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PLA2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常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苏国兰 李华兴 +1 位作者 康渭岚 黄伟豪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9期1269-1271,131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常见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ACI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取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常见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ACI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取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基本信息,并给予Lp-PLA2、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实验室指标检测。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水平、既往病史与行为习惯、Lp-PLA2水平与不同亚型ACI患者Lp-PLA2水平,分析Lp-PLA2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ACI常见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Fib)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低,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占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ACI组患者Lp-PLA2水平较中型、轻型ACI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ACI酗酒、吸烟、高血压史负相关(r=-0.271、-0.243、-0.297,P=0.003、0.002、0.002),与CRP呈正相关(r=0.297,P=0.002)。结论Lp-PLA2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ACI酗酒、吸烟、高血压史、CRP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荣维君 王艳 孟繁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无明显的临床效果。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cerebrovascular balloon forming carotid stenting,PTAS)广泛应用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无明显的临床效果。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cerebrovascular balloon forming carotid stenting,PTAS)广泛应用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2-3]。为进一步分析PTAS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 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原文传递
炎症因子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2
3
作者 黄晓芸 徐安定 +3 位作者 梅志忠 方浩威 付文金 张玉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94-2997,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pullicino公式计算的脑梗死体积将患者...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pullicino公式计算的脑梗死体积将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血清中hs-CRP、Lp-PLA2、IL-6因子水平。用mRS量表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ROC曲线和Pearson相关分析hs-CRP、Lp-PLA2、IL-6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治疗前Ⅲ级组hs-CRP、Lp-PLA2、IL-6水平显著高于Ⅰ级组和Ⅱ级组,Ⅱ级组hs-CRP、Lp-PLA2、IL-6水平高于Ⅰ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hs-CRP、Lp-PLA2、IL-6均明显降低(P<0.05),Ⅲ级组hs-CRP、Lp-PLA2、IL-6浓度明显高于Ⅰ级组和Ⅱ级组(P<0.05);而Ⅰ级组与Ⅱ级组hs-CRP、Lp-PLA2、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8.75mg/L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0.850,特异度为0.200;Lp-PLA2>35.56μg/L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0.850,特异度为0.286;IL-6>7.97 ng/L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0.825,特异度为0.214。hs-CRP、LpPLA2、IL-6浓度与mR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51,P=0.019;r=0.604,P<0.001;r=0.371,P=0.040)。结论炎症反应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疾病中具有重要推动促进作用,hs-CRP、Lp-PLA2和IL-6升高与患者预后不良存相关,可能成为预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白细胞介素-6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薇 王猛猛 +3 位作者 任怡 朱林凤 盛世英 刘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27-253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急性LAA性脑梗死患者,并将51例END患者设为试验组和259例非END患...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急性LAA性脑梗死患者,并将51例END患者设为试验组和259例非END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小板、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发生率和细胞色素P4502C19(cytochrome P4502C19,CYP2C1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LAA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cy分别为(16.80±10.74)和(12.69±6.52)μmol·L^(-1),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40.20±55.73)×10^(9)和(210.65±60.59)×10^(9)·L^(-1),TC分别为(4.90±1.26)和(4.33±0.97)mmol·L^(-1),LDL-C分别为(2.95±1.00)和(2.42±0.74)mmol·L^(-1),CR发生率分别为68.63%和4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Hcy、LDL-C和CR是急性LAA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计数、Hcy、LDL-C和CR是急性LAA性脑梗死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氯吡格雷抵抗
原文传递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涛 王应良 +3 位作者 杨海洋 宋霞 贾永雄 曹瑞锋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中胱抑素C(Cys C)、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Cys C、D-D、hs-CRP水平变化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为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 目的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中胱抑素C(Cys C)、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Cys C、D-D、hs-CRP水平变化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为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23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同时测定两组空腹血清及脑脊液D-D含量,用日立7100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血清及脑脊液Cys C和hs-CRP含量。结果脑梗死组血清和脑脊液中hs-CRP、D-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清中Cys C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脑脊液中Cys C含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和脑脊液中hs-CRP、Cys C、D-D水平变化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脊液 胱抑素C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血清铁蛋白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成云 夏磊 +2 位作者 朱晓峰 尚进 孙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935-49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清铁蛋白(SF)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ACI)的关系。方法128例AACI患者分为两组,即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清铁蛋白(SF)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ACI)的关系。方法128例AACI患者分为两组,即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LP-PLA2、S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LP-PLA2、SF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经相关分析提示,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LP-PLA2和SF均无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P-PLA2和SF与AACI独立相关(OR=1.881、1.728,P<0.05)。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LP-PLA2和SF两者同时检测的阳性率全部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7、4.443,均P<0.05)。结论LP-PLA2和SF可以作为AACI发生风险的评估指标,两者同时检测对AACI发生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清铁蛋白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亚武 王志辉 +1 位作者 李剑 欧先秦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发...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 A-Ⅰ)、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入院时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TG、Apo A-Ⅰ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t=0.314、0.323,P>0.05);观察组患者的TC、LDL-C、Apo-B及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C、HDL-C、LDL-C、Apo-B及Lp-a水平间有明显差异(t=0.046、3.315、2.141、2.752、66.817,P<0.05);将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作为因变量,TC、HDL-C、LDL-C、Apo-B、Lp-a均不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中,患者的TC、LDL-C、Apo-B及Lp-a水平均升高,但是HDL-C水平降低,且TC、HDL-C、LDL-C、Apo-B、Lp-a均不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 血脂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晓阳 康春阳 +3 位作者 韩莹莹 陈加俊 王立波 赵之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9期1621-1624,共4页
目的测定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和同期... 目的测定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和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30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分别记录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病灶体积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①梗死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中度组,中度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梗死组不同梗死病灶体积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灶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中灶组,中灶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小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梗死组患者均经颈动脉血管超声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三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A亚组)、颈动脉斑块组(B亚组)、颈动脉狭窄组(C亚组),三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C亚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B亚组,B亚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A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在脑缺血急性期明显降低,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梗死灶体积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金夕雅 王立波 +3 位作者 赵云华 陈加俊 李媛冰 刘晓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8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同...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30例。其中,梗死组按照时间(第1、2、3、5、7天)进行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全部人群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分别比较各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并分析其在梗死不同时间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常规检测血常规。结果梗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在第1天、第2天低于对照组,第5天、第7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第1-2天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值显著异常升高,且中性粒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比呈负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664,P<0.01)。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可以成为评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脑缺血的非侵入性指标;Treg细胞可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免疫稳态失衡和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10
作者 张丹丹 王益 +3 位作者 吴晶 尹延航 李学忠 陈晓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将其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14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14天,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评价神经系统缺损程度);治疗90 d,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评价独立生活能力),计算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治疗前和治疗14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的人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人可溶性CD40(sCD40)。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YKL-40、sCD40水平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ACI有效、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依达拉奉右莰醇可能通过降低血清YKL-40、sCD40水平起治疗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人甲壳质酶蛋白40 人可溶性CD40 神经系统功能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急性卒中
下载PDF
聚集素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11
作者 唐琼 许小冰 +1 位作者 李传兴 冼文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6-0139,共4页
探讨聚集素(CLU)基因多态性与粤西地区汉族人群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中心收治的48h内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1例为病例组,同期收集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 探讨聚集素(CLU)基因多态性与粤西地区汉族人群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中心收治的48h内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1例为病例组,同期收集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4例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均为粤西汉族人群。通过SNaPshot技术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聚集素基因rs11136000、rs2259790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并分析它们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rs11136000及rs2259790位点所呈出现的基因型频率数据和等位基因频率数据同对照组相所涉病例对比,区别不明显(P>0.05)。结论 经对聚集素基因位点rs11136000、rs2259790多态性展开观测,同粤西汉族人群发生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之间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聚集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HbA1c、Hcy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12
作者 李莹 刘梦 赵秀圆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目的检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后END发生情况分为END组(n=32)和非END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Hcy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END组患者的FBG、LDL-C、HbA1c、Hcy分别为(8.11±1.49)mmol/L、(3.04±0.33)mmol/L、(8.02±1.36)%、(16.93±2.63)μmol/L,明显高于非END组的(6.53±1.17)mmol/L、(2.71±0.45)mmol/L、(6.38±1.21)%、(12.17±2.03)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LDL-C、Hb A1c、Hcy均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FBG、LDL-C、Hb A1c、Hcy均较高,且均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糖脂代谢 糖化血红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刘晶 闫永红 +1 位作者 练娜 王利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A、MCA、PC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保护神经功能,促进脑部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微栓子 阿加曲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茅明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性指标,用药风险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其血流微环境与炎性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双联抗血小板 老年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介入术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亚萌 任晓渊 《辽宁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介入术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诊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78例。采用电子...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介入术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诊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78例。采用电子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例数均为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介入治疗。阿司匹林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动脉狭窄率、终点事件发生时间、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狭窄率低于治疗前(P<0.05),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患者动脉狭窄率(41.74±4.17)%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时间(49.41±1.43)d长于阿司匹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P⁃PLA2、MMP⁃1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患者血清LP⁃PLA2(162.32±5.61)ug/L、MMP⁃13(201.18±7.61)ng/L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0.51%,高于阿司匹林组15.39%(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介入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能明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血清LP⁃PLA2、MMP⁃13水平,减少动脉狭窄率,延长终点事件发生时间,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LP⁃PLA2 MMP⁃13 动脉狭窄率
原文传递
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红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与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目的:探究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与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纤溶系统指标值、NIHSS评分以及Ba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患者的t PA和vWF值更高,PAI-1值比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Bathel指数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显著(P <0.05)。结论:血管介入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 抗凝 抗血小板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纤溶系统
下载PDF
联合用药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鞠德仁 郑咏梅 +1 位作者 李青 冯敏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3期67-68,共2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欢 魏书艳 +2 位作者 齐丹丹 李轩 王佩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8期1631-1634,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晨起空腹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稀释,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半乳糖凝集素-3(GLA-3)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4%和7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和GLA-3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IL-6和GLA-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阿司匹林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半乳糖凝集素-3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王宁 秦利 孟剑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0期79-83,共5页
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泗洪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阿加曲班治疗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氯... 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泗洪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阿加曲班治疗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及其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时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和两组患者治疗后90 d内的残障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时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的变化及治疗后14 d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时,研究组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5)。治疗后90 d内研究组残障率(6.52%)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5,P<0.05)。治疗后7 d时,两组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内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能显著降低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残障率,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下载PDF
microRNA-24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磊 赵晓玲 +3 位作者 王明 刘洋 鹿滨麒 黄鹂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研究microRNA-24(miR-24)能否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94例,根据有无脑梗死进展(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分... 目的:研究microRNA-24(miR-24)能否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94例,根据有无脑梗死进展(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分为进展组60例和对照组13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常见脑梗死高危因素。两组使用定量RT-PCR测定miR-24的表达。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s-CRP和IL-6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进展组脑梗死后24h内血清miR-24表达显著增加。血清miR-24的上调与血清hs-CRP、梗死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梗死量表(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患者血清IL-6呈中度正相关。血清hs-CRP和血清miR-24的组合对于PCI的预测(AUC:0.782~0.863)具有更好的灵敏度/特异性。结论:血清miR-24是评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4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进展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