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型尿钠肽水平在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钟雪飞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3期117-119,135,共4页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水平在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远期预后(28 d死亡率)的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BNP浓度、血乳酸(...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水平在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远期预后(28 d死亡率)的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35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BNP浓度、血乳酸(Lac)、白细胞计数(WBC)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对上述有差异性的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NP水平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死亡组患者住院24 h的BNP水平、Lac值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中,BNP<900 ng/L、Lac≤8 mmol/L、A-PACHEⅡ评分≤15分的占比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和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NP[β=0.008,OR=1.008,95%CI(0.155,6.547)]、Lac[β=0.034,OR=1.035,95%CI(0.188,5.700)]及A-PACHEⅡ评分[β=1.116,OR=3.053,95%CI(1.201,7.757)]是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BNP≥900 pg/ml为预测死亡切点,ROC曲线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886,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水平、Lac值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NP水平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B型尿钠肽 预后判断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系统评分 价值研究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8
2
作者 王胜云 陈德昌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以及PCT和CRP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以及PCT和CRP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人院24h内行PCT、CRP检测以及APACHEⅡ、SOFA评分的脓毒症患者201例。分析死亡(65例)和存活(136例)患者的PCT、CRP、APACHEⅡ、SOFA评分差异以及不同APACHEⅡ、SOFA评分分层组间PCT和CRP的差异;PCT、CRP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CT、CR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PCT(μg/L:11.03(19.17)比1.39(2.61),Z=-4.572,P〈0.001]、APACHEⅡ评分(分:19.16±5.32比10.01±3.88,t=-13.807,P〈0.001)、SOFA评分(分:9.66±4.28比4.27±3.19,t=-9.993,P〈0.001)均明显升高,而CRP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g/L:75.22(110.94)比56.93(100.75),Z=-0.731,P=O.665]。PCT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l=0.373,r2=0.392,均P〈0.001),而CRP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无相关性(r1=-0.073、P1=0.411,r2=-0.106、P2=0.282)。随APACHEⅡ、SOFA评分升高,PCT水平逐渐升高,而CRP水平无明显变化;APACHEⅡ分值0~10分、11~20分、〉20分3组的PCT分别为1.45(2.62)、1.96(9.04)、7.41(28.9)μL,CRP分别为57.50(83.40)、59.00(119.70)、77.60(120.00)mg/L;SOFA分值0~5分、6-10分、〉10分3组的PCT分别为1.43(3.09)、3.41(9.75)、5.43(29.60)肌,ClIP分别为49.30(86.20)、76.00(108.70)、75.60(118.10)mg/L;PCT在APACHEⅡ和SOFA评分各分层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一反应蛋白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预后
原文传递
血中炎性指标水平与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2
3
作者 赵磊 臧学峰 +3 位作者 陈炜 盛博 古旭云 张静姝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血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等炎性指标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中的差异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入住首都医... 目的:探讨血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等炎性指标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中的差异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血培养阳性的29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细菌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其24 h内的炎性指标(PCT、CRP、内毒素、WBC、Neut%)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并分析各炎性指标的诊断效应。结果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n=292)血中PCT(r=0.638)、CRP(r=0.620)、内毒素(r=0.284)、WBC(r=0.209)等炎性指标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0),其中革兰阳性(G+)菌组(n=86)血中PCT(r=0.626)、CRP (r=0.616)、Neut%(r=0.297)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革兰阴性(G-)菌组(n=206)血中PCT(r=0.631)、CRP(r=0.616)、内毒素(r=0.301)、WBC(r=0.226)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②G+菌和G-菌两组中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患者〔G+菌组PCT(μg/L):0.92(0.38,4.75)比0.43(0.22,1.00),CRP(mg/L):118.45±62.60比57.97±32.41;G-菌组 PCT(μg/L):6.92(1.94,25.90)比1.28(0.27,4.12),CRP(mg/L):130.99±60.18比49.18±26.87,均 P<0.01〕,而内毒素、WBC在G-菌组中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患者〔内毒素(ng/L):19.40(9.62,33.87)比10.00(5.00,18.52),WBC(×109/L):12.13±6.72比9.61±5.01,均P<0.01〕;且G-菌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PCT、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G+菌严重脓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内毒素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原文传递
NEWS、REMS和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陈莉 邓立普 +5 位作者 赵红梅 黄小英 何香华 李湘民 刘奔 谢咏湘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年龄〉16... 目的对比分析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年龄〉16岁、住院时间〉24 h的危重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入住急诊监护室或抢救室后24 h内各指标最差值计算NEWS、REMS和APACHEⅡ评分。主要研究终点为28 d病死率。分析3种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3种评分对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19例急诊危重患者入选,28 d病死率为21.0%。死亡组NEWS、REMS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NEWS(分):9.40±3.19比5.72±2.35,REMS(分):12.64±4.46比7.97±3.28,APACHEⅡ(分):26.64±6.92比16.19±5.48,均P〈0.01〕。随着NEWS、REMS和APACHEⅡ评分的增高,患者28 d病死率逐渐升高〔NEWS〈5分、5-6分、≥7分的病死率分别为3.03%(1/34)、13.33%(4/34)、64.25%(20/51),REMS〈12分、12-16分、≥17分的病死率分别为10.99%(10/91)、50.00%(11/22)、66.67%(4/6);APACHEⅡ〈15分、15-24分、≥25分的病死率分别为2.33%(1/43)、15.09%(8/53)、69.57%(16/23),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EWS、REMS、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危重患者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0〔95%可信区间(95%CI)=0.737-0.923〕、0.782(95%CI=0.671-0.892)和0.878(95%CI=0.800-0.956),均P=0.000;其预测准确性分别为57.4%、48.6%、65.4%。结论NEWS、REMS和APACHEⅡ评分在预测急诊危重患者预后方面均有效,APACHEⅡ预测准确性最高,NEWS次之,REMS最低;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等因素,急诊危重患者更适合用NEWS评分进行早期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急诊科 危重症 预后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判别预后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苗利辉 宋青 +2 位作者 刘辉 潘亮 周飞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判别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6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47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人院后24、48、7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判别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6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47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人院后24、48、72h血清IL-6水平,对入院48h的IL-6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H(APACHEⅡ)评分、CT严重度指数(CTS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描绘48hIL-6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IL-6值在发病早期判别预后的意义。结果死亡组患者入院后IL-6水平升高后显著降低,存活组患者IL-6水平逐渐下降;死亡组人院48h、72h IL-6(n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545.5±265.7比147.2±107.0,243.0±133.6比119.0±69.5,均P〈0.01)。SAP患者入院48h IL-6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且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48hIL-6水平与APACHE1I评分(r=0.930、P=0.003,r=0.964、P=0.000)、CTSI(r=0.915、P=0.000,r=0.921、P=0.005)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以在SAP发病早期(48h)判别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白细胞介素-6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CT严重度指数 病死率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平 王玺 +4 位作者 张丽涓 杨芳 王国祥 李雪莲 黄鲜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7月住重症监护病房(ICU)63例年龄≥65岁的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7月住重症监护病房(ICU)63例年龄≥65岁的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ku皮下注射,每日1次,治疗7d。分别于治疗后1、3、7d时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凝血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乳酸(Lac),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7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基本资料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1、3、7d分别有1、1、2例出血;治疗组分别有0、1、3例出血。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1d、3d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d(分):19.33±5.90比20.31±4.97,t=0.775,P=0.441;3d(分):18.69±4.88比17.41±3.83,t=1.272,P=0.207],7d时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13.92±3.61比16.20±4.23,t=2.480,P=0.016)。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各凝血指标均无差异(均P〉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仅治疗后7d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mmHg(1mmHg=0.133kPa):110.52±28.57比95.47±24.17,t=-2.354,P=0.022]。两组患者治疗后7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略短于对照组(h:147.45±111.45比192.20±115.57,t=1.704,P=0.093),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d:13.77±5.77比17.22±6.21,t=2.497,P=0.01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低分子肝素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机械通气时间
原文传递
抗凝治疗对脓毒症凝血和炎症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韩宇 高传玉 +6 位作者 秦秉玉 徐红党 宋先荣 李斌 彭帮田 范太兵 程兆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以脓毒症确诊为始点,观察7d为终点。所有患者参照2008年国际脓毒症治疗指南及其他治疗策略进行治疗,观察组于入ICU当日即应用低分子肝素钙0.6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7d10各组于治疗1、3、5、7d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D62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同时计算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d时血中CD62p、D-二聚体、IL-6、TNF-dα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逐渐下降,治疗3d时CD62p及治疗5d时D-二聚体、IL-6、TNF-α、APACHEⅡ评分即明显低于治疗1d时;而对照组各指标呈先降后升趋势,治疗5d时D-二聚体、IL-6、TNF-α水平已明显高于1d时。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治疗7d时CD62p、D-二聚体、IL-6、TNF-α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CD62p(μL):22.64±2.88比31.52±2.81,D-二聚体(g/L):1.32±0.46比4.79±0.82,IL-6(ng/L):5.84±1.87比49.64±3.12,TNF-α(ng/L):21.04±3.15比130.58±6.26,APACHEⅡ评分(分):9.71±2.02比14.17±2.38,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D62p、D-二聚体、IL-6、TNF-α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7、0.868、0.880、0.693,均P=0.000)。观察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7%(8/30)比46.7%(14/30),x^2=3.943,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抗凝 P-选择素 D-二聚体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原文传递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谈定玉 夏仲芳 +1 位作者 郑爱东 周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9-164,共6页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急诊室拟诊为严重脓毒症的665例住院患者,进行ME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急诊室拟诊为严重脓毒症的665例住院患者,进行ME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动脉血乳酸测定,记录28 d转归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预测因子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预测因子及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655例患者28 d病死率为34.6%,MEDS评分12~27分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MEDS评分<12分组[51.0%(156/306)比20.6%(74/359),x2=28.414,P=0.000],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亦明显高于MEDS评分<12分组[APACHEⅡ评分(分):26.4±10.6比21.7±8.1,t=-3.555,P=0.002;血乳酸(mmol/L):4.9(2.3,9.9)比3.9(1.5,8.9),Z=-2.352,P=0.0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存在显著差异(Log Rank检验36.71,P<0.01).死亡组3个预测因子均明显高于存活组[MEDS评分(分):14.1±6.7比8.2±4.5,t=-6.929,P=0.000;APACHEⅡ评分(分):28.1±7.1比22.2±11.3,t=-6.472,P=0.000;血乳酸(mmol/L):5.4(2.9,11.0)比3.8(1.2,9.1),Z=-3.955,P=0.004].MEDS、APACHEⅡ评分及血乳酸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706、0.727,MEDS评分对28 d病死率预测能力优于血乳酸(P=0.008)及APACHEⅡ评分(P=0.005).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28 d病死率预测能力(AUC为0.865)优于MEDS评分(P< 0.001),其敏感度(83.1%)、特异度(93.2%)、阳性预测值(PPV,62.4%)和阴性预测值(NPV,92.1%)在各预测因子中均最高.结论 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于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是良好的危险分层工具,预后能力优于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乳酸 急诊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PCT、IL-18及APACHE 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凯立 张汉洪 +2 位作者 邢金莉 霍娟勇 林文科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286例,根据其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03例)和死亡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第1天、第4天、第7天血清PCT、IL-18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PCT、IL-18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PCT与IL-18、APACHEⅡ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死亡组血清PCT[(4.69±1.75)ng/ml vs(0.41±0.15)ng/ml]、IL-18[(85.16±20.17)ng/ml vs(68.23±18.56)ng/ml]及APACHEⅡ评分[(27.84±4.63)ng/ml vs(23.87±4.16)ng/ml]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PCT、IL-18及APACHEⅡ评分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为6.018(2.175~11.974)、2.427(1.359~5.826)、1.805(1.106~4.283)、4.482(1.892~8.747)(P均<0.05)。ROC曲线显示,PCT、IL-18及APACHEⅡ评分联合评估对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好,分别为89.4%和81.6%。相关分析显示,死亡组确诊当天血清PCT与IL-18、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3,P=0.025;r=0.681,P<0.001)。结论血清PCT、IL-18及APACHEⅡ评分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项联合检查对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18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下载PDF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降钙素原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永华 施春波 厉为良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降钙素原(PCT)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人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降钙素原(PCT)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人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人组24小时内行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及CPIS、APACHEⅡ、SOFA评分的重症肺炎患者67例。分析死亡(19例)和存活(48例)患者的PCT、CRP、CPIS、APACHEH、SOFA评分差异,CPIS评分、PCT、CRP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PCT、CPIS、APACHEⅡ、SOFA评分与存活组比较明显升高,PCT、CPIS评分与APACHEⅡ、SOF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CT、CPIS评分与APACHEH、SOF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重症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原文传递
GRACE、APACHEⅡ及REMS 3种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死亡风险预测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吉春玲 周厚荣 +2 位作者 彭春红 杨秀林 张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60-663,共4页
目的 研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及急诊内科评分(REMS)3种评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0月... 目的 研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及急诊内科评分(REMS)3种评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及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收治的39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24 h内GRACE、APACHEⅡ及REMS评分的最差值,以及发病后30 d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例数,比较3种评分系统对AMI发病后30 d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病30 d内因心血管疾病共死亡54例患者,实际病死率为13.8%.死亡患者GRACE、APACHEⅡ及REMS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GRACE(分):206.09±24.67比150.17±25.72,t=-4.349,P=0.000;APACHEⅡ(分):15.81±7.60比7.50±2.83,t=-4.182,P=0.000;REMS(分):7.11±2.70比5.38±2.59,t=-2.345,P=0.020].GRACE、APACHEⅡ及REMS评分预测AMI患者发病30 d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95%可信区间(95%CI)0.76~ 0.95,P=0.000]、0.825(95%CI 0.71~0.93,P=0.002)和0.615(95%CI 0.46~0.77,P=0.192),敏感度分别为92.32%、76.91%、69.26%,特异度分别为66.23%、77.84%、54.02%.结论 GRACE、APACHEⅡ评分对AMI患者短期内死亡风险有预测价值,GRACE评分预测更准确;REMS对AMI的近期死亡风险无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急诊内科评分 死亡风险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清除率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12
作者 阿布都萨拉木·阿布拉 王毅 +1 位作者 马龙 于湘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80-784,共5页
目的: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PCT清除率(PCTc)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在VAP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收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PCT清除率(PCTc)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在VAP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收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为VAP的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88例)和恶化组(40例)。确诊24 h内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确诊VAP后1、5、7、9 d血清PCT水平(PCT1、PCT5、PCT7、PCT9)及PCTc(PCTc5、PCTc7、PCTc9);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在VAP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好转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恶化组〔分:14.49±5.30比18.90±5.30, t=-4.349,P=0.000〕。好转组与恶化组确诊1 d时PCT水平(μg/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84(0.81,6.43)比3.50(0.97,10.27),Z=-1.431,P=0.152〕;随治疗时间延长,好转组PCT逐渐下降,恶化组PCT则保持较高水平,确诊5 d时好转组即明显低于恶化组〔1.28(0.65,3.13)比2.39(0.78,9.35),Z=-2.012,P=0.044〕。PCTc在好转组中维持较高水平,并随病情好转而升高;在恶化组中则较低,并随病情发展逐渐下降,好转组5、7、9d时PCTc 明显高于恶化组〔5 d:50.43(20.39,80.60)%比-56.68(-286.28,172.92)%,Z=-2.250,P=0.024;7 d:54.01(5.70,102.30)%比-76.91(-335.03,181.21)%,Z=-2.561,P=0.010;9 d:63.88(25.93,101.80)%比-133.49(-547.20,280.16)%,Z=-3.133,P=0.002〕。PCT5、PCT7、PCT9对患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1、0.683、0.746〔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456~0.726(P=0.161)、0.557~0.808(P=0.005)、0.631~0.860(P=0.000)〕;当PCT9为5.65μg/L时,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61%。PCTc5、PCTc7、PCTc9对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清除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预后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乔莉 张劲松 +2 位作者 梅亚宁 张华忠 苏成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 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78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38例),收集人口学资料... 目的 探讨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 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78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38例),收集人口学资料、入住单元、基础疾病、治疗、有创操作、细菌耐药性和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比较预测价值.结果 入住ICU[优势比(OR)=12.9,95%可信区间(95%CI)为2.4 ~ 63.5,P=0.001]、气道开放(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OR=6.2,95%CI为1.5 ~30.4,P=0.023)、有创机械通气(OR=5.1,95%CI为1.4 ~ 22.6,P=0.042)、除深静脉置管的其他有创操作(包括胸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留置尿管、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动静脉内瘘成形术,OR=8.4,95%CI为1.7~37.8,P=0.011)、入院时APACHEⅡ≥19分(OR=35.4,95%CI为3.8 ~ 318.6,P=0.001)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APACHEⅡ≥19分为分界点,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P<0.05),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94.1%.细菌的耐药性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侵入性操作及治疗会增加危重症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APACHEⅡ≥19分提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大黄治疗对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徐杰 宋樱花 +3 位作者 马明远 潘永 张兴胜 丘运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联合大黄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25分]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UTI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UTI,联合组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联合大黄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25分]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UTI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UTI,联合组在对照组础上加用UTI联合大黄,每组20例。观察治疗5d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记录心排血量(CO)、APACHE1/评分、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结果对照组、UTI组、联合组治疗后CO均明显升高,cTnI、NT-proBNP、TNF-α、1L-6、CRP、APACHEII评分均明显降低,以联合组变化更显著[CO(L/min):3.1I±0.72比2.88±0.58、2.99±0.53,cTnI(μg/L):1.01±0.22比1.33±0.45、1.26±0.37,NT-proBNP(ng/L):987.4±327.5比1378.6±373.4、1102.8±371.5。TNF-α(ng/L):2.01±0.35比2.40±0.54、2.24±0.41,IL-6(ng/L):21.84±9.26比38.14±10.22、35.54±11.55,CRP(mg/L):21.5±8.4比58.2±11.7、44.7±13.4,APACHE11评分(分):19.90±11.56比28.87±14.66、24.62±10.45,均P〈0.05],联合组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10.13±2.65比16.62±4.87,P〈0.05)。结论UTI联合大黄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大黄 脓毒症 心肌损伤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中药
下载PDF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健 王洪霞 门昆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62-66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其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牲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其中脓毒症39例,... 目的通过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其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牲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其中脓毒症39例,严重脓毒症21例。于入院1d、3d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按照28d转归分为生存组(42例)和死亡组(18例),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所有脓毒症患者1d、3dNT-proBNP水平(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65.77±34.78、74.23±42.12比48.36±35.53,P〈0.05和P〈0.01)。严重脓毒症组1d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脓毒症组(71.69±32.86比50.11±36.98,P〈0.05),3d两组无差异;死亡组随病程延长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且3d时显著高于生存组(99.20±44.34比66.79±39.28,P〈0.05),1d两组无差异。严重脓毒组1d、3dAPACHEⅡ评分(分)明显高于脓毒症组(1d:23.92±7.57比14.87±6.50。3d:19.28±8.80比10.43±7.27,均P〈0.01);死亡组1d、3d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1d:26.71±6.72比18.83±7.84,3d:31.11±5.06比13.80±7.27,均P〈0.01)。以NT-DroBNP≥63.5ng/L、APACHEⅡ评分≥20分为截断点评价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其敏感性分别为65.4%、88.5%,特异性分别为62.5%、69.4%。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提示脓毒症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预后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5
16
作者 高艳霞 李莉 +3 位作者 李毅 于学忠 孙同文 兰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98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胰腺炎(MAP)4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0例;...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98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胰腺炎(MAP)4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0例;依据病因分为胆源性AP(58例)和非胆源性AP(40例),再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胆源性SAP组、胆源性MAP组、非胆源性SAP组、非胆源性MAP组。检测各组患者入院后1d、2d静脉血PCT水平,并评价PCT与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CT分级、器官衰竭数目、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院后2d不同病因、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各组PCT水平均较1d时升高,且SAP组明显高于MAP组[3,723(2.538,9.023)比0.282(0.166,1.348),P〈0.01],胆源性AP组高于非胆源性AP组[2.567(1.483,8.412)比2.391(1.262,7.453),P〉O.05],胆源性SAP组高于胆源性MAP组升高[4.023(3.273,10.015)比0.305(0.244,1.413),P〈0.01],非胆源性SAP组高于非胆源性MAP组[3.624(2.454,8.993)比0.256(0.144,1.137),P〈0.01]。入院1d和2d PCT与Ranson评分[相对危险度(RR1)=0.643,P.=0.001,95%可信区间(95%CI1)为0.435~1.596;RR2=0.762,P,=0.001,95%CI2为0.692~1.541]、APACHEⅡ评分(RR1=0.543,P1=0.009,95%CI1为0.842~1.512;RR2=0.672.P2=0.001,95%CI2为0.747~1.234)、CT分级(RR1=0.231,P1=0.048,95%CI1为0.596~1.412;RR2=0.256,P2=0.032,95%CI2为0.702~1.324)均呈正相关;器官衰竭数目越多,其PCT越高(RR1=0.321,P1=0.023,95%CI1为0.763~2.588;RR2=0.389,P2=0.020,95%CI2为0.683~1.742);PCT还与ICU住院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R1=0.423,P1=0.019,95%CI1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降钙素原 RANSON评分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下载PDF
热射病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苗利辉 宋青 +9 位作者 刘辉 周飞虎 康红军 潘亮 胡婕 陈洁坤 张婷 吴振华 赵佳佳 周京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HS)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参与救治的39例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道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热射病(HS)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参与救治的39例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道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统计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对胃肠道功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9例HS患者中有32例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2.05%。共统计到27例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为(2.3±0.8)分;39例HS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为(17.3±15.2)d,ICU住院时间为(37.8±25.0)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7.8±14.0)d。胃肠道功能障碍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分:26.30±6.00比17.40±6.00,t=3.555,P=0.001),而28 d病死率虽高于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75%(14/32)比14.29%(1/7),P=0.21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27,P=0.000);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与ICU住院时间(r=0.797, P=0.000)及呼吸机使用时间(r=0.634,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胃肠道功能可反映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胃肠道功能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病死率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胱抑素C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20
18
作者 池锐彬 古伟光 +5 位作者 梁美华 罗醒政 简志刚 刘力新 袁婕 陈纯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诊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11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加强...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诊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11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重症患者134例。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非AKI组(80例)和AKI组(56例,其中轻症AKI组32例,重症AKI组24例);比较各组患者sCys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CysC联合APACHEⅡ评分后对AKI的诊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36例重型患者中有56例发生AKI。AKI发生率为41.2%。AKI组患者sCysC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AKI组[sCysC(mg/L):1.2(0.9,1.6)比0.6(0.5,0.8),APACHEⅡ评分(分):26(22,32)比18(13,22),均P〈0.05]。重症AKI组sCysC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AKl组和轻症AKI组【sCysC(mg/L):1.5(1.1,1.9)比0.6(0.5,0.8)、1.0(0.8,1.4),APACHEⅡ评分(分):28(23,35)比18(13,22)、23(16,26),均P〈0.05]。sCysC及APACHEⅡ评分预测AKI的AUC分别为0.88、0.83,预测重症AKI的AUC分别为0.90、0.82;两者联合后预测AKI及重症AKI的AUC分别为0.93、0.94,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AKI组住院病死率[16.1%(9/56)比5.0%(4/80)]及肾脏替代治疗率[19.6%(11/56)比1.3%(1/80)]均明显高于非AKI组(均P〈0.05)。结论sCysC是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及预后的敏感指标,与APACHEⅡ评分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对重症患者发生AKI和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急性 胱抑素C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3种评分方法对急诊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28d死亡预测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云霞 李春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5-718,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急诊抢救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28d死亡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7年9月在首都医...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急诊抢救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28d死亡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621例SIRS患者,分别进行APACHEⅡ、SAPSI和MEDS评分,记录28d转归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评分系统分值与预后的关系,确定SIRS患者28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各独立预测因素的预后能力进行比较。结果621例患者28d死亡222例。死亡组患者年龄及3种评分系统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年龄:73岁比70岁,APACHEⅡ评分:18分比14分,SAPSI评分:36分比24分,MEDs评分:14分比7分,P〈0.05或P〈0.01)。28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有APACHEI、SAPSⅡ、MED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5、0.774、0.965。与APACHEI评分比较,MEDS评分的预后能力更佳(z-35.435,P〈0.01)。结论对于急诊抢救室SIRS患者,MEDS具有较好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 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
原文传递
用EICU患者APACHEⅡ评分预估护理工作量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高永莉 朱星宇 +3 位作者 马燕 贺娜 李大艳 胡海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 探讨用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Ⅱ(APACHEⅡ)评分预估护理工作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EICU收治的非创伤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其中同时进行... 目的 探讨用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Ⅱ(APACHEⅡ)评分预估护理工作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EICU收治的非创伤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其中同时进行了APACHEⅡ 评分和常用ICU护理工作量评估方法的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28)评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与曲线估计法,分析APACHEⅡ 评分与TISS-28评分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148例患者,其中男性689例(占60.0%),年龄(56±19)岁,APACHEⅡ 评分19(13,25)分,TISS-28评分19(13,25)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PACHEⅡ 评分与TISS-2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49,P〈0.001).用线性曲线模型、二次项曲线模型、三次项曲线模型、复合曲线模型、增长曲线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评估APACHEⅡ 评分与TISS-28评分的曲线关系显示,R2值分别为0.669、0.710、0.792、0.764、0.765、0.765(均P〈0.01),其中最适合描述二者曲线关系的是三次项曲线模型.当APACHEⅡ评分≥30分时,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加;而当APACHEⅡ评分〈30分时,护理工作量相对变少.结论 EICU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可用于预估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护理工作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