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 被引量:472
1
作者 顾龙君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2-395,共4页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细胞计数增高 淋巴细胞 修订 三次 诊疗 诊断依据 骨关节疼痛 淋巴结肿大
原文传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与氨甲蝶呤毒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余慧 金润铭 +1 位作者 白燕 林雯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氨甲蝶呤 白血病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毒副反应 酶多态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髓外白血病 细胞内活性 MTX 敏感性 维持治疗 常用药物 代谢药物 叶酸代谢 耐受性 抗叶酸 关键酶 机体
原文传递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时血浆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晓恬 李本尚 +2 位作者 李莉 廖雪莲 石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测定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HD AraC)和常规剂量阿糖胞苷(SD -AraC)治疗时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了解HD AraC的体内药物代谢规律,并验证其疗效优越性。方法 予HD Ar... 目的 测定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HD AraC)和常规剂量阿糖胞苷(SD -AraC)治疗时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了解HD AraC的体内药物代谢规律,并验证其疗效优越性。方法 予HD AraC(2.0 g/m2)治疗时,在特定时间点分次采集对侧肘静脉血,并于血药浓度高峰时(静脉滴注120 min)采集脑脊液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Ara- C、Ara- U标准品测定血和脑脊液标本的Ara- C和Ara- U浓度,并绘制血浓度变化曲线。结果 应用HD- AraC治疗时,Ara -C平均高峰血药浓度为(49.94±26.03)μmol/L,Ara -U平均高峰血药浓度为(162.10±108.06)μmol/L,分别达到SD AraC治疗时血药浓度(1.07μmol/L和6.81μmol/L)的近50倍和25倍。脑脊液中Ara C和Ara- U的浓度均值在血药浓度达到峰值(静滴滴注120 min)时分别为(5.93±4.01)和(20.98±10.41)μmol/L。同时发现,Ara -U浓度明显高于Ara -C浓度;药物浓度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结论 应用HD- AraC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血浓度,脑脊液中也能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水平,是达到显著临床疗效的药理学基础。但药物浓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尚需进一步进行药物代谢相关研究,为今后个体化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阿糖胞苷 药物浓度测定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血浆 ARA-C mol/L 非霍奇金淋巴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脑脊液标本 个体差异 药理学基础 个体化治疗 常规剂量 代谢规律 体内药物 肘静脉血 静脉滴注 变化曲线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治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昌成 王祖贻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356,共4页
近10余年来,通过对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无病生存(DFS)得到很大提高,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儿童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高达80%,成人ALL的EFS率也可达50%~60%.儿童ALL初诊时约5%中枢神经系统(CNS)受... 近10余年来,通过对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无病生存(DFS)得到很大提高,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儿童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高达80%,成人ALL的EFS率也可达50%~60%.儿童ALL初诊时约5%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成人ALL则为10%(成熟B-ALL甚至高达12%~42%). 随着完全缓解(CR)率和DFS期的延长,髓外白血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如不进行CNSL的预防性治疗,约33%(29%~40%)的成人ALL将会发生CNSL,儿童ALL则高达75%以上。我们通过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脑脊液中少许原始细胞以及腰穿鞘注损伤对预后的影响,并对CNSL的诊治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诊治 大规模临床试验 CNSL 临床试验结果 B-all 髓外白血病 预防性治疗 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GSTP1及MTHFR基因多态性对大剂量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菲 尹郸丹 +3 位作者 周小兰 马建梅 郭红梅 孟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3-728,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GSTP1及MTHFR基因多态性对大剂量甲氨蝶呤(HDM TX)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98例ALL患儿采用PCR方法测定C677T A303G及MTHFR C677T的多态性,观察患儿HD-M TX化疗期间的不良反...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GSTP1及MTHFR基因多态性对大剂量甲氨蝶呤(HDM TX)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98例ALL患儿采用PCR方法测定C677T A303G及MTHFR C677T的多态性,观察患儿HD-M TX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C677T及MTHFR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98例患儿中61例(62.24%)存在有至少1个基因位点的变异;C677TA303G基因多态性表现:A基因频率84.69%,G基因频率15.31%;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表现:C基因频率66.33%,T基因频率33.67%。98例患儿中,7例(7.14%)发生骨髓抑制,23例(23.47%)发生肝损害,15例(15.31%)发生肾损害,48例(48.98%)发生胃肠道反应,46例(46.94%)发生黏膜损害。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危险程度及MTX的剂量进行校正后分析显示,基因多态性与骨髓抑制、胃肠道及黏膜损害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然而,变异基因数量与肝功能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THFR及C677T基因联合变异时患儿的M TX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对此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谷胱甘肽转移酶P1(GSTP1) 基因多态性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
下载PDF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成人高危或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群华 杜欣 +3 位作者 黄梓伦 罗成伟 钟立业 林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成人高危或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研究组用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或吡柔比星+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双表型AL],对照组用米托蒽醌+阿糖...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成人高危或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研究组用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或吡柔比星+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双表型AL],对照组用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长春新碱+泼尼松(ALL成双表型AL)方案分别治疗高危或难治复发AL各40例。除1对为有高危因素的初治病例外,其余39对均为难治或高危复治病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疗效相当,完全缓解率47.5%比45.0%(P>0.05);部分缓解率25%比20%(P>0.05);总缓解率72.5%比65.0%(P>0.05)。但研究组完全缓解持续时间长(528d比463d,P<0.05)。研究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明显、感染发生率高(P<0.05)、血小板恢复时间较长(P<0.05)。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高危或难治复发AL疗效较好,但骨髓抑制明显,感染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化疗治疗 吡柔比星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难治 复发 成人 急性细胞白血病 感染发生率 阿糖胞苷 长春新碱 米托蒽醌 骨髓抑制 完全缓解率 对照组 高危因素 持续时间 恢复时间 方案治疗 双表型 泼尼松
原文传递
HLA基因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晓岚 杨丛林 +3 位作者 万长春 谢云富 钱小兵 邱录贵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HLA基因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蛳SSP)DNA分型技术,对105 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42名正常对照进行HLA基因分型,分析HLA基因分布频率在2组中的差异... 目的:探讨HLA基因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蛳SSP)DNA分型技术,对105 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42名正常对照进行HLA基因分型,分析HLA基因分布频率在2组中的差异。结果:ALL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鄢0201(35.71 %)和B鄢4801(5.71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RR=2.340 7、7.513 4,χ2=9.257 8、9.538 8 P<0.005),DRB1鄢0701基因频率(9.52 %)显著低于正常组(RR=0.439 2,χ2=6.990 2 P<0.01)。结论:HLA蛳B鄢4801和DRB1鄢0701基因可分别被认为是ALL白血病发病的危险标志和保护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HLA基因 基因频率
原文传递
小儿急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樊晓丽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6期259-262,共4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白血病 长期无生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临床分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恶性肿瘤 治疗中心 ANLL 生存率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莉 王健民 +6 位作者 许小平 李瑶 许宏 居小萍 倪雄 杨建民 许燕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发病机理,寻找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了2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12848条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基因表达特征。结果 12848条基因中有1163条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5条基因与Go...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发病机理,寻找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了2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12848条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基因表达特征。结果 12848条基因中有1163条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5条基因与Golub等报道的50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预测基因一致,并符合ALL、AML的分型标准;在耐药细胞系K562 n/VCR中高表达的7条基因在6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中也过度表达;进一步分析AML各亚型及ALL的表达谱差异,发现31条基因在AMLM1 M3亚型中的表达与AMLM4 M6亚型及ALL明显不同。结论 支持Golub等提出的急性白血病分型标准,临床上成人ALL和AMLM4 M6亚型的预后较AMLM1 M3亚型差,与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原发耐药可能是导致白血病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基因芯片对于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患者 基因表达谱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步研究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差异表达 K562-n 预后判断 分型标准 耐药细胞 机理 诊断分型 表达特征 过度表达 原发耐药 重要意义 分型诊断
原文传递
microRNA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梓 李善妮 刘静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80,共9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其通过降解mRNAs或抑制mRNAs翻译来负调控基因表达并可能调控着几乎每一个细胞生理进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肿瘤,miRNA的异常表达谱对于ALL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应用有...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其通过降解mRNAs或抑制mRNAs翻译来负调控基因表达并可能调控着几乎每一个细胞生理进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肿瘤,miRNA的异常表达谱对于ALL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应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s已迅速成为ALL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MICRORNA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大剂量氨甲蝶呤持续静脉滴注后四氢叶酸钙解救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丽华 卢新天 +2 位作者 顾健 华瑛 赵卫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4,共2页
关键词 持续静脉滴注 四氢叶酸钙 氨甲蝶呤 大剂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解救 MTX方案 LCV 血浆浓度 持续静滴 毒性反应 相关性 国内外 个体化 前瞻性 24h
原文传递
成人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与非ETP-ALL的临床特点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娜 刘正华 +4 位作者 夏雪娇 富威 王萍萍 颜晓菁 李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875-387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成人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与非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on-ETP-AL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系统诊治的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9例,其中ETP-ALL 6例,non-ETP-ALL 13例,... 目的:对比分析成人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与非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on-ETP-AL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系统诊治的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9例,其中ETP-ALL 6例,non-ETP-ALL 1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本状况、血液及骨髓检测结果、免疫分型结果及诱导治疗后缓解情况。结果:ETP-ALL组患者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non-ETP-ALL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non-ETP-AL组患者,主要见于pro-T-ALL,首次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或接近完全缓解(CR/CRi)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ETP-ALL患者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特点,对常规诱导治疗反应差,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 诱导治疗
下载PDF
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活性与相关不良反应观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丽 谢晓恬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5年第5期317-321,共5页
目的观察培门冬酶(pegaspargase,Oncaspa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的药物活性水平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ALL的住院患儿21例,给予以培门冬酶为主的VDLP方案进行定期强化治疗。其中高危型(HR-ALL)患儿全程使用2次... 目的观察培门冬酶(pegaspargase,Oncaspa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的药物活性水平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ALL的住院患儿21例,给予以培门冬酶为主的VDLP方案进行定期强化治疗。其中高危型(HR-ALL)患儿全程使用2次培门冬酶,标危型(SR-ALL)患儿使用1次培门冬酶。采用标准试剂盒(Abcam)和酶标法检测化疗前和化疗后d7、d15和d21各时间节点时的血清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活性及其变化。观察与记录培门冬酶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对比观察接受1次和2次培门冬酶治疗患儿血清L-asp活性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接受治疗患儿血清L-asp活性均在治疗d7时达到峰值,两组患儿治疗后各时间节点的L-asp活性均达到有效抗肿瘤水平,且血清L-asp活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血栓形成和胰腺炎等严重不良反应或化疗相关死亡,但2次组患儿APTT延长和骨髓抑制程度高于1次组(P<0.05)。结论儿童ALL患者的VDLP方案中,加用1次和2次培门冬酶治疗患者血清L-asp活性组间比较差异并不显著,且均可达到抗肿瘤的有效活性水平,但加用2次培门冬酶的不良反应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门冬酶(PEG-asp)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儿童 药物活性
原文传递
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昶娟 谢晓恬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7年第5期324-328,共5页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为化疗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接受PEG-ASP或L-ASP治疗的ALL患儿38例(化疗162例次)。根据使用的ASP...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为化疗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接受PEG-ASP或L-ASP治疗的ALL患儿38例(化疗162例次)。根据使用的ASP制剂不同分为PEG-ASP组(81例次)及L-ASP组(81例次),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比较两组化疗前(d_0)及化疗1周后(d_8)的肝功能及血凝常规数据。结果两组在不同化疗时期(诱导缓解期及定期强化期)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ASP组过敏反应发生率(0.00%)明显低于L-ASP组(7.41%,P<0.05);与化疗前相比,PEG-ASP组及L-ASP组总蛋白变化均值分别下降(7.33±5.54)g/L和(5.60±4.39)g/L,白蛋白变化均值分别下降(5.21±4.53)g/L和(3.90±3.73)g/L,组间比较显示PEG-ASP组总蛋白及白蛋白下降较L-ASP组更明显(P<0.05)。两组间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和各项实验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和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ASP在临床应用中过敏反应发生率较L-ASP低,但对蛋白合成的抑制程度高于L-ASP,更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门冬酶(PEG-ASP)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长间歇维持化疗序贯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蕾 刘林 +5 位作者 陈幸华 张曦 孔佩艳 刘红 彭贤贵 王庆余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4-565,共2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包括常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常规化疗对成人ALL效果较差,据报道其长期生存率只有20%~30%,而且要进行长期维持治疗。2001年3月至2003年8月,我们对我院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包括常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常规化疗对成人ALL效果较差,据报道其长期生存率只有20%~30%,而且要进行长期维持治疗。2001年3月至2003年8月,我们对我院14例初次诱导治疗缓解的成人ALL患者进行连续3个周期大剂量甲氨蝶呤(Hi—MTX)治疗,之后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移植后长间歇常规剂量化疗维持2年,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剂量化疗 序贯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疗效观察 维持化疗 间歇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大剂量甲氨蝶呤
原文传递
小儿非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协作网(2005)降低化疗强度的经济诊治方案(简称CCALLRCI 2005)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梓梁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6期280-282,共3页
关键词 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强度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诊治方案 小儿 协作网 经济 长期缓解 缓解率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微小残留白血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宁玲 张爱梅 +3 位作者 翟志敏 刘芝璋 李春 徐有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3-465,共3页
关键词 临床意义 微小残留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白血病患儿 检测 CNSL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 白血病复发 单克隆抗体 微小残留 恶性肿瘤 儿童时期 血脑屏障 治疗水平 药物浓度 独立因素 治疗方案
下载PDF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存活61例分析
18
作者 谷仁凯 孙立荣 +6 位作者 卢洁 庞秀英 董增义 李学荣 卢愿 宋爱芹 刘毅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对61例存活5年以上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长期存活的因素。方法对这61例ALL患儿通过骨髓形态分型、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MIC)、临床分型和微量残留病(MRD)检测,以及通过不同时期3组化疗方案及... 目的对61例存活5年以上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长期存活的因素。方法对这61例ALL患儿通过骨髓形态分型、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MIC)、临床分型和微量残留病(MRD)检测,以及通过不同时期3组化疗方案及4种髓外白血病防治方法比较,了解其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61例5年以上存活ALL患儿与176例5年以下存活患儿比较,二者染色体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7),临床分型、骨髓形态分型及免疫分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1例5 年以上存活的ALL患儿中,不同时期3组治疗方案无病存活率比较,VC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 组与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L-门冬酰胺酶、强的松)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采用60Co头颅照射为主的治疗方案,3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采用大剂量氨甲碟呤(HDMTX)防治组,无 CNSL发生,5例发生睾丸白血病(TL)的患儿均系60Co头颅照射组,HDMTX组无TL发生(P=0.000)。 61例5年以上存活ALL患儿中,25例已存活10年以上,现仍然存活,另36例存活5至10年者中,有5例死于骨髓复发,这两者骨髓复发的差异无显著意义(x2=3.78,P=0.072)。纳入本研究的所有ALL患儿中,26例MRD检测呈阳性,其中14例化疗停止时已转为阴性,13例仍长期存活;12例停止化疗后MRD 呈弱阳性者,其中7例长期存活。结论系统规范化疗,是ALL患儿长期存活的关键,骨髓复发、髓外白血病是影响存活的重要因素。MRD转阴,可以作为患儿停止化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长期存活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 L-门冬酰胺酶 骨髓形态
原文传递
伊马替尼体外对c-kit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梁明 孟丽华 +4 位作者 周永安 朱镭 鹿育晋 王宏伟 崔月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5-487,共3页
伊马替尼是一种2-苯胺嘧啶衍生物,除对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有明显的作用外,还可以抑制c—kit酪氨酸激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c-kit被异常磷酸化。我们用不同浓度的... 伊马替尼是一种2-苯胺嘧啶衍生物,除对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有明显的作用外,还可以抑制c—kit酪氨酸激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c-kit被异常磷酸化。我们用不同浓度的伊马替尼对c—kit^+AML患者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处理,采用MTT法、RT—PCR法及流式细胞术探讨其对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伊马替尼治疗AML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细胞增殖 骨髓细胞凋亡 C-KIT 白血病患者 伊马替尼 体外处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CD96蛋白表达对急性白血病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红艳 谭传梅 +2 位作者 管丽 杨洋 曾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96(CD96)蛋白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07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42例;年龄3个月~12岁,中位年龄7.5岁。急性髓系白血...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96(CD96)蛋白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07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42例;年龄3个月~12岁,中位年龄7.5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4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分子CD96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患儿血常规、免疫指标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D96蛋白表达阳性在AML患儿中表达例数显著高于ALL患儿[34例(64.15%)vs 13例(24.0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96蛋白表达阳性的患儿初次化学治疗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CD96蛋白表达阴性的患儿[12例(32.43%)vs 35例(72.92%)],且化学治疗后复发率、髓外浸润率明显高于CD96蛋白表达阴性的患儿(75.68%vs 35.42%,27.03%vs 6.2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96蛋白表达阳性的急性白血病患儿预后较差,该蛋白在急性白血病预后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6蛋白 急性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白血病细胞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