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脑轴的脑缺血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项丽玲 李艳 +1 位作者 曹利华 苗明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6-259,共4页
临床上脑缺血患者常伴有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脑缺血常见原因有心律不齐、房颤等,表明心脏和大脑之间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心主血脉,阐明了血脉是心脑相关的内在物质基础,心脑依靠脉络紧密相连形成心脑轴,神明通过心脑轴使心气入... 临床上脑缺血患者常伴有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脑缺血常见原因有心律不齐、房颤等,表明心脏和大脑之间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心主血脉,阐明了血脉是心脑相关的内在物质基础,心脑依靠脉络紧密相连形成心脑轴,神明通过心脑轴使心气入脑。西医理论认为大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支直接控制心脏,并通过脑循环、心激素、心磁场等影响脑。心脑之间在病理生理层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心-脑轴系统在脑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心-脑轴神经通路探讨脑缺血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明确心脑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有助于丰富脑心同治论,同时为研发多靶点药物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提供一种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缺血 脏功能障碍 相互作用 发病机制 同治
原文传递
基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偏头痛的中医心脑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欣雅 王恩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8期13-15,共3页
偏头痛作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流行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有研究发现,偏头痛的发病与卵圆孔未闭(PFO)具有显著关联性。因此从心脑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偏头痛发病的内在中医机理,以期为偏头痛等脑病的中医认... 偏头痛作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流行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有研究发现,偏头痛的发病与卵圆孔未闭(PFO)具有显著关联性。因此从心脑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偏头痛发病的内在中医机理,以期为偏头痛等脑病的中医认识和治疗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 同治 -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冥想的脑科学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崔东红 《心理学通讯》 2021年第4期270-275,共6页
冥想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及学术界的关注,在脑科学界尤为如此。目前研究较多集中在冥想的生理、心理作用等方面,即冥想的应用,但对冥想的理论研究和脑科学机制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冥想的概念和内涵尚不够清晰。文章对冥想的概念及分类等... 冥想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及学术界的关注,在脑科学界尤为如此。目前研究较多集中在冥想的生理、心理作用等方面,即冥想的应用,但对冥想的理论研究和脑科学机制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冥想的概念和内涵尚不够清晰。文章对冥想的概念及分类等理论进行梳理和提炼,提出了冥想的定义和内涵,并基于目前已有的对脑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初步综述了冥想影响注意、情绪、自我意识、心-脑轴等方面的脑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想 注意 情绪 自我意识 -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理论探微 被引量:31
4
作者 赵亚楠 吴文忠 +4 位作者 刘成勇 刘兰英 万青云 郑诗雨 奚晗清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6期1-4,共4页
分析历代医家对不寐的认识,主要从病因病机治疗而论;阐述了“通督调神”的理论内涵,指出心脑共为神明之主,安神应心脑皆重,并指出督脉为枢机的心-脑-肾轴,突出督脉在调神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详细阐述督脉的生理功能及经络联系。督脉是人... 分析历代医家对不寐的认识,主要从病因病机治疗而论;阐述了“通督调神”的理论内涵,指出心脑共为神明之主,安神应心脑皆重,并指出督脉为枢机的心-脑-肾轴,突出督脉在调神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详细阐述督脉的生理功能及经络联系。督脉是人体经络中唯一一条既络肾又贯心、既属脑又络脑的经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脑为元神之府,故“通督”可以起到“调神”的作用。在临床中通过背夹脊、背俞穴作为中间桥梁加强了各脏腑与督脉经气沟通,从而达到调衡阴阳、调和营卫、调整脏腑、通调经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 失眠 --肾 针法
下载PDF
从督脉论治与心-脑-肾轴的思考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晖 赵晓珍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7-49,共3页
文中分析了督脉的生理功能及经络联系 ,并回顾了数种疾病从督脉论治的近况 ,指出在人体内存在以督脉为中心的心脑肾轴 ,文中分析了该轴的病理表现 ,探讨了其治疗的途径 ,进一步提出 ,经络要从整体的研究入手 ,敢于探索现代医学所未能揭... 文中分析了督脉的生理功能及经络联系 ,并回顾了数种疾病从督脉论治的近况 ,指出在人体内存在以督脉为中心的心脑肾轴 ,文中分析了该轴的病理表现 ,探讨了其治疗的途径 ,进一步提出 ,经络要从整体的研究入手 ,敢于探索现代医学所未能揭示的未知领域 ,才是中西医互促互进的根本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论治 --肾 脊髓损伤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风
下载PDF
基于“心-脑-肾轴”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机及针刺取穴思路 被引量:15
6
作者 安成飞 赵琦 杜宇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135-2139,共5页
以督脉为枢机的心-脑-肾轴理论是基于心、脑、肾三者血脉相通、神明共主、经络相关的生理特点而形成的。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病位在脑,与心肾关系密切。以心-脑-肾轴理论阐释PSCI的发病机制,认为PSCI是脑器质性病变,痰瘀阻窍为发病的... 以督脉为枢机的心-脑-肾轴理论是基于心、脑、肾三者血脉相通、神明共主、经络相关的生理特点而形成的。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病位在脑,与心肾关系密切。以心-脑-肾轴理论阐释PSCI的发病机制,认为PSCI是脑器质性病变,痰瘀阻窍为发病的直接原因,心神失用为发病之关键,肾虚髓减为发病之根本。在心-脑-肾轴理论指导下,针对PSCI心脑肾共患的病机特点,提出心脑肾同治取主穴,治脑取百会、四神聪、神庭,调心取内关、神门,补肾取太溪、三阴交,同时再结合患者病情,根据症状辨证论治选取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肾 针刺取穴
原文传递
基于“心-脑-肾轴”理论的慢性心力衰竭防治 被引量:9
7
作者 迟楠 张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53-2955,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张艳教授立足于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位不仅在心,还与脑、肾相关,因此文章从心、脑、肾的生理关系出发,阐述"心-脑-肾轴"理论,简述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脑-...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张艳教授立足于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位不仅在心,还与脑、肾相关,因此文章从心、脑、肾的生理关系出发,阐述"心-脑-肾轴"理论,简述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脑-肾轴"的病理变化,并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论证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脑-肾轴"的相关性,从而提出"心脑肾同调"的治疗理念,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肾 治疗 肾同调
原文传递
基于天癸与“肾-心-脑”轴理论探讨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双心疾病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铭桀 任路 +1 位作者 徐宁阳 冯诗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7-1312,共6页
围绝经期双心疾病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的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共发的疾病。中医学理论认为,围绝经期与天癸的盛衰密切相关,双心疾病同时与脑、心、肾有关。天癸在物质同源、结构关系、生理功能上与“肾-心-脑”轴联系密切,共同维持人... 围绝经期双心疾病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的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共发的疾病。中医学理论认为,围绝经期与天癸的盛衰密切相关,双心疾病同时与脑、心、肾有关。天癸在物质同源、结构关系、生理功能上与“肾-心-脑”轴联系密切,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形成了“天癸与‘肾-心-脑’轴”理论。本文根据天癸与“肾-心-脑”轴理论阐释围绝经期双心疾病的发病机理,认为肾、心、脑脏腑功能减退而导致天癸虚衰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在天癸与“肾-心-脑”轴理论指导下,针对双心疾病本虚标实的特点,提出基于肾、心、脑同治的原则选取主穴,补肾而取肾俞,益心而取内关,健脑而取百会,并结合患者症状辨证选取相对应的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癸 “肾-- 围绝经期双疾病 针刺
原文传递
基于“心-脑-肠轴”理论概述肠道菌群与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宏 肖珉 +1 位作者 邹冲 方祝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809-4811,共3页
肠道菌群失调是难治性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心”“脑”“肠”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心-脑-肠轴”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有关神经系统异常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相似,因此,通过中医“心-脑-肠轴”理... 肠道菌群失调是难治性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心”“脑”“肠”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心-脑-肠轴”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有关神经系统异常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相似,因此,通过中医“心-脑-肠轴”理论探索现代医学有关肠道菌群与难治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新方向,有利于提高难治性高血压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新认识,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 难治性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基于“心-脑-肾轴”论治脑小血管病
10
作者 梁文瑄 周小莉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46-149,共4页
心-脑-肾轴理论具有血脉相通、神明共主、脉络相关的特点。脑小血管病病位在脑,与心、肾密切相关,基于“心-脑-肾轴”理论探讨此病,认为脑髓损减为发病的直接病因,肾精亏虚为根本病因,心气不足、血脉不和为核心病机。治疗上,根据脑小血... 心-脑-肾轴理论具有血脉相通、神明共主、脉络相关的特点。脑小血管病病位在脑,与心、肾密切相关,基于“心-脑-肾轴”理论探讨此病,认为脑髓损减为发病的直接病因,肾精亏虚为根本病因,心气不足、血脉不和为核心病机。治疗上,根据脑小血管病本虚标实的特点,应以补肾养血填髓为本,化痰祛瘀通络为标,补肾精、养心血以充养脑髓,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以通畅脑络,令髓海得养,神机得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病 --肾 肾同调
下载PDF
基于“心-脑-肾轴”理论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三春 张艳 +1 位作者 尹举 牛露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2033-2037,共5页
冠心病为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中医学胸痹的范畴,张艳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冠心病“心-脑-肾轴”理论,认为冠心病与心、脑、肾三者密切相关,总结了心、脑、肾三者的生理联系及三与冠心病的病理关系,并讨论冠心病不同... 冠心病为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中医学胸痹的范畴,张艳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冠心病“心-脑-肾轴”理论,认为冠心病与心、脑、肾三者密切相关,总结了心、脑、肾三者的生理联系及三与冠心病的病理关系,并讨论冠心病不同发展阶段的治法及用药,在临床多次运用冠心病“心脑肾同调”的治疗方法,经临床观察,发现“心脑肾同调”的治疗方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疗效显著,该理论为中医诊疗冠心病开拓了更宽广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 肾同调 整体观念 临床体会
下载PDF
基于“心-脑-肾轴”探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机和诊治
12
作者 马珍 李飞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864-866,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突发脑血管缺血,可出现眩晕和失语,以发生短暂的单侧肢体无力或伴有功能丧失和感觉障碍为特点的疾病。此病症状通常较轻且发作后24 h内可自行恢复,但易反复发作。影像学或实验室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突发脑血管缺血,可出现眩晕和失语,以发生短暂的单侧肢体无力或伴有功能丧失和感觉障碍为特点的疾病。此病症状通常较轻且发作后24 h内可自行恢复,但易反复发作。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难以或不能发现急性脑血管缺血的确切证据,因此诊断难度大^([1])。有研究证明,TIA的发作与脑卒中密切相关,TIA症状发生后90 d内,12.3%的患者会进展为卒中^([2])。西医治疗此病多用降脂和抗凝类药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发作 中风先兆 --肾理论 病机
下载PDF
基于“水火既济”理论从“心-肾-脑-神轴”探析老年抑郁症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邹正 史佳芯 +1 位作者 梁国标 董宝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4-237,共4页
针对老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及从肝郁气滞着手不能解释该病错综复杂病机的现状,依据水火既济理论,并结合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提出老年抑郁症病机主要是心肾不交,当交通心肾,调节心肾精气、阴阳平衡的新思路。心肾二脏精气、阴阳失调,... 针对老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及从肝郁气滞着手不能解释该病错综复杂病机的现状,依据水火既济理论,并结合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提出老年抑郁症病机主要是心肾不交,当交通心肾,调节心肾精气、阴阳平衡的新思路。心肾二脏精气、阴阳失调,经络不通,不能互制互用,临床分为心肾精血亏虚、肾虚血瘀、心肾阳虚、水气凌心、阴虚火旺五种证型。指出本病的基础病位在脑,本在心,源在肾,调在神,围绕"心-肾-脑-神"这一轴心作为情志疾病的信息反馈轴来调治老年抑郁症,为老年抑郁症的辨治寻求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既济 老年抑郁症 肾不交 -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