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与原子碰撞多体动力学过程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新文 朱小龙 +5 位作者 刘惠萍 李斌 张少锋 曹士娉 冯文天 许慎跃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8年第1期1-11,共11页
分析了反冲离子动量谱仪的成像原理,较详细地讨论了成像探测器技术、反冲离子和电子飞行时间谱仪、超声气体装置和均匀约束磁场等技术的要求和特点,介绍了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ECR离子源原子物理束流线上建造的反冲离子动量成像谱... 分析了反冲离子动量谱仪的成像原理,较详细地讨论了成像探测器技术、反冲离子和电子飞行时间谱仪、超声气体装置和均匀约束磁场等技术的要求和特点,介绍了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ECR离子源原子物理束流线上建造的反冲离子动量成像谱仪.给出了在该谱仪上首次实验测量的部分结果,得到了30keVHe2+离子与He原子碰撞反应中单电子俘获的末态分布截面,发现在本实验能区,单电子俘获到第一激发态是主要反应道;测量到的角微分截面结果表明,基态电子俘获发生在大碰撞参数,激发态单电子俘获主要发生在小碰撞参数的情况下;这些结果是由亚飞秒碰撞过程成像技术取得的.最后讨论了反应成像谱仪在其他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冲离子动量成像 碰撞动力学 选择截面 角微分截面
原文传递
低能He^2+-He反应中单电子俘获微分散射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小龙 马新文 +8 位作者 李斌 刘惠萍 陈兰芳 张少锋 冯文天 沙杉 钱东斌 曹士娉 张大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7-2082,共6页
利用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装置系统研究了20—40keVHe2+-He碰撞体系的态选择单电子俘获过程,实验获得了单电子俘获过程的态选择截面以及角微分截面.在所研究的能区范围,电子俘获到L壳层的截面最大,为主要的反应道,这与分子库仑过垒模型... 利用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装置系统研究了20—40keVHe2+-He碰撞体系的态选择单电子俘获过程,实验获得了单电子俘获过程的态选择截面以及角微分截面.在所研究的能区范围,电子俘获到L壳层的截面最大,为主要的反应道,这与分子库仑过垒模型的反应窗理论的预测一致.实验测量的态选择截面与原子轨道紧耦合的计算结果很好地符合,与光谱方法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原因是光谱方法不能测量完整的反应通道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总角微分截面在小角度范围主要来源于电子俘获到基态的贡献,在大角度范围主要来自电子俘获到激发态的贡献;电子俘获到基态的和激发态的角微分截面均出现振荡结构,这种振荡来源于电子俘获反应中分子轨道之间的相干效应.实验测量的角微分截面与其他实验和紧耦合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 选择电子俘获 选择截面 角微分截面
原文传递
氢离子与里德伯原子碰撞中的电荷转移过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益清 刘玲 +2 位作者 刘春雷 薛平 王建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48-3254,共7页
应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H+与里德伯态原子Li(5d)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电子转移到氢原子各个n,l壳层(这里n为主量子数,l为角量子数)的态选择截面.结果发现,电荷转移的末态主要分布在与初态电子能量5d接近的n=4—7能级,... 应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H+与里德伯态原子Li(5d)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电子转移到氢原子各个n,l壳层(这里n为主量子数,l为角量子数)的态选择截面.结果发现,电荷转移的末态主要分布在与初态电子能量5d接近的n=4—7能级,该分布随碰撞能量的变化不大;但俘获末态的l分布对入射离子能量很敏感:在1keV左右的低能时主要分布在高l的末态,随着碰撞能量增加峰值逐渐向低l方向移动,并在l=1左右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过程 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 选择截面
原文传递
低能N^(6+)离子与Ne原子碰撞的单电子俘获研究
4
作者 许传喜 徐佳伟 +8 位作者 朱小龙 苏茂根 赵冬梅 郭大龙 高永 张瑞田 闫顺成 张少锋 马新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2-457,共6页
采用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技术,实验测量了能量为6和8.6 keV/u N^(6+)-Ne碰撞的单电子俘获过程,得到了主量子数n分辨的态选择截面和炮弹离子的散射角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单电子主要被俘获到n=3和n=4的态。这与分子库仑过垒模型计算的反... 采用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技术,实验测量了能量为6和8.6 keV/u N^(6+)-Ne碰撞的单电子俘获过程,得到了主量子数n分辨的态选择截面和炮弹离子的散射角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单电子主要被俘获到n=3和n=4的态。这与分子库仑过垒模型计算的反应窗所预测的结果符合。同时,实验获得了单电子俘获到n=3和n=4量子态的角微分截面,此结果与经典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碰撞反应过程的多通道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 单电子俘获 选择截面 角微分截面
原文传递
强磁场下He^(2+)+H(1s)的碰撞激发过程的态选择截面研究
5
作者 何斌 丁丁 +1 位作者 屈世显 王建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4-201,共8页
强磁场下的重粒子碰撞激发过程是重要的非弹性碰撞过程,但相关研究还几乎是空白.应用经典蒙特卡洛的方法在得到无磁场下He2++H(1s)的碰撞激发截面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不同强度的纵向和横向强磁场环境下到不同主量子数n和磁量子数m的碰... 强磁场下的重粒子碰撞激发过程是重要的非弹性碰撞过程,但相关研究还几乎是空白.应用经典蒙特卡洛的方法在得到无磁场下He2++H(1s)的碰撞激发截面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不同强度的纵向和横向强磁场环境下到不同主量子数n和磁量子数m的碰撞激发过程的态选择截面.同时用非微扰量子方法,得到了强磁场下靶原子的能级,并分析了其随磁场强度变化的原因.对碰撞过程发现由于磁场的引入导致到不同m态的激发截面有较大的分离,同时在较低入射能区的态选择截面变化行为与磁场方向有很大关系,这与能级变化及横向强磁场所特有的抗磁项的相互竞争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有关事例、径迹的分析,解释了这些变化形成的原因.也发现由于核的运动,沿磁场方向的轨道角动量并非绝对守恒,而有微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粒子碰撞激发 经典蒙特卡洛模拟 强磁场 选择截面
原文传递
反应窗理论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兰芳 马新文 朱小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347-6353,共7页
基于低能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分子库仑过垒模型,简要描述了与入射离子速度相关的反应窗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计算了不同碰撞速度时O8+-H,Ar8+-H,Ar8+-He,Ne10+-He及Ar18+-He等碰撞体系单电子俘获过程的微分截面,还计算了碰撞速度为0·53a... 基于低能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分子库仑过垒模型,简要描述了与入射离子速度相关的反应窗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计算了不同碰撞速度时O8+-H,Ar8+-H,Ar8+-He,Ne10+-He及Ar18+-He等碰撞体系单电子俘获过程的微分截面,还计算了碰撞速度为0·53a.u.时15N7+-Ne碰撞体系单电子、双电子及三电子俘获过程的微分截面,并与他人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反应窗理论预言的末态电子分布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随着碰撞速度的增加反应窗变宽;反应窗理论所预言的微分截面,当Q值较小时比实验结果偏大,当Q值较大时比实验结果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窗理论 选择微分截面 分子库仑过垒模型 离子与原子碰撞
原文传递
用反应窗理论研究离子与原子碰撞的态选择微分截面
7
作者 陈兰芳 马新文 朱小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4-1008,共5页
基于描述低能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分子库仑过垒模型,详细阐述了与入射离子速度相关的反应窗理论,并对影响势垒变化的平均径向速度做了修正.根据该理论,计算了C5+-He和He2+-He碰撞体系单电子俘获过程的态选择微分截面,并分别与Kamber等人和M... 基于描述低能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分子库仑过垒模型,详细阐述了与入射离子速度相关的反应窗理论,并对影响势垒变化的平均径向速度做了修正.根据该理论,计算了C5+-He和He2+-He碰撞体系单电子俘获过程的态选择微分截面,并分别与Kamber等人和Mergel等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窗 选择微分截面 分子库仑过垒模型 离子与原子碰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