受达比加群治疗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逆转抗凝效应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依达赛珠单抗 达比加群 特异性逆转剂 急诊外科手术 紧急操作
原文传递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及预防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涛 钟文寿 缪辉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及预防。方法:入选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进行抗感染、抗菌药物疗法+TDP灯照射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 目的: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及预防。方法:入选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进行抗感染、抗菌药物疗法+TDP灯照射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消毒清创疗法,比较两组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切口感染12例(12.0%),对照组的切口感染30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6,P<0.05);研究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为(7.6±1.3)天,对照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为(13.7±5.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1,P<0.05);研究组的切口愈合度一级愈合70例(70.0%),对照组的切口愈合度一级愈合50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3,P<0.05)。结论:急诊外科创伤手术病人进行抗感染、抗菌药物疗法,愈合程度较佳,愈合迅速,临床效果确切,需加强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控制 切口感染 急诊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诊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因素的logistic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晨姣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目的:对急诊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因素进行研究,以尽可能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为其控制提供一定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仑区人民医院2011~2013年8063例外科手术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年龄、性别、手术分级、手术持续时间... 目的:对急诊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因素进行研究,以尽可能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为其控制提供一定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仑区人民医院2011~2013年8063例外科手术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年龄、性别、手术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输血、手术部位、全麻、肿瘤、预防用药等项目为调查内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经单因素对各变量分析后,选择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147例发生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12个变量中与手术后切口感染相关的有10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12个变量同时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共有5个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被筛选出来。结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输血、手术部位及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LOGISTIC 分析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肠系膜动脉夹层的分型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贾中芝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9-512,共4页
孤立性肠系膜动脉夹层(IMAD)临床上并非罕见,现有的分型方法均以影像学表现为基础,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将IMAD分为急诊型和非急诊型,并根据该分型制订IMAD的治疗流程图。急诊型IMAD患者予急诊外科手... 孤立性肠系膜动脉夹层(IMAD)临床上并非罕见,现有的分型方法均以影像学表现为基础,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将IMAD分为急诊型和非急诊型,并根据该分型制订IMAD的治疗流程图。急诊型IMAD患者予急诊外科手术或血管腔内治疗;非急诊型IMAD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绝大多数非急诊型IMAD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病情稳定,少数出现疾病进展需行有创干预,腔内支架置入是首选的有创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流程图 分型方法 动脉夹层 肠系膜 孤立 急诊外科手术 影像学表现 血管腔内治疗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被引量:7
7
作者 董刚 李金丽 王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急性胆囊炎 置管治疗 超声引导 急性重症胆囊炎 胆囊穿刺引流 急诊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急诊ERCP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家沂 杨传春 +4 位作者 沈洪章 杨斌 汤晓怀 邰雅宏 周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9-260,共2页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随着ERCP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内镜胆道引流作为AOSC时的胆道减压手段,已取代急诊外科手术。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9年8月间对34例AOSC患者行急诊E...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随着ERCP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内镜胆道引流作为AOSC时的胆道减压手段,已取代急诊外科手术。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9年8月间对34例AOSC患者行急诊ERCP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ERCP技术 急诊外科手术 治疗 AOSC 2009年 胆道减压 胆道引流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在急诊外科手术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葛冬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1期3272-3274,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急诊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紧张缓解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急诊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紧张缓解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改善,紧张缓解度改善达95%,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5%,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急诊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手术 舒适护理
下载PDF
因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支架后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研究
10
作者 杜祖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96-0099,共4页
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应用肠道支架作为外科手术过渡性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 应用分组对比法,选取大庆地区某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患有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收集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外科手术(实验组)与急诊外科手术(对照组... 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应用肠道支架作为外科手术过渡性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 应用分组对比法,选取大庆地区某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患有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收集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外科手术(实验组)与急诊外科手术(对照组)患者的资料。详细分析肿瘤发生的部位,比较在这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问题,同时为患者指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结果 实施急诊外科手术之后发现,141例患者当中出现并发症的共计15例,对于吻合口瘘患者随后实施开腹造瘘术;在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时,实验组在肿瘤一期切除率方面高于对照组(97.7%>85.8%,P=0.032);而在一期吻合率方面则具有明显的优势(67.4%>40.4%,P=0.002);采用腹腔镜下手术率相对较高(72.1%vs36.2%,P<0.001)。治疗阶段,实验组在出血量(30ml)、手术时间(2.8h)排气时间(3.9d)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实施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方面未见太大的明显性差异(7.0%:10.6%,P=0.679)。结论 在治疗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当中应用肠道支架作为术前桥梁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支架置入后择期外科手术应用于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治疗阶段,具有较大的获益性。此外在治疗费用与成本效益方面优势显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手术 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 支架后择期手术
下载PDF
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联合鼠齿钳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廉万元 令狐恩强 +5 位作者 孙刚 卢忠生 杨云生 黄启阳 彭丽华 王淑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年第5期277-278,共2页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传统处理方法主要为急诊外科手术和口服某些食物促使异物自然排出,但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几年来,随着内镜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内镜治疗附件的出现,急诊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传统处理方法主要为急诊外科手术和口服某些食物促使异物自然排出,但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几年来,随着内镜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内镜治疗附件的出现,急诊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处理方法,已成为首选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取出术 橡胶避孕套 天然胶乳 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应用 儿童 急诊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头孢唑啉与阿莫西林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玉涛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比较头孢唑啉与阿莫西林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急诊外科手术患者11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唑啉预防切口感染,... 目的:比较头孢唑啉与阿莫西林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急诊外科手术患者112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唑啉预防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切口创面甲级愈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切口创面甲级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唑啉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阿莫西林,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加速了切口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啉 阿莫西林 急诊外科手术 术后切口感染 预防作用
下载PDF
头孢唑啉与阿莫西林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青鹏 《抗感染药学》 2017年第1期161-163,共3页
目的:评价头孢唑啉与阿莫西林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急诊外科手术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性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头孢... 目的:评价头孢唑啉与阿莫西林对急诊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急诊外科手术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性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头孢唑啉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头孢唑啉预防给药能够较好地防止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啉 阿莫西林 急诊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方法参考。方法8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于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消毒预防感染,研究组采取预防...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方法参考。方法8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于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消毒预防感染,研究组采取预防护理以及抗菌感染,比较两组感染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20.0%,研究组为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加强感染管理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术后愈合,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手术 创伤手术 感染管理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下药物注射止血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辉东 《肇庆医学》 2009年第3期28-29,共2页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明显提高止血率,降低急诊外科手术及病死率,现被推荐为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应用1:10000肾上腺素药物注射止血治疗18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明显提高止血率,降低急诊外科手术及病死率,现被推荐为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应用1:10000肾上腺素药物注射止血治疗18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内镜下治疗 止血治疗 药物注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外科手术 治疗方法 出血患者
下载PDF
心脏临时起搏治疗老年胆管急症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16
作者 汪勇 靳慧 +2 位作者 隋萍 唐文东 王世喜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25期818-818,823,共2页
临床上一些老年胆管急症患者往往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时进行临时心脏起搏,预防缓慢心律失常的进一步恶化,避免心血管意外,为急诊外科手术提供必要的条件,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探讨安装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 临床上一些老年胆管急症患者往往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时进行临时心脏起搏,预防缓慢心律失常的进一步恶化,避免心血管意外,为急诊外科手术提供必要的条件,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探讨安装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胆管急症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临时心脏起搏器 急症患者 老年人 胆管 起搏治疗 缓慢心律失常 急诊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大咯血的急诊外科治疗
17
作者 韩云 尹兴家 任宪军 《辽宁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大咯血 急诊外科手术 出血部位 疗效
下载PDF
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急诊外科手术时的麻醉处理
18
作者 彭沛华 刘曼 +1 位作者 高红林 衡新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101-102,共2页
频发室性早搏(室早〉8次/min)是临床医生较关注的心血管危险事件。急诊外科手术的患者通常病情复杂,增加了此类患者围术期死亡的风险。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频发室性早搏患者28例行急诊外科手术时的麻醉处理资料,... 频发室性早搏(室早〉8次/min)是临床医生较关注的心血管危险事件。急诊外科手术的患者通常病情复杂,增加了此类患者围术期死亡的风险。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频发室性早搏患者28例行急诊外科手术时的麻醉处理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手术 频发室性早搏 麻醉处理 心血管危险 围术期死亡 临床医生
下载PDF
改良腋路臂丛阻滞用于手和前臂急诊手术效果观察
19
作者 周荣苍 刘力龙 张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367-1368,共2页
关键词 改良腋路臂丛阻滞 创伤和损伤 手和前臂 急诊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向旭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在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项护理指标得分综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急诊临床护理流程对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急诊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临床护理 流程 急诊颅脑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