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诊抢救方法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家松 刘安秀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诊抢救方法及改进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诊抢救方法及改进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急诊救治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诊抢救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快速平稳降压为原则,积极给予吸氧、预防惊厥及防治脑水肿等改进措施,能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危象 急救抢救 改进措施
下载PDF
改进急救措施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永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6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急救措施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凌云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90例,按照是否开展改进急救措施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抢救措施,... 目的探讨改进急救措施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凌云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90例,按照是否开展改进急救措施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抢救措施,研究组患者予以改进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并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常规、血液生化和肝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 h和停止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研究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血钾、血糖、尿素氮、白细胞计数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急救措施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快速平稳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危象 急救抢救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纳洛酮抢救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亚军 丁剑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2期2793-2794,共2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急性单纯性乙醇中毒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补液利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清醒时间。结果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清醒时间明显...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急性单纯性乙醇中毒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补液利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清醒时间。结果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清醒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乙醇中毒 急救抢救 静脉滴注 利尿
下载PDF
拜复乐治疗老年感染性肺损伤55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淑萍 高路 +1 位作者 徐秀丽 罗何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拜复乐对急诊抢救老年的原发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的时间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老年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静脉点滴拜复乐,治疗48h观察疗效和成功率.结果:拜复乐治疗危重病成功率96.3%,对照组... 目的:观察拜复乐对急诊抢救老年的原发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的时间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老年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静脉点滴拜复乐,治疗48h观察疗效和成功率.结果:拜复乐治疗危重病成功率96.3%,对照组为90%,两组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抢救开始到生命体征平稳的48h内,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命体征平稳所花费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拜复乐抢救老年感染性肺损伤生命体征平稳快,花费时间短,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复乐 急救抢救 老年人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病人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黄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73-74,共2页
探讨罹患心力衰竭病人,用时伴快速心房颤动症状时择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抢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取本院2019年3月至 2020年12月的40例罹患心力衰竭病人,同时伴发快速心房颤动症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n=... 探讨罹患心力衰竭病人,用时伴快速心房颤动症状时择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抢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取本院2019年3月至 2020年12月的40例罹患心力衰竭病人,同时伴发快速心房颤动症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n=20)予之择用西地兰治疗,观察组(n=20)予之择用胺碘酮,展开两组疗效的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对照组经评估依次为100.00%,75.00%,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心室率方面,观察组用药30min、2h、24h后各时间点心室率均更低(P<0.05)。经计算,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急诊抢救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病人时,选择胺碘酮用药方式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快速心房颤动 胺碘酮 急救抢救 心室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38例疗效分析
6
作者 黄锋 任春生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4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纳洛酮 酒精中毒 急救抢救 静脉滴注
原文传递
Ohmeda7100麻醉机工作原理与故障原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朱飞龙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8期173-176,共4页
麻醉机是手术过程中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类、急救抢救设备,保障其正常工作,不仅要了解其工作原理与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还要做好相关预防性保养。本文主要阐述了Ohmeda7100麻醉机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并从低潮气量、高潮气量、病人回路漏... 麻醉机是手术过程中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类、急救抢救设备,保障其正常工作,不仅要了解其工作原理与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还要做好相关预防性保养。本文主要阐述了Ohmeda7100麻醉机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并从低潮气量、高潮气量、病人回路漏气等故障报警原因着手分析,总结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方法,为同行提供一些维修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机 急救抢救设备 故障原因分析 流量传感器 预防性保养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在提高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浪娟 余自娟 丁苗苗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提高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手术室行创伤急救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将其以护理方法的差异性来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提高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手术室行创伤急救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将其以护理方法的差异性来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选择全方位护理模式作以患者急救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医生、护士、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100.00%vs 73.33%、100.00%vs 84.00%、96.00%vs 80.0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记录合格率及物品准备合格率均较对照组高(98.00%vs 82.00%、94.00%vs 78.00%、96.00%vs 76.00%);观察组至手术室后T1、T2、T3准备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创伤急救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概率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医患的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生存概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 手术室 创伤 急救抢救效率
下载PDF
急诊抢救患者的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祖云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总结了急诊抢救患者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防范措施。护理风险原因包括因疾病引起的风险、用药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操作中的风险等。认为加强急救护理风险教育,强化急救意识;加强急救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规范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和护理... 总结了急诊抢救患者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防范措施。护理风险原因包括因疾病引起的风险、用药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操作中的风险等。认为加强急救护理风险教育,强化急救意识;加强急救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规范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和护理文书书写等措施,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护理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抢救患者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下载PDF
急诊抢救室患者7 d全因死亡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和预警指标分析
10
作者 李科苇 李娜 +3 位作者 朱伦刚 谢水瞻 龚晓玲 刘纪宁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近年急诊抢救室患者7 d全因死亡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和预警指标,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辖区三级医疗单位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患者2480例,统计7 d全因死亡发生情况,同时分析死亡和存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其... 目的探讨近年急诊抢救室患者7 d全因死亡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和预警指标,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辖区三级医疗单位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患者2480例,统计7 d全因死亡发生情况,同时分析死亡和存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和预警指标。结果7 d全因死亡患者760例,7 d全因死亡发生率为30.65%;死亡原因分布中:以心脑血管疾病、外伤为主,分别占42.63%和24.74%;死亡患者年龄、体温、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British 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分别为(65.56±21.41)岁、(37.89±1.21)℃、(12.21±2.21)×10^(9)/L、(16.54±8.45)s、(9.89±4.60)mmol/L、(80.05±34.18)μmol/L、(13.10±4.12)mmol/L、(76.61±21.80)U/L、(72.26±18.84)U/L、(12.40±4.32)分、(27.45±9.84)分和(13.35±5.11)分,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为(120.24±28.89)g/L,明显低于存活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EWS、APACHEⅡ和SOFA是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NEWS、APACHEⅡ、SOFA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789和0.742,三者预测患者死亡的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急诊抢救室患者7 d全因死亡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外伤为主,死亡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NEWS、APACHEⅡ和SOFA,其中NEWS、APACHEⅡ和SOFA预测患者死亡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抢救 全因死亡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预警指标
原文传递
五常法在院前急救抢救用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晓鸣 许雅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院前急救抢救用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市急救中心2020年7月实施“五常法”前后的急救抢救药品和物品配置管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每周进行1次管理评估,在管理前(2019年6月—2020年6月)及管理后(2020年7月—2...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院前急救抢救用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市急救中心2020年7月实施“五常法”前后的急救抢救药品和物品配置管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每周进行1次管理评估,在管理前(2019年6月—2020年6月)及管理后(2020年7月—2021年7月)分别进行52次评估,比较管理前后该中心院前急救抢救用品管理情况。结果实施“五常法”后急救车上取物品时间(4.85±1.73)s、急救车上取药品时间(10.85±3.26)s、向急救车上填补物品时间(15.68±4.34)s、物品放置标准化率(90.38%)、物品取放流程效率(94.23%)、物品配置标准率(96.15%)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五常法”后随车急救人员对物品配置管理的标准率(98.08%)、实用率(94.23%)、掌握率(90.38%)、护理安全率(94.23%)、提高急救人员工作效率(96.15%)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常法管理法规范了院前急救抢救用品管理的主要过程,使科室具有可操作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法 院前急救 急救抢救用品管理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对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燕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242-1243,共2页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创伤急救抢救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有较好的抢救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 手术室创伤 急救抢救效率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抢救方法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小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5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抢救方法与改进措施。方法使用回顾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危险患者100例,包括急救改进措施前收治50例和急救改进措施后收治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改进措施前后...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抢救方法与改进措施。方法使用回顾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危险患者100例,包括急救改进措施前收治50例和急救改进措施后收治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改进措施前后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P <0.05;观察患者抢救治疗后的血压和心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危险的急诊抢救应以快速平稳降压为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危象 急救抢救方法 改进措施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急救抢救中的应用探讨
14
作者 董宏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在急诊急救抢救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60例急诊抢救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选取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经对其分成研究组、参照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则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思维,观察护理后抢救效果。结果 ... 在急诊急救抢救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60例急诊抢救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选取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经对其分成研究组、参照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则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思维,观察护理后抢救效果。结果 研究表明,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护理方面得到了更高的满意度;此外,研究组的抢救效果以及心理状态也要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在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也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思维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抢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思维 急诊急救抢救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及护理效果新探
15
作者 邢丽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8期168-168,180,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与实施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共计AMI患者97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49例采取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干预,B组48例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对比急救抢救指标、急救抢...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与实施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共计AMI患者97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49例采取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干预,B组48例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对比急救抢救指标、急救抢救结局、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A组的院前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高于B组,A组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A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AMI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干预可以缩短急救抢救时间和住院周期,且能促进症状改善,抑制相关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程序 急救抢救指标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急诊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行文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18期98-98,共1页
目的分析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收的多发伤急诊抢救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给予急诊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结果研... 目的分析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收的多发伤急诊抢救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给予急诊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结果研究组急救效果95.5%高于对照组81.8%,不良反应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20.5%,护理满意度95.5%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急救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和家属满意,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多发伤 急救抢救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急救车内3种紧急气道开放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吉新 李士华 +2 位作者 张颖 毕宝林 崔兆伟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2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比较急救车内3种方法建立人工气道所需时间及复苏成功率。方法:对急救车上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318例,根据心肺复苏(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3组。A组68例,常规行气管导管插管;B组140例,盲插喉罩通气;C组110... 目的:比较急救车内3种方法建立人工气道所需时间及复苏成功率。方法:对急救车上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318例,根据心肺复苏(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3组。A组68例,常规行气管导管插管;B组140例,盲插喉罩通气;C组110例,食道气管联合导管通气。比较3组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的不同,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分析,判断各组差异显著性。结果:A组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为(146±14.7)s;B组为(26±11.3)s;C组为(81±16.5)s;B组、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A组一次插管成功41例,成功率60.3%;B组全部一次成功,成功率100%;C组108例一次成功,成功率98.2%。B、C组与A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组复苏成功18例,成功率26.5%;B组复苏成功36例,成功率25.7%;C组复苏成功30例,成功率27.3%。A、B、C 3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院前急救车上CPR建立人工气道时,使用盲插喉罩和食道气管联合导管通气,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实用的优越性,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院前急救 急救车内抢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