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忏悔情结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6-43,共8页
由于特定的历史现实,现代中国作家中的杰出者既要会同全民族向神圣存在虔诚忏悔,又要负起十字架代行耶稣天路历程的职责。因此,他们的忏悔情结是根深蒂固、绵长恒久的。同时,在现实的一面,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依然是悬而未决的历史使... 由于特定的历史现实,现代中国作家中的杰出者既要会同全民族向神圣存在虔诚忏悔,又要负起十字架代行耶稣天路历程的职责。因此,他们的忏悔情结是根深蒂固、绵长恒久的。同时,在现实的一面,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依然是悬而未决的历史使命;在超越的一面,民族崇高伟大的人格和热烈深厚的感情至今还是理想。为此,中国现代作家一直处在精神的煎熬状态,渴求展伸的灵魂始终未能挣脱重重束缚自然自由地舒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忏悔情结 历史使命 煎熬状态 历史遗憾
原文传递
湖畔散步:谈忏悔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明远 《黄河》 1998年第5期156-164,共9页
1、三叶草五四时期在上海刊印了一本影响深远的书,就是田汉(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人合著的通信集《三叶集》。如今,似乎很少听见有人提起它了。然而,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青年里面,为此书兴起了一股“三叶热”,并誉之为“当代的《少... 1、三叶草五四时期在上海刊印了一本影响深远的书,就是田汉(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人合著的通信集《三叶集》。如今,似乎很少听见有人提起它了。然而,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青年里面,为此书兴起了一股“三叶热”,并誉之为“当代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三叶集》一再翻印(可查考的有6版之多),经久不衰。曾听夏衍先生说过,他在五四时期最早读到《三叶集》时,同样受到很大的启发与震动。曹禺生前也爱读《三叶集》。这本《三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宗白华 五四时期 田汉 吴祖光 三叶草 忏悔情结 三十年代 老师 影响深远
原文传递
难以应答的神性呼唤——创造社对基督教的误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8-99,共2页
“五四”先驱于世纪之交大规模遭遇了基督教。创造社(特指前期),无论是郭沫若以基督精神为内核的”泛神论”还是郁达夫的罪恶与忏悔情结,成为当时较为真实而全面记录“五四”文学与基督教碰撞融汇的见证人。由于多方面原因。
关键词 基督教 创造社 郁达夫 郭沫若 “五四”先驱 忏悔情结 “五四”文学 基督教文化 世纪之交 新文学大系
下载PDF
兄弟失和与鲁迅的忏悔情结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高泉 《温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鲁迅的作品中,忏悔情结非常突出,对此学界已做出了不少的解释,但往往把鲁迅的忏悔情结无限上升到人类“原罪”的高度,而忽略了具体的鲁迅个人的情感经历。本文认为在兄弟失和的事件中鲁迅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且是和道德有关,因此对鲁迅... 在鲁迅的作品中,忏悔情结非常突出,对此学界已做出了不少的解释,但往往把鲁迅的忏悔情结无限上升到人类“原罪”的高度,而忽略了具体的鲁迅个人的情感经历。本文认为在兄弟失和的事件中鲁迅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且是和道德有关,因此对鲁迅的内心和创作影响很大,通过对兄弟失和事件性质的分析和对鲁迅有关作品的解读,为探究其作品中表露出来的浓重的悔恨、痛苦、仇恨、绝望等情结的原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兄弟失和 忏悔情结
下载PDF
试论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造的非自觉性心理
5
作者 方长安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1期63-66,62,共5页
对于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造心理,我曾在与人合作的拙著《延安文艺概论》中,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进行过论述,不过只是停留在自觉性层面上,所以总嫌不足.本文则试图描述出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作的非自觉性心理,以图补憾.解放区... 对于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造心理,我曾在与人合作的拙著《延安文艺概论》中,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进行过论述,不过只是停留在自觉性层面上,所以总嫌不足.本文则试图描述出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作的非自觉性心理,以图补憾.解放区文艺创作主体审美创造的非自觉性心理,在我们看来主要由无意识的深层心理内容和潜意识心理内容构成.这是心理结构中未被主体感知或未完全被感知又无处不在的一块心理大陆.对于无意识、潜意识西方哲人早有所悟,并深入地揭示出它们与意识间内在的联系性.卡洛斯〔C.G.Carus〕在其1846年出版的《心灵》一书中认为“理解意识之特征的钥匙存在于无意识区域”;尼采在承认无意识存在的同时,将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识仅仅触及到了表面,……最伟大最基本的活动是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主体 审美创造心理 非自觉性 解放区 潜意识心理 延安文艺 忏悔情结 无意识心理 英雄崇拜 意识与无意识
下载PDF
"动的泛神观"与"狂放"的文体——郭沫若《女神》新论
6
作者 哈迎飞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3期69-75,共7页
本文认为,郭沫若的《女神》尽管因为强烈地体现了五四时代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而被后人所称道,但是,在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对孔子的认识与评价、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实质及其与现实的关系认识等方面,郭沫若的思想中却明显的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认为,郭沫若的《女神》尽管因为强烈地体现了五四时代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而被后人所称道,但是,在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对孔子的认识与评价、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实质及其与现实的关系认识等方面,郭沫若的思想中却明显的存在一些误区与不足。在某种意义上,《女神》的成功与其说是由于作者准确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不如说是由于作者恰到好处地把握到自我的郁结与时代、民族的郁结相结合的最佳契机。在这里,认识上的局限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艺术上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的泛神观 “狂放”的文体 忏悔情结
下载PDF
青年郭沫若:自我表现型的浪漫主义者
7
作者 陈明远 《名人传记》 2012年第4期92-93,共2页
从现代个性心理学的角度,深入透视名人的心理奥秘。郭沫若是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奇人,一个非常值得深刻解剖的复杂的存在,是多种矛盾冲突集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郭沫若的多面性人格分析,也必须从多面视角进行。本文着重分析青年时期的... 从现代个性心理学的角度,深入透视名人的心理奥秘。郭沫若是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奇人,一个非常值得深刻解剖的复杂的存在,是多种矛盾冲突集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郭沫若的多面性人格分析,也必须从多面视角进行。本文着重分析青年时期的郭沫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自我表现 青年时期 个性心理学 忏悔情结 郁达夫 现当代 人格分析 矛盾冲突 新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郭沫若文学创作的忏悔情结
8
作者 刘海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1,共4页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多重影响。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在其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尤其是忏悔情结。由于郭沫若自身所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时代主题的不断变化,使其注重自我升华和民族拯救的双重追求,实现了自我—家庭—社会的忏悔...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多重影响。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在其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尤其是忏悔情结。由于郭沫若自身所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时代主题的不断变化,使其注重自我升华和民族拯救的双重追求,实现了自我—家庭—社会的忏悔发展历程,显示了郭沫若文学创作与基督教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基督教 忏悔情结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审美的担忧
9
作者 徐南铁 《广东艺术》 1999年第6期54-54,共1页
曾住黄花岗烈士陵园近旁。有时在家码一天字,傍晚就会去园内走走。 与其它公园不同的是,这里特别幽静。许许多多的树若即若离地默默相望,地上铺满小小的黄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在这座园内相得益彰,比如有一株林森手植的榕树。
关键词 审美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烈士陵园 园林工程师 忏悔情结 交叉支撑 微言大义 小说戏剧 文化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