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过量摄入游离糖对结肠炎小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慧敏
吴肖肖
+1 位作者
王易
吴旭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19-627,共9页
目的探究过量摄入游离糖(free sugar,FS)是否会加重小鼠结肠炎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连续诱导小鼠5 d,建立肠炎模型。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C5...
目的探究过量摄入游离糖(free sugar,FS)是否会加重小鼠结肠炎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连续诱导小鼠5 d,建立肠炎模型。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和DSS+FS(11 g/kg)组,每组10只。从实验第1 d开始,每隔1 d灌胃1次FS,其余组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每2 d对各组小鼠称重并观察其便血、腹泻等症状,第12 d收集各组小鼠粪便后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含量;测量小鼠结肠长度;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使用338F(5’-ACTCCTACGGGAGGCAGCAG-3’)和806R(5’-GGACTACHVGGGTWTCTAAT-3’)对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成功建立急性结肠炎模型。与对照组相比,DSS处理后小鼠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结肠长度缩短、粘膜脱落、炎性细胞浸润、隐窝变形等病理改变;细胞凋亡增加;血清中LPS水平升高;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在门水平上,DSS处理后的两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明显减少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以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增多,在属水平上,DSS处理后的两组norank_f_Muribaculaceae、Faecalibaculum、分节丝状菌属(Gandidatatus_Arthromitus)、戈登氏杆菌属(Gordonibacter)丰度减少,拟杆菌属(Bacteroides)、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_UCG_006)、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_Shigella)丰度增多,以上结果提示菌群失调。与DSS组相比,DSS+FS组以上指标显著加重(P<0.05),结肠炎状态加重,菌群结构发生进一步改变。结论过量摄入的游离糖可促进小鼠结肠炎的发展,伴随肠道菌群显著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病
游离糖
肠道菌群
急性
结肠炎
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oly I:C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红伟
赵芳霞
+1 位作者
韩华
岳月红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索Poly I:C对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oly I:C组各10只,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观察各组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及结肠病理学表现,应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清脂多糖(LPS)含量,采...
目的探索Poly I:C对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oly I:C组各10只,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观察各组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及结肠病理学表现,应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清脂多糖(LPS)含量,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右旋葡聚糖(FITC-D,MW:4000)及细菌移位方法来检测肠黏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的变化。结果实验期间,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出现下降,饮水和进食明显减少且结肠黏膜缺损,腺体破坏或消失,可见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予Poly I:C治疗后,小鼠的体质量回升明显,且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症状明显减轻。相较于模型组,Poly I:C组血清中LPS的含量、细菌移位率及FITC-D渗透率均降低。相较于正常组,ZO-1、claudin-1细胞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降低且染色强度减弱。但给予Poly I:C治疗后,ZO-1和claudin-1细胞的染色强度显著升高。结论 Poly I:C可降低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
I:C
溃疡性
结肠炎
急性
结肠炎
模型
肠黏膜通透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测序技术探究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平
吴建明
+2 位作者
邓君竹
胡海洋
邹文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测序技术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DSS诱导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测序技术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DSS诱导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自由饮用2.5%的DSS水溶液8 d后,通过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造模情况;小鼠结肠组织进行高通量RNA测序,分析筛选核心关键信号通路并进行Western blot验证;收集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探究对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潜在改变的影响;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对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炎症因子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均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加剧;分析转录组测序结果,富集到NF-κB、TNF等关键信号通路,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F-κB(p65)、IL-6、TNF-α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果与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群落多样性和丰富性均明显降低,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毛螺科等被耗竭,而埃希氏-志贺氏菌、葡萄球菌等有害菌大量富集(P<0.05或P<0.01);有害细菌的富集与结肠炎中促炎细胞因子和免疫炎症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有益菌的变化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DSS可能是通过激活TLR/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而诱导小鼠患病,且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
结肠炎
RNA测序
16S
rRNA测序
急性
溃疡性
结肠炎
模型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过量摄入游离糖对结肠炎小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慧敏
吴肖肖
王易
吴旭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分子药理
西南医科大学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
出处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19-62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807)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YJ0486)。
文摘
目的探究过量摄入游离糖(free sugar,FS)是否会加重小鼠结肠炎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连续诱导小鼠5 d,建立肠炎模型。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和DSS+FS(11 g/kg)组,每组10只。从实验第1 d开始,每隔1 d灌胃1次FS,其余组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每2 d对各组小鼠称重并观察其便血、腹泻等症状,第12 d收集各组小鼠粪便后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含量;测量小鼠结肠长度;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使用338F(5’-ACTCCTACGGGAGGCAGCAG-3’)和806R(5’-GGACTACHVGGGTWTCTAAT-3’)对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成功建立急性结肠炎模型。与对照组相比,DSS处理后小鼠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结肠长度缩短、粘膜脱落、炎性细胞浸润、隐窝变形等病理改变;细胞凋亡增加;血清中LPS水平升高;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在门水平上,DSS处理后的两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明显减少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以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增多,在属水平上,DSS处理后的两组norank_f_Muribaculaceae、Faecalibaculum、分节丝状菌属(Gandidatatus_Arthromitus)、戈登氏杆菌属(Gordonibacter)丰度减少,拟杆菌属(Bacteroides)、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毛螺旋菌属(Lachnospiraceae_UCG_006)、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_Shigella)丰度增多,以上结果提示菌群失调。与DSS组相比,DSS+FS组以上指标显著加重(P<0.05),结肠炎状态加重,菌群结构发生进一步改变。结论过量摄入的游离糖可促进小鼠结肠炎的发展,伴随肠道菌群显著失调。
关键词
炎性肠病
游离糖
肠道菌群
急性
结肠炎
模型
Keyword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Free sugar
Gut microbiota
Acute colitis model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oly I:C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红伟
赵芳霞
韩华
岳月红
机构
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永年县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省人民医院妇科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20160483)
文摘
目的探索Poly I:C对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oly I:C组各10只,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观察各组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及结肠病理学表现,应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清脂多糖(LPS)含量,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右旋葡聚糖(FITC-D,MW:4000)及细菌移位方法来检测肠黏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的变化。结果实验期间,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出现下降,饮水和进食明显减少且结肠黏膜缺损,腺体破坏或消失,可见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予Poly I:C治疗后,小鼠的体质量回升明显,且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症状明显减轻。相较于模型组,Poly I:C组血清中LPS的含量、细菌移位率及FITC-D渗透率均降低。相较于正常组,ZO-1、claudin-1细胞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降低且染色强度减弱。但给予Poly I:C治疗后,ZO-1和claudin-1细胞的染色强度显著升高。结论 Poly I:C可降低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的通透性。
关键词
POLY
I:C
溃疡性
结肠炎
急性
结肠炎
模型
肠黏膜通透性
Keywords
Poly I:C
Ulcerative colitis
Acute experimental colitis
Intestinal mucosal permeability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测序技术探究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平
吴建明
邓君竹
胡海洋
邹文俊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出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074129)
文摘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测序技术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DSS诱导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自由饮用2.5%的DSS水溶液8 d后,通过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造模情况;小鼠结肠组织进行高通量RNA测序,分析筛选核心关键信号通路并进行Western blot验证;收集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探究对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潜在改变的影响;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对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炎症因子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均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加剧;分析转录组测序结果,富集到NF-κB、TNF等关键信号通路,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F-κB(p65)、IL-6、TNF-α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果与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群落多样性和丰富性均明显降低,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毛螺科等被耗竭,而埃希氏-志贺氏菌、葡萄球菌等有害菌大量富集(P<0.05或P<0.01);有害细菌的富集与结肠炎中促炎细胞因子和免疫炎症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有益菌的变化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DSS可能是通过激活TLR/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而诱导小鼠患病,且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
溃疡性
结肠炎
RNA测序
16S
rRNA测序
急性
溃疡性
结肠炎
模型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RNA sequencing
16S rRNA sequencing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model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过量摄入游离糖对结肠炎小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黄慧敏
吴肖肖
王易
吴旭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oly I:C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赵红伟
赵芳霞
韩华
岳月红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RNA测序与16S rRNA测序技术探究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生物学基础
周平
吴建明
邓君竹
胡海洋
邹文俊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