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治疗急性深静脉栓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蒋雪松 任先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23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尿激酶 急性静脉 护理 并发症 疗法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治疗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魏立春 侯培勇 +4 位作者 李祺熠 苏奕明 郑毅 罗长志 许太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评价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通过静脉彩超联合... 目的评价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通过静脉彩超联合造影术计算血栓溶解率评价手术早期疗效;通过6~24个月的静脉彩超联合造影术综合随访,分析患肢深静脉通畅率及Villalta评分测定PTS发生率及严重度,评价DVT经CDT治疗后与PTS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300例患者有效溶解率(≥50%)为88.3%。术后3、6、12及24个月深静脉通畅率分别为95.0%、90.0%、85.0%及82.3%,术后12个月PTS发生率为15.0%。影响PTS发生的因素为DVT分型和分期:DVT中央型(OR=2.98)、混合型(OR=4.13);3天内(OR=3.05)、3天至2周(OR=2.72)。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DT治疗急性下肢DVT疗效显著且安全,可以显著提高深静脉通畅率并降低PTS发生率;3天内的中央型DVT经CDT治疗疗效最好,基本上能够完全避免PT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 下肢 Villalta评分 导管接触溶 形成后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是否应早期下床活动? 被引量:10
3
作者 齐浩山 张福先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8-690,共3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好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移位至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rrE)。据有关报道,高达90%的肺栓塞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好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移位至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rrE)。据有关报道,高达90%的肺栓塞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Bell和Simon报道46%~60%的肺栓塞与下肢DVT有关。考虑到早期活动可能增加血栓脱落以及增加肺栓塞的发生风险,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多被要求严格卧床一段时间。虽然这种理论缺少有力的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 早期下床活动 患者 下肢静脉 静脉形成 静脉塞症 发生风险
原文传递
暂时性动静脉瘘在血栓消融术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为民 李晓强 +2 位作者 余朝文 聂中林 孟庆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评估暂时性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在Amplatz血栓消融器(Amplatzthrombectomydevice,ATD)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76例急性DVT患者采取ATD血栓消融术治疗,其中50例患者在介入... 目的评估暂时性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在Amplatz血栓消融器(Amplatzthrombectomydevice,ATD)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76例急性DVT患者采取ATD血栓消融术治疗,其中50例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暂时性AVF。结果1例术后第1天死于肺栓塞。72例术后第1天患肢肿胀明显消退、疼痛缓解。2例术后第7天对侧肢体继发DVT。暂时性AVF通畅率86%(43/50)。术后随访10~42个月,随访率90.7%(68/75)。59例肿胀消失,6例轻度下肢肿胀,1例继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2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暂时性AVF可提高取栓后静脉的血流量和加快其血流速度,提高静脉通畅率,是ATD的一个有益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性动静脉 消融术 急性静脉 形成 导管消融术
原文传递
急性深静脉血栓的导管溶栓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芳 吕平 金毕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59,共3页
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实验数据、自然病史研究、静脉血栓切除和抗凝治疗的随机临床实验以及当前的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报道均表明血栓的清除改善了预后,随着血栓内直接灌注... 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实验数据、自然病史研究、静脉血栓切除和抗凝治疗的随机临床实验以及当前的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报道均表明血栓的清除改善了预后,随着血栓内直接灌注和辅助器械技术的应用,CDT已成为急性DVT有效和越来越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 导管溶治疗 静脉切除 实验数据 自然病史 临床实验 抗凝治疗 辅助器械
原文传递
2021ESC共识文件《急性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管理》解读 被引量:7
6
作者 尹琪楠 韩丽珠 +4 位作者 边原 黄雪飞 雷洋 宋玉洁 童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49,共7页
2021年7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主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工作组以及肺循环与右心功能工作组发布第2版《急性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管理》共识文件,作为对2017版共识文件的更新以及2019年ESC肺栓塞管理指南的配套文件,目的是提供静脉血栓栓塞... 2021年7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主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工作组以及肺循环与右心功能工作组发布第2版《急性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管理》共识文件,作为对2017版共识文件的更新以及2019年ESC肺栓塞管理指南的配套文件,目的是提供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全面治疗管理,该文针对延长抗凝药物治疗的时间、癌症患者的管理、血栓后综合征的预防与处理、抗凝期间出血管理及妊娠期患者深静脉血栓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 后综合征 抗凝治疗和管理
下载PDF
重组链激酶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金池 郭平凡 +1 位作者 林永 石铮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 (r SK)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 0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r SK治疗组 (A组 )和UK治疗组 (B组 ) ,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A组总有效率 ( ...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 (r SK)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 0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r SK治疗组 (A组 )和UK治疗组 (B组 ) ,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A组总有效率 ( 93 .3 % )显著高于B组 ( 66.7% ) ;A组引起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变化均比B组明显 ,不良反应率也较B组高 ,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r SK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和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链激酶 急性静脉 疗法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庆和 王田田 +1 位作者 龙军强 李海冰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经留置导管、患肢足背静脉留置针交替缓慢泵入尿激酶,联合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经留置导管、患肢足背静脉留置针交替缓慢泵入尿激酶,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口服华法林进行治疗。结果 5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抗凝、热敷治疗2-4 d恢复正常,经超声检查、静脉造影,证实血栓完全溶解,血流通畅,未出现出血及致命性肺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急性静脉 滤器植入 导管
原文传递
超声对创伤骨科下肢近端急性亚急性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黄莉 陆建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733-734,共2页
创伤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较常见,而下肢近端急性血栓多发生隐匿,诊断棘手,预后凶险。本组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的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仓,探讨其在下肢近端急性亚急性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下肢静脉形成 急性静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创伤骨科患者 诊断价值 近端 骨科围手术期 急性
下载PDF
炎症因子在危重病人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转归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晓琼 王强 薛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1期1522-1524,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危重病人急性深静脉血栓(DVT)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DV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ICU住院期间发生急性DVT患者26例为病例组,分别于发病第1、4、14d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危重病人急性深静脉血栓(DVT)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DV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ICU住院期间发生急性DVT患者26例为病例组,分别于发病第1、4、14d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PCT、ESR水平,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①病例组发病第1、4d血清IL-6、IL-10、CRP水平均高于发病第14d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d血清IL-6、IL-10、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三个时间段的PCT、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时间段之间PCT、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IL-10、CRP参与危重病人急性DVT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急性静脉 危重病人
下载PDF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亚成 陈辉 +1 位作者 董林祥 宇雪豹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2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中30例,联合应用手术取栓与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对其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有18例患者植入... 目的分析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中30例,联合应用手术取栓与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对其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有18例患者植入永久性滤器,8例患者植入临时滤器,4例患者植入可回收滤器。患者平均采用导管取栓3.7次,并且成功完成支架植入术与球囊血管成形术;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下肢肿胀现象全部消失,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能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取 腔内介入 急性静脉
下载PDF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淑芬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3期316-317,共2页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死亡率。结果 15例患者痊愈10例,好转4例,1例无效并发肺栓塞死亡。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效果良好,临床应用时需注意现用现配,对下肢手术的患者应做好病情的观察及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对于发生深静脉血栓者,更应做好患肢的观察,并严密预防和观察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术后 急性静脉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行腔内治疗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路柳 徐任菊 +1 位作者 张琼 陈思文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7期646-648,共3页
目的总结腔内治疗并发于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腔内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术前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充分准备;术后观察潜在并发症,给予合理的抗凝溶栓治疗... 目的总结腔内治疗并发于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腔内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术前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充分准备;术后观察潜在并发症,给予合理的抗凝溶栓治疗,准确评估患肢肿胀程度,出院时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无肺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相关指标(膝关节以上15 cm和以下10cm周径、静脉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插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有效且安全,合理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 COCKETT综合征 插管溶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血栓切除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对髂静脉狭窄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影响
14
作者 仝向阳 陈磊 胡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切除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对髂静脉狭窄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1例髂静脉狭窄合并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n=46)与B组(n=55)。A... 目的探讨血栓切除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对髂静脉狭窄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1例髂静脉狭窄合并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n=46)与B组(n=55)。A组患者接受血栓切除术,B组患者接受血栓切除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Villalt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血栓位置、ART时间、入院周径差,以及男性、手术/创伤史、凝血功能异常、妊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illalta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45(14/55),高于A组的10.87%(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栓切除术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DVT患者安全可行,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支架置入术 静脉狭窄 急性静脉
下载PDF
手术联合腔内治疗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温志国 杜丽苹 +3 位作者 李彦州 赵松峰 李晓建 刘志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753-2754,共2页
目的总结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经验。方法对53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手术取栓联合腔内治疗,总结其经验及并发症。结果 53例中无一例术中术后发生致死性肺栓塞,1~3 d内患肢肿胀消退者42例(79.25%),4~10 ... 目的总结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经验。方法对53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手术取栓联合腔内治疗,总结其经验及并发症。结果 53例中无一例术中术后发生致死性肺栓塞,1~3 d内患肢肿胀消退者42例(79.25%),4~10 d肿胀消退者7例(13.2%),总治愈率92.45%(49/53)。随访3个月至2年,未发现术后血栓复发者。结论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是有效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同时联合腔内治疗,会获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 手术取 腔内治疗
下载PDF
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媛 胡玉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580-581,共2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静脉血管内异常凝结成血栓,堵塞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引起血栓形成区域肢体的缺血缺氧,当血栓脱落时会引起肺栓塞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据研究报道北美和欧洲每年有1/1000的成人小...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静脉血管内异常凝结成血栓,堵塞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引起血栓形成区域肢体的缺血缺氧,当血栓脱落时会引起肺栓塞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据研究报道北美和欧洲每年有1/1000的成人小现DVT,在英国,每年估计有2.5万人死于静脉血栓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静脉 早期下床活动 静脉形成 患者 相关疾病 血液回流 严重并发症 静脉血管
下载PDF
中药熏洗为主治疗小腿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26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广德 黄丁平 《中医外治杂志》 2007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静脉 中药熏洗 外治法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患者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伟洋 郭学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57-2758,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患者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患者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周径差及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结果观察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缩小比例为(7.25±1.60)%,高于对照组的(5.80±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IN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患者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老年患者 创伤 急性静脉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彬 李晓强 +5 位作者 孟庆友 钱爱民 桑宏飞 段鹏飞 戎建杰 朱礼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8-669,共2页
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或慢性DVT并急性血栓形成可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等疾病。
关键词 急性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腔内治疗 急性静脉 DVT
原文传递
腔内介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并髂静脉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黎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4期4026-4028,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外周血管疾病,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髂静脉闭塞,由于髂静脉受压变窄闭塞,导致急性血栓形成。髂静脉闭塞也是术后复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在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的同时,髂静脉闭塞的科学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外周血管疾病,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髂静脉闭塞,由于髂静脉受压变窄闭塞,导致急性血栓形成。髂静脉闭塞也是术后复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在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的同时,髂静脉闭塞的科学处理十分重要,对缓解患者下肢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1]。目前,腔内介入治疗是急性深静脉血栓并髂静脉闭塞治疗的重要方式,采取导管接触溶栓治疗(CDT),清除血栓后,再进行髂静脉腔内成形术,髂静脉闭塞严重患者进行支架植入[2,3]。对于CDT与髂静脉支架植入的治疗顺序,有先CDT再髂静脉支架植入,或者先髂静脉支架植入再进行CDT治疗,本文针对支架植入时机的不同治疗模式进行探讨,选取我院86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 腔内介入治疗 静脉闭塞 急性静脉 下肢静脉形成 支架植入 腔内成形术 导管接触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