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解释与限缩解释的思维进路与操作机制——兼及区分“类推”和“扩张解释”的理论难题与根本解决之道 被引量:9
1
作者 魏治勋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51,共12页
扩张解释和限缩解释是常用的重要法律解释方法,但关于二者的本质与概念界定、思维机制与边界界分,尤其扩张解释与类推的区分,都是当前法律思维与方法研究领域的持久难题。本文以语义学的"概念分析"切入,通过重构概念的"... 扩张解释和限缩解释是常用的重要法律解释方法,但关于二者的本质与概念界定、思维机制与边界界分,尤其扩张解释与类推的区分,都是当前法律思维与方法研究领域的持久难题。本文以语义学的"概念分析"切入,通过重构概念的"内涵—外延"逻辑关系,以"类型推理"为法律方法展开的思维机制,全新界定了扩张解释和限缩解释的概念与意义择取界限、操作机制和基本准则,从而将两种法律方法予以彻底确定化、定型化和实用化;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将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准确界分的根本解决之道,并予以实例证明。这种致力于法律方法明晰化、确定化和操作化的努力,对于推进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的学理研究,尤其对于司法实践的提升和司法公正的推进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解释 限缩解释 类推(适用) 思维进路 操作机制
原文传递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范式突破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颖 王艳君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年第4期94-98,共5页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引入通识教育、融合通识教育或许是新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取得范式突破的新路径和新知识源。对通识教育进行谱系梳理,分析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多维度审思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引入通识教育、融合通识教育或许是新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取得范式突破的新路径和新知识源。对通识教育进行谱系梳理,分析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多维度审思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思维进路和关系维度选择,辨识出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具有牵引关系、相向关系、发散关系、并列关系、重叠关系、取代关系和融合关系等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关系,认为新时代思想道德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中的牵引关系”是处理二者关系的最佳理想模式选择,“融合中的牵引关系”将深刻影响和大力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 通识教育 思维进路 关系辨析 融合创新
下载PDF
公共利益问题研究的思维进路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朝阳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2-24,64,共4页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迁,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趋势,公共利益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提出从研究政治哲学史上关于公共利益问题研究成果、从马...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迁,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趋势,公共利益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提出从研究政治哲学史上关于公共利益问题研究成果、从马克思唯物史观角度研究公共利益问题,及跨学科研究公共利益问题三条思维进路来分析研究公共利益问题,寻求对公共利益问题研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公共利益 思维进路
下载PDF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相关问题探析
4
作者 鲍腾飞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1-36,共6页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在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之下的创新之举。该制度脱胎于原有的死缓制度,同时为解决新形势下中国死刑适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宏观视角看,该制度的双重属性和符合逻辑的量刑思维进路之选择,于争论之理论中...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在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之下的创新之举。该制度脱胎于原有的死缓制度,同时为解决新形势下中国死刑适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宏观视角看,该制度的双重属性和符合逻辑的量刑思维进路之选择,于争论之理论中寻求优势理论,可为在微观视角下对该制度精细化解读奠定宏观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缓限制减刑 量刑与行刑 思维进路 精细化
下载PDF
从史学视野看中西人文精神之异同
5
作者 王振红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0,共3页
中西人文精神的发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基点,但西方人文精神源于天与人的彻底分离,而中国人文精神源于天命的人间化与道德化。与之相应,西方人文精神以追问人性与命运的本质为基本命题,而中国人文精神以寻求道德与天命的贯通为主要内容。... 中西人文精神的发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基点,但西方人文精神源于天与人的彻底分离,而中国人文精神源于天命的人间化与道德化。与之相应,西方人文精神以追问人性与命运的本质为基本命题,而中国人文精神以寻求道德与天命的贯通为主要内容。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根源于思辨理性与经验理性的区别,前者以主客对立的认识模式与批判分析的思维进路去追问神与人的本质,后者则用主客不分的认识模式与经验证悟的思维进路协调天与人的关系。不同的理性精神与迥异的认识模式、思维进路,促使中西人文精神既有不同的起源又有各自的主题,从而塑造了中西人文精神的两大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人文精神 天人分离 理性精神 认识模式 思维进路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思维进路和精神实质
6
作者 辛慧丽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5年第12期47-52,共6页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意涵主要表现在: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人类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体现出主体性特质。马克思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整体性思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反思及诠释,深刻地...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意涵主要表现在: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人类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体现出主体性特质。马克思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整体性思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反思及诠释,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从制度上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据此提出解决之道。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这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 自然界 思维进路 精神实质 辩证统一
原文传递
法治文明:再论人民法庭建设
7
作者 井凯笛 齐锐 《科学.经济.社会》 201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透过当代中国的法治发展,以文明之间的冲突为着眼点,通过分析法治社会的独特背景,明确人民法庭建设需面对的"三个问题":在对规则(法律)的认识上偏好区别对待而不注重标准;在对纠纷解决方式的认识上偏好实体公正而不认同程序公... 透过当代中国的法治发展,以文明之间的冲突为着眼点,通过分析法治社会的独特背景,明确人民法庭建设需面对的"三个问题":在对规则(法律)的认识上偏好区别对待而不注重标准;在对纠纷解决方式的认识上偏好实体公正而不认同程序公正;在对纠纷解决结果的认识上偏好实用主义而欠缺信仰。人民法庭建设要以现代法治理念为指导,创新司法审判模式,注重能动司法的可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法庭 法治文明 思维进路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人本学基础与现代宗教发展理路
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8-238,共1页
潘德荣撰文《哲学与现代宗教--以费尔巴哈人本学为思维进路》指出,探讨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作者的出发点是费尔巴哈对传统的宗教、特别是对基督教之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开启了建构新型宗教的理论反思,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潘德荣 《哲学与现代宗教--以费尔巴哈人本学为思维进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