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方 《天涯》 1996年第1期41-58,共18页
一 叶桑想起衣服没有洗时,黄昏已经结束了。空气中有一层粉灰的色彩。叶桑笑笑对自己说:“我今天简直糊涂了。” 于是她便开始把脏衣服往洗衣机里送。邢志伟那时候坐在沙发上打电话。在邢志伟抑扬顿挫的声音里,叶桑把最后一件衣服塞进... 一 叶桑想起衣服没有洗时,黄昏已经结束了。空气中有一层粉灰的色彩。叶桑笑笑对自己说:“我今天简直糊涂了。” 于是她便开始把脏衣服往洗衣机里送。邢志伟那时候坐在沙发上打电话。在邢志伟抑扬顿挫的声音里,叶桑把最后一件衣服塞进洗衣桶。 水便开始旋转起来。叶桑凝神望着衣服和洗衣粉渐渐地被卷入水中。有一支歌恰好进入她的耳朵。唱歌的人似乎很动情: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方 忆起 江水 衣服 丁香 树叶 骨灰盒 笑意 船票 客厅
原文传递
回忆和希望
2
作者 林平 《人文杂志》 1987年第4期4-5,共2页
在纪念《人文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之际,作为《人文杂志》的老编辑,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也忆起一些往事。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五月二十六日,陆定一发表了阐明上述方针的讲话。... 在纪念《人文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之际,作为《人文杂志》的老编辑,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也忆起一些往事。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五月二十六日,陆定一发表了阐明上述方针的讲话。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西安地区的社会科学界随之日趋活跃。到一九五七年春,已相继成立了历史、考古、语言文学、哲学等学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委会 编辑室 宣传部 社会科学界 考古 最高国务会议 刊物编辑 王荣 陆定一 忆起
下载PDF
徐迟与马思聪的友谊
3
作者 马之庸 《音乐爱好者》 1997年第6期22-23,共2页
著名诗人、作家徐迟先生突然逝世的噩耗传来,令崇敬他的读者们痛惜;当我在报上读到这不幸报导时,忆起他给马思聪研讨会那封充满激情的亲笔信,心情倍觉沉痛。 那是1992年11月,我代表马思聪研究会通过长途电话,再次邀请徐老出席12月即将... 著名诗人、作家徐迟先生突然逝世的噩耗传来,令崇敬他的读者们痛惜;当我在报上读到这不幸报导时,忆起他给马思聪研讨会那封充满激情的亲笔信,心情倍觉沉痛。 那是1992年11月,我代表马思聪研究会通过长途电话,再次邀请徐老出席12月即将在马先生家乡广东海丰县举办的“第二届马思聪作品研讨会”,因他是马先生身前好友,又是马思聪研究会的顾问。我挂电话到武汉他家,得知他去了深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思聪 徐迟 友谊 新作品 组曲 音乐 忆起 郭沫若 研讨会 研究会
下载PDF
忆起当年进藏时
4
作者 侯彦昌 《中国海关》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6-48,共3页
忆起当年进藏时侯彦昌“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拉嗦,那可是……”这首歌使我忆起难以忘怀的西藏5年。那古朴的... 忆起当年进藏时侯彦昌“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拉嗦,那可是……”这首歌使我忆起难以忘怀的西藏5年。那古朴的风俗、雪山的神话、历史中的传说、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拉 西藏地区 忆起 青藏公路 布达拉宫 沱沱河 对外经济贸易 故土 人格魅力 人生价值
原文传递
每当忆起 激动不已
5
作者 果青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3-14,共2页
1959年,适逢我国建国10周年大庆,所以这一年国庆节l的庆祝活动,格外隆重,格外热烈。中央广播事业局和中央电视台十分重视关于国庆节的宣传,特别是对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前的阅兵和游行报道任务,老早就作了动员布署。 中央电视台领导亲自挂... 1959年,适逢我国建国10周年大庆,所以这一年国庆节l的庆祝活动,格外隆重,格外热烈。中央广播事业局和中央电视台十分重视关于国庆节的宣传,特别是对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前的阅兵和游行报道任务,老早就作了动员布署。 中央电视台领导亲自挂帅,集中全台精锐,成立了两个大报道组:一个组负责1日上午的现场直播;一个组负责摄制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并尽快发往有关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城楼 电视纪录片 忆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电视台 现场直播 代表团团长 游行队伍 观礼台
原文传递
《乡间少年》
6
作者 天涯海角客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05年第Z1期39-40,共2页
不管你平时是忧郁的,还是开心的,回到少年的时代永远是快乐的。本书被称为中国式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时,我们总是会不自禁记忆起过去,在无意识的单纯和快乐中缅怀少年时光……
关键词 《汤姆·索亚历险记》 少年 中国式 中缅 忆起 中国南部 意识 自得其乐 小村庄 世外
原文传递
我与电影
7
作者 刘铸鑫 《大众电影》 1997年第9期54-55,共2页
三年前,从山东大学毕业时,在许多条光明或不光明的前途中。义无反顾地作出了投笔从戎的选择。离校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相恋四年的女友无奈地提出最后一个请求:“再陪我看一次电影吧!” 片名和内容早巳忘却,只记得那一晚女友无言。
关键词 电影 离校前 片名 宿舍 六弦琴 大紫 劳改农场 重拨 部队 忆起
原文传递
相声小札
8
作者 沈彭年 《文艺研究》 1983年第1期135-136,共2页
一 回忆起小时候於大人带领下在小广寒听杂耍,小蘑菇跳起来拿扇子打他的老爷子脑袋的情景,回忆起四九年岁首和两位燕大同学一起在西单成文厚纸店门口“撂地”,套用《训徒》来宣传党的城市政策的情景;回忆起和马季搭档于六十年代初在胶... 一 回忆起小时候於大人带领下在小广寒听杂耍,小蘑菇跳起来拿扇子打他的老爷子脑袋的情景,回忆起四九年岁首和两位燕大同学一起在西单成文厚纸店门口“撂地”,套用《训徒》来宣传党的城市政策的情景;回忆起和马季搭档于六十年代初在胶东宋村的石头礼堂给老乡们说《扒马褂》的情景,如果自以为是个相声艺术的爱好者,并非涎皮赖脸吧。可是这一两年来,对于电视、收音这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相声 相声艺术 忆起 城市政策 讽刺艺术 小时候 鲁迅 六十年代 电视节目 伦理关系
下载PDF
毛泽东与人民公社 被引量:1
9
作者 霞飞 《党史天地》 2005年第5期11-17,共7页
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连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人民公社是金桥","毛主席是咱社里的人"……这些歌词,使人们回忆起过去的人民公社,想起一手创办人民公社的毛泽东... 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连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人民公社是金桥","毛主席是咱社里的人"……这些歌词,使人们回忆起过去的人民公社,想起一手创办人民公社的毛泽东。那么,毛泽东创办人民公社,到底出于怎样的想法?他又是怎样创办人民公社的呢?毛泽东迫切希望中国的农业要有一个跃进,最初只是提出了办"大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毛泽东 创办人 忆起 构想 歌词 毛主席 共产主义 农业社 中国农村
原文传递
无法传递的歉意
10
作者 张舟静 《当代护士(中旬刊)》 1999年第11期39-42,共2页
总以为自己太平淡,总想着经历过的事太平常,没有留下些惊心动魄的往事痕迹。偶一回首,是如水的时光,载去如花的青春…… 可果真如此吗?盏夜闲坐,对灯夜读时,思绪悄然侵入心头,不免回忆起一些往事、一些人……
关键词 治疗室 学习的重要性 操作台 饮食卫生 护士 普陀山 总以为 病人家属 上吐下泻 忆起
下载PDF
永远高唱《浏阳河》
11
作者 黄文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4期25-26,共2页
普天下,有多少激动人心的歌曲,然而我们最爱唱《浏阳河》,因为我们曾多次给毛主席和中央首长演唱过这支歌!而今,每当我唱起这支歌的时候,就热泪滚滚,思绪万千,回忆起和毛主席在一起的那些终生难忘的时刻。
关键词 《浏阳河》 毛主席 动人心 思绪万千 湘潭县 护士工作 领导人民 忆起 歌曲 声击
下载PDF
问与答(组诗)
12
作者 梦也 《朔方》 2004年第9期7-10,共4页
关键词 问与答 组诗 小村庄 命运 老年人 涂上油漆 突然降临 忆起 风信子 要是没有
原文传递
曹雪芹的家世与兴衰
13
《三月风》 2005年第6期54-57,共4页
翻开中国著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告诉读者,作者曹雪芹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他经历过锦衣玉食、“富贵尊荣”的日子,后来却一落千丈,住进陋室,全家只能靠喝粥度日。在这大起大落中,他饱尝了人间冷暖,看透了社会上人与... 翻开中国著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告诉读者,作者曹雪芹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他经历过锦衣玉食、“富贵尊荣”的日子,后来却一落千丈,住进陋室,全家只能靠喝粥度日。在这大起大落中,他饱尝了人间冷暖,看透了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在他家境败落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起似梦非梦的繁华往事,思考着大喜大悲的无常人生,终于耗尽心血,写出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所以,曹雪芹的成长、《红楼梦》的创作,与曹家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人与人的关系 文学巨著 百科全书 封建社会 忆起 间冷 曹寅 末世
原文传递
忆我们尊敬的老师——刘丹岩同志
14
作者 高清海 李殿勋 +4 位作者 李鹤 张树义 张维久 舒炜光 艾福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9年第5期80-83,共4页
我校哲学系前主任、我们尊敬的老师刘丹岩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年了。十四年来,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我们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中,使我们常常回忆起刘丹岩老师对党的教育事... 我校哲学系前主任、我们尊敬的老师刘丹岩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年了。十四年来,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我们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长征中,使我们常常回忆起刘丹岩老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贡献,更增强了我们对他的深切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教育事业 “四人帮” 忆起 现代化 马列主义 长征 毛泽东思想 主任 教授
下载PDF
胜利之本
15
作者 石冠经 《天风》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1,共2页
每个人都喜欢胜利不愿意失败,在过去,我认为凡事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成就的就是胜利,反之就是失败。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是极力的去争取,希望一切都能如愿以偿,得到自己所认为的胜利。
关键词 胜利之本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大字报 忆起 依靠自己 船厂工作 基督徒 直到那时 革命分子 先进生产者
下载PDF
乡村看云
16
作者 邓成彬 《四川统一战线》 2003年第9期46-47,共2页
我喜欢看云,尤其是乡村天空的云。 故乡小村,远在大山里,虽然没有名气,却是个风景秀美的地方,有山有水,山环水绕,山青青,水碧碧,空气清新澄明。比起城里来,无异于一处世外桃源。晴好的日子,要是独自躺在山坡上,坐在山头上看云。
关键词 乡村 未知的世界 空灵飘逸 全淹没 天空 云朵 水碧 忆起 小时候 环水
下载PDF
我的女老师
17
作者 亚米契斯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2年第5期7-8,共2页
谁人没有师长?谁人又没有沐浴过师恩?不论是我们成长的一丁点进步,还是取得的斐然成就,都离不开老师的扶持、呵护。人生之中最难忘的便是老师。正因为如此,作家魏巍才拂去尘封的岁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温柔而美丽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 谁人没有师长?谁人又没有沐浴过师恩?不论是我们成长的一丁点进步,还是取得的斐然成就,都离不开老师的扶持、呵护。人生之中最难忘的便是老师。正因为如此,作家魏巍才拂去尘封的岁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温柔而美丽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才满怀感激地回忆了教她认识具体事物、认识“爱”的恩师莎利文老师;作家鲁迅也饱蘸深情,回忆了那位毫无民族偏见、给自己鼓励的藤野先生……让我们对这些可敬的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这期的“同题阅读屋”,我们将带你去再认识几位平凡而普通的老师,感受他们博大而无私的爱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教育》 殷勤招待 意大利 长作文 绘画展览 阅读提示 藤野先生 民族偏见 忆起 小学老师
下载PDF
继承与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18
作者 应国靖 《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68-71,共4页
今年3月2日是“左联”成立五十五周年。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已骎骎流逝,时代在发展,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与当时有天壤之别。但是优良的传统和历史的教训却并不随着时光的推移而让人遗忘,相反,当我们回忆起往事,再联系实际,倒常有一番... 今年3月2日是“左联”成立五十五周年。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已骎骎流逝,时代在发展,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与当时有天壤之别。但是优良的传统和历史的教训却并不随着时光的推移而让人遗忘,相反,当我们回忆起往事,再联系实际,倒常有一番新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和自我批评 继承与发扬 优良传统 “左联” 历史的教训 联系实际 社会环境 忆起 推移 岁月
下载PDF
胡因梦:与李敖的沉浮离合
19
作者 陈才生 《神州》 2004年第6期65-69,共5页
"他惯于意淫,示爱腼腆。"胡因梦在回忆起与李敖的婚姻离合时这么说:"一向自视为'超人'的李敖,在人生观上其实并不超越,他和众人是一样的。他以'智者之爱'作为期许,然而从古至今能全观的智者都觉察到,&#... "他惯于意淫,示爱腼腆。"胡因梦在回忆起与李敖的婚姻离合时这么说:"一向自视为'超人'的李敖,在人生观上其实并不超越,他和众人是一样的。他以'智者之爱'作为期许,然而从古至今能全观的智者都觉察到,'二元对立'就是人性中的颠倒和各种病态的根源,对立性愈大,病情愈重。"但曾"以历史批判当政政党,以笔杆左右党外选情"与认为"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的李敖却来得潇洒。他不但友好地与胡因梦分手,而且写下了书面文字祝她"永远美丽,不再哀愁",一度震惊世人。胡因梦的讲述多多少少使我们从侧面更多地了解了李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敖 二元对立 历史批判 对立性 人生观 觉察到 忆起 婚姻 意淫 政党
下载PDF
华兹华斯的《黄水仙》浅析
20
作者 常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9-20,共2页
《黄水仙》(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见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用书《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册(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者是著名的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与另一浪漫主... 《黄水仙》(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见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用书《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册(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者是著名的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与另一浪漫主义巨擘柯勒律治合作,于1798年出版了《抒情歌谣集》,拉开了英国诗歌浪漫主义革命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黄水仙 浪漫主义诗歌 “回忆” 浪漫主义运动 忆起 大学英语 歌谣集 英国诗歌 “回忆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