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6
1
作者 张颖 杜姗菱 王云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451-3453,共3页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由于创伤较大,患者疼痛症状往往非常明显,疼痛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定义为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现疼痛已成为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骨...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由于创伤较大,患者疼痛症状往往非常明显,疼痛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定义为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现疼痛已成为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骨科常见的疼痛为围术期疼痛、急性创伤和慢性疼痛急性发作,其中围术期术后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伤害性疼痛,能够对患者的内分泌、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模式 伤害性疼痛 组织损伤 慢性疼痛 急性创伤 疼痛评估 术后疼痛 生命体征 护理满意度 镇痛泵
下载PDF
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业 唐晓峰 +1 位作者 周晔 陈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上海市长征医院收治的86例需要输血的创伤性急诊及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早期输血量分为两组,需要大量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为观察组(47例),需要...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上海市长征医院收治的86例需要输血的创伤性急诊及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早期输血量分为两组,需要大量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为观察组(47例),需要少量输血的创伤患者为对照组(39例)。统计学分析并比较输血前及输血后1d、5d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蛋白C(PC)以及纤溶系统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水平差异。结果:输血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输血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1d,与输血前以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观察组PT、APTT、TT均明显延长(P<0.05),D-D和FDP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FIB、PLT及P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输血后5d,与输血前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比,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5d与1d比,观察组PT、APTT、TT均明显缩短(P<0.05),D-D和FDP水平显著降低(P<0.05),FIB、PLT及P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短期内有较大影响,须及时监测凝血状态,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提高大量输血方案实施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下载PDF
SARS康复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28
3
作者 闫芳 敦哲 +2 位作者 李淑然 闫俊 刘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75-677,共3页
目的 :了解SARS康复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SDS、SAS、CIDI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 )中PTSD分量表对SARS康复者进行访谈。结果 :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检出率为 16 4%、 10 1% ... 目的 :了解SARS康复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SDS、SAS、CIDI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 )中PTSD分量表对SARS康复者进行访谈。结果 :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检出率为 16 4%、 10 1% ,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发生率为 9 79%。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家人中有人同时患SARS或家人中有人因患SARS去世是影响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或急性PTSD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SARS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损伤 ,它造成的心理损伤不仅是急性的 ,也可能是慢性的 ,故对SARS康复者实施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康复 急性创伤 抑郁状态 应激障碍 心理损伤 焦虑状态 心理健康状况 结论 主要因素
下载PDF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28
4
作者 孙溦 杨国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 了解急性创伤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SCL 90问卷对我院创伤病房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创伤患者的各因子分以及阳性项目数和总均数都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男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女性 ;与患者的年龄、文... 目的 了解急性创伤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SCL 90问卷对我院创伤病房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创伤患者的各因子分以及阳性项目数和总均数都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男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女性 ;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种关系不大。结论 急性创伤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心理障碍 ,影响创伤患者的抢救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心理健康 调查 心理障碍
下载PDF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诊疗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7
5
作者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9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 王传林 冯艺 李明 刘益鸣 黄伟 张亚军 王艳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553-1559,共7页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属于急诊科和创伤外科常见疾病,发生率很高,与年龄及行为方式有关,可引起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仍普遍遵循经验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急性期疼痛管理缺乏共识。为推动各地医疗机构和...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属于急诊科和创伤外科常见疾病,发生率很高,与年龄及行为方式有关,可引起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仍普遍遵循经验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急性期疼痛管理缺乏共识。为推动各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该类疾病诊疗水平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工作要求,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等组织国内专家经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我国国情制定了本共识,以期规范、促进国内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诊疗及疼痛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诊断与治疗 疼痛管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休克指数在急诊医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末寒 刘一韡 陆士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0-245,共6页
休克指数(shockindex,SI)即心率(次/min)/收缩压(mm Hg),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休克程度判定的参考指标,SI的获取简单方便,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其对于临床病情的预警评估明显优于单一使用其他传统生命体征。近年来SI已经广泛运用... 休克指数(shockindex,SI)即心率(次/min)/收缩压(mm Hg),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休克程度判定的参考指标,SI的获取简单方便,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其对于临床病情的预警评估明显优于单一使用其他传统生命体征。近年来SI已经广泛运用于急救诊疗与预后。本文对于SI衍生指标的应用,SI分别在急诊医学研究中常见的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AMI)、产科出血、脓毒症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情评估、SI指导大量输血或补液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指数(SI) 急性创伤 心肌梗死 产后出血 脓毒症 肺栓塞
下载PDF
ICU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22
7
作者 罗杨 洪蝶玫 陈晓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7期46-47,7,共3页
目的探讨ICU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总结和分析83例ICU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结果ICU急性创伤患者主要存在恐惧、孤单、紧张、焦虑与不合作、自尊心受损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结论根据ICU急性创伤患者心理... 目的探讨ICU急性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总结和分析83例ICU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结果ICU急性创伤患者主要存在恐惧、孤单、紧张、焦虑与不合作、自尊心受损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结论根据ICU急性创伤患者心理障碍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支持,可使患者情绪稳定,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急性创伤 心理障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急性创伤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2
8
作者 胡三莲 黄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1期1349-1351,共3页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急性创伤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在检查、化验和治疗等就诊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当今的疼痛管理还尚停留在术后麻醉患者和癌症患者的解痛层面上,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术前疼痛管理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急性创伤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在检查、化验和治疗等就诊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当今的疼痛管理还尚停留在术后麻醉患者和癌症患者的解痛层面上,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术前疼痛管理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对急性创伤患者的疼痛评估不够重视,评价方法和理念没有普及,评估不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前护理 综述文献 急性创伤 疼痛管理
原文传递
急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三莲 黄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急性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为制定实用、有效的疼痛控制操作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急性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 目的了解目前急性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为制定实用、有效的疼痛控制操作流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急性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50例急性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术前未做外固定处理者为38.67%,未给予药物镇痛处理者为77.30%,未给予冷敷处理者为78.00%。本组患者搬运前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为(9.57±0.51)分和(9.91±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P<0.01)。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对疼痛评估的重视程度,合理分配急诊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正确使用镇痛药物,以期为制定实用、有效的疼痛控制操作流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急性创伤 疼痛管理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曾卓辉 廖瑛扬 +3 位作者 杜宇康 曾权 吴海华 杨燕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6期637-638,共2页
目的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0—2017-06收治31例新鲜胫骨干开放性骨折,于清创后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胫骨干开放性骨折均愈合,2例因皮肤较大... 目的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0—2017-06收治31例新鲜胫骨干开放性骨折,于清创后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胫骨干开放性骨折均愈合,2例因皮肤较大面积缺损,二期清创植皮后伤口痊愈,所有患者伤肢活动范围正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新鲜开放性胫骨干骨折,GustiloⅠ型、Ⅱ型及ⅢA型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能够早期建立骨折的固定,同时髓内钉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对创伤软组织及骨膜剥离和刺激,减少骨折血供的进一步破坏,恢复下肢的长度和立线,促进伤肢功能恢复,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 开放性骨折 急性创伤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负压创面治疗法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贾阳 曹莫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1217-1221,共5页
负压创面治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也称为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 drainage,VSD)或真空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是近10余年来提出并开展的一种外用的促进急性和慢性创面愈合的新治疗方法.目... 负压创面治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也称为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 drainage,VSD)或真空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是近10余年来提出并开展的一种外用的促进急性和慢性创面愈合的新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急性创伤、难愈性慢性创面最先进的技术之一.该方法以带有多孔引流管的特殊医用泡沫敷料将创面填充并使用贴服性好的生物半透膜封闭创面,通过可调节的负压吸引装置持续或间断引流创面渗出物或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 治疗法 临床应用 负压吸引装置 急性创伤 慢性创面 生物半透膜
下载PDF
个体化的疼痛评估与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护理实践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孙立琴 杨萍 +1 位作者 圣文娟 邵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观察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急性疼痛的个体化评估与干预的护理实践效果。方法科室成立疼痛护理小组,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在急诊抢救室抢救的严重创伤患者,采用疼痛数字分级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相结合... 目的观察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急性疼痛的个体化评估与干预的护理实践效果。方法科室成立疼痛护理小组,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在急诊抢救室抢救的严重创伤患者,采用疼痛数字分级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疼痛评分,依据不同分值予以物理方法结合升阶梯镇痛药物应用。结果157例急性严重创伤患者中,〉4分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70.06%。干预后,疼痛评分4~6分的中度疼痛发生率由45.3%下降为38.9%,〉7分的重度疼痛发生率由24.8%下降为19.1%。结论科室疼痛护理小组的建立,加强了对急性创伤患者疼痛的评估与干预,专业化、个体化的疼痛护理,使创伤患者在抢救室期间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疼痛 疼痛管理 个体化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蒋凤革 陆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8期2540-2542,共3页
随着我国工业及交通业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意外创伤事件也逐渐增多,而创伤原因的多样性使临床急救工作面临巨大挑战[1]。急性创伤属于临床常见急症,病情危急且发展速度快,若隐匿损伤遗漏,易引起患者发生心脏压塞或失血性休克,对生命... 随着我国工业及交通业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意外创伤事件也逐渐增多,而创伤原因的多样性使临床急救工作面临巨大挑战[1]。急性创伤属于临床常见急症,病情危急且发展速度快,若隐匿损伤遗漏,易引起患者发生心脏压塞或失血性休克,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以往对于创伤急救多采取分科咨询,但因诊疗步骤的繁琐易使患者错失最佳救治时机,因此,选择一种有效护理措施对急性创伤患者而言至关重要[2,3]。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属于新型救护模式,现已在创伤救治中广泛运用,能够争取更多的有效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急性创伤患者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其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成功率 失血性休克 意外创伤 创伤急救 急性创伤 临床急救 心脏压塞 创伤原因
下载PDF
强化镇痛对急性创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花嵘 杨永圣 +5 位作者 姚爱明 刘林 冯斌 刘筱 燕宪亮 许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镇痛对急性创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病的影响,为PTSD的防治拓展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且符合纳入排除标... 目的探讨强化镇痛对急性创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病的影响,为PTSD的防治拓展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伤后30 d内平均疼痛评分的高低,分为强化镇痛组(<4分)和非强化镇痛组(≥4分)。收集入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创伤相关参数、VAS评分、PCL-5得分、HADS评分及PTSD发病情况;统计分析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4例符合条件的急性创伤患者,强化镇痛组39例、非强化镇痛组4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化镇痛组患者伤后1月时PTSD发生率、PCL-5总得分显著低于非强化镇痛组;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也显著低于非强化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镇痛药换算成地佐辛用量,强化镇痛组伤后30 d内镇痛药总用量显著高于非强化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创伤患者中,伤后强化镇痛可显著降低PTSD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创伤 强化镇痛 焦虑 抑郁 急诊 发生率
原文传递
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博 徐海莉 +3 位作者 闫文润 李珍 范超林 王丽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8期2179-218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0例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低体温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急...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0例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低体温发生率,采用Cox回归分析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急性创伤患者发生低体温32例,发生率45.71%。校正创伤评分(RTS)、救护车保暖器具、术中是否预防性保暖及输注液体加温睛况是急性创伤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性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 急性创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创伤骨折患者心理健康调研与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石荣光 李冬梅 +2 位作者 王琳 张静玉 宋春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调查急性创伤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探索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4种国际通用量表(SCL-90、HAMA、HAMD、SSRS),对1000例急性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研,及时施以心理干预,统计分析干预前后问卷得分。结果干预前,85.8%的急性创伤... 目的调查急性创伤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探索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4种国际通用量表(SCL-90、HAMA、HAMD、SSRS),对1000例急性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研,及时施以心理干预,统计分析干预前后问卷得分。结果干预前,85.8%的急性创伤骨折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焦虑及抑郁检出率分别为50.8%和35%;干预后,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无焦虑、抑郁检出。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急性创伤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心理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骨折 心理健康 调研 干预
下载PDF
急性创伤的分类与院前急救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文贤 徐相瑞 王志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分类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休克
原文传递
高级智能综合模拟人对提高急诊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四碧 刘丽华 +2 位作者 龚向京 杨涛 刘永芬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4603-4605,共3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数据及最佳的技术来挽救病患生命和减轻病患痛苦的艺术[1]。也是危急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与高级大脑、心脏生命...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数据及最佳的技术来挽救病患生命和减轻病患痛苦的艺术[1]。也是危急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与高级大脑、心脏生命维护与支持系统[2-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高新科技的发展,医学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医学模拟教学应运而生,医学高端模拟技术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中已取得了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实训教学质量 医学模拟教学 综合模拟 医学教育 重症护理 急性创伤 生命体征 支持系统 医学模式
下载PDF
急性创伤患者发生早期ARDS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穆庆华 李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创伤患者发生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治疗的急性创伤患者6公例为研究对象,密切观察患者入院治疗后早期ARDS的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调查两组患者岛...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创伤患者发生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治疗的急性创伤患者6公例为研究对象,密切观察患者入院治疗后早期ARDS的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调查两组患者岛基础资料、临床各项检查指标等进行组间对比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早期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23例急性创伤患者中出现早期ARDS患者247例,发生率为39.65%。ARDS组和非ARDS组间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受伤类型、休克比例、伤后至入院时间、输血患者比例、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血钠、-血钾、血钙、pH值、纤维蛋白原(Fib)、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RDS纽患者的肺挫伤比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伤后24 h内胸腹手术比例、血糖水平均高于非ARDS组,氧合指数(OI)低于非ARDS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肺挫伤、高APACHEⅡ评分、血糖升高、OI降低、24 h内行胸腹手术是早期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创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早期ARDS,其中肺挫伤、高APACHEⅡ评分、血糖升高、OI降低、24 h内行胸腹手术是早期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薛乐 闫晓琴 王秋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探究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89例(观察组),并将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输血前、输血1 d后与健康对照组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探究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89例(观察组),并将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输血前、输血1 d后与健康对照组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根据观察组入院7 d内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记录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输血1 d后外周血PT、APTT、TT、FIB、PLT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输血1 d后外周血PT、APTT、TT、FIB、PLT对大量输血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输血1 d后,观察组外周血PT、APTT、TT均较输血前升高(P<0.05),FIB、PLT则较输血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输血前、输血1 d后外周血PT、APTT、T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IB、PL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入院7 d内,89例观察组患者生存68例(76.40%),纳入预后良好组;死亡21例(23.60%),纳入预后不良组;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输血前外周血PT、APTT、TT、FIB、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ISS评分及输血1 d后外周血PT、APTT、T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输血1 d后FIB、PLT则较预后良好组低(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输血1 d后外周血PT、APTT、TT、FIB、PLT均对大量输血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P<0.05),其cut-off值分别为21.900 s、53.550 s、28.450 s、1.395 g/L、64.500×109/L。结论:大量输血能加剧机体凝血纤溶系统紊乱,输血后外周血PT、APTT、TT、FIB、PLT水平与患者近期预后相关,可辅助临床判断患者近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急性创伤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