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思政类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创新——基于“大思政”视域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9期153-155,共3页
"大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性,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独立开放,并使整个思政教学过程有良好的教学持续性。目前高职思政类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与选取、教学环境保障和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诸多... "大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性,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独立开放,并使整个思政教学过程有良好的教学持续性。目前高职思政类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与选取、教学环境保障和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要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应在"大思政"视域下,以系统创新的思维完善组织架构,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师素质,拓展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改革创新
下载PDF
探讨高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思 《纳税》 2017年第12期132-132,135,共2页
高校思政课程是对高校在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学生的正确思想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的一门课程。随着近年来高校党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由于思政课在创新和适应教学方... 高校思政课程是对高校在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学生的正确思想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的一门课程。随着近年来高校党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由于思政课在创新和适应教学方式改革中与其他类课程存在不可避免的摩擦。导致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实践性教学效果差,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程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改革策略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以期提出几点有用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教学方法 改革
下载PDF
《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唐晓彬 杨孟阳 《中国统计》 2022年第5期72-73,共2页
随着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思政类课程,各类专业课程的授课都应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核心价值观引导,全面建设课程思政。
关键词 课程 治理论课 价值观引导 治教育 《计量经济学》 课程 专业课程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高校思政类课程网络教学构建与机考改革尝试——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12-114,共3页
本文从调查数据着手,分析思政类网络课程的建设内容、网络教学方法及内容与组织设计,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思政类课程的教学网络。本文还提出思政类课程机考改革的尝试,通过网络教学和创新考试模式,较好解决了教学中师资... 本文从调查数据着手,分析思政类网络课程的建设内容、网络教学方法及内容与组织设计,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思政类课程的教学网络。本文还提出思政类课程机考改革的尝试,通过网络教学和创新考试模式,较好解决了教学中师资紧缺与学生规模不断增长的矛盾,提升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教学平台 网络课程构建 机考
下载PDF
对高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26-127,共2页
高校思政类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思政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于大学生健康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过提供思政类课程教育能够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和思想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高校思政类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思政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于大学生健康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过提供思政类课程教育能够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和思想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党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存在,难免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提升思政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改革
下载PDF
高职思政类课程教学反思及改进路径的思考
6
作者 郑斯月 《时代人物》 2021年第2期203-204,共2页
思政类课程的教育与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思政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课程实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如何对思政类课程教学过程及其质量进行有效的反思和... 思政类课程的教育与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思政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课程实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如何对思政类课程教学过程及其质量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提升成为广大思政类课程教学工作者需要共同关注与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从学生、教师、学校、课程四个层面分析现今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出现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问题反 改革路径
下载PDF
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类课程学习兴趣的路径探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7
作者 邹涪陵 《酒城教育》 2020年第2期52-54,37,共4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开展过程中,要在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能自觉利用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完善的价值理念指导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开展过程中,要在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能自觉利用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完善的价值理念指导实践。此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懂法守法,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为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浅谈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类课程学习兴趣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 学习兴趣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思政类课程的慕课建设与应用探析
8
作者 王丽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第4期385-388,共4页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学压力较大。高职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学习能力较弱,自我约束不够,个性比较张扬。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的特点,从多样化课程资源、丰富互动形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区域...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学压力较大。高职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学习能力较弱,自我约束不够,个性比较张扬。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的特点,从多样化课程资源、丰富互动形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区域性集结、组建课程团队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的慕课建设及应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 慕课建设 应用特点
下载PDF
网络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的实践与探索——以黄山学院为例
9
作者 吴浩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2期148-149,共2页
2011年国家将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作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对思政类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拍摄制作进行了梳理。主要从思政类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求... 2011年国家将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作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对思政类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拍摄制作进行了梳理。主要从思政类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求和方法两大部分入手阐述了其制作流程,并在成功实践的前提下,创新思政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案例、活跃课堂氛围,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网络视频公开课 拍摄制作 过程
下载PDF
非思政类课程协同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共通性方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谭术魁 《大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21-25,共5页
非思政类课程协同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然而,众多非思政类课程任课教师对如何协同思政教育了解不多、方法缺乏。作者根据自己近年的课程思政经历,吸纳部分学校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非思政... 非思政类课程协同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然而,众多非思政类课程任课教师对如何协同思政教育了解不多、方法缺乏。作者根据自己近年的课程思政经历,吸纳部分学校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非思政类课程协同思政教育的六种共通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教育 协同方法
下载PDF
论“大思政”视阈下高校人文素质思政类课程的创建
11
作者 姜雪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3期9-12,共4页
在高校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创建完整的思政类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养、深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且拓宽学生人文文化视野。但是,在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注重课程建设而忽略思政类课程创建的情况。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培养课程... 在高校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创建完整的思政类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养、深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且拓宽学生人文文化视野。但是,在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注重课程建设而忽略思政类课程创建的情况。现时期,高校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创建中,具有学校注重度不足、缺少良好师资力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高以及思政教育实效性偏低等问题。所以,在高校人文素质培养下为增强思政类课程的创建,需要学校提供高度注重、培训优秀教育工作人员、提升思政课堂管理质量、以及开展多途径多方式的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文素质 课程创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