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情志疗法在抑郁症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袁培 周昌乐 许家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853-4856,共4页
抑郁症(DD)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中医情志疗法在情志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旨在探讨中医对DD发病机制的认识,分别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和五志(怒、喜、思、悲、恐)角度逐一分析... 抑郁症(DD)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中医情志疗法在情志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旨在探讨中医对DD发病机制的认识,分别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和五志(怒、喜、思、悲、恐)角度逐一分析了DD发生的理论依据,并进行病机解释,阐述了目前以调理五脏及五志干预该类病证的临床实证研究与具体应用。相应的五脏及五志与D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从“喜胜悲”“怒胜思”两方面探讨情志相胜疗法在DD治疗上的应用与发病机制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疗法 五志 情志相 抑郁症 五脏
原文传递
从《黄帝内经》看抑郁症论治思路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广玉 牛学恩 +1 位作者 牛越 张玉峰 《陕西中医》 201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抑郁症为现今临床多发病,中医论治该病多疏肝解郁、燥湿化痰,总体疗效不佳。反思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表现,发病之因多缘由思虑过度,而又有多悲、善恐、不喜、不怒等特点,表现为一身上下尽病,而其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素问·... 抑郁症为现今临床多发病,中医论治该病多疏肝解郁、燥湿化痰,总体疗效不佳。反思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表现,发病之因多缘由思虑过度,而又有多悲、善恐、不喜、不怒等特点,表现为一身上下尽病,而其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土之湿盛则多思,金燥则多悲,水寒则善恐,水寒不能生木故不怒,木枯不能孕火故不喜。木郁之发,当化不化,而郁病作矣,阳气不足,致气机郁结,情志不舒。治时应斡旋中枢、上潜下腾、轮旋左右,使大气旋转,郁气乃散,同时应重视阳气的作用。该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思伤脾,怒胜思"之实证,至理之言也。也间接为该病心理疏导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抑郁症 伤脾 论治
下载PDF
以情制情治疗心身疾病 被引量:3
3
作者 欧阳利民 赵莺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4,共2页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心理疾病不断增多 ,古老的以情制情法应该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 ,使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心身疾病 中医药疗法 以情制情法
下载PDF
中医情志相胜的言语疗法
4
作者 孙凤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认为情志这种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乃是中医学理论的独特见解;采取以情胜情、以情制情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项创举。情志可致病亦能治病的心身统一观,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是中医学宝库的精华之一。其理易明,... 认为情志这种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乃是中医学理论的独特见解;采取以情胜情、以情制情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项创举。情志可致病亦能治病的心身统一观,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是中医学宝库的精华之一。其理易明,其法难施,然而古代许多医家巧妙地以言语为主要手段成功地治疗了为数甚多的情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言语疗法 情志疾病
下载PDF
给思虑过多的人开一剂药方
5
作者 杨力 《祝你幸福》 2013年第2期54-55,共2页
正中医讲"怒胜思",你知道该怎样应用这个原理吗?《黄帝内经》有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本篇将具体为您讲解"思伤脾,怒胜思"。思伤脾,怒胜... 正中医讲"怒胜思",你知道该怎样应用这个原理吗?《黄帝内经》有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本篇将具体为您讲解"思伤脾,怒胜思"。思伤脾,怒胜思而解之"思伤脾,怒胜思"。所以,激怒过于忧思的人,可以把他心里的思"倒"出来,这样,就把他的"病"治好了。这同样是根据五志与五行的配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脾 治疗原则 中医精神 五行相克 情志 脾气 孙子 脾胃 情绪
原文传递
多元心理干预调节大学生焦虑情绪的个案研究
6
作者 张莹 《社会科学前沿》 2022年第4期1306-1310,共5页
对一位大三女生因失恋而诱发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旨在探索基于认知情绪行为三位一体的多元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根据求助者焦虑产生的心理及家庭因素,以认知调整为基础、以情绪调节为中心、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结合中医情志相胜理论的... 对一位大三女生因失恋而诱发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旨在探索基于认知情绪行为三位一体的多元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根据求助者焦虑产生的心理及家庭因素,以认知调整为基础、以情绪调节为中心、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结合中医情志相胜理论的怒胜思心理疗法,多角度的挖掘求助者焦虑情绪背后的深层心理冲突,使潜意识的冲突意识化,从而缓解焦虑情绪,实现认知和行为的良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多元心理干预 疗法 大学生
下载PDF
心理治疗趣谈(七)——戴人嬉戏制怒疗病妇
7
作者 王克勤 《家庭中医药》 2007年第11期46-46,共1页
在“心理治疗趣谈(二)”中,曾介绍了金代著名医家、心理治疗大师张子和(号戴人)“以怒激之治不寐”的案例,那是运用了“五脏情志制约”中“怒胜思”的方法。但中医心理治疗的情志制约法,不只有五脏情志相克一种方法,还有阴阳情... 在“心理治疗趣谈(二)”中,曾介绍了金代著名医家、心理治疗大师张子和(号戴人)“以怒激之治不寐”的案例,那是运用了“五脏情志制约”中“怒胜思”的方法。但中医心理治疗的情志制约法,不只有五脏情志相克一种方法,还有阴阳情志制约的方法。本文即介绍《儒门事亲》中所载戴人运用这种方法以喜制怒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心理治疗 嬉戏 《儒门事亲》 著名医家 情志 张子和
下载PDF
文挚“以怒胜思”巧治病
8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4期27-27,共1页
公元前280年,齐闵王患了忧虑症,整日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常无故叹气。经过许多医生治疗,就是不见好转。齐王听说邻近的宋国有一位叫文挚的名医,医术高明,就派人前往宋国请来文挚医生。
关键词 治病 沉默寡言 忧虑症 医生
下载PDF
七情
9
《中医药文化》 2013年第4期24-24,共1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此即五行生克之理也。古贤治病,若文挚之怒齐王,华元化之怒郡守,皆宗此旨。戴人、丹溪治案尤多,然亦有不拘克制之说者,如《邵氏闻见录》云:州监军病悲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此即五行生克之理也。古贤治病,若文挚之怒齐王,华元化之怒郡守,皆宗此旨。戴人、丹溪治案尤多,然亦有不拘克制之说者,如《邵氏闻见录》云:州监军病悲思,郝允告其子曰:法当得悸即愈。时通守李宋卿御史严甚,监军向所惮也,允与子请于宋卿,一造问,责其过失,监军惶怖出,疾乃已,此恐胜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情 阴阳应象大论 五行生克
下载PDF
过思伤脾 以怒胜思
10
作者 薛明新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 2016年第1期22-22,共1页
思是精神高度集中地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灵枢·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此又常将思虑并称。人们的情志活动都与思有关,思而肯定则为喜,思而否定则为怒,思而... 思是精神高度集中地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灵枢·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此又常将思虑并称。人们的情志活动都与思有关,思而肯定则为喜,思而否定则为怒,思而担心则为忧,思而未及则为惊、恐,所以思是人类情感产生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脾 情志活动 谓之
原文传递
以情胜情法治疗男性不育症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长虹 《甘肃中医》 2007年第1期33-33,共1页
男性不育每因情志不遂,心理因素所致者,临症时治宜以情胜情疗法,利用其七情所属,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治之,可获奇效。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以恐 以悲 治疗 医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