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丽君 王海涛 +3 位作者 刘木朋 方玮 刘春霞 周国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614-61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采取阿...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采取阿司匹林、注射血栓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进行评分比较。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针对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下降,而SOD水平则相对升高。观察组血清指标包括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经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而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则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和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穴位敷贴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华 王满侠 +1 位作者 郭健 骆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5-76,共2页
有资料表明缺血性脑中风发病存在着昼夜节律性差异[1-3],与人类的"生物钟"有关.笔者应用中国的"生物钟"--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 有资料表明缺血性脑中风发病存在着昼夜节律性差异[1-3],与人类的"生物钟"有关.笔者应用中国的"生物钟"--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纳甲法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中医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低分子右旋糖苷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国妮 徐耀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815-818,共4页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设计,随机分为A组(刺络放血组)、B组(中药组)、C组(针药组),每组30例。90例缺...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设计,随机分为A组(刺络放血组)、B组(中药组)、C组(针药组),每组30例。9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均给以基础治疗,A组取穴点刺放血;B组口服中药汤剂;C组采用刺络放血加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患者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及患者治疗前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组(针药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大于A组(刺络放血组)(80.00%)及B组(中药组)(70.00%)总有效率(P〈0.05);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而针药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中药组及刺络放血组(P〈0.05)。患者经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显著降低;C组(针药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中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放血 中药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8
4
作者 戴甲培 冯斌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50-56,共7页
指出了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内,超过1000多种在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上被认为是有效的化合物或制剂在应用到人体的临床实验时导致失败.从脑中风的发病机制、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主要思路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回顾性的分析和综述,并指出了将来... 指出了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内,超过1000多种在细胞和动物模型研究上被认为是有效的化合物或制剂在应用到人体的临床实验时导致失败.从脑中风的发病机制、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主要思路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回顾性的分析和综述,并指出了将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新药研发的趋势和新的研究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神经保护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治疗分析68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徐规化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1个...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1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日常生活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5),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步复迈注射液临床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明显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血液流变学 步复迈注射液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常见证型血清学相关指标变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泳 杨惠卿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55-58,66,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医常见证型血清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同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0例AIS患者,依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将其分为四种常...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医常见证型血清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同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0例AIS患者,依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将其分为四种常见证型。所有受试者均于入院后收集其临床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NT-ProBNP、CRP、Fib、Hcy水平,对比各证型患者上述水平的差异性,同时分析与各证型的关系。结果:经分析,各证之间NT-ProBNP水平:风痰瘀阻证>风痰火亢证、气虚血瘀证、痰热腑实证(均P<0.05);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P<0.05),其余各证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证之间Fib水平: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痰热腑实证(均P<0.05);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P<0.05),其余各证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证之间Hcy、CRP水平: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风痰火亢证,两两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四种证型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异常率两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风痰火亢证与高血压、NT-ProBNP、CRP、Hcy关系密切;气虚血瘀证与Fib关系密切;风痰瘀阻证与NT-ProBNP、冠心病、Fib、Hcy关系密切;痰热腑实证与CRP、Hcy关系密切(P<0.05)。结论:在AIS各证型中,风痰瘀阻证患者占比最多,痰热腑实证患者占比最少。风痰火亢证的危险因素为NT-ProBNP、冠心病、Fib、Hcy,痰热腑实证的危险因素为CRP、Hcy,气虚血瘀证的危险因素为Fib,风痰瘀阻证的危险因素为NT-ProBNP、冠心病、Fib、H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辨证分型 血清N末端前钠肽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1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方玲 雷建明 张伟国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3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参照组采取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程序相同。比较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参照组采取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程序相同。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和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参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在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联合治疗 疏血通注射液
下载PDF
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FⅦ:C、FⅧ:C、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建平 曹燕娜 +6 位作者 文志斌 刘发益 熊石龙 马志成 何晓凡 李俊成 贺石林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检测凝血因子Ⅶ、Ⅶ、Ⅱ、Ⅰ的活性,研究其在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色底物法及凝血酶时间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浆FⅦ:C、FⅧ:C、... 目的:检测凝血因子Ⅶ、Ⅶ、Ⅱ、Ⅰ的活性,研究其在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色底物法及凝血酶时间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浆FⅦ:C、FⅧ:C、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相对活性。结果:AMI病人血浆FⅦ:C为98.3 %±36.7%,与青年组的104.0%±29.4%和老年组的114.9%±23.6%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而AIS病人为152.9%±30.3%,较青年组和老年组显著升高(P值均<0.001)。AMI病人血浆FⅧ:C为234.2%±57.9%,明显高出青年组的101.2%±32.6%和老年组的116.4%±35.7%(P值均<0.001)。但AIS病人FⅧ:C±为85.5%±32.6%,低于老年组(P<0.05)。AMI和AIS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分别为130.2%±14.7%和128.0%±29.4%,高于青年组的108.0%±7.7%(P<0.001和0.01)和老年组的106.1%±19.4%(P值均<0.001)。AMI和AIS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分别为207.2%±53.0%和174.3%±28.5%,二者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组的103.3%±11.6%(P值均<0.001)和老年组的143.8%±16.8%(P<0.001和和0.01)。结论:AMI病FⅧ:C增高,AIS病人FⅦ:C增高;二者血浆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活性均高于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FⅦ:C FⅧ:C 凝血酶原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8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谢作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7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0d为1个疗程,配合中医针灸醒脑开窍法;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两组随访观察均为1个月...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7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0d为1个疗程,配合中医针灸醒脑开窍法;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两组随访观察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液黏滞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降低,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综合治疗 血液流变学 开窍法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良群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4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并配合中医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随访观察,对...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并配合中医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随访观察,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平分等变化进行统计。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之后的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等较以前有明显降低,总的治疗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5.9%)。结论因此可知临床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综合治疗 开窍法
下载PDF
年龄与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甄建华 李学军 +1 位作者 陈路 陈志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606-608,609,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与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患者的证候指标从年龄角度进行指标聚类分析,依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对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首发急性缺... [目的]探讨年龄与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患者的证候指标从年龄角度进行指标聚类分析,依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对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热证、风痰阻络证、痰热瘀阻证、血瘀证、痰热证;2中青年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热证、痰热瘀阻证、热极生风证、血瘀证、痰热证;老年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痰热瘀阻证、气虚痰热生风证。[结论]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五种证型中均不同程度的包含有痰、热、瘀等邪实,体现了中风急性期以邪实为主要表现的特征,且随年龄的增长,患者正气亏虚的表现愈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首发 始发状态 证候 年龄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针刺疗效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爱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5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究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针刺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 胞二磷胆碱 拜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疗效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新广 司金侠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0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针静滴日1次,15 d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病例的显著有效...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针静滴日1次,15 d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病例的显著有效(痊愈及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及进步)率,并最终将两组的显著有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输入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同项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显著有效率75.0%,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著有效率40.6%,总有效率71.9%。两组显著有效率比较χ2=4.983,P=0.032(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χ2=4.481,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在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能取得较单一使用复方丹参针剂治疗此病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小兵 张佳佳 朱晓东 《新疆中医药》 2017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中药...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状态评分、临床有效率等相关指标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临床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补阳还五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建超 《慢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1期71-72,7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年至2013年3月来自河南省建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年至2013年3月来自河南省建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压。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消失,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为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血脂水平及安全性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均优于常规的基础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通胶囊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凝血功能 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双英 何锦照 张婷婷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脑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脑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次,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hs-CRP、IL-6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6.78±2.47)分、(35.57±0.59)分与对照组(6.81±2.45)分、(35.61±0.62)分比较(t=0.853,0.694,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14.01±2.28)分、(10.20±3.21)分;对照组分别为(11.24±2.18)分、(17.31±2.67)分,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提高,NIHSS评分明显下降,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s-CRP、IL-6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出现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hs-CRP、IL-6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性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栓通胶囊 依达拉奉
下载PDF
从毒瘀学说论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粲 杨隽 王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从毒、瘀论治对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从毒、瘀论治对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解毒化瘀汤,治疗前及治疗2周进行NIHSS评分,测定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患者血清WBC、CRP和ESR水平均有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解毒化瘀汤能协助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同时降低患者血清WBC、CRP和ESR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毒瘀 解毒化瘀汤
下载PDF
脑栓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胜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年第6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脑栓通胶囊...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脑栓通胶囊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该种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栓通胶囊 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辅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风痰阻络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振永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7期889-890,共2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辅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风痰阻络型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46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mRS、ADL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辅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风痰阻络型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46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mRS、ADL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3.48%、对照组8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辅治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风痰阻络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风痰阻络型 化痰通络汤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忠书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3期230-230,236,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收并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 目的:探讨和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收并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针给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与对照组的73.3%相比,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上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值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分值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复方丹参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